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范文.doc_第1页
开题报告范文.doc_第2页
开题报告范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开题报告范文-1200WS四辊冷轧机工艺及结构设计关键词:四辊冷轧机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四辊轧机介绍钢的冷轧于19世纪中叶始于德国,当时只能生产宽20-25mm的冷轧钢带。1880年以后冷轧带钢生产在美国、德国发展很快,产品宽度不断增加,并逐步建立了附属设备。宽的冷轧薄板是在热轧成卷带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国早在1920年第一次成功的轧制出宽带钢,并很快有单机不可逆轧制跨入单机可逆轧制。苏联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冷轧生产,第一个冷轧车间建在伊里奇冶金工厂,是四辊式,用单张的热轧板作原料。此后冷轧带钢迅速发展。四辊式轧机是由两个较小的工作辊和两个较大的的支承辊组成。较小的工作辊可以减小变形区接触面积,降低总轧制压力,支承辊起支撑作用,减小工作辊弯曲并加强轧机刚度。由于四辊轧机曾经是冷轧带钢生产的主要机型,因此目前四辊冷轧机在生产中仍有相当数量。为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建和改造的轧机都设置了液压压下和板型快速调整机构。四辊轧机的研究现状随着科技的发展及钢材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各国的科研人员都致力于开发新轧机,开发出了许多先进的现代化轧机。通过轧辊的横移、交叉、平移及辊型技术等,可以得到HCW、PC、DC、CVC等机种轧机。WS工作辊移动式四辊冷轧机(Work Roll Shifting Mill),又称HCW轧机,是在HC六辊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板带轧机,是目前生产优质板材产品较为理想的先进设备之一,具有可轴向移动的工作辊、液压弯辊和工作辊一端磨削成锥度等三种板凸度、板形控制方式,每种方式实现单独调整或综合调整,因此,WS轧机具有良好的板形控制特性和减少带钢边部减薄的能力。1985年11月世界上第一台工作辊可移动轧机(WS轧机)在日本钢管公司的福山钢板厂建成投产。这台轧机由于具有高达73500kN的轧制力,大的轧制力距,长达1000mm的工作辊冲程和强有力的工作辊弯曲能力,所以它表现出对钢板形状和平直度极佳的控制能力。由于这些特点,这台新轧机有可 能用其形状和平直度控制能力去克服轧制时钢板的厚度、宽度以及钢质的变化,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该轧机显示出诸如实现自由计划轧制等各种效能。从此之后,这种新型的轧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WS400轧机是将衡水钢管厂350普通四辊轧机改造成国内领先水平的工作辊移动WS轧机。该机采用轧辊横移、液压弯辊、单侧锥形工作辊及优化板形控制参数等国际先进的板形控制技术,装机水平上升了一个新台阶,改进轧制工艺,实行张力控制,提高轧制速度,产品质量和产量都有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着。WS400轧机采用国际先进的工作辊移动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几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钢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是,钢材的品种和产品质量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仍有一定的缺口,每年都要进口一批钢材(基本上是板带材),因此,增加高精度板带材的轧制设备,是钢铁生产的需要,是提高钢材质量的需要,是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大量普通的四辊带钢轧机、四辊中厚板轧机,有待技术改造,将被WS轧机所取代。可见,市场前景广阔。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板带材轧机是四辊轧机,与二辊轧机相比,它可以用较小工作辊径和较大的支撑辊径减小轧辊轧制时产生的挠度。但人们发现,当支撑辊径达到一定程度时,轧机不能继续增加横向刚度(即继续减小挠度)。这是因为工作辊挠度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支撑辊和工作辊之间接触不均匀造成的。作为补偿办法,一种是工作辊采用具有原始磨削的凸度,另一种控制工作辊挠度的办法是采用工作辊液压反弯装置。前者由于凸度是定值,所以不能适应轧制规程中轧制力的变化,以及热膨胀、磨损等变化因素,故适用范围有限,缺乏足够的控制能力。而工作辊液压反弯装置虽然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终究受辊径强度的限制而使弯辊力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工作轴承寿命。此外对于LD值较大的工作辊液压反弯易使轧制带钢出现复合波,效果也受到限制。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新的板形控制的方法。于是设计一台四辊可逆冷轧机,要求工作辊移动,来料厚度1.0mm,成品厚度0.35mm,板宽1000mm,轧制速度8m/s,材质20钢。1、制定该轧机的压下规程2、计算轧机的主要力能参数3、完成轧机的技术设计4、对主要构件进行校核计算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收集资料,了解四辊轧机的工艺特点及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明确研究的内容与方向;2、消化文献资料,掌握1200WS四辊冷轧机的结构原理和设计要点;3、通过计算力能参数,确定1200WS四辊冷轧机的各部分结构参数;4、从结构入手,对主要零部件进行初步设计,并手绘制草图;5、对主要零部件进行强度校核;6、校核后,对各部件结构尽行修正,完成主要零部件CAD设计图纸;7、用CAD完成总体设计图纸及电子版说明书,并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四、研究工作进度第一阶段(14周):收集资料、消化图纸、确定方案、开题报告、文献资料综述、计算力能参数;第二阶段(58周):确定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参数,完成主要部件结构设计;第三阶段(912周):译外文资料,完成主要零部件图纸;第四阶段(1316周):完成总体设计图纸、完成零件图、说明书、审图、改图;第五阶段(17周):准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1刘宝珩./benkekaiti/轧钢机械设备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21 2 0 0 W S轧机结构参数设计王旭文章编号:10013997(2008)01-0013-033新型四辊冷轧机的工作辊横移装置-一重技术2006(3)4工作辊轴向窜动式四辊冷轧机的开发张晓伟1,王光儒2,文章编号:16733355(2009)020001035四辊冷轧机辊系参数优化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王伟,连家创文章编号:1004132X(2001)09一l000一036王国栋板形控制和板形理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7VB金兹伯格 高精度板带材轧制理论与实践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8王海文轧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