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车体介绍ppt课件.ppt_第1页
铁路货车车体介绍ppt课件.ppt_第2页
铁路货车车体介绍ppt课件.ppt_第3页
铁路货车车体介绍ppt课件.ppt_第4页
铁路货车车体介绍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K5型转向架三维实体图 转K6型转向架三维实体图 转K6型转向架三维实体爆炸图 209T型客车转向架 209HS型客车转向架 SW 220K型客车转向架 CRH1型动车组拖车转向架 5 第五章货车车体 第一节我国货车技术发展概况主要内容 货车概况发展趋势 6 一 铁路货车的技术现状近年来我国铁路货车取得了较大的技术进步 全面采用了B级钢摇枕和侧架 C级钢车钩 50钢车轴 MT 2型大容量缓冲器 120型空气制动阀 完成了滚动轴承化 推出了120km h的转K1型 转K2型 转K3型 转K4型 转K5型 转K6型提速转向架 提出了转8A型转向架提速改造方案 新研制的时速120kmP65型行包快运棚车和X1K型集装箱快运专用平车批量投入运用 25t轴重全钢浴盆式C76A B C 型运煤专用敞车 7 从总体上讲 我国铁路货车与国外铁路货运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在与其它运输方式尤其是公路的竞争中 铁路正在失去以往传统的优势 货车的装备技术水平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和运输市场竞争的要求 在技术上突出表现为 货车行车速度慢车辆单车载重低专用车辆品种少重载技术水平落后关键部件可靠性差 8 二 铁路货车发展趋势1 加强提速改造 发展货车快运欧洲铁路快速货运是在与公路运输的激烈竞争中积极借鉴高速客车的成功经验发展起来的 快运货车的速度一般在120km h 160km h 以集装箱运输 小汽车运输 家用电器 鲜活物品等附加值高的货物为主 法国还开行了可满足200km 的货车 所采用的转向架也被称为高速货车转向架 其采用的技术发展趋势越来越客车化 为了满足今后货车快运的需要 我国铁路货车开发部门已开始从焊接构架式和铸钢三大件式种形式入手探讨速度在160km h以上的货车转向架 这种技术在欧美是成熟的 相信开发 应用成功后会给中国铁路的货运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9 2 加大车辆轴重 提高运输效率增加车辆单车载重是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根据国外的经验 加大车辆轴重是必然趋势 美国铁路约65 的货车采用F轴 轴重为29 8t 部分采用G轴 轴重为35 7t 货车平均载重已达84 3t 俄罗斯已普遍采用了23 5t轴重 欧洲一般采用22 5t轴重 并正在向25t轴重过渡 3 增加专用货车品种 满足市场需求开发运用货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装运便捷的需要 提高运输品质和效率 其关键技术在于车辆要有合理的车体结构 功能齐全 性能可靠的车内装备 我国货车品种的比例严重不合理 通用车的比例过大 专用货车品种少 目前我国铁路专用货车无论是品种还是档次都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专用货车 集装箱运输车 小汽车运输车 冷藏车 特种装备 军用 车 大件运输车等 远远落后于国外铁路发达国家 10 4 开行重载货运 扩大专线运能美国 加拿大 南非 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的经验表明 开行重载单元列车可以有效地增加运输能力 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国第1条运煤重载专线 大秦线开行了运煤重载单元列车 在引进消化了部分美国铁路重载技术并结合国内实际的基础上 开发了C61型 C63型 C63A型运煤重载单元列车用敞车 以及以MT 2型大容量缓冲器 16号转动车钩 17号固定车钩 2D控制型转向架 120型制动阀 FSW型手制动机等为代表的重载车辆新型部件 11 第二节货车类型及车体结构形式 主要内容 货车类型车体结构形式及承载方式 12 一 货车类型货车按用途分通用货车和专用货车两类 通用货车有平车 敞车 棚车 罐车和保温车等 专用货车有长大货物车 漏斗车 自翻车等 2008年全路货车保有量724830辆 其中国铁货车607272辆 自备货车117558辆 国铁货车中 敞车391927辆 占64 5 棚车107058辆 占17 6 罐车36691辆 占6 0 提速货车553058辆 已占国有货车总量的91 1 载重80t及以上货车29188辆 70t级货车9598辆 60t级货车498486辆 13 二 货车结构形式及车体承载方式1 组成货车车体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底架 侧墙 端墙和车顶等 2 车体钢结构 14 15 16 17 18 C70 C70H 型通用敞车C70型敞车装用转K6型转向架 C70H敞车装用转K5型转向架 1 主要用途该车是供中国准轨铁路使用 主要用于装运煤炭 矿石 建材 机械设备 钢材及木材等货物的通用铁路车辆 除能满足人工装卸外 还能适应翻车机等机械化卸车作业 第三节70t级新型铁路货车 19 2主要特点2 1采用屈服极限为450MPa的高强度钢和新型中梁 载重大 自重轻 优化了底架结构 提高了纵向承载能力 适应万吨重载列车的运输要求 2 2车体内长13m 满足较长货物的运输要求 对底架结构进行了优化 车辆中部集载能力达到39吨 较C64型敞车提高了70 可运输的集载货物范围更广 2 3采用新型中立门结构 提高了车门的可靠性 20 2 4采用E级钢17型高强度车钩和大容量缓冲器 提高了车钩缓冲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2 5采用转K6型或转K5型转向架 确保车辆运营速度达120km h 满足提速要求 改善了车辆运行品质 降低了轮轨间作用力 减轻了轮轨磨耗 2 6侧柱采用新型双曲面冷弯型钢 提高了强度和刚度 更适应翻车机作业 2 7满足现有敞车的互换性要求 主要零部件与现有敞车通用互换 方便维护和检修 21 3主要结构该车主要由车体 转向架 车钩缓冲装置及制动装置等组成 车体该车车体为全钢焊接结构 由底架 侧墙 端墙 车门等部件组成 车体主要材料采用屈服强度为450MPa的耐大气腐蚀钢 22 23 1底架2标记3转向架4下侧门5侧墙6侧开门7风制动装置8车钩缓冲装置9端墙10手制动装置 24 3 1底架底架由中梁 侧梁 枕梁 大横梁 端梁 纵向梁 小横梁及钢地板组焊而成 见图1 3 1 4 中梁采用310乙字型钢组焊而成 允许采用冷弯中梁 侧梁为240 80 8的槽形冷弯型钢 枕梁 横梁为钢板组焊结构 底架上铺6mm厚的耐候钢地板 采用锻造上心盘 直径为358mm 及材质为C级铸钢的前 后从板座 前 后从板座与中梁间 脚蹬与侧梁间均采用专用拉铆钉连接 25 底架三维示意图 26 1端梁2枕梁3小横梁4大横梁5中梁6侧梁7纵向梁8地板 底架二维示意图 27 3 2侧墙侧墙为板柱式结构 由上侧梁 侧柱 侧板 连铁 斜撑 侧柱补强板及侧柱内补强座等组焊而成 见图1 5 1 6 上侧梁采用140 100 5的冷弯矩形钢管 侧柱采用8mm厚冷弯双曲面帽型钢 侧柱与侧梁采用专用拉铆钉连接 28 侧墙三维示意图 29 1上侧梁2侧柱3侧柱内补强座4侧板5斜撑6连铁7侧柱补强板 侧墙二维示意图 30 3 3端墙端墙由上端梁 角柱 横带及端板等组焊而成 见图1 7 1 8 上端梁 角柱采用160 100 5的冷弯矩形钢管 横带采用断面高度为150的帽型冷弯型钢 31 端墙三维示意图 32 1上端梁2横带3端板4角柱 端墙二维示意图 33 3 4侧开门及下侧门在车体两侧的侧墙上各安装一对侧开式侧开门及6扇上翻式下侧门 侧开门采用新型锁闭装置 门边处组焊槽型冷弯型钢 增强了刚度并将通长式上锁杆封闭其中 防止变形与磕碰 下门锁采用偏心压紧机构 当车门关闭后 通长式上锁杆可防止下门锁蹿出 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 下侧门结构与C64型敞车相同 34 侧开门三维示意图 35 侧开门开闭机构 36 侧开门使用要求 1 侧开门开闭机构分上下两部分 上门锁为带有偏心压紧机构的门锁装置 由上门锁杆 锁盒 手把支座 支撑弹簧 挡铁等组成 下门锁为带有偏心锁铁的门锁装置 由锁铁座和锁铁组成 图示位置即为侧开门关闭锁紧位置 2 为防止门锁自动打开 上门锁手把设有手把支座 它可以阻止上门锁杆的转动和上下移动 下门锁锁铁靠自重落到最低位 上门锁手把可挡住下门锁铁向上窜动 在翻车机卸货时也可防止下门锁铁脱出 保证锁闭机构作用可靠 3 打开侧开门时 必须先打开上门锁 拨开上门锁手把支座 左旋上门锁杆90 然后向下拉即可打开上门锁 打开下门锁时 先将下门锁铁提起 然后向下翻转90 下门锁铁提起困难时可锤击下门锁铁底部或用杠杆撬动 关闭侧开门时 应先关左侧门 再关右侧门 关门步骤与开门步骤顺序相反 37 下侧门三维示意图 38 开启状态 关闭状态 39 5 下侧门使用要求下侧门通过左右搭扣锁住折页 开闭下侧门只须打开或锁闭左右侧门搭扣即可 此结构与一般敞车的上翻式下侧门相同 下侧门开启后应将下侧门折页上的挂环挂到固定在上侧梁上的下侧门挂钩上 以固定下侧门 保证卸货安全 4 C70 C70H 型通用敞车与C64K型通用敞车对比4 1外形图对照 40 C70 C70H 型通用敞车 C64K型通用敞车 41 主要参数及配件对照表 42 43 P70 P70H 型通用棚车 1主要用途该车供在标准轨距铁路上使用 可装运各种免受日晒 雨雪侵蚀的贵重货物和箱装 袋装的货物 添加辅助设施 也可运装人员 44 2主要特点2 1为确保车辆载重70t条件下车辆运营速度达120km h的速度要求 同时改善车辆运行品质 降低轮轨间作用力 减轻轮轨磨耗 装用了25t轴重 商业运营速度为120km h转K6型或转K5型转向架 2 2为满足重载列车编组要求 提高车钩缓冲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解决车钩分离 钩舌过快磨耗等惯性质量问题 装用了E级钢17型高强度车钩和大容量缓冲器 见下图 45 2 3采用高强度耐候钢及冷弯型钢 并应用可靠性设计理念优化断面结构 对大应力部位进行细部设计 对整车进行疲劳寿命预测 以提高结构可靠性 有效减轻车辆自重 满足铁路货车提速 重载的要求 2 4车顶内部采用新型防腐隔热涂料 见下图 提高车辆抗传导隔热性能 车体外部涂装了隔热漆 提高车辆抗辐射隔热性能 取消了既有棚车的内衬板 压条及螺栓 有效减少了螺栓杆头部对装载货物的损坏 车顶内部新型防腐隔热涂料 46 2 5为加强车内空气流通 改善车内装货环境 避免聚集车顶上部的潮浊空气对车顶板的腐蚀 在车顶部增加了四个现P65行包快运棚车所采用的通风器 2 6为确保重载编组 高速运行工况下从板座与中梁的连接强度及抗振 防松性能 提高车辆的运用可靠性 前后从板座与中梁之间采用专用拉铆钉铆接 见下图 前后从板座与中梁间的专用拉铆钉铆接 47 2 7为解决从棚车底门缝进行盗窃散粒货物的问题 对推拉式车门下部结构进行了改进 见下图 提高了车门的防盗性能 车门下部结构改进图 48 2 8车辆车窗 车门件及部分冷弯型钢等与现有棚车通用互换 见下图 方便维护和检修 车窗 门锁 49 P70 P70H 型棚车三维图 P70 P70H 型棚车三维图 50 底架铺设符合运装货车 2004 296号文件要求的铁路货车用竹木复合层积材地板 门口处装3mm厚扁豆形花纹钢地板 装用铁路货车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车辆标签 预留便器安装座及火炉安装孔 底架三维图 去除地板 51 侧墙三维图 侧墙三维图 52 端板上预留电源线通过孔及照明设施安装座 端墙三维图 53 车顶外部安装四个通风器和一个烟囱座 车顶弯梁处设有照明设施安装板 车顶三维图 54 3 P70 P70H 型通用棚车与P64GK型通用棚车对比 3 1外形图对照 P70 P70H 型通用棚车 P64GK型通用棚车 55 3 2主要参数及配件对照表 56 57 NX70 NX70H 型共用车 1车辆用途NX70 NX70H 共用车共用车为标准轨距 载重70t 具有装运多种货物功能的四轴平车 可供装载符合ISO668 1995 系列1集装箱 分类 尺寸和额定重量 所规定的1AAA 1AA 1A 1AX 1CC 1C 1CX集装箱及45ft 48ft和50ft国际非标箱 还可供装运钢材 汽车 拖拉机 成箱货物 大型混凝土桥梁及军用装备等货物 58 NX70 NX70H 共用车装载20ft集装箱示意图 59 NX70 NX70H 共用车装载40ft集装箱示意图 60 NX70 NX70H 共用车装载坦克示意图 61 2主要特点2 1该车均载达70t 集载最大可达55t 5m 运载适应性强 2 2中梁采用09CuPTiRE B耐候钢 全车大量采用屈服强度为450MPa的高强度耐候钢Q450NQR1 整车强度和抗腐蚀性能大大提高 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寿命 降低维护费用 2 3采用17型车钩及MT 2型大容量缓冲器 车辆结构优化 可以适应开行万吨列车的要求 2 4转向架采用转K6型转向架或转K5型转向架 具有运行速度高 动力学性能稳定等特点 62 3主要性能参数轨距1435mm自重 23 8t载重70t集重1m30t2m35t3m45t4m50t5m55t自重系数0 34每延米重 5 73t m商业运营速度120km h 63 集装箱装箱数量及方式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m紧急制动距离 重车 紧急 1400m限界 符合GB146 1 83 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要求 64 4主要结构本车由底架 地板 集装箱锁闭装置 端门 制动装置 车钩缓冲装置 转向架等部分组成 底架底架为全钢焊接结构 由端梁 中梁 侧梁 枕梁 横梁和辅助梁等组焊而成 65 NX70 NX70H 共用车 1端门2转向架3制动装置4地板5集装箱锁闭装置6底架7车钩缓冲装置NX70 NX70H 车辆组成二维示意图 66 NX70 NX70H 底架三维实体图 底架上铺有70mm厚木地板或45mm厚竹木复合层积材地板 67 集装箱单锁及双锁组成三维实体图 底架上设有集装箱锁闭装置 锁头可原位翻转 68 箱锁工作位三维实体图 箱锁非工作位三维实体图 国际箱锁的头部朝上为工作位 朝下放置为非工作位 69 集装箱锁头翻转示意图 70 端门关闭位示意图 端门作为渡板使用示意图 71 5 NX70 NX70H 型共用车与NX17B型共用车的对比 5 1外形对比 NX17BK型共用车 NX70 NX70H 型共用车 72 5 2主要性能参数及配件对比 73 74 GN70 GN70H 型粘油罐车 1车辆用途该车是供标准轨距铁路使用 主要用于装运原油 重柴油 润滑油等一般性粘油类介质 采用内加热 装卸方式为上装下卸 75 2主要特点2 1容积大 载重大GN70型粘油罐车同现有主型粘油罐车G17BK相比 有效容积增大7 3m3 载重增加7t 提高11 每延米载重由7t m提高到7 68t m 提高10 2 2能利用现有地面装卸设施成列装卸我国主要的罐车使用台位一般均采用固定台位 成列装卸 GN70 GN70H 型粘油罐车的车辆长度比G17BK加长228mm 经调查 计算 可以使用现有的地面装卸设施进行成列装卸作业 2 3卸净率高现有粘油罐车筒体多为圆柱状 筒体中部容易产生上挠 卸油作业时油品卸不干净 留有残液 为方便用户使用 GN70型粘油罐车采用了斜底结构 便于油品卸出 提高卸净率 2 4进一步改善加热效果现有粘油类罐车的加热系统中 G17K粘油罐车采用外加温套式加热系统 蒸汽利用率低 能源浪费 G17BK粘油罐车采用内置蛇管式加热系统 管程长 易积水 GN70 GN70H 型粘油罐车采用内置排管式加热系统 加热管线随罐体底部倾斜 管程短 不会积水 带有 Z 型补偿器结构 合理布置管路支撑 使加热排管可较好适应热胀冷缩 减小热应力 罐外底部设加热槽钢 减少加热盲区 采用带蒸汽套的下卸阀座 改善下卸阀附近粘油的加热效果 缩短加热时间 77 2 5部件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为提高运用可靠性 在总结我国无中梁罐车设计及运用经验基础上 参考欧 美同类罐车的成熟结构和先进产品标准 对关键结构进行了大量的计算 分析和对比 确定了牵枕结构 采用助开式人孔 改进了呼吸式安全阀 2 6采用E级钢17型高强度车钩和大容量缓冲器 提高了车钩缓冲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可解决车钩分离 钩舌过快磨耗等惯性质量问题 2 7采用转K6型或转K5型转向架 确保车辆运营速度达120km h 满足提速要求 改善了车辆运行品质 降低了轮轨间作用力 减轻了轮轨磨耗 78 3主要结构该车采用无中梁结构 主要由罐体装配 牵枕装配 加热及排油装置 车钩缓冲装置 制动装置 转向架 安全附件等部件组成 车端不设通过台 79 罐体装配 助开式人孔 改进的呼吸式安全阀 80 牵枕装配 牵引梁装配 81 加热及排油装置罐内部分 加热及排油装置罐外部分 带蒸汽加热套的下卸阀座 82 GN70 GN70H 型粘油罐车与G17BK型粘油罐车对比 4 1外形对比 G17BK型粘油罐车 GN70 GN70H 型粘油罐车 83 主要技术参数及配件对比 84 85 KZ70 KZ70H 型石碴漏斗车 KM70 KM70H 型煤炭漏斗车 C76型浴盆式敞车 C80型双浴盆式铝合金运煤专用敞车 U60W型卧式气卸粉状水泥罐车 思考题 1 结合图8 1说明一般结构形式车体各梁件的名称 2 阐述三种承载结构车体的特点 3 阐述70t级货车的技术特点 88 KZ70 KZ70H 型石碴漏斗车 1车辆用途KZ70 KZ70H 型石碴漏斗车适用在标准轨距线路上运行 是供新 旧线路铺设石碴或装运散粒货物 2主要结构该车主要由车体 卸碴系统 除尘装置 车钩缓冲装置 制动装置及转向架等组成 该车车体为无中梁全钢焊接结构 由底架 侧墙 端墙 漏斗 操纵室等部分组成 89 KZ70 KZ70H 型石碴漏斗车三维示意图 90 1底架组成2底架附属件3漏斗组成4下部传动装置5上部传动装置6 18转向架7 8侧墙组成9 10端墙组成11 12操纵室13除尘装置14风控管路15风手制动装置16车钩缓冲装置17标记 KZ70 KZ70H 型石碴漏斗车二维示意图 91 底架由牵引梁 侧梁 枕梁 端梁 小横梁及钢地板等组焊而成 底架组成三维示意图 92 1端梁2枕梁3牵引梁4 7小横梁5侧梁6 端梁8 9 10 11 12 13地板 底架组成二维示意图 93 侧墙组成三维示意图 侧墙为板柱式结构 1上侧梁2侧板3侧柱 侧墙组成二维示意图 94 端墙组成三维示意图 端墙由上端梁 端板 腰带 端柱 斜撑等组焊而成 1位端墙上设有观察孔 推开观察孔盖可观察车内余碴情况 1上端梁2端板3端柱4角柱5腰带6斜撑7扶梯 端墙组成二维示意图 95 漏斗由中 侧漏斗板 中 端隔板 分碴梁 导流板等组焊而成 其中调整板与流碴板是用螺栓连接的 漏斗组成三维示意图 漏斗组成二维示意图 1中隔板2端隔板3分碴梁4中漏斗板5侧漏斗板6 7流碴板 96 2 1操纵室操纵室采用圆弧顶 内外全钢结构 内壁衬装阻燃型隔热材料 内贴仿布纹装饰板 设有侧门 活动式侧窗等 侧门外装有安全链 端部设有端门 供操作人员同时操纵前后连挂车辆 2 2卸碴系统卸碴系统采用以风动为主 手动为辅的机械传动装置 风 手动操纵能各自单独操纵 共有六个卸碴门 每侧各两个 中间两个 风动操纵通过三个254x220旋压式双向风缸 由三个操纵阀分别开关两侧和中间底门 手动操纵只能分别控制两侧底门 中门无手动 手动采用减速箱机构 2 3除尘装置除尘装置由上水管 水箱 风源 波纹管式减压阀 管路 喷嘴及各种控制塞门等组成 通过储风缸中的压力空气使水箱中的水通过喷嘴喷出 以抑制卸碴粉尘 97 KZ70 KZ70H 型石碴漏斗车与K13NK型石碴漏斗车的对比 KZ70型石碴漏斗车是为增加车辆载重 有效提高铁路货物运输能力而开发研制的新型重载漏斗车 该车在设计结构上继承了K13NK型车的优点 同时 在车体 风手制动系统 车钩缓冲装置 卸碴系统和走行部等各方面均采用目前国内铁道车辆的先进技术和新型高强度耐腐蚀材料 具有车体强度高 车辆载重大 耐腐蚀性强 检修周期长等特点 是国内现有60t级石碴漏斗车的更新换代产品 98 外形对比 KZ70 KZ70H 型石碴漏斗车 K13NK型石碴漏斗车 99 主要性能参数及配件对比 100 KM70 KM70H 型煤炭漏斗车 1车辆用途该车适用于在标准轨距线路上运行 供装运煤炭 矿石等散装货物 可满足固定编组 循环使用 定点装卸 大量转运的电站 港口 选煤 钢铁等企业运用 该车适用于地面设有受料坑传输装置的供两侧同时卸煤 容量足够的卸煤沟或高栈台 可自动 快速卸车 在无风源的情况下也可以手动卸车 2主要结构该车主要由车体 底门开闭机构 风动管路装置 车钩缓冲装置 制动装置及转向架等组成 该车车体为全钢焊接结构 由底架 侧墙 端墙 漏斗 檐板扶梯 底门及拉杆等组成 主要型钢和板材均采用Q450NQR1高强度耐候钢 101 KM70 KM70H 型煤炭漏斗车三维图 KM70 KM70H 型煤炭漏斗车二维图 1 底架2 底架附属件3 漏斗组成4 底门组成5 侧墙组成6 底门开闭机7 端墙组成 1位 8 端墙组成 2位 9 檐板及扶梯组成 1位 10 檐板及扶梯组成 2位 11 风手制动装置12 车钩缓冲装置13 风动管路装置14 标记15 拉杆组成16 转K6型转向架 102 底架组成三维图 103 1端梁组成2枕梁组成3中梁组成4侧梁组成5地板6漏斗端板7冲击座组成8上旁承组成 底架组成二维图 104 侧墙组成三维图 侧墙为板柱式结构 由侧板 侧柱和上侧梁等组焊而成 1侧柱2侧板3上侧梁 侧墙组成二维图 105 端墙组成三维图 端墙由端板 上端梁 端柱 角柱 横带和斜撑等组焊而成 上端梁采用专用异形冷弯型钢 端柱 横带和斜撑等采用U形冷弯型钢 角柱采用冷弯角钢 上端板厚度为4mm 下端板厚度为5mm 端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 1角柱2端板3腰带4端柱5斜撑6上端梁 端墙组成二维图 106 在车体中心设一个横向的中央漏斗脊 与中梁上设置的纵向漏斗脊将全车划分成四个漏斗区 各漏斗脊由4mm的 形钢板和筋板组焊而成 漏斗板由5mm的钢板和纵梁 横梁等组焊而成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 纵梁 横梁等采用U形冷弯型钢 漏斗组成三维图 1漏斗2漏斗板3中央漏斗板4中央漏斗 漏斗组成二维图 107 檐板组成三维图 在端墙顶部的外端设有檐板及扶梯 檐板由3mm厚扁豆形花纹钢板与支持梁 边梁等组焊而成 支持梁 边梁等采用冷弯角钢 檐板及扶梯组成二维图 1 扶梯组成2 斜撑 左 3 拉手4 边梁5 斜撑 右 6 盖板7 支持梁 108 底门组成三维图 底门由门板 大横梁 横梁 立柱 上下门框和立门框等组焊而成 1 立门框2 下门框3 底门横梁4 立柱5 门板6 门折页7 上门框8 底门销 底门组成二维图 109 底门开闭机构采用两级传动顶锁式底门开闭装置 风动 手动两用 由上部传动装置 连杆 下曲拐 下部传动轴 双联杠杆 长短顶杆和左右锁体等组成 手动传动机构与风动控制管路系统均设在车体一位端的底架上 风 手动控制机构相互独立 其转换由拨叉拨动牙嵌离合器来控制 110 KM70 KM70H 型石碴漏斗车与K18AK型煤炭漏斗车的对比 KM70型煤炭漏斗车是为在铁路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提高货运能力 缓解运输紧张的形势 适应铁道车辆提速和重载技术的发展趋势而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型煤炭漏斗车 该车在车体 风手制动系统 车钩缓冲装置 底门开闭装置和走行部等各方面均采用目前国内铁道车辆的先进技术和新型高强度耐腐蚀材料 具有车体强度高 车辆载重大 耐腐蚀性强 检修周期长等特点 是国内现有的60t级煤炭漏斗车的更新换代产品 111 外形对比 KM70 KM70H 型石碴漏斗车 K18AK型煤炭漏斗车 112 主要性能参数及配件对比 113 114 第四节其他货车车体 一 平车1 平车的用途及特点平板式带活动墙板式双层平车2 车型N17A集装箱专用平车X6 A B K H型 X1K快运集装箱专用平车SQ1运输小汽车双层平车 115 116 N17A底架结构由中梁 侧梁 枕梁 端梁 横梁 小横梁和纵向辅助梁组成 中梁由工字钢加上下盖板组成 侧梁与中梁相似 采用鱼腹型梁 底架横向梁由端梁 枕梁 大小横梁两侧有活动矮侧墙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二 敞车1 敞车的用途及特点敞车是一种具有固定端 侧墙而无车顶的主型通用车辆 主要运送煤炭 矿石 木材 钢材等不怕日晒雨淋的大宗货物 如果用防水篷布蒙盖 也可代替棚车承运日晒雨琳的货物 敞车具有很大的通用性 2 分类通用敞车专用敞车 124 3 敞车发展过程50年代开始设计载重so吨的C56敞车60年代 设计了C13 C62 C62M C62A等敞车 70年代大量生产80年代 C64 C6390年代 C62A C62B C64等成为通用敞车中的主型车近年来 研制了C64A C64K C64H C76 C80等敞车目前线路上运用的敞车以C62 C64型敞车为主 125 4 现有车型C16 C16ACFC62A C62BC61 C61YC63 C63AC64 C64A C64K C64HC70C76 C76A C76B C76CC80 126 一 C62BC62B型敞车是60t全钢焊接结构通用敞车 是在总结C65 C62 C62M C62A基础上将原为碳素钢的车体钢结构改用低合金耐候钢 板梁式侧壁底架共同承载结构 127 中梁采用乙型钢侧墙用平侧板加焊人字形斜撑 稳定上侧板并支撑上侧梁端墙采用平侧板加焊三根补强横带 提高了端墙的强度和刚度 减小了端墙的外涨变形 有利检修车体板材采用耐腐蚀的低合金钢O9MnCuPTi 提高了车体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128 129 130 敞车侧门的位置 数量及开启方式对装卸作业 侧壁强度和刚度影响较大 131 132 133 二 C64在C62B基础上研制而成 主要特点 能适合翻车机的要求车体钢结构经过优化设计 侧墙 端墙结构作了较大改进和加强 加强了防腐蚀能力 134 135 钩缓冲装置采用c级钢13号车钩 MT 3型缓冲器C64T运营速度100km h C64K C64H运营速度为120km h 136 二 C64A为了适宜装运焦炭及其它密度较小货物的研制了容积较大的C64A 主要特点如下 更强的通用性 更适宜装运长度较长的货物和密度较小的货物 容积比C64敞车大18m3的 137 三 C76型浴盆式敞车C76型浴盆式敞车是为开行2万吨重载煤炭运输专列研制开发的车辆 设计载重76t吨 商业运营速度100km h 主要结构特点 采用单浴盆底架结构 充分利用底架下部空间 增加车辆装载容积 降低车辆重心高度 提高了车辆运行平稳性梁件和板材采用高强度耐候钢 优化牵引梁结构 提高了心盘座的强度16 17转动与固定车钩 MT 2缓冲器装用转K5和转K6转向架 138 139 140 四 C80型双浴盆式铝合金运煤专用敞车车体由底架 端墙 侧墙及浴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