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 1 第二节电气安全及电气防火安全技术 1电气安全基础知识2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电力系统安全技术3静电危害4雷电保护5事故案例分析 2 一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电气事故主要包括 触电 雷电 静电 电磁场危害 电气火灾或爆炸 电气线路和设备故障等各类事故 3 电气事故的特点 1电气事故危害大伴随二次事故2电气事故危险过程直观识别难看不见 听不到 不易察觉 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3电气事故涉及领域广不仅在用电领域 在非用电领域因电能的释放 雷电 静电 电磁场 也会造成灾害或伤害 4 电气事故的类型 1触电事故以电流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2静电危害事故发生放电 产生火花3雷电灾害事故雷电放电产生能量大 有极大破坏力4射频电磁场危害由电磁场的能量造成的人体吸收辐射能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5电气系统故障危害断线 短路 异常接地 漏电 误合闸 电气设备或元件损坏而产生的危害 5 二 电流对人体的危险及影响因素 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电击 电伤和电磁场生理伤害三种 电击 电流通过人体 造成呼吸 心脏和神经系统的伤害 电伤 电弧烧伤 电烙印等伤害电磁场生理伤害 头晕 乏力 失眠 多梦等症状 6 2触电事故的种类 1 局部电伤电灼伤 电标志 皮肤金属化 机械破坏 电光眼 2 全身性电伤3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及影响因素 1 电流的大小 2 通过时间 3 通过途径 4 电流的频率交流电的伤害比直流电大 5 人体的健康状况 7 三 触电的形式和预防措施 1触电形式低压单相触电 低压两相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高压电击2触电的原因 8 触电防护措施 1采用安全电压 42V36V24V12V6V2保证绝缘性能电气设备需要绝缘保护外 电工作业人员要正确使用绝缘工具 绝缘手套 绝缘鞋 绝缘套等 3屏护护罩 护盖 箱匣等安全装置 还可设置声 光报警信号和连锁保护装置 4保持安全距离指最小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的大小取决于电压的高低 设备的类型及安装方式等 9 5合理选用电气设备6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10 4保护接地与接零 1保护接地导电体 如金属外壳 用导线与接地线连接起来 使用电设备与大地紧密连通 2保护接零将电力设备的不带电的外壳与零线连接起来 使该相线对零线的单相短路 促使开关或熔断器迅速跳闸或熔断 切断故障设备电源 避免触电危险 11 四 触电急救知识 人体的电流效应 感知电流 摆脱电流 致命电流人体阻抗 人体阻抗主要取决于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 接触电压 电流持续时间 频率 皮肤潮湿程度 接触面积 施加压力 温度等因素 人体阻抗是人体内阻抗与皮肤阻抗的矢量和 12 触电规律性 1 季节性 一般触电事故多发生在6 8月 占全年60 是因为夏季湿热 电气设备易受潮漏电 加之炎热易出汗 人体电阻下降所造成 2 触电事故多发生在低压设备 低压线路和设备应用广 接触人多 接触机会多 触电几率也高 在低压触电中又以外壳意外带电或线路突然来电的触电事故居多 这是由于设备缺陷 保护装置不健全及违章操作所致 此外 触电还多发生在非电专业人员和青年身上 因此有必要对刚人厂的各工种工人进行用电安全教育 触电事故还易发生在恶劣生产条件的环境 如高温 潮湿 腐蚀性气体及有导电粉尘等环境 13 触电急救 1 触电急救的重要性 人体触电后通常出现神经麻痹 呼吸中断 心脏停止跳动等症状 当发现触电者呈现为昏迷不醒的假死状态时 切不可放弃急救 据统计资料表明 触电后1min开始抢救有如90 效果 触电后6min开始抢救有10 的效果 触电后12min开始抢救 救活的可能很小 2 脱离电源的方法 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是触电急救的首要步骤 方法如下 立即断开触电电源的开关或拔下其插头 如末发现开关 应借助附近干燥的木棍 绳索等绝缘物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 高压触电则必须通知变电所切断电源后 方可靠近触电者抢救 14 触电急救 3 抢救措施 触电者脱离电源应立即在现场抢救 措施要适当 触电者伤害较轻 未失去知觉 仅触电时一度昏迷过 则应就地安静休息1 2h 继续观察 触电者伤害较重 有心脏跳动而无呼吸则应立即做人工呼吸 有呼吸而无心脏跳动则应采取人工体外脚外心脏挤压术救治 触电者伤害很重 呼吸 心脏跳动均已停止 瞳孔放大 此时必须同时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术 进行人工复苏术抢救 尽可能耐心坚持6h以上 15 1 2触电防护 1 2 1正常工作条件下的防护1 利用遮拦成外壳的防护2 绝缘3 设置阻挡物的防护4 带电部分量于伸臂范围之外的防护5 漏电保护器6 安全间距 16 17 18 二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电力系统安全技术 在石化行业 生产 贮存 运输中 极易形成易燃 易爆的环境 电气设备如选型不当 绝缘损坏等造成电火花 就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 19 一 电气火灾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 分级 1危险场所的判断依据1 危险物料2 释放源3 通风4 综合判断 20 2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分级 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区域等级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区域等级3火灾危险场所区域等级 21 三 火灾爆炸危险环境电气设备的选用 1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1 有易燃易爆物质和环境2 有引燃条件 22 2电气防火防爆灾的措施 1 合理选用电气设备 2 爆炸性气体环境防爆电气的选用1 防爆电气设备类型a 隔爆型 d b 增安型 e c 本质安全型 i d 正压型e 充油型 24 f 充砂型 q g 无火花型 n h 防爆特殊型 s i 浇封型 m 2 防爆设备标志 Ex 25 4 电气灭火器材的选用 电气火灾有两个特点 一是着火电气设备可能带电 二是有些电气设备充有大量的油 可能发生喷油或爆炸 造成火焰蔓延 带电灭火不可使用普通直流水枪和泡沫灭火器 以防扑救人员触电 应使用七氟丙烷及干粉灭火器等 带电灭火一般只能在10kV及以下的电器设备上进行 电机着火时 可用喷雾水灭火 使其均匀冷却 以防轴承和轴变形 也可用二氧化碳 七氟丙烷等灭火 但不宜用干粉 砂子 泥土灭火 以免损坏电机 变压器等电器发生喷油燃烧时 除切断电源外 有事故贮油坑的应设法将油导入贮油坑 坑内和地上的燃油可用泡沫扑灭 要防止燃油流入电缆沟并蔓延 电缆沟内的燃油亦只能用泡沫覆盖扑灭 26 三 静电的危害及消除 3 1概述3 2静电的产生3 3静电放电及危害3 4防静电措施 27 2 2静电的产生 静电的产生主要是两个物体当它们相互紧密接触时 在接触面产生电子转移 而分离时造成两物体各自正 负电荷过剩 由此形成了静电带电 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接触和分离后带的电荷的极性与各种物质的逸出功有关 两物体相接触 甲的逸出功比乙的大 电子就会从乙转移到甲 于是逸出功较小一方失去电子带正电 而逸出功大的一方就获得电子带负电 除两物体直接接触 分离起电外 当物体被外力破坏 感应 极化 吸附等都可带静电 28 2 2静电的产生 2 2 2影响静电产生的因素1 物体的种类2 物体电阻率3 物质介电常数4 杂质的影响5 接触面积 接触压力6 分离速度7 环境的温度 湿度 29 2 2静电的产生 2 2 3固体静电2 2 4粉体静电2 2 5液体静电2 2 6气体 蒸气 静电2 2 7人体静电 30 2 3静电放电及危害 2 3 1静电放电的主要种类静电放电是带电体周围的场强超过周围介质的绝缘击穿场强时 因介质电离而使带电体上的电荷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现象 其静电能量变为热量 声音 光 电磁波等而消耗 这种放电能量较大时 就会成为火灾 爆炸的点火源 静电放电的主要包括 电晕放电 刷形放电 火花放电 传播型刷形放电 31 2 3静电放电及危害 2 3 2静电危害静电在工业生产中的危害主要表现两个方面 A 静电场危害静电场的存在对不同行业 不同物体 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环境状况影响不同 如在纺织工业 化纤及含水分较小的棉纤在梳棉 纺纱 整理和漂染等工艺过程中 摩擦产生静电 由于电场力的作用 造成根丝飘动 纱线松散 缠花断头 招灰 吸污等 影响产品质量 甚至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纱线纠结 缠辊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B 静电放电的危害 32 2 3 2静电危害 B 静电放电的危害 1 造成干扰 2 绝缘击穿引起短路 3 引起人体电击和诱发二次事故 4 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点火源 33 34 二 静电的消除及防静电措施 1主要场所静电的主要危险是引起火灾和爆炸 因此下列场所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 1 生产 使用 贮存 输送 装卸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装置 2 产生可燃性粉尘的生产装置 干式集尘装置以及装卸料场所 3 易燃气体 易燃液体槽车和船的装卸场所 4 有静电电击危险的场所 35 2消除静电危害的基本措施 1 静电接地 2 防止装卸和输送易燃液体时产生静电 3 在物料静置时间内禁止操作 4 采用静电消除器 5 采用导电性好的管道输送易燃液体 6 增加湿度网 7 抗静电剂 8 可燃性粉尘和纤维的防静电措施 9 控制可燃气体静电 10 人体防静电措施 36 四 雷电保护 4 1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4 1 1雷电现象及其危害雷是一种大气中的放电现象 也就是正负电荷的中和过程 雷云在形成过程中 某些云积累起正电荷 另一些云积累起负电荷 随着电荷的积累 电压逐步升高 当带不同电荷的雷云互相接近到一定距离时 将发生激烈放电 出现耀眼的闪光 由于闪光时温度高达20000 空气受热膨胀 发出震耳轰鸣 这就是闪电和雷鸣 有时雷云很低 在地面凸出物上将感应出异性电荷 到一定程度时也将出现雷云对地面凸出物的放电 这就是常说的雷击 37 2 雷电现象及其危害 1 雷电特点1 电流大2 时间短3 频率高4 电压高 38 3 1 1雷电现象及其危害 2 雷电危害1 电破坏2 热破坏3 机械破坏 39 雷电分类 1 直击雷2 感应雷3 雷电侵入波 40 防雷装置的组成 1 接闪器2 引下线3 接地装置4 电涌保护器 41 2 防雷的基本措施 2 1防直击雷防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是装设避雷针 避雷线 避雷网和避雷带 2 2防电磁感应及雷电波入侵为防止雷电感应产生的高电压放电 应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 金属管道 钢筋构架 电缆钢销外皮以及金属屋顶等均作等电位良好接地 钢筋混凝土层面应将钢筋焊接成避雷网 并每隔18 24m采用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 防雷电侵入波危害的主要措施是在雷电波未侵入前先将其导入地下 42 3 2 2防电磁感应及雷电波入侵 防雷电侵入波具体措施有 1 架空管道进厂房处及邻近100m内 采取2 4处接地措施 2 在架空电力线路的进户端安装避雷器 避雷器的上端接线路 下端接地 3 建筑物的进出线应分类集中布线 穿金属管保护并与其他金属体做等电位联结 4 对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分区保护 层层设防 通过接闪 分流 接地 防闪络 屏蔽等电位及合理布线等措施 将雷电侵入途径分割若干能量区域 并使冲击能量逐次减小 达到保护目的 43 三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1 建筑物防雷分类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2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防雷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业务合同登记管理办法
- 上街宣传物料管理办法
- 管道业仓储管理办法
- 质量检测员管理办法
- 西藏基金机构管理办法
- 中学财务后勤管理办法
- 蒸汽用户稽查管理办法
- 上海此次疫情管理办法
- 设立子公司管理办法
- 东北葡萄过冬管理办法
- 政府专职消防员入职考试250题及答案
- 砖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
- 四川九寨沟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22-2035年)
- 气压治疗课件
- 《口腔材料学》教材笔记(12章全)
- 七上数学期末26天复习计划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件-项目二-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18项护理核心制度
- 财务管理基础(第四版)全套教学
- 四级完整词汇(打印专用)
-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