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长期防治水规划.doc_第1页
2017年中长期防治水规划.doc_第2页
2017年中长期防治水规划.doc_第3页
2017年中长期防治水规划.doc_第4页
2017年中长期防治水规划.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中 长 期 防 治 水 规 划郑兴永祥(新密)煤业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12月15日修订日期:2016年12月10日郑兴永祥(新密)煤业有限公司中 长 期 防 治 水 规 划一、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郑兴永祥(新密)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城东约11公里岳村镇境内,开采二1煤层,煤层倾角921,平均厚度4.07m,截止2016年年底,矿井剩余可采储量573.1万t,设计生产能力为0.30 Mt/a,核定生产能力0.42Mt/a。矿井瓦斯等级为瓦斯矿井。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主、副斜井进风,西风井(立井)回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风井装备FBCDZ-8-22型防爆对旋式轴流通风机2台,一用一备。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以底板突水为主,矿井正常涌水量147m3/h,最大涌水量250m3/h,中央泵房安装有5台MD280-436型水泵及2台D85-455型水泵。(二)、地质概况本井田位于秦岭地轴之东,豫西密县荥阳大背斜之南翼,为一个大的单斜构造。本区构造较为复杂,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主要构造方向近于东南,微偏南西、北东方面。地层倾角1020度之间,个别岩层因受断层影响,倾角较大,可达40度以上。断层比较发育,且为强含水断层。主要构造线展布为近东西向和南西向。控制性断裂构造主要有七里岗断层,白石坡正断层、崔沟正断层等。A、地层根据钻探资料显示,本区地层除缺失中石炭系本溪组及侏罗系、白垩系外,其他系、统皆与华北标准剖面相似。本区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寒武系上统崮山组岩性主要以灰色白云质灰岩为主,局部夹钙质泥岩薄层。最大厚度47.13m。2、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岩性主要以浅灰、灰色石岩为主,下部夹角砾状泥质灰岩,上部为黄灰色泥质灰岩,厚080m,平均46.21m。个别地段受构造影响,没有这组地层。3、石炭系太原组以石灰岩为主,夹砂质泥岩和煤层,含煤13层,大部分不可采,本组厚5.8142.19m,平均厚16.5m。4、二叠系(1)山西组由砂岩、砂质泥岩及煤层组成。含煤45层,其中二1煤可采,本组厚5.2693.06m。(2)下石盒子组由中粒长石英砂岩及粘土质泥岩组成,厚9.1370.38m,平均37.15m。(3)上石盒子组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组成,含三、四、五、六、七、八等六个煤段,均不可采,本组厚42.687.9m。(4)石千峰组下部中粒长石英砂岩(俗称平顶山砂岩),中、上部主要由砂质泥岩及细砂岩组成,本组厚39.041.2m。5、三叠系下统圈门组下部为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俗称金斗砂岩),上部由泥岩、粉砂泥岩组成,揭露最大厚度20.5m。6、上第三系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主要以砾岩及灰白色厚层泥灰岩为主,厚0101.26m。7、第四系以砂土、亚砂土、黄土为主,下部夹砾石层,与下伏各时代地层不整合接触,厚013.6m。B、煤层本区为密县煤田之一部分,测区西部有煤系地层零星出露,为系地层包括石炭系上统太原组长、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总厚150239.42余m,煤层总厚14.31m,其中二1煤层大部分可采。1、一1煤位于太原组底部灰岩之下,本溪组铝土质泥岩之上,水源井、补5、补7钻孔穿见,厚01.03m,平均0.59m,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含夹矸一层。2、二1煤位于山西组大占砂岩之下,井田内补10、补5等几个钻孔穿见,结构简单,多为单一煤层,煤厚011.14m,平均5.85m,是本区主要可采煤层。3、二3煤位于山西组香炭砂岩和大占砂岩之间,有水源井钻孔穿见,煤厚01.05m,平均0.51m。二、矿井水文地质1、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井田四周边界主要有北部的F19断层(七里岗断层)和东部的DF25(马武寨断层)。F19断层(七里岗断层),为井田北部边界,区内延展长度2300m。正断层,走向SE转EW向,倾向NE转N,倾角变化6580,落差40150m。该断层越向东落差越大,使井田内二1煤层与对盘(北盘)二叠系山西组砂岩地层及下石盒子组四煤组底部砂岩对接,视为矿区北部相对补水的自然边界。DF25(马武寨断层),为井田东部边界,正断层,走向NE向,倾向NW,倾角变化3575,落差135185m,区内延展长度612m。该断层使井田内二1煤层与对盘的煤系底板地层(即奥陶系或寒武系地层)对接,视为井田东部补水边界。井田西部、南部均为人为边界,对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无大的影响。2、含水层井田内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及第四系。地下水类型可分为岩溶裂隙水、碎屑岩裂隙水和孔隙水三类,主要有8个含水层组,由新到老分述如下: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含水层区内第四系分布广泛,以黄土层、砾石层为主,局部为黄土夹砾石,松散,透水性强。厚度为2.0025.00m,平均10.75m,含水层的厚度、水位埋深及其富水性差别较大,其水源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其水位、水量动态不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新近系泥灰岩岩溶潜水含水层该含水层岩性为灰白色、黄绿色泥灰岩,溶洞、裂隙发育,厚度60.30112.10 m,平均82.11m,富水性强,本区地表冲沟内有出露,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砂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为碎屑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由下石盒子组粗细粒砂岩组成,中隔泥岩、砂质泥岩,是一些互不发生联系的含水层。其中各煤组底部的砂岩较稳定,特别是三煤组底部砂锅窰砂岩发育较好,层位稳定,其余常在短距离内尖灭或相变。该含水层在井田内无出露,补给条件差,一般富水性较差,与下部含水层水力联系较弱。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为碎屑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以二1煤层上部的大占砂岩、香炭砂岩为主,岩性为细中粒砂岩,平均厚度18.23m,岩石裂隙较发育,往往有方解石脉填充,含水不均匀,富水性弱。据邻矿恒泰煤业有限公司1503孔2010年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47.91m,渗透系数0.00547m/d。为HC03-K-Na型水,矿化度0.466g/L。在矿井生产中,该含水层水多以滴水、淋水形式向矿坑充水,为二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含水层该含水层由L7L9三层灰岩组成,其中L7和L8两层灰岩较发育,但以L7灰岩为主,层位稳定,厚度3.5316.64m,厚度平均在8.69m左右,该层为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1982年任岗井田精查802、1103孔在该层段进行了抽水试验工作,水位埋深60.4875.73m,水位标高+174.98+178.05m,钻孔单孔涌水量0.0110.034L/sm,渗透系数0.09530.5609m/d,为HC03-Na-Mg型水,矿化度0.5g/L。根据邻矿恒泰煤业有限公司补勘1503孔在该层段进行了抽水试验,水位埋深194.13m,水位标高+27.59m,渗透系数0.00403m/d,为HC03-K-Na型水,矿化度0.44g/L。石炭系太原组下段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含水层由太原组下段L1L4灰岩组成,中夹薄层泥岩、砂质泥岩和薄煤层。其中L1灰岩较发育,层位较稳定,厚度3.6412.27m,平均10.19m。据外围勘查资料,钻孔在该含水层遇漏水的较多,最大漏失量为9.63m3/h,一般为0.61.5m3/h,K=0.02ll0.715md,q=0.02110.715l/s.m。该含水层直接覆于一1煤之上,为一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二1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含水层该含水层全区发育,为灰白色、浅灰色隐晶质灰岩,钻孔揭露厚度18.19m,厚度较大,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极强,为本区主要含水层。在新密煤田西部及北部灰岩出露区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通过岩溶裂隙补给含水层。该含水层为一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部分地段直接和二1煤层接触,为二1煤层底板直接和间接充水含水层。(8)寒武系含水层主要由白云质灰岩组成,区内出露于荥巩背斜南翼和密县盆地,面积约190km2。在西北部出露区可见溶沟、溶槽、小溶洞、溶孔等溶蚀现象,其富水性随埋深加大而减弱,泉水多沿断裂带或隔水层上界面涌出,流量0.615.0L/s,机井单位涌水量0.33390.983L/sm,强径流带多位于断层破碎带附近,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水,矿化度0.240.36g/L。据外围1982年精查604钻孔抽水资料,水位埋藏深度54.16m,水位标高+176.23m,单位涌水量为0.0014L/sm,渗透系数O.02224md,为HC03-Mg-Ca型水,矿化度0.4g/L。区内排4、排5观测孔2016年12月1日观测资料,水位标高+41.78m。 3、隔水层井田内主要隔水层由新到老为二叠系砂岩含水层之间的层间隔水层、二1煤层底板细碎屑岩隔水层、石炭系太原组中段砂泥岩隔水层、石炭系本溪组铝土质泥岩隔水层。二叠系砂岩含水层之间的层间隔水层二叠系砂岩含水层之间,均分布有厚度不等的泥岩、砂质泥岩等泥质岩层,其岩性比较致密,不透水,阻隔了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起到了层间隔水作用。二1煤层底板细碎屑岩隔水层指二1煤层底板至太原组上段灰岩顶界之界的岩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细粒砂岩,厚0.9313.87 m,平均6.71m。由于底板有效隔水层厚度很小,在采动过程中易发生隔水层破坏现象,隔水性能较差。特别是遇厚度较薄地段或受构造破坏地段,隔水能力将会大大降低,甚至起不到隔水作用。二1煤层有许多地方直接和下部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相接触或者之间仅有45m厚的隔层,生产中应加以注意。石炭系太原组中段砂泥岩隔水层指L4灰岩顶界至L7灰岩底界间的碎屑岩段,主要由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组成,厚14.0445.29m,平均22.03m,层位稳定,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正常情况下,能起到良好的隔水作用,可阻隔太原组上、下段灰岩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石炭系本溪组铝土质泥岩隔水层。由本溪组铝土质泥岩组成,沉积连续,层位稳定,厚度为4.5012.50m,平均厚度8.50m,岩石致密,裂隙不发育,正常情况下可阻隔奥陶系灰岩和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的水力联系,但遇厚度较薄或构造破坏地段,隔水能力将会降低或失去隔水作用。4、矿井充水条件本区大气降水多集中在每年79月份,大气降水在煤层埋深较浅地段通过不同成因的基岩裂隙及松散堆积物空隙在裂隙沟通的情况下进入矿坑,成为矿坑充水的间接但重要的补充来源。区内因地表皆为干沟,既无常年积水水体,也无常年径流,仅在雨季有短暂水流,所以地表水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5、地下水第四系松散层潜水本区为低山丘陵区,地面坡度较大,冲沟发育,第四系地层沉积较薄,底部的黄土夹砾石为其含水层,发育不连续,稳定性差,富水性不均一,但导水性较好,是大气降水下渗充入二1煤矿坑的中介含水层和导水通道之一,故在浅部应积极做好地面防、排水工作。新近系泥灰岩潜水含水层该含水层厚度大,溶洞、裂隙发育,本区地表冲沟内有出露,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丰富。在煤层埋藏较浅地段,煤层回采落顶产生的导水裂缝带或断层带与该含水层沟通时,则向矿床充水。二叠系砂岩裂隙水为碎屑岩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水,包括下石盒子组砂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山西组砂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在二1煤层回采落顶产生的导水裂缝带中的含水层水,都会向矿井充水,是矿坑顶板直接充水水源。在矿井生产中,多以渗水、淋水形式向矿坑充水,水量较小,生产中易于疏排。石炭系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该层水为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其本身水量不大,易于疏排。但往往因底板缺失、断层、水压等因素,使太原组下部的L1-4和O2灰岩水发生水力联系,出现O2灰岩水补给该层突入矿井,故对该含水层应采取防治措施。石炭系太原组下段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由L1L4灰岩组成,该层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好,为一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及二1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该层水与下部奥陶系灰岩水联系密切,往往是与奥陶系灰岩水同时经L7-8灰岩含水层突入矿井,造成严重的水害事故,甚至淹井。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该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补给径流条件好,富水性强、水量大、水压高,为一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和二1 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也是本区重要含水层。该层水往往是经L7-8灰岩含水层突入矿井,但由于矿区内部分地段二1煤直接和其接触,也可直接突入矿井,造成严重的水害事故,甚至淹井。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矿井正常涌水量147m3/h,最大涌水量为250m3/h,目前实际涌水量为147 m3/h。中央泵房矿井在+50m水平井底车场东南面布置主排水泵房和井底水仓,井底水仓分内、外两个水仓,内外水仓总容量为3100m3,大于矿井8小时正常涌水量2560 m3(3208=2560 m3),水仓清理时采用人工清仓。主排水泵房安装5台MD280-436型水泵及2台D85-455型水泵,配套排水管路共5趟,沿主斜井敷设。其中两趟2198及一趟2458型无缝钢管排水管路为5台MD280-436型水泵共用,另两趟1085型无缝钢管排水管路为两台D85-455型水泵专用。总之,矿井目前排水设施中水泵排水能力、排水管路能力、水仓容量均能满足目前矿井疏水降压的要求,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第五十八条、第六十条规定。三、本矿及邻近周围老空水分布情况根据2004年10月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勘探编制的新密市永祥煤炭有限公司三维地震及瞬变电磁法综合勘探报告资料划分富水区域,结合我矿多年来调查走访、钻探验证、巷道揭露情况,2005年2014年利用SGZA(B)150型钻机、SGZA300型钻机、ZDY4000S型煤矿用全液压坑道钻机、ZD2800型钻机施工探放老空水钻孔53个,钻进进尺1400m,成功探放老空水27万余立方,现我矿老空水基本排放完成。井田范围内的小窑和老空区的分布及采掘边界范围、积水边界、积水量、水压等已有一套详细准确的技术资料保障安全生产。四、中长期防治水规划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矿井防治水工作的落实,成立防治水领导机构,加强对防治水工作的领导,组织专门的防治水队伍。领导组组长:冯钰鑫副组长: 董银贞 范继刚 买光辉 马俊伟成 员:贾晓燕 冯世琦 孙福玲 许广明郭书贵 陈红赞 孙有德 赵福鹏办公室:设在矿井防治水办公室主 任:贾晓燕副主任:孙福玲、赵福鹏成员:地测科成员及探放水队成员2、认真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总工程师每年雨季来临前组织防治水办公室成员、地测科进行一次水文地质调查,进一步完善矿井防治水网络。3、认真做好地面及井下水害隐患排查工作矿井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矿井防治水隐患排查工作,每年雨季来临前必须对地面排洪沟、井下排水沟进行清理,根据季节不同,分别有重点的进行水害隐患排查,对查出的隐患问题要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上报集团公司备案。4、认真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总工程师每年组织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制定有针对性的矿井水害防治工作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并及时根据情况变化进行修改完善。5、留足矿井保安煤柱25采区东南部DF25断层落差135185m,是矿井未来几年断层水威胁主要对象,要根据有关要求,留足80m保安煤柱,并将防水煤柱线及时填绘到图纸上,采掘工作面不得越线开采。6、认真做好水害预测预报工作水害预测预报工作按年、季、月对每一采掘点逐一进行,根据划定探水线、警戒线进行探水,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水原则,探放水钻孔施工必须有现场监督人,探放水报告单上施工负责人及监督人必须签字,超前安全距离不得低于30m。7、加强探放水设备的检查维修矿井配备SGZ-IA(B)150钻机5台,SGZ-IIIA(ZL300HA)钻机3台,2800钻机2台,750全液压钻机1台,ZDY4000S型煤矿用全液压坑道钻机2台,各型探水钻杆900m,及配备相应的钻头、套管等配件,设置专人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易损件有足够的备用量。8、制定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矿井要制定水害应急预案,总工程师组织每年修订一次。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故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理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建立预警和预防机制等;还应包括: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等。矿井培训部门应定期、不定期组织生产各部门及施工区队全体人员参加水害应急预案专项培训学习,并由矿井防治水领导小组每年组织一次水害事故应急演练,并根据演练结果不断完善。五、2016年防治水计划完成情况(1)2016年计划掘进巷道2558m,预计直流电法物探需要做64次,由于政策等因素,矿井未能正常生产,故没能完成计划任务,2016全年掘进仅25051下付巷140米,物探4次,探放水4次。(2)为加强矿井探放水工作准确性和新技术推广,于2016年10月份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购置YCS2000A型矿用瞬变电磁仪一台六、分年度实施计划(1)2017年规划:1、10采区掘进工作面2000余米巷道的底板加固工程,计划于2017年完成。2、计划于2017年完成断面为3.92.8mU型钢断面的10采区泵房61m,采区内外环水仓155m,水仓容量1866m。3、10采区泵房计划于2017年安设型号MD155-306型水泵3台,单台流量Q280m3/h,扬程H325m,转速n=1480r/min,配套电动机为矿用隔爆型,型号YB-450M2-4、功率400KW,电压6kV,将采区涌水排至中央水泵房水仓。4、10采区计划于2017年安装排水管路2199两趟3060m至主水仓。5、2017年度第一、二、三季度掘进期间25051上、下付巷前方受我矿老采空区积水影响,必须先进行探放水,探放水工作完成以后方可进行掘进(循环交替进行)。6、25051采煤工作面1200余米巷道的底板加固工程,计划于2017年完成。7、2017年度第二、三、四季度掘进期间10采区轨道运输巷、10采区皮带运输巷、10采区泵房水仓、10042首采工作面,前方受我矿老采空区积水和断层影响,必须先进行探放水,探放水工作完成以后方可进行掘进(循环交替进行)。8、10采区1300余米巷道的底板加固工程,计划于2017年完成。9、计划于2017年5月联系有资质单位对我矿地质类型进行研究,并编制矿井地质报告,确定我矿地质类型。10、计划于2017年购买ZDY4000S型煤矿用全液压坑道钻机两台,配套钻杆600米。(2)2018年规划:1、2018年第一季度掘进10062掘进工作面260米,前方受我矿老采空区积水和断层影响,必须先进行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程,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作完成以后方可进行掘进(循环交替进行)。2、2018年第一、二季度掘进10082掘进工作面800米,前方受底板水和断层影响,必须先进行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程,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作完成以后方可进行掘进(循环交替进行)。3、2018年第二、三季度掘进10122掘进工作面650米,前方受底板水和断层影响,必须先进行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程,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作完成以后方可进行掘进(循环交替进行)。4、2018年第四季度掘进10052工作面360米巷道的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程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作完成以后方可进行掘进(循环交替进行)。5、10062计划于2018年安装排水管路两趟260m至10采区轨道下山主管路上。6、10082计划于2018年安装排水管路两趟800m至10采区轨道下山主管路上。7、10122计划于2018年安装排水管路两趟650m至10采区皮带下山主管路上。8、10052计划于2018年安装排水管路两趟360m至10采区皮带下山主管路上。9、计划于2018年购买ZD2800型钻机一台,配套钻杆200米及BW320型泥浆泵两台。10、计划于2018年联系有资质单位对我矿水文地质类型进行研究,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我矿水文地质类型。(3)2019年规划:1、2019年第一、二、三季度掘进10072工作面730米巷道的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程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作完成以后方可进行掘进(循环交替进行)。2、10072计划于2019年安装排水管路两趟730m至10采区皮带下山主管路上。3、2019年第三、四季度掘进10092工作面350米巷道的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程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作完成以后方可进行掘进(循环交替进行)。4、10092计划于2019年安装排水管路两趟350m至10采区皮带下山主管路上。(4)2020年规划:1、2020年第一季度掘进10112工作面340米巷道的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程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作完成以后方可进行掘进(循环交替进行)。2、10112计划于2020年安装排水管路两趟340m至10采区皮带下山主管路上。3、2020年第二、三、四季度掘进10132工作面600米巷道的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程探放水及底板加固工作完成以后方可进行掘进(循环交替进行)。4、10132计划于2020年安装排水管路两趟600m至10采区皮带下山主管路上。5、为了清楚的掌握灰岩水的水位动态及变化规律,计划于2020年在10采区做成2-4个水文观测孔。五、矿井水害防治措施1、成立专家组为了解决水害防治工作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疑难问题,聘请原省煤炭局总工、河南理工大学采煤系和地质系教授、河南水害防治中心高级工程师、郑煤集团装备部高级工程师等专家学者,成立了专家技术组,全程指导矿井水害防范治理工作,确保水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展。2、建立专业防治水组织为了有效地开展防治水工作,公司成立由矿长为组长的水害防治领导小组,明确矿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防治水工作负有主要责任。建立了专业防治水办公室,下设技术组、地测组、物探组、探放水组、底板加固组和机电保障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3、水害防治措施从河南理工大学为我矿编写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中可知,能够对矿井正常安全生产造成威胁的主要水害有新近系泥灰岩水、二1煤层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水和老空水,坚决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方针,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根据不同水害特点,分别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新近系泥灰岩水的防治在矿井二1煤层埋藏较浅地段,泥灰岩水易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煤层回采落顶产生的导水裂隙带或断层带与泥灰岩水沟通时,则向矿床充水,矿井安全会受到影响。针对水害特点,采取最大限度减少地表水体的渗漏,对流经井田及邻近的河流和灌渠及冲沟,定期进行检查清理,并在汛期成立抗洪抢险队,在井田范围内巡视,对水流不畅的河沟、渠道及时清挖疏通,使水流能快速通过井田区域地表。在矿井地表塌陷区进行裂隙(缝)充填,防治地表水倒灌进下。汛期来之前,检校所有的水泵及排水管路,对中央泵房和采区泵房的水泵进行联合试运转,确保水泵、排水管路及防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安排施工队对采区和中央泵房水仓进行清挖,确保水仓达到最大蓄水量。(2)二1煤层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水的防治煤层底板水中,对矿井构成威胁是太原组下段L14灰岩和奥陶系灰岩裂隙水为主,L14灰岩水和奥陶系灰岩水经过L78灰岩含水层突入矿井或直接突入矿井,造成严重的水害事故。因此对巷道揭露的构造破碎带、裂隙密集带、溶洞或物探发现的异常区域等必须进行注浆堵漏,以达到巷道内加固底板并起到堵水截流的效果。凡没有进行注浆堵漏加固底板不准继续掘进和进行相关作业。在井下施工过程中,根据三维地震及瞬变电磁法综合勘探成果和直流电法物探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