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带钢折皱缺陷的形成机理与控制措施.pdf_第1页
热轧带钢折皱缺陷的形成机理与控制措施.pdf_第2页
热轧带钢折皱缺陷的形成机理与控制措施.pdf_第3页
热轧带钢折皱缺陷的形成机理与控制措施.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热轧带钢折皱缺陷的形成机理与控制措施.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9 卷第3 期金一材料与冶金工程 V01 39N o 3 2 0 l1年6月METALh n T E R I A L SA N DM E T A L L U R G YE N G I N E E R I N G J u n 2 0 1l 热轧带钢折皱缺陷的形成机理与控制措施 尚继芳 王超海 王立群 张振申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安阳4 5 5 0 0 4 摘要 针对热轧低碳钢卷开卷过程中出现的折皱缺陷 运用弹塑性力学 金属学等知识分析了钢卷 在开卷过程中的弯曲变形 应力分布 屈服平台和形变时效等问题 确定了折皱缺陷产生的原因是低碳 钢在拉伸过程中产生的柯垂尔气团引起的 从而为解决折皱缺陷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折皱 屈服平台 弯曲变形 形变时效 应力分布 中图分类号 T G 3 3 5 5 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0 0 5 6 0 8 4 2 0 1 1 0 3 一O 0 0 6 0 3 F o r m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o fW r i n k l eD e f e c t sa n d o r m a t i o ne c n a m s mw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f o rH o t r o l l e dL o wC a r b o nS t e e lC o i l S H A N GJ i f a n g W A N GC h a o h a i W A N GL i q u n Z H A N GZ h e n s h e n A n y a n gI r o n S t e e lC o L t d A n y a n g4 5 5 0 0 4 C h n a A B S T R A C T 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f a c tt h a th o t r o l l e dl o wc a r b o ns t e e lc o i lo c c u r r e dt h e w r i n k l ed e f e c t sd u r i n gu n w i n d i n gp r o c e s s b yu t i l i z i n ge l a s t i c i t y p l a s t i c i t ya n dm e t a l l u r g y p r i n c i p l ea n a l y z e st h eb e n d i n gd e f o r m a t i o n s t r e s sd i s t r i b u t i o n y i e l dp l a t f o r ma n ds t r a i n a g i n ga n ds oo np r o b l e m sd u r i n gu n w i n d i n gp r o c e s sf o rs t e e lc o i l c o n f L r m st h a tt h ew r i n k l e d e f e c t so fl O Wc a r b o ns t e e li nt e n s i o np r o c e s sw h i c hc a u s e db yc o t t r e Ha i rm a s s t h e r e b y p r o v i d e dt h et h e o r yb a s i st or e d u c ow r i n k l ed e f e c t s K E YW O R D S w r i n k l e y i e l dp l a t f o r m b e n d i n gd e f o r m a t i o n s t r a i na g i n g s t r e s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l7 8 0m i l l 热连轧机 组自2 0 0 7 年投产以来 以Q 1 9 5 Q 2 3 5 2 0 为 代表的低碳钢多次在带钢宽度方向上出现 折 皱 腰折或横折 缺陷 造成开平后钢卷大量 判为协议材 以2 0 0 8 年为例 因 折皱 缺陷 导致钢卷判为折皱协议材占协议材总量的6 6 9 8 折皱 缺陷的出现不仅严重影响了钢卷的板 形 同时 也对钢材市场和终端用户造成了负 面影响 限制了安钢17 8 0 m m 机组产能的发挥 为此 安阳钢铁公司有关技术人员详细分析了 折皱 缺陷形成机理及产生的过程环节 提出 了改进措施 通过有效实施 收到良好效果 1 折皱 缺陷描述 低碳钢卷在开平过程中 承受较大载荷时 表面局部区域会产生凹陷或凸起 这种缺陷称 为折皱 折皱的主要形貌和特点 一是呈直线 状或条状 垂直于轧制方向 有的贯穿整个带 宽 二是折皱是在带钢再次开卷时产生的 三 收稿日期 2 0 l l 一0 3 2 6 作者简介 尚继芳 1 9 7 3 一 男 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带钢新产品研发工作 万方数据 2 0 1 1 年第3 期尚继芳等 热轧带钢折皱缺陷的形成机理与控制措施 7 是折皱只在钢卷尾部 卷的内部 出现 或通 卷出现 但尾部表现得最为严重 折皱 缺 陷的出现 不仅造成钢卷大量改判为协议材 提高生产成本 同时 也严重制约了生产 限 制了产能的发挥 表l 为2 0 0 8 2 0 0 9 2 0 1 0 年 折皱 缺陷和其他缺陷改判比率对比 表12 0 0 8 2 0 1 0 年各项协议材比例 2热轧带钢折皱的形成机理 众所周知 低碳钢在受到拉伸时 在拉伸 曲线上会出现应力平台区 屈服延伸区 这种 现象就是屈服效应 屈服效应在体心立方晶体 中非常明显 它是由于晶体中的位错被柯垂尔 气团 C N 等形成的溶质间隙原子聚集在刃位 错下方 钉扎住引起的 1 J 低碳钢热轧结束后 在 空冷过程中会得到C N 过饱和a 铁 在5 9 1 时 N 在a 铁中溶解度较大 约为O 1 处于 相对稳定的平衡态 随着温度的降低 N 在t i t 铁中的溶解度急剧降低 过饱和的N 原子很不 稳定 形成柯垂尔气团 改变带钢的性能 这 就是形变时效 时效的时间决定于C N 间隙原 子的过饱和量和位错密度 一般为数十天左右 因此低碳钢在5 9 1 以上不存在屈服效应 空 冷数天后才会发生明显的屈服效应 这就是带 钢卷取后马上在铲头机上开卷时 从未出现折 皱的原因 钢卷在开卷的过程中受到拉伸和弯曲的作 用 可以简化为一个简支梁 拉伸是由开卷过 程的张力F 引起 其方向为钢卷弧线各点的切 线方向 另外还受到开卷时的弯距作用 见图 l 钢卷在开卷时 带钢的中性层以上的各层纵 向纤维产生压缩变形 中性层以下的各层纵向 纤维产生拉伸变形 带钢在开卷时有弹性变形 层 如果出现塑性变形层就进入弹塑性弯曲变 形阶段 其厚度方向上的应力分布如图2 所示 弯曲变形时 塑性变形大小可用其半断面 上弹塑性变形区高度乙来确定 乙的计算公式 如下 2 1 F 图1 钢卷开卷受力分析 彰 爿 7 压 名 乍 图2弹塑性弯曲状态的应力分布 7 o O E s7 苌 式中 以 材料的屈服强度 l c 变形曲率 E 钢的弹性模量 其值大小与材料性质 断面高度及变形曲 率值有关 由公式可知 钢种的强度越大 发 生塑变的厚度就越小 设钢卷的初始曲率为I r o 开卷后曲率为 1 p 则变形区曲率1 r c 1 1 o 1 p 由于开卷 的过程中1 r o 由小变大 故1 r c 也由小变大 根据以上公式可知 在开卷的过程中磊越来越 小 也就是说发生塑性变形区的可能越来越大 即发生折皱的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 这与实际 完全相符 以上公式同样表明 当钢卷的厚度 减小时 由于乙是一定的 其在厚度方向上占 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当厚度小到一定数值时 在开卷过程中就不发生塑性变形了 也就是说 不会产生折皱 弯力矩达到上屈服点 便发生塑性变形 万方数据 8金一材料与冶金工程V 0 1 3 9N o 3 随着1 r c 进一步增大 变形区逐步向内部渗透 一旦发生塑性变形 变形应力得到释放 塑性 变形很快结束了 随着开卷继续进行 轮到下 一段时又重复以上过程 故折皱线有一定的间 距 并呈现出周期性 3 折皱 缺陷控制措施及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消除折皱可从三个方 面着手 其一 在发生形变时效以前开卷 其 二 控制钢卷变形曲率 其三 消除 减弱屈 服效应或提高低碳钢的屈服强度 对于热连轧 带钢来说 钢卷变形曲率和在发生形变时效 以前开卷都是不可能的 只能通过消除 减 弱屈服效应和提高屈服强度来解决 具体措施 如下 1 增加N b A I T i V 等细化晶粒元素 使之与钢液中N 形成氮化物 固定钢中N 避 免柯垂尔气团形成 晶界附近是最容易偏析杂质原子 从而加 强了位错的钉扎作用 因此 减少晶界上的偏 析原子就是消除或减弱屈服效应的方法 如在 钢中加入少量与N 亲和力较强的T i V N b 灿等元素 在配以适当热轧的工艺 形成氮化 物 以第二相的形式析出 避免或减少钢中的 固溶N 使之不能发生屈服效应现象 但该方 法由于添加了合金元素 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2 采用平整或轧制平整的方法来消除折 皱 3 1 其原理是 在带钢加工前进行小量的预变 形 稍大于屈服延伸区的变形程度 使被溶质 原子钉扎住的位错大部分基本脱钉 摆脱气团 的包围 达到消除上屈服点的效果 然后再加 工 预变形后的带钢 如长期放置之后再进行 加工 就会重新出现屈服效应 因此对于热连 轧仍不可取 3 通过提高M n 含量设计 提高钢板强 度 改善韧性 以Q 2 3 5 为例 M n 含量由原来 的0 3 提高到O 4 强度可提高4 5M P a 4 适当降低卷取温度 提高屈服点 带钢所受的塑性弯曲应力超过了临界值就 会导致屈服效应的出现 产生折皱 那么提高 屈服点成为解决途径之一 实践表明 当Q 1 9 5 Q 2 3 5 2 0 卷取温度由原来的6 8 0 1 7 降低为 6 4 0 1 2 其屈服强度可提高1 0 2 2M P a 表2 为 提高M n 含量 降低卷取温度前后Q 2 3 5 B 的屈 服强度及折皱缺陷比率对比 表2 不同卷取温度Q 2 3 5 B 的屈服强度及折皱缺陷比率对比 5 以17 8 0 n 蚰产线各机组为单位 建立 工序质量分析档案 对整个产线的设备运行 水冷却系统进行动态管理 以提高工艺要求的 温度命中率 6 高温开卷会促使折皱的产生 因此在 出厂时要保证钢卷已经完全冷却到室温 7 生产过程中避免S P H C 坯料改判Q 2 3 5 B 因为S P H C 比Q 2 3 5 B 强度低 一旦改判表面产 生的折皱无法消除 4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 安钢热连轧在折皱控制上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 0 0 8 2 0 1 0 年17 8 0I l l l n 机 组折皱协议材比例见表l 折皱缺陷占生产总量 比例见图3 年份 图32 0 0 8 2 0 1 0 年折皱占总产量的比例 下转第6 3 页 万方数据 2 0 1 1 年第3 期王治钧等 轴承钢冶炼工艺的对比与浅析 6 3 材料带入的杂质元素 如T i C a 对轴承钢质 量的影响 3 电渣炉精炼轴承钢 虽氧含量偏高 但在控制夹杂物形态 尺寸和分布方面效果较 好 夹杂大多尺寸细小 分布均匀 参考文献 1 刘旭兰 吴晓东 辱 轴承钢精炼过程非金属夹杂 物行为的研究 J 钢铁研究 2 0 0 9 3 7 2 2 9 3 0 2 崔阳 男晓东 等 转炉吹炼末期泡沫渣高度控 制技术 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 0 1 0 2 6 1 7 0 7 2 上接第8 页 5结论 1 降低卷取温度 提高屈服强度 成本解决 折皱缺陷 最有效途径之一 李作贤 赖道金 铝对高碳铬轴承钢氧含量和夹杂 物的影响 J 特钢技术 2 0 0 6 3 3 0 3 1 倪冰 提高L F 钢中夹杂物去除效果的研究和生 产实践 D 沈阳 东北大学 2 0 0 5 沈永刚 超声与吹氩处理对钢液中夹杂物去除的对比 研究 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 0 1 0 3 2 7 8 5 5 8 5 范连明 李锡峰 等 1 5 0 t 转炉高拉碳冶炼G C r L 5 轴承钢的工艺实践 J 特殊钢 2 0 1 0 3 1 5 3 9 4 1 曹立国 李士琦 等 石钢G C r l 5 轴承钢实践 J 钢铁 2 0 0 8 4 3 6 3 9 李京社 王再飞 电渣重熔钢液洁净度控制研究进 展 J 河南冶金 2 0 1 0 1 8 2 3 但对Q 1 9 5 Q 2 3 5 射等为代表的低碳钢来说 成本相对较高 4 安钢通过采取措施 改善折皱缺陷 是低为其它同类型企业提供了借鉴 2 对Q 1 9 5 Q 2 3 5 2 0 等低碳钢 卷取 温度由原来的6 8 0 降低为6 4 0 同时 M n 含量由原来的0 3 提高到0 4 屈服强度可提 高1 0 2 2 V I P a 折皱缺陷比率降低了2 3 0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