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程原理(第六章)PPT课件.ppt_第1页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第六章)PPT课件.ppt_第2页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第六章)PPT课件.ppt_第3页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第六章)PPT课件.ppt_第4页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第六章)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机械加工精度 6 1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6 1 1机械加工精度的含义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或工件经加工后的尺寸 几何形状及各表面相互位置等参数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相符合的程度 加工误差 实际值与理想值之差 加工精度包括 1 尺寸精度2 几何形状精度3 相互位置精度 1 6 1 2机械加工误差分类 1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分为 常值系统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大小和方向均无规律变化的误差 2 静态误差与切削状态误差静态误差 工艺系统不切削状态下出现的误差 例机床的几何精度误差和传动误差等切削状态误差 工艺系统在切削状态下出现的误差 例切削受力变形和热变形 2 6 2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3 4 5 6 7 6 3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6 3 1原理误差由于采用近似加工运动或近似轮廓刀具产生的误差 8 9 6 3 2工艺系统的制造精度和磨损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 机床的制造误差和磨损1 导轨误差 10 2 主轴误差主轴回转误差基本形式 纯径向跳动 纯角度摆动 纯轴向窜动 11 纯径向跳动对镗孔圆度影响 12 纯径向跳动对车削圆度影响 13 纯轴向窜动对车端面影响 14 2 刀具的制造精度和尺寸磨损 15 16 3 夹具的制造精度和尺寸磨损对于IT5 7级精度零件 夹具精度一般取零件精度的1 2 1 3 对于IT8级精度以下的零件 夹具精度一般取零件精度的1 5 1 10 17 6 3 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 刚度的概念刚度 柔度 工艺系统中 往往一个方向的力会产生几个方向的变形 18 2 刚度曲线及影响刚度的因素刚度曲线 19 多次重复加卸载曲线 20 刚度曲线的特点 1 加载变形曲线与卸载变形曲线不重合 且回不到起始点 2 多次重复加卸载变形曲线不重合 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 变形曲线逐渐接近 3 反向加载后出现间隙 4 单件零件的变形曲线与一个机械或部件的变形曲线相差很大 21 影响工艺系统刚度的因素 1 接触表面质量 22 2 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 刚度差零件例 燕尾槽导轨镶条 23 24 3 连接件夹紧力例 螺栓连接 拉伸 载荷小于夹紧力时 刚度较大 载荷大于夹紧力时 螺栓变形 刚度变差 4 摩擦力造成加卸载曲线不重合 25 5 间隙正反向加载出现间隙工艺系统刚度组成 工艺系统柔度等于各组成部分 机床 刀具 工件 夹具 的柔度之和 用刚度表示有 26 3 切削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艺系统在切削力作用下将发生变形 27 28 29 30 31 32 三处阶梯分别可以得到主轴 尾架 中间处的误差复映系数 工件经多次走刀 其总的误差复映系数为 综上所述 可知 1 走刀次数越多 总的误差复映系数越小 零件形状精度越高 2 系统刚度越好 加工精度越高 3 误差复映系数值与切深大小无关 4 可以根据零件所要求的形状精度和毛坯的情况来选择工艺系统刚度和走刀次数 33 4 传动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例 拨叉力的影响 34 精加工时须采用双拨爪 35 5 惯性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例 车削中工件安装偏心 36 6 夹紧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薄壁套筒零件由于夹紧力产生的加工误差 37 平面磨削薄片零件 38 正面利用夹紧力引起的变形 39 7 重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例 龙门刨床 铣床 40 41 8 内应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毛坯制造产生中产生的内应力 42 43 冷校直引起的内应力 44 9 提高工艺系统刚度的措施1 提高机床刚度2 提高工件安装时的刚度 45 3 提高加工时刀具的刚度缩短悬伸量采用支承套 导向套 46 4 减少接触面 减少系统组成环节 47 48 5 加预紧力 49 6 3 4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一 工艺系统的热源切削热传动系统的摩擦热和能量损耗外部热源 日光 照明灯具 加热器等 50 二 工艺系统受热变形 51 例 磨削 100mm的钢轴 当工件温度由20 升高到60 时 直径方向热膨胀为0 048mm 相当于IT8级精度的公差值 52 53 54 三 减小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的措施1 减小热源 将热源从主机中分离出去2 用热补偿方法减小热变形3 改善结构减小热变形 55 4 保持工艺系统热平衡 预热机床5 控制环境温度 56 6 4加工误差的分析与控制6 4 1分布曲线法 1 正态分布曲线如果只有随机误差因素作用 一批零件在加工完后 其误差分布应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57 58 59 60 61 不同 值的分布曲线 6 原则 在对称轴的 3 分布范围内 包含了整体零件的99 73 因而近似认为整体零件的实际分布范围就是 3 62 2 利用分布曲线研究加工精度1 工艺验证工艺能力系数 63 2 误差分析正态分布 说明只有随机误差因素作用 等概率密度分布曲线 图 a 由线性变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形成 不对称分布曲线 图 b 由主观误差形成 多峰值分布曲线 图 c 存在阶跃变值系统误差 64 6 4 2点图法 1 点图例 每小时生产100件 每小时抽检一次 每次抽检5件 为平均值 Ri为极差 i为整个零件尺寸分布范围 65 2 精度曲线图 66 其它各种精度曲线图 67 3 精度曲线与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