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高三化学专题复习(选择题专项)化学与生产、生活(STS问题)(2015年省考)下列工业生产的主要反应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 A.制取粗硅B.海水提镁C.电解制铝D.制备硫酸(2014年高考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2013年高考6)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2012年高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在50mL量筒中配置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D金属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2012年省考6).工业上,一般不用电解法生产的物质是A生铁B铝 C烧碱 D精铜(2011福建高考6)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2011年省考8).美国普渡大学研究开发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工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过程能量转化只有两种B. 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C. 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一定条件2Al +3H2O= =Al2O3 +3H2一定条件D. 总反应式为:2H2O= =O2 +2H2复习建议:(1)常见物质的工业制法(原理) 盐酸、硫酸、硝酸;烧碱、石灰水;氢气、氨气; 钠、镁、铝、铁、铜、硅等(2)常见污染问题(污染源、危害、治理)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空气质量预报、光化学烟雾、白色污染等(3)能源问题能源的分类、利用、转化等问题;低碳生活;(4)绿色化学(5)水处理问题:水的净化、水的消毒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2015年省考)有机物甲、乙、丙(CH3COOC2H5)、丁 (CH3 CHO)与乙醇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是乙烯 B.乙可能是葡萄糖C.丙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生成乙醇 D.丁十H2乙醇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2014年高考)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2013年高考)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2013年省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苯和乙醇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葡萄糖经缓慢氧化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012年高考)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2012年省考7)下列关于苯乙醇乙酸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与 B只有能与金属钠反应C、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2011福建高考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2011年省考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机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B. 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只有一种 C.用新制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三种溶液 D. 氨基酸、蛋白质和纤维素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2010福建高考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2010年省考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都只发生物理变化 B. 棉、麻、丝、毛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C. 甲烷和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 乙醇和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2009福建高考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 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 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复习建议:根据笔记复习基本实验(2015年省考)实验室中,从海带中提取I2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B.操作中需加入氧化剂 C.可以用四氯化碳或酒精代替苯作萃取剂 D.蒸馏I2的苯溶液可获取I2并回收苯(2014年高考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2014年省考)实验室中,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苯需密封保存 B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C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D碳酸钠溶液保存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2013年高考10)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C配置0100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D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2013年省考)下列实验合理的是(2012年省考8)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浓度 B制取并收集Cl2 C铁的析氢腐蚀 D验证氨气易溶于水 的烧碱溶液(2011年省考10).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水沿导管缓慢上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过程中气体体积会发生变化 B. 广口瓶中溶液的pH会变小 C. 广口瓶中有化合反应发生 D. 试管中不可能发生分解反应(2010年省考10)打开右图所示装置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 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B. 试管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C. 铁丝网的表面产生锈迹 D. 烧杯内溶液变红色(2009年福建高考11)下列6种试剂:烧碱溶液 金属钠 浓硝酸 葡萄糖溶液 氯化铝溶液 氨水,可以直接盛放早在带磨口玻璃塞的无色试剂瓶中的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复习建议:1. 考试说明所要求的22个基本实验2. 常见混合物的分离3. 常见物质的检验4.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发生、除杂、收集、尾气处理)电化学问题(2014年高考)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 + Cl2=2 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AgCl +e-= 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2014年省考)右下图所示原电池工作时,右池中Y2O72-转化为Y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左池电极反应式:X4+ + 2e- = X2+B每消耗1mol Y2O72-,转移3mol电子C左池中阴离子数目增加D改变右池溶液的c (H+),电流强度不变(2013年高考)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为H2、CO。其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C右图中H1=H2+H3D以CO和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4OH2e=CO32+2H2O(2013年省考)下图为MgNaClO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作Y电极B电池工作时Na+向负极移动C废液的pH大于NaClO溶液的pHDX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lO+2H2O4e=ClO3+4H+(2012年高考)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C片刻后甲池中c(SO42)增大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2012年省考)11右下图所示原电池的总反应为Cu(s)+2Ag+(aq) Cu2+(aq)+2Ag(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子从银电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B工作一段时间后,右烧杯中溶液的pH变小C电池工作时,Cu2+向铜电极移动D将AgNO3溶液更换为Fe(NO3)3溶液,电流计指针反向偏转(2011福建高考11)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D总反应为:2Li2H2O= 2LiOHH2(2011年省考)11.全钒电池以惰性材料做电解,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总反应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电池无法放电时,只要更换电解质溶液,不用外接电源进行充电就可正常工作B.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VO2+ +2H+ +2e- =VO2+ +H2OC. 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紫色D. 放电过程中,正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2010福建高考10)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Pb+ PbO2 +2H2SO4 = 2PbSO4 + 2H2O研读右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K 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 + 2H2O -2e- = PbO2 + 4H+ + SO42-B 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I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C K闭合时,II中SO42-向c电极迁移D K闭合一段时间后,II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2009福建高考11)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复习建议:(以笔记为主)(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有盐桥的):(2)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质溶液有关问题(2015年省考)下列溶液中,一定呈中性的是 A.由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B. 均为的溶液 C.等物质的量的强酸与强碱反应得到的溶液D.将pH =9的烧碱溶液稀释100倍所得到的溶液(2014年高考10)下列关于0. 10 mol/L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 H+ CO32- B25时,加水稀释后,n(H+)与n( OH-)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c( Na+)+c(H+)=c( OH-)+c( HCO3- )+c( CO32-)D温度升高,c(HCO3-)增大(2014年省考)加热下列物质的稀溶液,可能使离子总数减小的是(不考虑溶液的挥发) AFe2 (SO4) 3 BCH3COOH CNaOH DCa (HCO3) 2(2013年高考)室温下,对于0.10 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D其溶液的pH=13(2013年省考)常温下,往NH4NO3溶液加人少量Na2O固体,溶液中微粒的数目不变的是ANH4+BH+CNO3DH2O(2012年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molO3与11.2L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B25与60时,水的pH相等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D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H相等(2012年省考10)常温下,稀释0.1 molL-1Na2CO3溶液,右图中的纵坐标可以表示ACO32-水解的平衡常数 B溶液的pHC溶液中HCO3-离子数 D溶液中c(CO32-) 加水的量(2011福建高考10)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2011年省考12).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2010福建高考1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A 在pH = 12的溶液中,K+、Cl、HCO3、Na+可以常量共存B在pH 0的溶液中,Na+、NO3、SO32、K+可以常量共存C 由0.1 molL1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B+OHD 由0.1 molL1一元碱HA溶液的pH3, 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 + H2OHA + OH(2010省考12)将标准状况下22.4L的CO2缓慢通入100mL1mol/L的NaOH溶液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2010省考8)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A. NO2 B. Ba(OH)2 C.Cl2 D. CH3COONa (2009福建高考10)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 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升高温度,减小 D. 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复习建议: (1)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各种平衡的移动问题:(水、温度、酸、碱、等离子的盐等) 水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难溶物的溶解平衡 由于平衡移动所引起的体系中相关微粒浓度(数目)、平衡常数、电导率、转化率等的变化(2)酸碱反应的有关问题(3)常见物质存在的微粒及浓度大小关系问题 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铵、醋酸钠等常见无机物的转化与反应(2015年省考)分别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通入足量NO2气体,数目不会减少的是(2014年高考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XYZNaOH溶液Al( OH)3稀硫酸KOH溶液SiO2浓盐酸O2N2H2FeC13溶液Cu浓硝酸A B C D (2014年省考)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不属于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取代反应 D加成反应 (2014年省考)某硫酸厂废气中SO2的回收利用方案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可能含有2种盐Ba是SO3CY可能含有(NH4) 2SO4D(NH4) 2S2O8中S的化合价不可能为+7(2013年省考)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丙、丁之间存在转化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为铜,丁为氯化亚铁,则乙一定是氯化铁B若甲为碳,丁为硅,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C若甲为铝,丁为铁,则乙一定是氧化铁D若甲为镁,丁为氢气,则乙一定是酸(2012年高考)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A二氧化氮 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2012年省考)9一定条件下,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乙是AHCl BFeCl2 CKOH DNaHCO3(2011福建高考9)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选项化合物ABCDYCO2Fe2O3C2H5OHFeCl3WMgOAl2O3C2H5ONaCuCl2(2010福建高考9)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选项XYZANaNaOHNaHCO3BCuCuSO4Cu(OH)2CCCOCO2DSiSiO2H2SiO3(2010年省考7).常温下,不可能与NaHCO3反应产生气体的是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2009福建高考10)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A. 硅 B. 硫 C. 铜 D. 铁复习建议:(1)四种基本反应(2)常见物质的基本性质(3)常见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Na Al Fe C S N化学原理的应用(速率和平衡问题)(2015年省考)往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CaCO3,发生反应: 反应达到平衡后,t1时,缩小容器体积,x随时间(t)变化的关 系如右图所示。x不可能是 A. v逆 B. c(CO2)C. D. (容器内气体密度)(2014年高考12)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反应时间/min0102030405060708090100C(N2O) /molL10.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200.000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0 B当容器中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CH3OH含量增大的原因是CO2起了催化作用 D少量CO2能提高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2011福建高考12)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2010福建高考12)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2.5 umolL-1min-1 和 2.0 umolL-1 B2.5 umolL-1min-1 和 2.5 umolL-1 C3.0 umolL-1min-1 和 3.0 umolL-1 D5.0 umolL-1min-1 和 3.0 umolL-1(2009福建高考12)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w.w.w.k.s.5.u.c.o.m A. 增大增大 B. 实验和的相等 C. 增大增大 D. 增大,增大复习建议:(1)利用图表有关数据进行速率以及平衡的计算和判断问题(2)利用速率与平衡理论分析条件对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3)分析速率改变、平衡移动对相关物理量的影响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014年省考)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为IA族元素,X与Z同主族,3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Y元素位于第2周期 BY、Z均能与X形成不只一种化合物CX是A族元素 D氢化物的稳定性:HnZ HnX(2013年高考9)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高速公路绿化带承包养护及美化合同下载
- 2025版猪场租赁合同(含市场分析)
- 2025年度餐饮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合同范本
- 2025版工业产品设计专利授权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工业自动化设备采购及维护合同
- 2025年国际贸易合同法律咨询项目评标保密及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彩色印刷品创意设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租赁返租回报资金第三方担保合同范本
- Unit6 Rain or Shine SectionaA Pronunciation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课题3 物质的转化与应用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仁爱科普版2024九年级下册-仁爱科普版2024
- 教师消防培训课件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早期生产遏制-GP-12-加严控制-Reinforce-Control
- 什么是医院感染
- 2025年轴流式消防排烟风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涡街流量计交流会》课件
- QC/T 1206.1-2024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 国企内部控制审计服务方案
- 宁德时代笔试题库
- 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