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内感染控制及护理职业安全防护 包括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惠来县人民医院护理部黄燕芳 1 一 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 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或院内感染 一 医院内感染控制 包括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2 包括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3 二 医院感染的分类按病源体来分 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 按感染的对象 医务人员和住院病人 按发生的部位 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等 4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 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 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 除外脓毒血症迁徙外 或在原有 5 已知病原体基础上有分离出新的病原体 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 的感染 4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 如疱疹病毒 结核杆菌等感染 6 医院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6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 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 如带纯疱疹 弓形体病等 出生48小时内发病 4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7 三 医院感染诊断原则1 应依据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2 在病人入院后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如出现感染时 首先应区别是医院感染 还是社会感染 3 按要求及时进行临床诊断 还应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8 四 医院感染病例诊断要点1 有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如住院时间长 免疫功能低下 有侵入性诊疗操作 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等情况 2 病人出现感染相关的症状 体征 突然发热 咳痰 颜色改变 腹泻 尿路刺激症状 手术切口不愈伴有炎症反应等 9 3 有相应的实验室检验结果 如白细胞数增高 血尿培养阳性 痰培养出现大量耐药菌 手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等 4 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提示存在感染 如X线 超声 CT 内镜检查等 10 五 医院感染的预防1 医院应当实行标准预防制度 病人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必须进行隔离 接触病人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高度易感病人应当进行保护性隔离 2 医务人员必须按照下列要求实施消毒灭菌 1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 器官或者接触破损皮肤 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 11 2 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3 各种注射 穿刺 采血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4 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当先清洗后消毒或灭菌 其中 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 清洗前必须先消毒 12 5 消毒灭菌首选物理方法 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保持有效浓度 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应当灭菌 6 使用氧气湿化瓶 雾化器 呼吸机管道 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 必须每日消毒 用毕终末消毒 干燥保存 13 3 医院工作人员工作时 1 应采取防护措施 2 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3 防止感染和锐器损伤 4 发生被病人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污染 或者锐器损伤伤口 必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14 4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洗手 1 接触病人前后 2 无菌技术操作前后 3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 重症监护病房 母婴室 新生儿病房 烧伤病房 感染性疾病病房 4 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5 接触血液 体液和被污染物品后 6 戴手套前 脱手套后 15 5 门诊 急诊 病房和治疗室 处置室 换药室在预防医院感染污染方面 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立健全日常清洁 消毒制度 2 室内布局合理 清洁区 污染区分区明确 标志清楚 3 无菌物品按照灭菌 日期依次入柜存放 4 药杯 体温计用后消毒 16 5 平车 轮椅 诊查床定期消毒 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消毒 6 室内定时通风换气 抢救室 治疗室 处置室 换药室 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7 地面湿式通风清扫 污染时立刻消毒 拖布分区域放置 分开清洗 悬挂晾干 定期消毒 8 病人衣服 床单 被套 枕套 每周更换1 2次 被血液 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 枕芯 棉垫定期消毒 17 9 每日湿式清洁病人床 柜 清洁用品实行专床专柜专用 用后消毒 病人出院 转科或者死亡后 床位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10 便器固定使用 保持清洁 实行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11 感染性 引流液 体液等标本 必须经消毒后再排入下水道 18 6 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1 医务人员使用前后应当检查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有效期和包装情况 2 使用中发生热源反应 感染或者其他情况 必须及时留样送检 详细记录 立即报告 3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19 六 医疗垃圾的分类与处理医疗垃圾1 破损的体温计 锐利器具 压舌板等器材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 2 污染的纱布 绷带 脱脂棉等敷料 3 血 尿 粪 呕吐物等检验标本 化验用器材 试剂 培养基等废弃物 20 4 病毒性垃圾 丢弃的病理标本 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 试验动物尸体 5 病区卫生消毒用擦布 拖布等 6 传染科或隔离病室所有的废弃物等 具有放射性及摄影所用化学试剂的放射性垃圾和化学垃圾 21 分类处置要求1 设置三种污物袋 盒 黑色袋装生活垃圾 黄色袋装医用垃圾 锐器盒装锋利的垃圾 污物入袋应严格 按分类弃入不同颜色袋中 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不能混放 2 收集容器必须有密封盖 防渗漏 防蝇 防鼠 并便于搬运及消毒 22 3 患者每床一个小型污物袋 收集果皮 果核 废物等可燃性污物 每日或袋满更换 4 诊室 治疗室 检验科每个操作室应备两个污物桶 分别内套黄色垃圾袋装医疗垃圾 黑色垃圾袋装外包装物品 5 科室垃圾应及时回收 统一处理 3 患者每床一个小型污物袋 收集果皮 果核 废物等可燃性污物 每日或袋满更换 4 诊室 治疗室 检验科每个操作室应备两个污物桶 分别内套黄色垃圾袋装医疗垃圾 黑色垃圾袋装外包装物品 5 科室垃圾应及时回收 统一处理 23 医用垃圾转运前的无害化处理1 锐利物品如针头 穿刺针 缝针 手术刀片等 置于锐器盒内焚烧处理 2 使用后一次性注射器 输液器 剥离针头后毁形 装入专用黄色垃圾袋中 由供应室统一回收交垃圾处置中心焚烧 可重复使用的玻璃注射器交供应室先用1000MG L含氯消毒液浸泡60min 针筒打开 后再高压灭菌处理 24 3 采血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连同针头直接放入专用收集袋或锐器盒内 4 一次性帽子 口罩 尿布 检查垫 尸体单及纱布等 使用后均应装入黄色垃圾袋内焚烧处理 5 一次性使用的引流管 引流袋 胃管 鼻饲管 吸氧管 导尿管 肛管 扩阴器 25 手套焚烧处理 一次性输血器 袋 交血库放置24小时后焚烧处理 6 一次性使用的试管 培养日等容器 使用后必须先经1000MG L含氯消毒液浸泡60分钟或压力蒸汽灭菌 再送医疗垃圾转运站焚烧处理 26 7 传染科及传染病患者的医疗废物必须存科室内无害化消毒 袋装并用红色绳带捆扎后才送出焚烧处理 患者的排泄物 呕吐物 脓性分泌物 血 体液等有较强传染性的污物 用专门容器经1000MG L含氯消毒液浸泡2小时后 入厕排放到污水处理站处理 27 8 不可燃烧的废弃物如金属 搪瓷 各类器材 经严密消毒后由器械科回收 作为报废处理 9 手术切除可辨认的人体残肢或脏器 死胎 人体病理标本交太平间送火葬场火化处理 1000MG L含氯消毒液浸泡2小时后 入厕排放到污水处理站处理 8 不可燃烧的废弃物如金属 搪瓷 各类器材 经严密消毒后由器械科回收 作为报废处理 9 手术切除可辨认的人体残肢或脏器 死胎 人体病理标本交太平间送火葬场火化处理 28 七 医院感染的监测1 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包括 a 全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 c 各科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 d 医院感染部位发病率监测 e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监测 f 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监测 29 2 医院感染卫生学监测包括 a 消毒 灭菌效果监测 b 空气 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细菌学监测 c 血液 透析系统监测 d 污水排放卫生学监测 e 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监测 30 3 抗生素使用监测 4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监测 31 医院感染监测是主要控制指标1 医院感染发病率 一级医院 7 二级医院 8 三级医院 10 2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一级医院 1 二级医院 0 5 三级医院 0 5 32 3 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 100 4 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 100 5 病历首页医院感染漏报率 20 6 医院感染漏报率 20 7 抗菌药物使用率 5 33 八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无菌区 清洁区 污染区分区不明确 2 医院人员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 3 灭菌与消毒的概念不清 4 无菌操作不规范 34 5 手卫生意识不强 6 配制消毒液的浓度不准确 7 发生医院感染病历上报不及时 病历首页无记录 8 传染病未按时限上报 甲类传染病确诊后2小时内上报 乙类 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上报 35 概念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暴露中的危险因素的侵袭或将其所受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二 护理职业安全防护 36 护理职业防护的目的 是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 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 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 职业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安全 有效 熟悉标准防护技术 自觉执行预防措施 做好护理职业安全防护 37 护士职业危害的分类 生物性职业危害 化学性职业危害 运动功能性危害 心理社会性危害 38 生物性职业危害的原因及防护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危害往往表现在护理过程中容易被针头 刀片 缝合针 剪刀等锐器所伤 39 被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损伤之一 作为一线的护理人员 每天要完成大量注射 抽血 输液 处理污染伤口及分泌物等职业性接触 容易被感染上乙肝 丙肝 艾滋病等疾病 40 防护 严格按规程操作 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等 必要时戴双层手套操作 操作时避免锐器刺伤和避免针帽回套 用后的利器 针头立即放入防渗漏的利器盒内 被针刀刺伤或血液溅到皮肤 眼睛 应 41 立即按正确流程处理伤口 清洗皮肤 并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 每年进行一次肝功能 HIV HCV及常规检查 及时进行甲肝 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 提高免疫水平 42 化学性职业危害的原因及防护甲醛 戊二醛等对人体皮肤 呼吸道 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43 防护 接触化学消毒剂应戴好口罩 帽子 防护手套 冲洗消毒物品应戴手套 操作后立即清洗手套及双手皮肤 若不慎入眼 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 并请眼科医生会诊 甲醛熏蒸箱最好安装在有负压装置的柜里 以防污染室内空气及对操作护士造成危害 44 运动功能性危害的原因及防护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 长时间行走 站立 弯腰 低头工作 易患颈椎病 下肢静脉曲张 腰椎间盘突出等 护士工作精神高度紧张 易致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处于亞健康状态 45 防护 合理安排护士班次 实行弹性排班 避免单人夜班超负荷工作 在工作中注意应用节力原则 养成良好的工作姿势 合理统筹安排工作 减少重复 低效率的活动 下班后除注意休息外 局部按摩可减轻不适 46 心里社会性危害的原因及防护一般来说护理人员的心理危害主要表现在精神紧张等方面 长期处于工作繁重 思想高度集中 精神过度紧张 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林业信息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油料作物深加工定制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农产品食品检验员(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知识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公共营养师三级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压电工证复审理论考试试题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培训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个人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书
- 幼儿园教学年度工作及心得总结
- 公证书申请标准格式与案例分析
-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2018年版
- 外科品管圈提高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下床的执行率课件
- 石油化工行业检修工程预算定额说明
- 图书销售合同合同
-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练习课
- 东芝电梯CV180故障诊断
- 毕业设计住宅楼采暖系统设计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 间隔排列|苏教版
- 退伍军人职业规划课件
- 洗眼器教育培训
- 调查研究方法与调研报告写作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