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县锂电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XXX县锂电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XXX县锂电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XXX县锂电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XXX县锂电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发展现状及发展环境21.1宁都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21.2宁都县锂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4第二章 锂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52.1锂离子电池概述52.2锂电产业链分析62.3锂电产业市场前景及产业发展方向9第三章 产业基地规划原则与发展目标123.1指导思想123.2 规划原则123.3 规划目标13第四章 产业基地建设条件154.1 地理位置154.2 自然条件154.3交通运输184.4 当地经济概况194.5主要资源情况194.6周边环境及选址合理性分析21第五章 产业规划225.1 产业定位225.2 产业规划原则225.3 产业链规划235.4 重点规划的产业项目介绍235.5 产业布局27第六章 基地现状概况296.1 区域位置296.2 用地现状296.3 现有化工企业基本情况介绍296.4 公用工程设施现状296.5 安全设施现状31第七章 基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27.1主要危险源327.2 自然条件对基地生产基地的影响分析367.3 周边社会及环境安全影响分析37第八章 基地安全与基础设施布局规划398.1基地布局规划原则398.2 基地布局规划安全措施408.3 入园化工企业布置要求418.4基地安全设施规划布局448.5 基地公用及辅助设施布局规划44第九章 基地投入产出分析589.1经济效益599.2社会效益60第十章 产业基地风险分析6410.1主要风险因素识别6410.2风险程度分析与对策64前 言宁都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3县接壤。总面积4053.16平方公里,居赣州市第一,江西省第三,总人口为80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点和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投资十佳县。宁都县金属矿产资源种类多,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宁都县工业经济总量不大,工业经济优势不明显导致总体经济不强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宁都的发展,使得宁都县资源优势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处于“原始粗放,效益低下,污染轻微,价格低廉”的经营模式。近年来,宁都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之路,正按照“主攻项目、决战俩区、壮大总量、集聚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经济。为此,宁都近年来不仅加快了工业基地建设,而且全方位的对外招商引资。为充分发挥宁都县锂矿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锂电产业,改变产业链短,经营粗放的现状,将锂电产业链做大做长,使锂电产业的产值3-5年达到100150亿元,利用优势锂电产业的发展,支持宁都县的经济发展。国家在未来510年对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原中央苏区给予政策、项目、资金的巨大优惠,江西省正着手制定中央苏区振兴规划,作为中央苏区和赣南苏区重要市、县的宁都县,必将从中受益,宁都县锂电产业基地项目已列入赣南苏区发展振兴重大项目之中,这为宁都县锂电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一章 发展现状及发展环境1.1宁都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县接壤。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版图面积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系赣东北至赣西南的交通咽喉,又间闽、粤之要道。县城距省会南昌市320公里,距赣州市 160公里。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15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物流信息中心。宁都县交通便利,快速便捷。319国道和昌厦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昌厦公路纵贯南北长达69公里,与319国道在县城梅江镇交汇,县城距京九铁路兴国火车站80公里,鹰(潭)瑞(金),石(城)吉(安)两条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由东至西穿过宁都县。近年来,宁都按照“对接长珠闽,建设新宁都,实现大发展”的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宁都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开创了经济社会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持续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1、综合经济实力有了长足进步。生产总值自2003年起连续8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GDP)76.5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年同期增长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0.81亿元,同比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27.26亿元,同比增长15.8%。三次产结构比调整为24.1:40.3:35.6。2、工业不断壮大,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沿海发达地区剩余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工业基地的不断建设拓展、私营经济迅速崛起和融资环境的改善都给宁都县工业经济注入了勃勃生机。(1)“一园两区”已初具规模,强攻工业成效显著今年全县直接投入基地建设资金3000万元,工业基地建设资金累计投入达6亿元,基地面积超过6000亩,“一园两区”已初具规模。新中胜(新加坡)产业基地、艾炜特电子、三进漆包线、永通科技、朝盛矿业、宝华山水泥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工业项目相继落户宁都县工业园。(2)规模工业加快发展2010年,宁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1家,达4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4.8%,总量和增长速度全市排名分别比去年前移了2位、3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6.1亿元,同比增长55.7%。销售产值完成36亿元,同比增长57%,产品销售率达99.7%,工业产销衔接保持一致。外贸出口发展较快,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5.2亿元,同比增长7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平稳增长。2010年,宁都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3.34%,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63.4%;利润总额5560万元,同比增长34.4%;实现税金5885万元,同比增长0.9%。流动资产周转率6.95次/年,同比提高0.06次。企业资产负债率58.11%,同比下降3.9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396千元/人.年,同比增加94千元。企业就业容量扩大,企业年均从业人员9100人,同比增长16.4%。3、财政收支快速增长财政收入状况继续好转。2010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21.89%,增幅高出去年同期0.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65亿元,增长23.14%,增幅高出去年同期0.25个百分点。全年一般预算支出153810万元,同比增长16.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13748万元,同比增长31.9%;公共安全7382万元,比上年增长22.9%;科学技术140万元,同比增长27.3%;社会保障和就业26769万元,同比增长27.7%;教育事业费25541万元,同比增长11.1%;文化体育与传媒1832万元;医疗卫生18839万元,同比增长20.1%;环境保护187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4178万元,同比增长58.6%;交通运输3890万元;资源电力信息事务2865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449万元,同比增长45.6%;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006万元,同比增长20%;住房保障支出430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693万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691万元。4、招商引资稳步推进2010年1-12月,宁都县共新批外资项目6个,合同外资额总计2365万美元,实际进资1693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1279万美元,同比增长6%。共引进内资项目22个,合同引进内资15.8亿元,实际引进内资13.9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实际进资8.4亿元,同比增长2.2%。1.2宁都县锂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宁都县具有丰富的锂矿资源优势,但对锂矿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在初始阶段。第二章 锂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1锂离子电池概述新能源是针对于传统能源(常规能源)的概念,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以及目前迅速发展的锂离子电池。渐趋高涨的能源价格和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给世界各国的新能源发展带来了现实要求,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更是将新能源发展作为经济复苏的重要途径。国内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2010年中央预算安排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达500亿元,安排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109亿元,加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100亿元,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专项合计安排709亿元。欧盟将低碳经济看作“新的工业革命”,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 ,到2050年减少60%-80% ;提出“环保型经济”规划,筹措1050亿欧元在2009年至2013年5年时间内打造国际水平的绿色产业。美国2009年2月,奥巴马表示未来10年投入15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以减少50亿吨CO2的排放,要通过新的立法,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50年之前比1990年减少80%,并用抵税额度来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日本2009年颁布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8个能源战略重点,目标在2050年之前实现消减温室气体排放量60-80%,在2020年左右将太阳能发电规模在2005年基础上扩大20倍,3年后开始电动汽车的批量生产和销售,到2020年新车的59%为环保汽车。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锂离子浓度差电池,正负两极由两种锂离子嵌入化合物组成。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态,正极处于贫锂态,同时电子的补偿电荷从外电路供给碳负极,保证负极的电荷平衡,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从负极脱嵌,经电解质嵌入正极。在正常充放电情况下,锂离子在层状结构的碳材料和层状结构氧化物层间嵌入嵌出,因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如LiCoO2、LiNiO2中低自旋配合物多,晶格体积小,在锂离子嵌入脱嵌时,晶格膨胀收缩性小,结晶结构稳定,因此循环性能好,而且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化学结构基本不变,因此从充放电反应的可逆性看锂离子电池反应是一种理想的可逆过程。锂离子电池主要组成材料有电池上下盖、正极活性物质(如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及其复合氧化物、磷酸铁锂)、隔膜、负极(活性物质为碳或石墨)、有机电解液、粘结剂及外壳。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即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原理。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达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具有层状结构,内部存在很多微孔,到达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当电池放电时,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到正极。回到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体积小、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工作温度范围宽、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优点,是车用动力电池的优良原动力。2.2锂电产业链分析锂电行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锂电产业体系非常庞大,锂电产业链大致可分成四部分:最上游是矿资源,包括钴、镍、锰、磷、铁、锂及各种化合物,其中钴和锂用量最大,而且在自然界储量有限。国内钴生产领头企业有金川、华友、嘉利柯和优美科四家,年产量都在1500吨以上,国内金属钴储量极少,目前80%的金属钴基本靠进口;锂资源在中国储量相对丰富,仅次于智利、阿根廷。国内资源目前主要被中信国安、西藏矿业掌控,这些企业同时具备碳酸锂生产能力,但只限于工业级碳酸锂。产业链第二环节是构成电芯的原材料:如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导电剂、粘结剂、导电剂、极耳、铝塑复合膜等,这一环节是锂电产业中最核心的环节。其中,市场容量最大、附加值较高的是正极材料,大约占锂电池成本30%。目前已批量应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钴镍锰酸锂以及磷酸铁锂。钴酸锂最早实现商业化应用,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很成熟,并已广泛应用在小型低功率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上,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电子产品等。镍酸锂和锰酸锂由于存在固有的缺陷,如容量低、循环性能差、有安全隐患等,只能作为过渡材料使用,短期内在动力电池有所表现,但长期必然被磷酸铁锂所取代。钴镍锰酸锂,也就是三元材料,融合了钴酸锂和锰酸锂的优点,不论在小型低功率电池,还是在大功率动力电池上都有应用。磷酸铁锂材料是最被业界看好的一种正极材料,据估计,国内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初期,磷酸铁锂的年需求量将超过1.5万吨。全球磷酸铁锂的供给缺口将达到10万吨。在锂电池市场的拉动下,锂电正极材料市场上升迅猛,近3年全球锂电正极材料的销售量复合增长率为11.95%,国内锂电正极材料的销售量复合增长率更是达到了23.51%,2009年占据了全球47.87%的市场份额。相关行业分析师预计2010年动力锂电对锂电正极材料需求量接近5000吨,较2009年增长160.53%,至2018年猛增至16万吨,较2009年增长约83倍。隔膜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占锂电池成本的20-30%。国内能生产隔膜的企业屈指可数,其中仅有星源科技、金辉高科两家技术相对成熟,市场供应量严重不足,大部分依赖进口,市场主要被几家实力厂商把持,如日本旭化成工业(Asahi)、美国Celgard及日本东燃化学 (Tonen)。由于隔膜一直受制于国外进口,导致价格居高不下,从而使得锂电制造成本很高,这也是影响锂电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电解液是影响锂电池性能又一重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的12%左右。目前国内电池生产商电解液配套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只有少部分使用进口电解液。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有国泰荣华、珠海赛纬电子、天津金牛、东莞杉杉、汕头金光、广州天赐等10余家。年生产能力都在千吨级以上,可满足我国锂离子电池生产的需要,并有部分出口,其中国泰荣华、珠海赛纬电子定位高端市场,其他企业只能做中低端市场,目前全球锂电池电解液市场供求基本平衡。负极材料、粘结剂、导电剂、极耳、铝塑复合膜占锂电成本比例较低,其中负极材料在国内已经实现产业化,行业前三甲企业是深圳贝特瑞、上海杉杉、长沙海容,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粘结剂、导电剂、铝塑复合膜毛利较高,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其中粘结剂由阿科玛(法国)、苏威(比利时)、三井化学(日本)、吴羽化学(日本)供应;导电剂由瑞士特密高(TIMCAL)供应,铝塑复合膜由大日本印刷、日本昭和供应。锂电产业链中游是电芯制造和PACK组装环节,相对来说,这是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国内外涉足该领域的企业众多。其中,大厂竞争优势明显,行业地位很难撼动,其中不乏像索尼、三洋、三星、LG化学、比亚迪、比克、力神、ATL能源这样的锂电巨头,其他上规模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产业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中国和台湾地区。这些厂商共性的特点是:资本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技术工艺成熟、而且有能力生产各种锂电池。 锂电产业链下游是指应用环节,包括低端的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电动工具、矿灯市场,中端的风电和太阳能储能市场,以及高端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代步车、电动轮椅、电动轿车及电动客车市场,在军事航天领域也有很大用武之地,包括坦克、潜艇、火箭、月球车等。2.3锂电产业市场前景及产业发展方向锂离子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能量密度大、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得到广泛认可。自从商业化以来,锂离子电池不断攻城略地,其市场应用正在逐渐扩大,1998年至200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3%以上,2004年以来,全球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增长有所放缓,但2004年至2008年,国内锂离子电池产量年均增长率仍高达34.6%,200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量达到28.7亿只。销售额方面,200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市场规模达到71亿美元。锂离子电池在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辆上的应用将大大增长锂电池的市场占有率。2.3.1消费电子领域的锂电池仍将保持旺盛增长在全球新一代3G移动通讯技术、互联网、数字化娱乐便携设备逐步普及以及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消费电子逐步进入行业景气周期,手机、笔记本、数码相机等诸多相关电子消费品的大幅增长形成对锂电池强劲的需求格局。行业分析师预计2009-2018年锂电正极材料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9.55%,到2018年预计小型锂电池对正极材料的总需求量将由2009年的3.6万吨,持续增长至8.1万吨。2.3.2新能源汽车带动锂电产业发展锂电市场已显升温,从低端应用迈向中端、高端应用,锂电池无可比拟的优势得到了世界的共识。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成熟应用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美国近期投资24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并将其中15亿美元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美国很多专家认为,未来锂离子动力电池将如同今天的石油一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日本锂电池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力争在2010年将新型锂电池用于下一代电动汽车。目前已从意大利引进先进技术生产出一款纯电动汽车“向日葵”,可利用家用电源充电,时速最高可达65km。德国2009年起启动了一项3.6亿欧元的车用锂电池开发计划,几乎所有德国汽车和能源巨头均携资加入。中国未来三年,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车和普通型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产能。到2012年,新生产汽车中将有10%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值有望达到5000亿元。如实现这一目标,未来三年内中国锂电池将保持50%增长。我国自主研发的各类电动汽车已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大型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还将有上千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运行时间长达半年。新能源汽车将给锂电产业带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据报道,全球电动车EV市场渗透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全球锂电池需求量都将翻番。一辆电动汽车平均使用正极材料50公斤、负极材料40公斤、电解液40公斤。按照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0万辆计算,如20%的新能源汽车使用锂电池,则1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引发5000 吨正极、4000 吨负极、4000 吨电解液的消费。按照2009年中国锂电池年销量计算,未来3年锂电池业约保持50%的增长。新能源汽车已经带动了锂电池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2.3.3我国锂电池产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锂离子电池从1992年由索尼公司商业化开始,世界的锂离子电池产业基本由日本人独霸天下,在2000年以前,日本的电池产量占到世界的95%以上。近年来,随着中国和韩国的迅速崛起,日本一支独秀的格局已经被逐渐打破,国内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液态锂电,以TCL金能为代表的聚合物锂电,凭借着成本、规模优势不断地冲击着全球锂电市场。日前,日本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份额也下跌到60%不到,全世界形成了锂离子电池产业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我国发展锂电产业具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我国的锂储量居世界前列,资源丰富;其次我们具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大大增强了低成本竞争优势;再者我国具有庞大的本土消费市场。国内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始于1997年后期,走过了一条从引进学习到自主研发的道路。进入2001年以后,随着深圳比亚迪、比克电池、天津力神、深圳邦凯、深圳华粤宝、北京当升等锂离子电池企业的迅速崛起,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产业开始进入快速成长的阶段。目前我国锂电产业主攻方向应该是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这是我国锂电产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关键。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我国锂电企业发展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依托,以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为重点,总量适度发展,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重点研究、开发、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小型、轻量、高能、无污染的二次电池。第三章 产业基地规划原则与发展目标3.1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紧紧抓住“锂电产业作为全球低碳经济下的一颗奇葩,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这一机遇,高瞻远瞩,开放思想,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将锂电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招商引资为主要途径,以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扩大开放为动力,按照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进行基地建设,借助外部力量实现宁都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把宁都锂电产业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集约化程度高、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外向型产业基地。 3.2 规划原则1、规划要符合宁都县工业发展特点,建设特色产业园以宁都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为指导,推进主导及重点产业集聚,努力打造赣州承接沿海转移产业重要基地,利用宁都县萤石、硫铁矿、锂辉矿、石灰石、稀土等矿产资源,依托江西西部锂业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锂电池材料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示范产业园。2、规划要按“集中、统一、共享、提高”的要求,建设高水平的化工园“集中”:明确基地产业定位,以发展锂电产业为主,带动配套的硫酸产业、高技术含量的锂盐及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凡新建化工项目必须入园建设,对于宁都县原有分散的化工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条件,逐步搬迁入园。“统一”:企业布局、公用工程、总图运输、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等要统一,任何企业不得自行其是,对基地公用设施的建设统一规划。“共享”:即生产原材料、产品及公用设施要共享,对废气、废渣、废水等排放物及副产品互为有偿使用,体现“上下游一体化”的理念。“提高”:提高基地投资准入门槛,大力引进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建设项目,提高产品的品质、档次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凡是生产规模和工艺、设备水平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规定的项目,安全保障能力低的项目,不得设立和批准建设。3、规划要符合城市规划的统一布局规划要结合宁都县城镇体系规划,综合公路、铁路、水运码头等重要设施,结合基地人流、物流的交通特点,提出基地快捷、通畅、有序的道路交通、物流配送规划方案。规划体现生态优先原则,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基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控制要求,体现现代工业区和生态城市的环境风貌。3.3 规划目标根据现阶段宁都经济发展现状,根据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确定宁都县锂电产业基地发展目标如下:到2017年,建成基地面积1500亩,基地工业总产值到达100亿元,计划总投资50亿元,建成年产24万吨硫铁矿制酸、年产5万吨氟化氢、年产5000吨高纯碳酸锂、年产1万吨磷酸铁锂锂电池正极材料、年产1000吨六氟磷酸锂电解质、年产1200吨电池级氟化锂、年产1000万KVA锂离子电池、年产5000吨稀土储氢材料等生产线,基地工业实现税收10亿元,解决就业人口1.5万人,初步建成一个特色鲜明、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外向型产业基地。第四章 产业基地建设条件4.1 地理位置宁都县锂电产业基地拟建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青塘镇集镇西面3公里处。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540-11617,北纬2605-2708。东邻石城县、广昌县,南接瑞金市,西连兴国县及吉安地区的泰和县,北毗乐安县、宜黄县、永丰县,西南接于都县。其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16平方千米,总人口741156人(2006年末)。 县城距省会南昌市324公里,至赣州市162公里。青塘镇地处宁都县西南部。镇区距宁都县城公里,东邻梅江镇、竹笮乡,南接赖村镇,西界兴国县梅窖镇,北毗黄陂镇、蔡江乡。4.2 自然条件【地质地貌】宁都全境地质构造较复杂,褶皱、断层、隆起、凹陷均有。地质基础系古生代震旦纪的浅变质岩构成。已出露的地层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以震旦系、白垩系为主。岩石主要有花岗岩、变质岩、紫色页岩、粉砂岩,以花岗岩居多。宁都属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全县有丘陵140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4.73%;山地17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4.13%。境内北部多山,中部丘陵起伏。西、北、东三面高,中间低,自北向南依次下降。西、北部边界为雩山山脉,地势较高;东部属武夷山山脉的分支,连绵不断;中、南部是丘陵、岗地及纵贯南北的梅江河冲积平原。境内一般高程300米至5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4.9米;最低处是南部黄石镇下车坪村,海拔154米。青塘镇地形地貌为四周高山中间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基地位于盆地西部边缘。【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四季变化】冬季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入冬,宁都在蒙古冷高压东南侧,因而多吹北风或东北风。这期间,有寒潮侵袭,并伴有霜、雪、冰冻天气。正常年份是:前冬冷晴多严霜,天气干燥;后冬则多雨雪,天气阴寒。俗话说“三九、四九,相见不出手”。又说:“大寒、小寒,滴水成团”。1月中旬至2月中旬,是全年最冷的时节,大雪、冻雨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春季3月中、下旬入春,蒙古冷高压强度逐渐减弱,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靠近县境,气温渐升,雨日渐多,有“春雨连绵”、“春无三日晴”之说。但前期气温仍然较低,常有较强的冷空气影响,有时天气较冷,俗语说“清明谷雨,冻死老虎”。后期是南北气团在县境互相推移的时节,降水强度大,且较为集中,常有暴雨发生,使江河水位陡涨,山洪暴发,这是宁都的汛期,常有雷雨或冰雹。夏季5月下旬入夏,汛期过后,进入盛夏。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天气炎热。又因地处高压北缘,故多吹南风或西南风。有“小署南风十八天”之说。当副高压加强或减弱阶段,容易形成热雷雨天气。这种热雷雨,多发生在午后或傍晚,且地方性明显,有“夏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之说。这时期,常有台风影响县境,有降水、降温、大风、暴雨现象出现。秋季 9月下旬入秋,处署过后,夏季风减弱,但气温仍高,俗称“秋老虎”。不过这时的热与前不同,所谓“白露秋分节,夜寒白天热”。即白天虽热,入夜转凉,秋意渐浓。这时期,地面至中低空为冷性高压控制,中高空则仍为暖性高压影响,从地面至高空均为高压,且下冷上暖,气层稳定度大,不容易形成云雨,大部分年份天气晴朗。晚秋时节,有“小阳春”天气促使草木开花,甚至结果。【气温、降水、日照、霜冻情况】气温年平均气温在14至19之间。北部山区低,南部丘陵、河谷地区高。黄石、赖村的梅江河谷和固村盆地是两个平均气温高值区,在19以上。北部的肖田、郎际年平均气温仅在14。极端气温也是南部高、北部低。极端最高气温南北相差较小,而极端最低气温相差较大。月平均气温,12月至2月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下,其中一月气温最低。从3月开始有连续9个月的时间,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上,其中7月气温最高。据县城稳定通过10至20,保证率80的起讫日期:10最初出现在3月25日,20最终出现在9月28日,历时187天,总积温4723.5 。降水年降水量在1500至1700毫米之间。大致北部多,南部少,东部多,西部少。4至6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070,比重较大。7至9月降水量与4至6月降水量相比,明显减少。这一时期,容易形成伏、秋旱。10至12月降水量最少。1至3月降水量次于7至9月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706毫米,最多的为1997年,达2791毫米,最少的为2003年。多年平均年降水日数与无降水日数之比为18:20,相差不大。日照:多年平均日照1938.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太阳辐射的年平均总量为112189.9卡平方厘米。无霜期:县城无霜期多年平均值为279天。最长为319天,最短为224天。平均初霜日期为11月30日。最早的初霜日期是11月5日,最晚的是次年1月3日。平均终霜日期为2月22日。最早的终霜日期是1月16日,最晚的是3月28日。初、终霜间隔天数(有霜日期)多年平均为85天。最天128天,最短32天。县北部初霜早,终霜晚,霜期较南部长,无霜期较南部短。根据县气象局观测记录:山顶出现霜的次数较少,山间盆地出现霜的次数较多。4.3交通运输319国道和昌厦一级公路在宁都穿境而过,济广高速(鹰瑞段)和泉南高速(石吉段)在宁都交汇互通,已于2010年建成通车,县城交通较为发达。其中国道在青塘镇边界穿过。宁都县锂电产业基地距兴国火车站公里,距离石吉高速公路宁都出入口仅8公里,紧邻宁都至兴国省道,基地外部交通非常便利。4.4 当地经济概况宁都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宁都,实现大发展”发展战略,遵循“五个十”重点工作路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取得较大突破,宁都工业园被列为省级工业园,新中胜(新加坡)产业基地被批准为省级产业基地,全县已初步形成了矿产开采加工、食品加工、轻纺加工、机电加工等四大工业支柱产业;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全县共有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正致力建设“全国黄鸡大县、江南蘑菇大县、赣南脐橙大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县城城区面积已达1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7万;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65:39.73:35.62,财政总收入4.7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亿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亿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800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66亿元。4.5主要资源情况县内已经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钨、煤、铁、石灰石、硫、萤石矿、高岭土、硅石、云母、稀土、钴土、铀、锰、绿柱石、重晶石、铅、锌、钛、磷、铜、钾长石、钼、锡等22种。这些矿分布在青塘、赖村、安福、东山坝、石上、会同、固厚、固村、黄陂、钓峰、长胜、黄石等地。现将几种主要矿物简介如下:钨分布于安福廖坑、青塘白石坳、坎田、大沽南林。廖坑矿藏分布范围较广,东西长3000余米,南北宽1000余米,面积约三平方公里。大小矿脉约3040条。类型为高温热液石英大脉型黑钨矿及少量残积坡积砂矿藏。含量一般为0.02-0.03%,最高达0.22%。青塘白石坳矿,位于燕山期花岗岩株与石炭系纪灰岩的接触变质带上。类型:白石坳地带为砂卡岩型白钨矿。狮吼山、赤水至山峰仙等处均为含钨石英脉型黑钨矿。硫铁矿分布在青塘打山岭、杜弯背、和尚脑、狮吼山、茶山岗、麻齐湖一带。矿化面积5.14平方公里。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为主。主要赋存于石炭系地层中。矿物组合有: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铜兰、辉铜矿、毒砂、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类型属高热液接触交代矿藏。矿石品质优良。煤主要分布在青塘、赖村、黄贯等地。矿点很多,储量丰富。煤质为无烟煤,赋存于石炭系梓山组地层中。煤层不稳定,变化较大,且常为断层所破坏。黄贯煤矿从莲花山至五罗棋山麓,纵贯两山,共有四平方公里含煤面积。石灰石分布于青塘、黄贯、赖村等地。有的整座山都是。仅黄贯后山塘口一处石灰石储量就达100万吨以上。铁矿石主要产于青塘狮吼山、刘坑燕子岩、田头牛栏洞、长胜尼姑山、固厚蜀田和铁树坳、东韶漳灌、肖田美佳山、东山坝等地。但矿石品位不高。萤石矿分布在刘坑、会同、石上、东山坝、黄石、洛口、黄陂、钓峰等8个公社。据钻探资料表明,从黄石的山梓至肖田的小吟都延伸萤石矿脉,全县萤石蕴藏量估计可达百万吨。绿柱石黄陂、小布、钓峰、廖坑等地均有分布。凡县内有花岗岩、云母岩的地方都发现有此种矿物。多呈绿色,也有无色、蓝色、黄色或粉红色的。呈六棱柱形,有玻璃光泽,硬度大,可用以提炼铍及其化合物。其它矿物(1)大理石分布在青塘、赖村、肖田等地。纹理有土黄、黑色、灰白、红色数种。目前尚未大量开采。(2)建筑石料有小布花岗岩,灰白中夹杂黑星点,质地坚硬、美观;赭红石,产于石上莲湖,梅江河东及梅江下游两岸。开采量较大,多用于建桥、建房。(3)磨刀石产于青塘老埠磨刀坳、固厚蜀田一带,细嫩多浆。4.6周边环境及选址合理性分析宁都县锂电产业基地位于宁都县城西面,在兴国到宁都的宁兴公路北侧,距宁都县城28公里,距青塘镇约3公里。基地东面有狮古湾村,约30户人家,距基地1公里。基地南侧,是南堡村火马村小组,约20户村民,距基地边界最近处1500米。基地西南部紧邻樟树岭村,居民点离基地边界约600米,西北侧为山地;在基地的东面8公里处有一座小型水库,基地周边无重要公共建筑及设施,无文物古迹、珍贵生物、矿产资源。对化工基地选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如下:1、基地选址与当地城市及工业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2、基地位于宁都县城西面,处于最小频率风上风侧,减少对宁都县城及青塘镇的影响。3、基地距宁都县城28公里,距青塘镇约3公里,远离梅河。基地周边未分布居民区、学校、商业中心等人口密集或公共设施区,未处于水源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内,以确保基地周边社会及环境的安全。4、基地未处于地震断层或地震区,不属于泥石流、滑坡、流沙等直接危害的地段及工程地质恶劣地区,并具有较好的公路交通条件,具有稳定的供水及供电条件,入驻企业具有较好的安全生产条件。因此,宁都县锂电产业基地选址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及政策要求,具有较好的安全条件及工程建设条件。第五章 产业规划5.1 产业定位根据宁都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要求,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宁都,实现大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利用萤石、硫铁矿、锂辉矿、稀土等矿产资源优势,确定宁都县锂电产业基地产业定位为新能源锂电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锂电池材料行业发展,并不断延伸壮大主导产业链,促进相关产业链上的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使宁都县化工行业形成规模优势,推动宁都县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5.2 产业规划原则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中鼓励和允许发展的产业,加强萤石、硫铁矿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发挥政府协调管理作用,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生产规模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准入条件。2、规划项目采用的生产技术应是成熟可靠、技术含量较高、具有本质安全性,其产品应该是市场前景较好、经济效益较高。3、规划项目应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低物耗、低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4、规划项目将突出以锂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深加工为龙头产业,重点选择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的产品,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化工、电子等行业提供原料及产品,促进各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5、规划项目使用清洁生产工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保护基地生态环境。5.3 产业链规划5.3.1锂电产业宁都县具有丰富的锂矿资源优势,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2009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的产量约为15亿只,比2008年增长5%,2010年锂离子电池产量已达26亿只,比2009年增长73%,即使如此锂电市场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针对能源危机所产生的各方面的需求,伴随着锂离电池的关键材料技术迅速进展,锂离子电池已越来越多地用于交通工具、电动工具、电动玩具、照明用电池、电动船领域的大型电池、电池组,开始向日常生活中普及。锂离子电池是动力电池家族中的重要成员,锂离子电池高安全性、强热稳定性及高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使之成为动力汽车发展的坚实后盾。此外,锂离子电池在通信、数码、小型设备、航空航天、军事等各种行业都有极广泛的应用。有专家预测,直到2016年,全球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都将成直线增长。锂离子电池生产的重中之重是对材料的研发与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于锂电池性能高低有决定性作用。针对不同的下游产品,锂离子电池有不同的正极材料选择,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锰酸锂正极材料、镍锰钴锂正极材料。此外,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与电解液也是重点之重。因此基地应着中发展锂离子电池产业配套的上游产品生产,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锰酸锂正极材料、镍锰钴锂正极材料生产及电解液的生产。5.4 重点规划的产业项目介绍(一)24万吨/年氢氟酸项目硫铁矿制酸主要用作制作硫酸,在浓缩硝酸中,以浓硫酸为脱水剂;氯碱工业中,以浓硫酸来干燥氯气、氯化氢气等;无机盐工业中,如冰晶石(Na3AlF6)、硼砂(Na2B4O710H2O)、磷酸三钠(Na3PO4)、磷酸氢二钠(Na2HPO4)、硫酸铅(PbSO4)、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以及其他硫酸盐的制备都要用硫酸。许多无机酸如磷酸、硼酸、铬酸(H2CrO4,有时也指CrO3)、氢氟酸、氯磺酸(ClSO3H);有机酸如草酸(COOH)2、醋酸(CH3COOH)等的制备,也常需要硫酸作原料。此外炼焦化学工业(用硫酸来同焦炉气中的氨起作用副产硫酸铵)、电镀业、制革业、颜料工业、橡胶工业、造纸工业、油漆工业(有机溶剂的制备)、工业炸药和铅蓄电池制造业等等,都消耗相当数量的硫酸。我国硫磺制酸原料主要依赖进口,大量进口硫磺已经影响到世界硫磺的供需关系,硫磺价格居高不下。硫铁矿是我国自有资源,可保证长期、稳定的供应,对我国硫酸工业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发展硫铁矿制酸有其必要性。硫铁矿制酸实现大型化;采用高品位硫铁矿制酸,有效利用铁资源和热能;实现清洁生产,减少废水排放、尾气二氧化硫排放及综合利用废热,是发展方向。抓住硫酸需求增加的机遇,采用先进技术发展硫铁矿制酸,硫铁矿制酸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二)5万吨/年氟化氢项目氟化氢主要用作含氟化合物的原料,也用于氟化铝和冰晶石的制造,半导体表面刻蚀及用作烷基化的催化剂在电子工业中用作强酸性腐蚀剂,可与硝酸、乙酸、氨水、双氧水配合使用。用作分析试剂,也用于高纯氟化物的制备是生产冷冻剂“氟里昂”、含氟树脂、有机氟化物和氟的原料。在化工生产中可用作烷基化、聚合、缩合、异构化等有机合成的催化剂。还用于开采某些矿床时腐蚀地层,以及稀土元素、放射性元素的提取。在原子能工业和核武器生产中是制造六氟化铀的原料,也是生产火箭燃料和添加剂的原料,还可用于腐蚀玻璃和浸渍木材等用于有机或无机氟化物的制造,如氟碳化合物、氟化钠、氟化铝、六氟化铀和冰晶石等。也用于不锈钢、非铁金属酸洗,玻璃仪表刻度、玻璃器皿和镜子刻花、刻字,以及玻璃器皿抛光、磨砂灯泡和一般灯泡处理、金属石墨乳除硅提纯、金属铸件除砂、石墨灰分的去除、半导体(锗、硅)的制造。也用作染料合成,及其他有机合成的催化剂。还用于电镀、试剂、发酵、陶瓷处理以及含氟树脂和阻燃剂的制造等。近年来,国内氟化氢行业发展非常快。国内氟化氢生产技术在突破万吨技术瓶颈以后,随着有机氟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大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三)100吨/年四氟化硫项目四氟化硫SF4是最有效的应用广泛的选择性有机氟化剂,它能将羰基和羟基选择性地氟化,在精细化工,液晶材料和高端医药工业生产中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目前主要供应国外顶尖级的药品厂商从事抗癌药物和基因医药产品的研发原料,相关药品美国和欧盟正在临床试验和推广中。在制取防水防潮剂、润滑油添加剂、表面处理剂、医药麻醉剂、纤维处理剂和胶卷生产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另外,四氟化硫可用作电子气、化学气相淀积、表面处理剂、等离子干刻等。四氟化硫还是制备热导介质六氟化硫的中间体。目前世界上四氟化硫主要生产商是美国空气产品与化学品公司,年产量约数十吨,价格高昂。目前国内部分特种气体有限公司的四氟化硫市场价为2000元kg,进口价格更为高昂。由于其价格因素制约了部分农药和医药及其中间体的生产与发展,国内一些下游用户希望国内企业开发生产四氟化硫,以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其工业化生产需求。由于四氟化硫具有很强的毒性,分离提纯困难,运输贮存压力比较大,而下游精细化学品又必须使用,因此建议国内相关生产四氟化硫能进一步开发相关下游产品,增加附加值,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四氟化硫健康发展。(四)年产5000吨高纯碳酸锂以工业氢氧化锂和分析纯碳酸铵为原料,采用复合分解法合成。将普通残算了的纯度提高到99.9%以上即为高纯碳酸锂。可应用于电子材料、医药、试剂等领域,其中需要量迅涨得是电子材料领域。在电子材料领域高纯碳酸锂用作固体液体振元件,元件中所用材料为碳酸锂和碳酸锂单晶,而碳酸锂和碳酸锂单晶则是由五氧化碳和高纯碳酸里制成。同时该产品还可以运用于热电型监测元件、军事、医疗、火宅报警、防范防灾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五)年产1000吨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其特点是放电容量大,价格低廉,无毒性,不造成环境污染。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材料的日渐重视,清洁能源已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其前景广阔,市场需求量正逐年增加,增幅可达25%,具有较好投资前景。(六)年产1000吨六氟磷酸锂六氟磷酸锂是目前离子电池电解液最合适的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是当今国际公认的理想化学能源,而生产每只1.5V锂离子电池需要2g六氟磷酸锂做电解质,六氟磷酸锂市场缺口巨大。此项目的实施,可缓解目前国内供应紧张,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的局面。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七)年产1200吨电池级氟化锂氟化锂应用广泛,大量用于铝、镁合金的焊剂和钎剂中,也用作电解铝工业中提高电效的添加剂;在原子能工业中用作中子屏蔽材料,熔盐反应堆中用作溶剂;在光学材料中用作紫外线透明窗,也在宇宙飞船中作为受热器原料贮存太阳辐射热能,用作增殖反应的载体。此外,纯度高的氟化锂大量用于锂离子电池制造,市场需求大,投资效益风险小。5.5 产业布局5.5.1产业园发展定位产业发展定位为:充分利用宁都县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和建设,建立以高技术氟化工为主,根据循环经济要求适当配套相关产业的特色产业发展体系。5.5.2用地分布规划1、用地分类、工业用地,以工业开发为主,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本基地主要规划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