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晏殊珠玉词疏证珠玉词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晏殊撰。 按: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殊早慧,七岁能属文,景德二年以神童荐于朝,赐同进士出身。仁宗时,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卒谥元献,世称晏元献。诗属“西昆体”,词风承袭五代冯延巳,闲雅而有情思,语言婉丽,音韵谐和。有珠玉词,词存一百三十余首。晏殊其人仕途通显,但他却缺乏政治才干,未能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他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在文化教育、荐拔人才和文艺创作方面。他平生喜好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并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汲引和提拔贤能之士。如欧阳修、范仲淹、韩琦、富弼、杨察、王安石、宋祁、张先等人,皆为当时政坛、文坛的一流人物。晏殊于政事之余极喜交游唱和,主办诗酒之会。所从游者多为当时的文学精英。通过这种方式,晏殊事实上领导着上层文人士大夫圈子里的歌词文学创作,造就了北宋前期的主流词风。 殊有类要,已著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三十七子部四十七类书类载类要一百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晏殊撰。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景德初,张知白以神童荐,赐同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卒谥元献。事迹具宋史本传。是编乃所作类事之书,体例略如北堂书钞,白氏六帖,而详赡则过之。叶梦得避暑录话称殊生平未尝弃一纸,虽封皮亦十百为沓。每读书得一故事,则批一封皮。後批门类,命书吏传写,即今类要也。故所载皆从原书采掇。不似他类书互相剽窃,辗转传讹。然自宋代所传名目,卷帙已多互异。欧阳修作殊神道碑,称类集古今为集选二百卷,曾巩作序则称上中下帙七十四篇,惟宋史本传称一百卷,与今本合。据其四世孙知雅州袤进书原表,则南渡后已多阙佚,袤续加编录,於开禧二年上进。故今书中有於篇目下题四世孙袤补阙者,皆袤所增,非殊之旧矣。自明以来,传本甚罕,惟浙江范氏天一阁所藏尚从宋本抄存,而中间残阙至四十三卷。别有两淮所进本,仅存三十七卷,门类次序,尤多颠倒,且传写相沿,讹谬脱落,甚至不可句读。盖与太平御览同为宋代类书之善本,而其不可校正则较御览为更甚,故今惟附存其目焉。 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殊词有珠玉集一卷。此本为毛晋所刻,与陈氏所记合,盖犹旧本。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著录长沙刘氏坊百家词本珠玉集一卷:晏元献公殊撰。其子几道尝言,先公为词,未尝作妇人语,以今考之,信然。又,珠玉词的版本:长沙刘氏书坊百家词本珠玉集,一卷。又,明钞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一卷。又,许宗彦鉴止水斋所藏明钞宋十六家词本,卷首有许宗彦记。此本后为钱塘丁氏所得,入“八千卷楼”珍藏善本。今存南京图书馆。又,明末毛晋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一卷,一百三十一首,删去明钞本混入者六首。又,清咸丰二年(1852)有所谓晏氏家刻本珠玉词钞一卷,珠玉词补钞一卷问世。此本为晏殊裔孙晏端书所刊,其词从历代诗余录出,而以毛本钞补,两卷共收词一百三十七首。 珠玉词之通行本为明末毛晋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库全书著录,并谓此本“与陈氏(振孙)所记合,盖犹旧本”,即指宋长沙刘氏书坊百家词本。 名臣录称“殊词名珠玉集,张子野为之序”。子野,张先字也。今卷首无先序,盖传写佚之矣。沈雄古今词话引名臣录:晏同叔为仁宗朝宰相,卒谥元献。常兴建学校,为诸生倡,延范仲淹教授生徒,荐为馆阁校理。词名珠玉集,张子野为之序。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佑二年,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殊赋性刚峻,而词语特婉丽。故刘攽中山诗话谓元献喜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毛晋珠玉词跋(宋六十家名词):(殊)赋性刚峻,遇人以诚,一生自奉如寒士。为文瞻丽,应用不穷,尤工风雅,间作小词。刘攽,字贡父,号公非。父亲刘立之,字斯立,曾经任知县、通判、提点刑狱、转运史等职。刘颁的哥哥刘敞,字原父,号公是。历任右正言、起居舍人、翰林侍读学士等职务。刘敞博览群书,无所不读,对于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古今传记以及天文地理、医算卜筮等都有涉猎。特别精通春秋。中山诗话是北宋时刘颁撰写的有关诗歌评论的书。由于是成书较早的诗话,因此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粗疏之处。在内容上,除了进行诗歌评论外,还有不少篇幅是记载和诗歌评论、欣赏没有多少关系的朝野轶闻。刘攽中山诗话: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廷巳。 宋史晏殊传: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清冯煦蒿庵论词: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初祖。刘攽中山诗话谓: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廷巳。信然。 李调元雨村词话:晏殊珠玉词极流丽,能以翻用成语见长。刘熙载词概:冯延巳词,晏叔同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胡淑慧冯延巳、晏殊词异同辨:冯延巳、晏殊是词体发展史上两位重要词人,且其词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他们二者都受花间词词风的影响很大,词作艺术风格相近。按:冯延巳和晏殊共同的创作趋向: (1)冯延巳和晏殊所采用的题材仍不脱花间派词范围,词作内容多局限闺阁园亭之景,相思怨别之情。 (2)冯延巳、晏殊的词基本上属于一种“酒席文学”,在他们的词中描述歌筵酒席,歌伎妙舞的情景也极为普遍。 (3)都善写闲愁。闲愁词大体可分为2类:伤春惜时和相思怨别。 (4)从风格的总体倾向上来说,冯、晏两人词作均摆脱了花间词的浓腻香艳,而崇尚雅致。可见冯延巳词对晏殊词的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赵与时宾退录记殊幼子几道,尝称殊词不作妇人语。今观其集,绮艳之词不少。盖几道欲重其父名,故作是言,非确论也。赵与时宾退录(卷一)“诗眼”:晏叔原见蒲传正云:“先公平日小词虽多,未尝作妇人语也。”传正云:“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岂非妇人语乎?”晏曰:“公谓年少为何语?”传正曰:“岂不谓其所欢乎”晏曰:“因公之言,遂晓乐天诗两句,盖欲留所欢待富贵,富贵不来所欢去。”传正笑而悟。余按全篇云:“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盖真谓所欢者,与乐天“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魏泰东轩笔录:王安国性直亮,嫉恶太甚。王荆公初为参知政事,闲日因阅读元献公小词,而笑曰:“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平甫(王安国字)曰:“彼亦偶然自喜而为耳,顾其事业岂止如是耶?”时吕惠卿为馆职,亦在座,遽曰:“为政必先放郑声,况自为之乎?”平甫正色曰:“放郑声,不若远佞人也。”吕大以为议己,自是尤与平甫相失也。按:蒲传正所提出的“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二句词中的“年少”二字,就其上下文来看,其所指自应是在“长亭路”送别之地,“抛人”而“去”的“年少”的情郎,这种意思本是明白可见的;可是晏几道却引用白居易之“富贵不来年少去”二句诗中的“年少”,从文字表面上的相同,而把“年少”情郎之“年少”,比附为“年少”光阴之“年少”。其为牵强附会之说,自不待言。至于晏几道之所以要用这种比附的说法来为他父亲晏殊所写的小词作辩护,主要因为前面举引东轩笔录里出现的士大夫之观念,认为做宰相之晏殊不该写作这一类淫靡之“郑声”的缘故。集中浣溪沙春恨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乃殊示张寺丞王校勘七言律中腹联,复斋漫录尝述之。今复填入词内,岂自爱其造语之工,故不嫌复用?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示张寺丞王校勘: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钱钟书谈艺录:南宋人书中所引复斋漫录多见于今本能改斋漫录中,即如雁湖注卷二十二即事“静憩鸡鸣午”句、卷二十八张侍郎示东第新居和酬“恩从隗始诧燕台”句,皆引复斋漫录,丛话后集卷二十五、卷三十二亦然,而两则均见能改斋漫录卷三。能改斋漫录卷七考论荆公张侍郎示东第新居和酬此联甚详,不应卷三又有寥寥数语,两条之一当出复斋漫录;卷三论荷囊条丛话后集卷二十六引作复斋漫录,而芦浦笔记卷三纠能改斋漫录有之。斯类疑莫能明。四库总目卷一百十八能改斋漫录提要云:“辗转缮录,不免意为改窜,故参错百出,不知孰为原帙也”;卷一百三十五白孔六帖提要小注云:“按复斋漫录今已佚,此条见苕溪渔隐丛话所引。”然于两漫录之莫辨葛龚,初未措意也。 按:复斋漫录已亡佚,现为能改斋漫录。吴曾能改斋漫录中花落去燕归来与苕溪渔隐丛话引复斋漫录同。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吴曾复斋漫录:晏元献赴杭州,道过维扬,憩大明寺。暝目徐行,使侍史读壁间诗板,戒其勿忘爵里姓氏,终篇者无几。又俾诵一诗云:“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仪风终陈迹,蛙鸣只沸声。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徐问之,江都尉王琪诗也。召至同饭,饭已,又同步池上。时春晚,已有落花,晏云:“每得句,书墙壁间,或弥年未尝强对,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对也。”王应声曰:“似曾相识燕归来。”自此辟置馆职,遂跻侍从矣。清张宗橚词林纪事(卷三):元献尚有示张寺丞王校勘七律一首:“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中三句与此词同,只易一字。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绵,音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并录于此,以谂知之君子。按:示张寺丞王校勘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句是晏殊从他原先填写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移植过来,炫示为得意之笔,只将第二句中的“香”改为“幽”。也有诗先词后之说。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句是千古名句,是词中的一流佳对。此句多用虚词组合,但工稳非常。以花之一开一落与燕之春来秋去象征人事,并以花落之“无可奈何”与燕来之“似曾相识”,形成无情与友情的对比,从而凸显出人生与自然界有常与无常的恒久规律,此句蕴含深意,令人回味悠长。从语言上来说,也是妙语天成,不见修饰。晏殊对此联即为珍重自赏,故在示张寺丞王校勘诗中再次将此联写入颔联。虽因诗、词意趣不同,入于七律,略显软弱,但其自得之意是可以想象的。考唐许浑集中“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二句,亦前後两见,知古人原有此例矣。 许浑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龙阙楚江头。 许浑送元昼上人归苏州兼寄张厚二首(之一):自卜闲居荆水头,感时相别思悠悠。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深巷久贫知寂寞,小诗多病尚风流。昼公此去应相问,为说占巾忆旧游。 许浑郊园秋日寄洛中友人:楚水西来天际流,感时伤别思悠悠。一尊酒尽青山暮,万里书回碧树秋。日落远波惊宿雁,风吹轻浪起眠鸥。嵩阳亲友谁相念,潘岳闲居欲白头。按:“一樽清酒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句,许浑诗句实为三见,郊园秋日寄洛中友人中词句改“千里”为“万里”。这正好说明此仍晏殊、许浑自赏之句。参考文献:1 张草纫笺注二晏词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2 叶嘉莹晏殊词新释辑评,中华书局2003年版。3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4 沈雄古今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5 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6 赵与时宾退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7 魏泰东轩笔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8 脱脱等宋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61T 876-2014 玉米 正单198规范
- 牲畜购销合同(标准版)
- 公路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方案
- 城中村改造项目安全管理方案
- 城中村改造施工设备维护与管理方案
- 项目劳动力资源配置方案
- 2025浙江温州瓯海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调整部分岗位计划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分布式光伏项目运行数据分析
- 城乡供水水质净化提升方案
- 2025年淄博市中心医院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招聘(60名)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物业客服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海南省老干部服务管理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6人(第1号)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课件
-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至2030中国公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口腔医疗风险管理实施方案
- 2025互联网营销师三级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个案护理
- bbc国际音标教学课件
- GB/T 45763-2025精细陶瓷陶瓷薄板室温弯曲强度试验方法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法
- 【MOOC】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