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十二章-利他:帮助他人PPT课件.ppt_第1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二章-利他:帮助他人PPT课件.ppt_第2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二章-利他:帮助他人PPT课件.ppt_第3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二章-利他:帮助他人PPT课件.ppt_第4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二章-利他:帮助他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利他 帮助他人 1 5 12大地震后 大连一个自愿者打的来到震区9 11后 血库挤满了人 食品站挤满了人 衣服站也挤满了人 人们都希望能够贡献一些什么 很多人在生死攸关的时候 救助别人而牺牲自己 2 利他主义是自私自利的反义词 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在无利可图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情况下 也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人们为什么 什么时候会做出帮助行为 谁会做出帮助行为 怎样才能减少冷漠而增加帮助行为 3 我们为什么有帮助行为 利他行为是如何发生的 哪些事情会激发人们的帮助行为 4 获得回报 避免惩罚 几种关于帮助行为的理论都一致认为 从长远来看 帮助行为会使施与者与接受者同样受益 有一种解释假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 社会经济学 指引 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 而且还交换社会性的商品 爱 服务 信息 地位等 5 社会交换理论并不主张我们要有意识地去监控花费和收益 只是表明这类因素能预测人们的行为 以献血为例 人们肯定会权衡献血的代价和不献血的代价 以及收益 6 社会交换催生帮助行为的回报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外部的报偿可以解释企业为了提升形象而捐款 我们的付出是为了收获 因此我们会热心帮助那些对我们有吸引力的人 帮助那些我们渴望得到其赞许的人 7 帮助行为也能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 内部的回报可以解释为什么献血能让人对自己感觉良好 离家在外的人会帮助那些以后再也不会见面的陌生人 研究发现 经常帮助他人的人 更少犯罪 更可能成为良好公民 有利于精神健康 8 内部回报接近一个痛苦的人 我们也会感到痛苦 给予帮助能让我们得到安慰 内疚感 是一种我们总是设法回避的 令人痛苦的情绪 文明进化过程中 人们逐渐形成了各种方式来缓解内疚感 用动物和人做祭品 供奉谷物和金钱 忏悔 认罪 否定等 9 被试等待实验的时候 来了一个假被试 说自己参加过这个实验 测验的时候答案基本上都是 B 实验时 主试问被试有没有得到过实验的一些消息 被试基本上都撒谎说没有 实验后 主试让被试帮个小忙 结果 撒谎的人平均付出63分钟 而没有撒谎的被试只愿意拿出2分钟时间 10 别说谎 否则你会活在内疚里 我们在犯错之后 不管别人知不知道 的行善愿望反映出我们既需要减轻个人的内疚感 也需要恢复动摇了的自我形象和期望确立积极的公众形象 11 解除内疚感的其他方法 如坦白 会减少内疚引起的助人行为 内疚有很多好处 促使人们坦白 道歉 帮助 避免再犯错误 使亲密关系能够维持 12 消极心境内疚感是消极情绪 那么其他的消极情绪能够引发助人行为吗 结果发现 对儿童而言 助人行为减少 对成人而言 助人行为增加 13 利他主义对于成人是一种自我满足 可以带来自己内在的回报 而帮助行为对儿童不能起到类似的奖赏作用 他们不能从帮助他人中体验到快乐 人生来自私 最初帮助他人是因为物质回报 然后是社会性回报 最后才是自我回报 14 坏心情 好行为的例外坏心情并不能总是诱发好的行为 利他 在愤怒和悲伤的心情下 会经历强烈的自我关注时期 会抑制对别人的付出 15 好心情 好行为快乐的人愿意帮助别人吗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 好心情更容易诱发好行为 车主发现车有张纸 罚单常放的位置 广告常放的位置 如果车主在罚单的位置发现了广告 会松口气 这时他会更耐心地帮助别人 16 社会规范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不是因为我们有意识地去算计那样的行为符合自身利益 而是由于自身利益的更为微妙的一种形式 因为某些东西告诉我们应该这么做 这种东西就是规范 它们规定了我们生活中适应的行为和应尽的义务 两种驱动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 互惠和责任规范 17 互惠规范对于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 我们应当施以帮助 而不是伤害如果你不出席别人的葬礼 别人也不会出席你的 18 当人们不能给予回报时 会因接受了援助而感到威胁和被贬低 骄傲 自尊心强的人通常不愿意寻求帮 接受别人主动提供的帮助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 19 社会责任规范对于一些依赖性很强 又无力回报的人 比如孩子 非常贫困的人 残疾人 一些被认为是不能够全部回报期所受恩惠的人 那么 社会责任规范就发挥作用了 这个规范要求人们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而不考虑今后的交换 20 实验表明 即使帮助者不为人知 或他们不能期望任何回报 人们也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然而 人们的帮助是有选择的 只有人们将需要帮助对象的困难归因为不可控因素的时候 才会帮他 21 性别与助人规范女性更容易得到男性的帮助 而女性对男性和女性一视同仁 外表具有吸引力的女性更容易获得帮助 女性也更喜欢寻求帮助 22 进化心理学 生命的本质就是使基因存活下来 我们的基因驱使去我们采用某些能使其存活机会最大的方式 那些为了陌生人的利益而自我牺牲的基因是会被淘汰的 而这种自私性却以两种无私的方式体现 亲缘保护和互惠 23 亲缘保护基因使我们更愿意关心与我们有亲缘关系的人 因此 我们愿意为下一代奉献 基因的利己主义促使了父母的利他主义 父母对孩子的奉献远多于孩子的回报 24 除了亲属 我们还和很多人拥有共同的基因 我们怎么区分哪些人和我们拥有共同的基因呢 外表的相似性 地域的接近性 25 互惠一个有机体帮助他人 是因为它期待得到回报性的帮助 在偏远的乡村比在大城市更容易发生互惠行为 在小的学校 城镇 教堂 工作团队 宿舍中 所有的人都容易形成互相关心的共同信念 26 比较和评价帮助行为的理论 社会交换 社会规范和进化理论对利他的解释具有相似性 27 真正的利他主义 关于利他的本质 自私论者认为人们为了心安而利他 心理学家认为 既有利己的考虑 也有无私的考虑 因某人不幸而感到的痛苦既能驱使我们逃离这种情境 也能驱使我们提供帮助 从而解除我们的痛苦 当我们感到我们与某人有所关联时 就会产生共情 28 自己的愉快是副产品 29 假被试遭受假的电击 让真被试在一旁观看 间歇期 假被试报告自己很痛苦 还有童年的生活阴影 对电击很敏感 告诉一半被试 这个受害者与他们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结果 这一组被唤醒的被试 都愿意代替那个假被试接受剩下的电击 30 我们何时会帮助 什么环境促使人们提供或不提供帮助 为什么在场的他人数量 个人的情绪状态 人格品质和价值观念都会影响帮助行为 他们是如何产生影响的 为什么经常会发生大群的观众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却无动于衷呢 31 旁观者数量 单独在场 90 的人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2 注意单独在场时 新事件更容易引起注意 33 解释他人都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 他人一定是对的 如何对情形定性 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打架走开 我又不认识你 65 走开 真后悔嫁给你 19 34 生活中有很多两难局面窗外的尖叫是嬉戏还是求救信号 躺在地上的人受伤程度如何 用砖头砸烂玻璃打开车门的人是小偷还是车主 人们不愿意把事情闹大 35 确定责任但是 在明显的紧急情境中 人们还是会袖手旁观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还有其他人也在场 别人一定比我更专业 他们知道该怎么办 36 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 攻击性榜样助长攻击行为 冷漠的榜样助长冷漠的反应 热心的帮助能够助长利他行为吗 让司机目睹一个助人的榜样 结果 他们更可能帮助抛锚的司机 37 时间压力 一个悠闲的人 可能停下来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 一个有急事的人则会继续赶路 即使一个赶着去做 先进事迹报告 的人 也不会停下脚步 38 相似性 相似性容易引起喜欢 而喜欢又会引起帮助行为 因此 我们更多地对那些跟我们相似的人产生共情 也更乐于帮助他们 39 谁会提供帮助 除了内部因素 内疚感和心境等 外部因素 社会规范 旁观者数目 时间压力 相似性等 还要讨论帮助者本身的特点 40 人格特征 人格并不能区分助人者人品影响我们的所作所为 但态度和特质很难预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