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沈从文边城中的美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内容摘要】沈从文用湘西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为30年代文坛送去了一个理想的“圣地”,他的作品丰富了30年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学中的美学的多样性、多元性的特征。湘西的山水美、风情美和人性美在边城中获得了完美的诠释,人与情、情与景、人物的情绪与作者的情绪水乳交融,共同构成了一种整体上的自然和谐之美,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圣地边城。【关键词】边城;山水美; 风情美;人性美边城一书是沈从文先生小说中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边城以它独特的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无数读者,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从而在文学史上享有其特殊地位。边城始终寄托着沈从文“美”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其美学风格的一部,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美学生命形态。小说发表于1934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之间的曲折爱情故事。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淋漓尽致展现出一个仙境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美丽的“天堂”。纵观全书,小说所写的故事虽然是很简单,却极美: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于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就这样,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平淡,小说的结局虽然是伤感的,但笔者认为正是这样,它才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情操的陶冶和灵魂深处的震撼。小说独特的表现手法,为我们展现了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描绘了水边船上所见到的风物、人情,是一幅美丽湘西风情画,充满田园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从而展现了湘西文化,体现了作者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追求,为现当代文学中的美学开辟了一片新土。一、山水美在沈从文的笔下,边城拥有着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生态环境,高山溪水美丽纯净,建筑布局古朴自然,构成这个环境的所有因素都是那么灵动和富有诗意。沈从文用传神的笔触在边城中为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这样的场景在早年农村居住过的人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小说中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邃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呜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美丽,优美如画,让人如入梦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章中对边城发大水,人们从容应对的描写,对吊脚楼上重义轻利、守信自约的妓女的描写,无不显示了湘西的“田园气息”。这方位于中国大陆西南一隅,有武陵山、雪峰山和云贵高原环绕的封闭区域是沈从文魂之所系的乐土。沈从文的乐园构想,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投射到人物性格、人际关系、茶峒社会与习俗,甚至自然环境等各个层面。边城人从大自然中领悟到了古朴灵动的美学观念,那就是顺应自然,拥抱自然,与自然融合,天人合一。边城人设计的茶峒城凭水依山而筑,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的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置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贯穿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房子大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全都设有吊脚楼,地尽其力,物尽其用。青石铺道,白塔耸立,古渡摆舟,石碾滨水,如诗如画,古色古香。在酉水两岸,“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边城的人们爱山爱水更爱挑杏花。边城顺水下行七百里就是陶渊明盛赞过的桃源。边城人古朴灵动的审美观念应当说跟桃源人的审美古风渊源有加。沈从文是这样描写和称道这种自然协调的建筑审美布局的:“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庆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沈从文对边城灵动的山水、建筑的神往倾心和推崇之情,流淌在边城故事的字里行间,贯穿在作家对边城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的描写之中。难怪乎汪曾祺说:“沈从文对于写景来说可算是个圣手,边城写景处十分精彩,使人如同目遇。” 可见边城中的美景已经出神入化的境界,而正是这有陶渊明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间仙境般的美景,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二、风情美“沈从文出生于苗汉杂居的湘西,他最熟悉的是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非但熟悉,而且是热爱。”施蛰存如是说。边城描绘了一幅作者童年记忆中、理想世界中的美丽湘西地域风俗画。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这生活无形中就够成了一幅图画,有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它们沉淀了恢弘沧桑,沉寂凄婉的悲壮。作为图景,有永不退色的鉴赏价值,浓厚的乡土气息。作为真实,却有它无法承载的厚重。作为生活,其中的人更是另种悲凉,无奈。这画是优美的、精致的、绚丽的,它蕴含了湘西边地的自然风光、社会风俗、人际关系、人情人性等,积淀着深厚博大而又神秘瑰丽的楚文化。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因此,边城中就有了一个质朴而又清新的世界,一个近乎“世外桃源”的乡村社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他笔下的湘西是这样的:中秋节,青年男女用对歌的形式在月夜倾吐爱意;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赏龙舟竞赛,参加在河中捉鸭子活动,“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鸭子的主人”;正月十五,舞龙,耍狮子,放烟火。“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小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在这种氛围里生活的人们质朴而又善良,任何剑拔弩张在这里都显得格格不入。这样的善良的人才配有这样的美景,才能彰显边城的和谐、美丽又如在划船比赛中,胜利的队伍可以得到一枚小银牌,在边城之外,总会有人计较谁会得到它,但是在边城人看来,银牌不拘缠到船上哪一个人的头上,都显出一船人合作努力的光荣。在边城,没有争名夺利,民风都比较纯洁。这种氛围里生活的人们质朴而又善良,任何人性的丑恶在这里都显得没有生存的壤。边城中风情之美也并不是作者凭空捏造的,而是描绘了一幅他童年记忆中、理想世界中的美丽湘西地域风俗画。这幅风俗画是优美的、精致的、瑰丽的,它蕴涵了湘西边地的自然风光、社会风俗、人际关系、人情人性等特点,积淀着深厚博大而又神秘瑰丽的南楚文化,似乎有一点屈原离骚中的影子。总之,边城是美丽的,边城中的民风和风情更是美丽的。三、人性美边城还用人性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这里人性皆真、皆善、皆美,由每个人身上所焕生的人性美、人情美营造了这个世界,这里看不到邪恶、奸诈和贪欲;这里有贫富区分和社会地位高低的差别,但他们都互相亲善着、扶持着;这里也有矛盾,但那决不是善与恶的冲突;小说结局是悲剧性的,但也绝非是奸邪之徒所致,而是生活本身所为。正如批评家刘西渭所说:“这些可爱的人物,各自有一个厚道然而简单的灵魂,生息在田野晨阳的空气。他们心口相应,行为思想一致。他们是壮实的,冲动的,然而有的是向上的情感,挣扎而且克服了私欲的情感。对于生活没有过分的奢望,他们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成人之美。”而这也正好符合中国古代人们推祟君子的道德美学标准“成人之美”,从而更加丰富了文学中的美。边城中少男少女的情愫是溶化在自然山水之中的,爱的激情也溶化为和谐、淳朴的人际关系。沈从文怀着对故乡、对家园的那份热爱和陶醉,把男女之爱、祖孙之爱、邻里之睦与世态人情,化为一串优美的歌谣,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的健康、自然、质朴的人性美,美的让每位读者神往。边城的人民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们保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与纯朴勤俭的古老民风。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沈先生努力建构了一个充满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创造的人物闪烁着人性中率真、美丽、虔诚的一面,边城的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在边城里面,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然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同这一份生活息息相关,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是那么善良,而人性尤为突出。其中,最令人赞不绝口的是主人公翠翠,她是其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是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一个精灵,是沈从文先生向往优美人性与人情的化身与极至。“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傩送远走他乡,爷爷溘然长世,她痛苦悲伤但并没有倒下,她谢绝船总让她住进他家的好意,她像爷爷那样守着摆渡的岗位,苦恋着并等待傩送归来,充分表现她性格坚强的一面,展现着柔中有刚的美,她怀着希望与自己坎坷命运作持久的抗争。正如朱光潜先生说:“边城表现出受长期压迫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在心坎上的那一股沉忧隐痛,翠翠显示出从文秘自己这方面的性格。”小说正是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城从民的美好心灵。总之,小说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亲情之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至此,山水、风情、人性的美成了古代无数文人墨客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注 释 、沈从文:边城,北京理工大学出版,2005年8月汪曾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批发商知识应用能力提升方案分析报告
- 油乳制备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青浦净化彩钢板施工方案
- 小区建筑方案设计费
- 城市文化品牌发展模式研究分析报告
- 中铁项目部临建施工方案
- 和平家园建筑方案设计理念
- 幼儿园公益营销方案策划
- 线下品鉴活动方案策划
- 青海企业咨询管理方案
- 维护秩序靠规则(课件)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 原来我也很坚强中考满分作文5篇
- 试用人员考核表
- 施工项目管理手册范本
- 文明礼仪主题班会课件(共23张)
- 新安天玉混炼胶产品
- (改-2013-9-13)托里县阿克巴斯套饰面石材花岗岩矿详查报告
- JIS G3507-1-2021 冷镦用碳素钢.第1部分:线材
- 道路交通安全培训PPT课件
- 村民自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