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儿科学 脾系病证 疳证艾草堂小儿推拿 1 概述 一 定义 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 导致脾胃受损 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 临床以形体消瘦 面色无华 毛发干枯 精神萎靡或烦躁 饮食异常为特征 二 发病情况 季节 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年龄 各种年龄均可罹患 临床尤多见于6岁以下小儿 疳 之含义 疳者甘也 是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 损伤脾胃 形成疳证 言其病因 疳者干也 是指气液干涸 形体羸瘦 述其病机及主证 2 概述 特点 起病缓慢 病程迁延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严重者还可导致阴竭阳脱 卒然变险 因而被古人视为恶候 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人民生活改善和医疗保健事业的深入开展 本病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 特别是重症患儿显著减少 本病经恰当治疗 绝大多数患儿均可治愈 仅少数重症或有严重兼症者 预后较差 3 概述 5 疳证分类 古代医家认识不一 五脏分类 肝疳 心疳 脾疳 肺疳 肾疳 病因分类 蛔疳 食疳 哺乳疳 病位分类 眼疳 鼻疳 口疳等 证候分类 疳嗽 疳泻 疳肿胀等 病情分类 疳气 疳虚 疳积 疳极 干疳等 目前临床将疳证按病程与证候特点分证 分为疳气 疳积 干疳三大证候及其他兼证 4 病因病机 引起疳证的病因较多 临床以饮食不节 喂养不当 营养失调 疾病影响以及先天禀赋不足为常见 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 可涉于五脏 5 病因病机示意图 乳食不节疳气 脾胃不和 喂养不当脾胃受损 疳证 疳积 脾虚挟积 病后失调 干疳 气血两虚 禀赋不足失治失调兼 口疳 心 证 眼疳 肝 疳肿胀 脾 6 临床诊断 1 诊断要点 有喂养不当或病后饮食失调及长期消瘦史 形体消瘦 体重比正常同龄儿平均值低15 以上 严重者干枯羸瘦 体重比正常值低40 以上 饮食异常 大便不调 腹胀等脾胃失调 兼精神不振 好发脾气 烦躁易怒 喜揉眉擦眼 或吮指磨牙等症 检验 贫血者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 肢体浮肿 属疳肿胀者 血清总蛋白大多在45g L以下 血清白蛋白约在20g L以下 7 辨证要点 从饮食看病情 厌食 多食 积食 疳积 疳干从对脏腑的影响看病情 脾胃 心 肝 神辨证脏腑 眼 口 肺 肾 肿胀辨证预后 食欲辨兼证 8 辨证论治 各阶段的临床表现 初起面黄发疏 食欲欠佳 形体略瘦 大便不调 精神如常者 谓之疳气 属脾胃失和 病情较浅之轻症 病情进展 形体消瘦 肚腹膨隆 烦躁多啼 夜卧不宁 善食易饥或嗜食异物 称为疳积 属脾虚夹积 虚实夹杂证 病程久延失治 形体消瘦 不思饮食 腹凹如舟 精神萎靡者 谓之干疳 属脾胃衰败 津液消亡之重症 9 辨证论治 2 治疗原则本病治疗原则以健运脾胃为主 疳气以和为主 疳积以消为主 或消补兼施 干疳以补为要 出现兼证者 按脾胃本病与他脏兼证合参随症治之 补充营养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治疗各种原发疾病 对本病康复至关重要 10 辨证论治 3 证治分类 1 常证 疳气 形体略瘦 面色少华 毛发稀疏 不思饮食 饮食不香 厌食 精神欠佳 性急易怒 大便干稀不调 舌淡苔薄 脉细有力 治法 调脾健运 方药 资生健脾丸加减 常用人参 白术 山药健脾 茯苓 苡仁 泽泻健脾渗湿 藿香 砂仁 扁豆醒脾 麦芽 神曲 山楂消食助运 11 辨证论治 3 证治分类 1 常证 疳积 形体消瘦 面色萎黄 肚腹膨胀 发稀神烦 睡眠不宁 揉眉挖鼻 吮指磨牙 食欲不振或善饥 舌淡苔腻 脉沉而滑 治法 消积理脾 方药 肥儿丸加减 常用人参 白术 茯苓健脾益气 神曲 山楂 麦芽 鸡内金消食化滞 腹皮 槟榔理气消积 黄连 胡黄连清心除烦 甘草调和诸药 12 辨证论治 3 证治分类 1 常证 干疳 精神萎靡 啼哭无力 形瘦肤干 大肉已脱 皮包骨头 面白神萎 腹凹如舟 不思饮食 口唇干燥 啼哭无泪 低热 便秘或稀 舌淡苔少 脉细 治法 补益气血 方药 八珍汤加减 常用党参 黄芪 白术 茯苓 甘草补脾益气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养血活血 陈皮 扁豆 砂仁醒脾开胃 13 辨证论治 3 证治分类 2 兼证 眼疳 口疳 疳肿胀 14 辨证论治 3 证治分类 2 兼证 眼疳 两目干涩 畏光羞明 眼角赤烂 甚则黑睛混浊 白翳遮睛或有夜盲等 治法 养血柔肝 滋阴明目 方药 石斛夜光丸加减 常用石斛 天冬 生地 枸杞子滋补肝肾 菊花 白蒺藜 蝉蜕 木贼草退翳明目 青葙xi ng子 夏枯草清肝明目 川芎 枳壳行气活血 夜盲者选羊肝丸加减 15 辨证论治 3 证治分类 2 兼证 口疳 口舌生疮 甚或满口糜烂 秽臭难闻 面赤心烦 夜卧不宁 小便短黄 或吐舌 弄舌 舌红苔黄 脉细数 治法 清心泻火 滋阴生津 方药 泻心导赤散加减 常用黄连 栀子 连翘清心泻火除烦 灯心草 竹叶清心利尿 生地 麦冬 玉竹滋阴生津 外用冰硼散或珠黄散涂搽患处 16 辨证论治 3 证治分类 2 兼证 疳肿胀 足踝浮肿 甚或颜面及全身浮肿 面色无华 神疲乏力 四肢欠温 小便不利 舌淡苔白 脉沉无力 治法 健脾温阳 利水消肿 方药 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 常用黄芪 白术 甘草健脾益气 茯苓 猪苓 泽泻 防己健脾利水 桂枝温阳化气行水 浮肿明显 腰以下甚 肢厥阳虚 用真武汤加减 17 其他疗法 1 药物外治 莱菔子适量研末 阿魏调和 敷于止痛膏上 外贴于神阙穴 用于疳积腹部气胀者 大黄6g 芒硝6g 栀子6g 杏仁6g 桃仁6g 共研细末 加面粉适量 用鸡蛋清 葱白汁 醋 白酒少许 调成糊状 敷于脐部 用于疳积证腹胀者 18 其他疗法 推拿疗法 补脾经 补肾经 运八卦 揉板门 足三里 捏脊 用于疳气证 补脾经 清胃经 心经 肝经 捣小天心 分手阴阳 腹阴阳 用于疳积证 补脾经 肾经 运八卦 揉二马 足三里 用于干疳证 捏脊疗法可用于疳气证 疳积证 19 其他疗法 5 针灸疗法 1 体针 主穴 合谷 曲池 中脘 气海 足三里 三阴交 配穴 脾俞 胃俞 痞根 奇穴 腰1旁开3 5寸 中等刺激 不留针 每日1次 7日为1疗程 用于疳气证 疳积轻证 烦躁不安 夜眠不宁加神门 内关 脾虚夹积 脘腹胀满加刺四缝 气血亏虚重加关元 大便稀溏加天枢 上巨虚 2 点刺 取穴四缝 常规消毒后 用三棱针在穴位上快速点刺 挤压出黄色粘液或血少许 每周2次 用于疳积证 20 预防与调护 1 预防 1 提倡母乳喂养 乳食定时定量 按时按序添加辅食 供给多种营养物质 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2 合理安排小儿生活起居 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经常户外活动 呼吸新鲜空气 多晒太阳 增强体质 3 纠正饮食偏嗜 过度肥甘滋补 贪吃零食 饥饱无常等不良饮食习惯 4 发现体重不增或减轻 食欲减退时 要尽快查明原因 及时加以治疗 21 预防与调护 2 调护 1 加强饮食调护 富有营养 易于消化 添加食物由少及多 由稀至稠 由单一到多种 循序渐进地进行 2 保证病室温度适宜 光线充足 空气新鲜 患儿衣着要柔软 注意保暖 防止交叉感染 3 病情较重的患儿要加强全身护理 防止褥疮 眼疳 口疳等并发症的发生 4 定期测量患儿的体重 身高 以及时了解和分析病情 检验治疗效果 22 健康的孩子真快乐 23 中医儿科学 脾系病证 泄泻艾草堂小儿推拿 24 概述 一 定义 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 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常见病 二 发病情况 1 季节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 2 年龄 3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 3 特点 婴幼儿脾常不足 易感外邪 伤于乳食 导致湿盛而泄泻 轻者治疗得当 预后良好 重者下泄过度 易见气阴两伤 甚至阴竭阳脱 久泻迁延不愈者 则易转为疳证 25 病因病机 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 以感受外邪 伤于饮食 脾胃虚弱为多见 其主要病变在脾胃 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脾主运化水湿和水谷精微 若脾胃受病 则饮食入胃之后 水谷不化 精微不布 清浊不分 合污而下 致成泄泻 26 病因病机示意图 感受风邪泄风寒泻饮食不节脾胃受损伤食泻脾胃虚损 谷反为滞湿热泻禀赋不足水反为湿 泻脾虚泻 脾肾阳虚泻失调 失治 变证 伤阴 气阴两伤 伤阳 阴竭阳脱 27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1 有乳食不节 饮食不洁 或冒风受寒 感受时邪病史 2 大便次数较平时明显增多 重者达10次以上 粪呈清水样 或夹奶块 不消化食物 如同蛋花汤 便稀而臭 夹有粘液 呕吐腹痛 发热口渴 3 高热烦渴 神萎肤干 啼哭无泪 囟门凹陷 小便短少 唇红气急 腹胀不舒 脱水 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4 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 红细胞 5 大便病原学检查 有轮状病毒检测阳性 或致病性大肠杆菌等 细菌培养阳性 28 临床诊断 病情分类 轻型腹泻 多为饮食因素 肠道病毒感染 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 胃肠症状 食欲不振 溢奶或呕吐 大便次数增多 每日可4 5至10次 量少糊状 杂有奶瓣 可有泡沫和少量黏液 镜检可见脂肪球 无明显全身症状 精神尚好 偶有低热 无脱水征象和电解质紊乱 多在数日内痊愈 重型腹泻 多为肠道内感染 急性起病 有较重胃肠道症状 食少呕吐 大便每日十数次至数十次 次频量多 呈蛋花汤样或水样 少量黏液 发热不退 烦躁不安 或神萎嗜睡等全身中毒症状 有较明显的水和电解质紊乱 29 临床诊断 病程分类 急性腹泻病程少于2周 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至2月 慢性腹泻病程超过2月 鉴别诊断痢疾 细菌性痢疾 急性起病 便次频多 大便稀 有粘冻脓血 腹痛明显 里急后重 大便脓细胞 红细胞多 可找到吞噬细胞 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30 辨证论治 1 辨证要点本病以八纲辨证为纲 常证辨寒 热 虚 实 变证重在辨阴 阳 常证根据起病缓急 病程长短分为暴泻 久泻 暴泻多属实 久泻多属虚或虚中夹实 久泻辨证 脾肾阳虚泻较脾虚泻病程更长 大便澄澈清冷 完谷不化 阳虚内寒症状显著 变证泻下不止 神萎肤干 气阴两伤 属重症 31 辨证论治 附 脱水程度及临床分类 等渗性脱水 项目轻度脱水中度脱水重度脱水失水占体重 10 100 120ml Kg 口腔粘膜口腔欠湿润口干欲饮极度干燥前囱 眼窝凹陷不明显凹陷明显深度凹陷眼泪 尿量啼哭有泪啼哭少泪啼哭无泪皮肤弹性皮肤稍干肤干苍白肤干花斑弹性正常弹性较差弹性极差循环状态脉细有力脉象细数脉弱肢冷四肢温暖四肢欠温 心音低纯 血压下降 精神状态精神稍差精神萎糜表情淡薄精神稍差烦躁不安嗜睡露睛 32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泄泻治疗 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法则 实证以祛邪为主 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治疗 以清肠化湿 祛风散寒 消食导滞 虚证以扶正为主 主要以健脾益气 温补脾肾 泄泻变证 总属正气大伤 分别治以益气养阴 酸甘敛阴 护阴回阳 救逆固脱 本病除内服药外 还常使用推拿 外治 针灸等法治疗 33 辨证论治 证治分类 1 常证 湿热泻 便稀泻下急迫 量多次频 气味秽臭 少许粘液 腹痛时作 食欲不振 或伴呕恶 发热口渴 小便短黄 舌红 苔黄腻 脉数有力 指纹紫 治法 清肠解热 化湿止泻 方药 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 加减 常用葛根退热 生津升阳 黄芩 黄连清解湿热 地锦草 豆卷清肠化湿 甘草调和诸药 34 辨证论治 证治分类 1 常证 风寒泻 大便清稀 夹有泡沫 臭气不甚 肠鸣腹痛 或伴恶寒发热 清涕咳嗽 舌淡苔白 脉浮纹淡 治法 疏风散寒 化湿和中 方药 藿香正气散 和剂局方 加减 常用藿香 苏叶 白芷 生姜疏风散寒 理气化湿 半夏 陈皮 苍术温燥寒湿 调理气机 茯苓 甘草 大枣健脾和胃 35 辨证论治 证治分类 1 常证 伤食泻 便稀夹有乳块或食物残渣 气味酸臭 或如败卵 脘腹胀满 便前腹痛 泻后痛减 腹痛拒按 嗳气酸馊 或有呕吐 不思乳食 夜卧不安 舌苔厚腻 脉沉有力 指纹滞 治法 运脾和胃 消食化滞 方药 保和丸加减 常用焦山楂 焦神曲 鸡内金消食化积导滞 陈皮 半夏理气降逆 茯苓健脾渗湿 连翘清解郁热 36 辨证论治 证治分类 1 常证 脾虚泻 大便稀溏 色淡不臭 多于食后作泻 时轻时重 面色萎黄 形体消瘦 神疲倦怠 舌淡苔白 脉弱纹淡 治法 健脾益气 助运止泻 方药 参苓白术散 常用党参 白术 茯苓 甘草补脾益气 山药 莲子肉 扁豆 薏苡仁健脾化湿 砂仁 桔梗理气和胃 37 辨证论治 证治分类 1 常证 脾肾阳虚泻 久泻不止 大便清稀 澄澈清冷 完谷不化 或脱肛 形寒肢冷 面色白 精神萎靡 睡时露晴 舌淡苔白 脉弱纹淡 治法 温补脾肾 固涩止泻 方药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常用党参 白术 甘草健脾益气 干姜 吴茱萸温中散寒 附子 补骨脂 肉豆蔻温肾暖脾 固涩止泻 38 辨证论治 证治分类 2 变证 气阴两伤 泻下过度 质稀如水 神萎或烦躁不安 目眶凹陷 肤干无泪 唇红口渴 小便短少 甚至无尿 舌红苔少 脉数 治法 健脾益气 酸甘敛阴 方药 人参乌梅汤加减 常用人参 炙草健脾 乌梅涩肠止泻 木瓜和胃 四药合用酸甘化阴 莲子 山药健脾止泻 山楂炭 诃子 赤石脂涩肠止泻 39 辨证论治 证治分类 2 变证 阴竭阳脱 泻下不止 次频量多 神萎面白 哭声微弱 啼哭无泪 尿少肢厥 舌淡无津 脉细欲绝 治法 挽阴回阳 救逆固脱 方药 生脉散 合参附 龙牡救逆汤 验方 加减 常用人参大补元气 麦冬 五味子 白芍 炙甘草益气养阴 酸甘化阴 附子回阳固脱 龙骨 牡蛎潜阳救逆 40 其他疗法 1 中药成药 藿香正气液 每服5 10ml 1日 次 用于风寒泻 纯阳正气丸 每服 g 用于脾肾阳虚泻 2 药物外治 丁香 g 吴茱萸30g 胡椒30粒 共研细末 每次 g 醋调成糊状 敷贴脐部 每日 次 用于风寒泻 脾虚泻 鬼针草30g 加水适量 煎煮后倒入盆内 先熏蒸 后浸泡双足 每日2 4次 连用 日 用于小儿各种泄泻 41 其他疗法 3 推拿疗法 1 清补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3防疫小话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川教版
- 2024秋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1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说课稿 新人教版
- Unit 1 Friendship-Reading 说课稿英文版 2024-2025学年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年2月医疗器械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全国起重指挥作业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You and Me 综合素质评价单元试卷(含答案)
- 2025共同租赁房屋合同范本汇编
- 2025租房合同模板示例
- 2025版权授权合同范本:手写字体制作协议
- 葡萄酒知识培训顺序课件
- 茶壶课件教学课件
- 孟良崮战役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GB/T 3836.3-2021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 制药工程导论课件
- 推拿手法精品课件
- deflt3d-教程delft网格生成d3d
- 安全心理学概述PPT通用课件
- 2022年妇科三基考试题库(导出版)
- 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指导手册(20130703)
- 钢筋加工机械技术状况常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