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纳雍隆庆乌江水泥有限公司物检组作业指导书 .doc88./liangfei123贵州纳雍隆庆乌江水泥有限公司物检组作业指导书目录 一、样品的采取、制备与保管作业指导书.3 二、细度检验作业指导书.6 三、比表面积检验作业指导书.9 四、水泥胶砂强度检验作业指导书.15 五、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作业指导书.22 六、水泥密度测定作业指导书.28 七、水泥熟料强度测定作业指导书.30 八、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作业指导书.32 九、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作业指导书.35.doc88./liangfei123 一、样品的采取、制备与保管作业指导书 1、样品的采取、制备与保管?做好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检验工作?掌握动态?及时提出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因此必须分别不同情况?严格按要求正确取样?取样必须考虑要有代表性?取样试验的结果对水泥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1.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规定了在生产过程中及出厂水泥的质量检验取样方法。 1.2引用标准?参照有关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和水泥企业常用的取样方法?GB 12573、实验室手册等? 2、样品的采取2.1出磨水泥和出窑熟料取样按每小时1次取均等样?进行留样。 2.2出厂水泥每编号抽样进行检查?取样按国标有关规定执行。 3、样品的制备?试样制备一般要经过破碎、过筛、混合和缩分四个阶段。 制样根据试验要求?对原始样进行分步进加工?直到试样能满足试验要求止。 3.1熟料样品的制备?将所取熟料在化验室经破碎机破碎至物料小于7mm拌和均匀?等分法取5Kg入磨。 熟料和石膏同时入磨?熟料固定5Kg。 石膏另外称取加入?一律采用SO3含量大于35%的天然二水石膏?也破碎至小于7mm?熟料经入磨粉磨一定时间按规定倒出?用0.9mm的筛过筛?充分混合均匀后保存于留样桶中?并取样进行比表.doc88./liangfei123面积?0.08mm筛筛余和其他项目测定?控制参数?比表面积为35010m2/Kg?如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配料、回磨至符合要求止。 ?3.2出磨水泥按相同数量留样经充分搅拌混合全均匀后?保存于留样桶中。 3.3制备样品的注意事项?a、破碎前?每一件设备、用具都要刷子刷净?然后用样品洗刷1-2次就可正常进行工作。 b、尽量防止小块的样品和粉末飞溅及制备过程中沾污。 c、制备好样品有统一的标识?以利识别。 4、样品的保管?样品的保存主要是为在试验有误差时再进行试验?抽查和发生质量纠纷时进行仲裁?均需要使用原来样品。 因此?样品要妥善保管。 标签要详细清楚?无差错?水泥?熟料容易受潮的样品应用封存样桶保存。 出厂熟料自该编号熟料最后出厂之日起密封保存三个月?岀窑熟料和出磨水泥保存三天。 5、出厂水泥取样方法?5.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a、本细则规定了水泥取样工具、部位、数量及步骤等。 b、本细则适应于出厂水泥取样。 质量控制及质量监督的取样也可采用。 5.2取样5.2.1取样工具?本公司用手工取样管?用铁管或塑料管制成样管。 5.2.2取样部位?.doc88./liangfei123a、袋装水泥在每个编号所在堆放的成品库号内取样或在包装输送设备上取连续样。 b、散装水泥在进库时每小时取均等样?然后混合成平均样。 5.3样品数量5.3.1出厂水泥的取样数量应满足编号水泥全套物理试验和封存样品的要求。 5.3.2均匀性试验时?将试验的该编号水泥划分为10等分?每1/10的编号中取一只样?样品不少于6Kg?共取10只分割样。 5.4取样步骤?随机选择所取编号20个以上不同部位?将取样管插入水泥适当深度?用于掌心抵住取样管平端口。 小心抽出取样管?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的白铁皮圆桶内。 每只桶必须标有水泥取样单?以示区别。 5.5样品制备?5.5.1出厂水泥每编号所取水泥经混合搅拌均匀后?通过0.9mm方孔分为二份?一份试验用?一份留封存样?封存的具体要求按GB175-xx标准规定?。 5.5.2将做试验的平均样或分割样?都必须经搅拌均匀?通过0.9mm方孔筛?然后进行试验?注意不得混杂。 5.6样品的贮存?5.6.1样品经制备后存放在密封的留样桶中。 桶应洁净干燥、能防潮、不易破损?不与水泥发生反应。 .doc88./liangfei1235.6.2以抽取实物试样的检验结果为验收依据时?买卖双方应在发货前或交货地共同取样和签封。 取样方法按GB12573进行?取样数量为20kg?缩分为二等份。 一份由卖方保存40d?一份由买方按本标准规定的项目和方法进行检验。 在40d以内?买方检验认为产品质量不符合本标准要求?而卖方又有异议时?则双方应将卖方保存的另一份试样送省级或省级以上国家认可的水泥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 水泥安定性仲裁检验时?应在取样之日起10d以内完成。 以生产者同编号水泥的检验报告为验收依据时?在发货前或交货时买方在同编号水泥中取样?双方共同签封后由卖方保存90d?或认可卖方自行取样、签封并保存90d的同编号水泥的封存样?封存日期以该编号水泥最后出厂日期为准?。 在90d内?买方对水泥质量有疑问时?则买卖双方应将共同认可的试样送省级或省级以上国家认可的水泥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 5.7样品取得后?应由取样人员填写取样单?注意水泥编号、生产日期及抽样人签名。 6附则6.1本规程由化验室起草并归口管理。 6.2本规程于xx年11月首次发布并实施。 二、细度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doc88./liangfei123保证细度检验的准确性及试验操作的规范性。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水泥及其它指定采用本方法的粉状物料。 3引用标准GB1345xx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4主要内容4.1筛析法4.1.1本方法适用于出磨水泥、出磨生料、入窑生料、入窑煤粉及其他指定采用本方法的粉状物料。 4.1.2方法原理本方法是采用80um(45um)筛对试样进行筛析试验?用筛网上所得筛余物的质量占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样品的细度。 4.1.3仪器符合GB1345xx.5中的试验仪器要求。 4.1.4样品的处理出磨水泥及其他指定的试验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生产过程中的其他样品均不需通过0.9mm方孔筛。 并且?试验时应避免其它样品混入。 4.1.5操作程序负压筛析法?a.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b.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c.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试样?使负压恢复正常。 .doc88./liangfei123d.试验筛的清洗试验筛必须经常保持洁净?筛孔通畅。 如其筛孔被试样堵塞影响筛余量时?可用弱酸浸泡?用毛刷轻轻地刷洗?用淡水冲净、晾干。 4.1.6试验结果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Rs F?100W式中?F试样的筛余百分数?Rs试样筛余物的质量?g?W试样的质量?g。 试验结果计算至0.1?。 4.2日常生产控制以负压筛析法为准。 4.3筛余结果的修正为使试验结果可比?应采用试验筛修正系数来修正计算结果。 修正系数的测定方法如下?a.用一种已知80um标准筛筛余百分数的粉状试样?该试样受环境影响筛余百分数不发生变化?作为标准样。 按本规程的4.1.5操作程序测定标准样在试验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b.试验筛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n/?t式中?试验筛修正系数?n标准样给定的筛余百分数?t标准样在试验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修正系数计算至0.01。 注?修正系数?超出0.80?1.20的试验筛不能用。 c.试样筛余百分数结果修正按下式计算?C?式中?C试样修正后的筛余百分数?试验筛修正系数.doc88./liangfei123?试样修正前的筛余百分数?5.附则5.1本规程由化验室起草并归口管理。 5.2本规程于xx年11月发布并实施。 三、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作业指导书?勃氏法?1目的保证水泥比表面积检验的准确性和试验操作的规范性。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以及适合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3引用标准GB8074-xx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本方法采用Blaine透气仪来测定水泥的细度。 本方法与GB207-6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可并行使用?如结果有争议时?以本方法测得的结果为准。 4.主要内容4.1定义与原理4.1.1水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以m2/kg来表示。 4.1.2本方法主要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空隙率和固定厚度的水泥层时?所受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 在一定空隙率的水泥中?孔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料层的气流速度。 4.2仪器?符合GB956-xx标准的要求。 4.2.1Blaine透气仪?由透气圆筒、压力计、抽气装置等三部分组成。 .doc88./liangfei1234.2.2透气圆筒?内径为12.70?0.05mm?由不锈钢制成。 圆筒内表面的光洁度为6?圆筒的上口边应与圆筒主轴垂直?圆筒下部锥度应与压力计上玻璃口锥度一致?二者应严密连接。 在圆筒内壁?距离圆筒上口边5510mm处有一突出的宽度为0.5?1mm的边缘?以放置金属穿孔板。 4.2.3穿孔板?由不锈钢或其他不受腐蚀的金属制成?厚度为1.0?0.1mm?在其面上?等距离地打有35个直径1mm的小孔?穿孔板应与圆筒内壁密合。 穿孔板二平面应平行。 4.2.4捣器?用不锈钢制成?插入圆筒时?其间隙不大于0.1mm。 捣器的底面应与主轴垂直?侧面有一个扁平槽?宽度3.00.3mm。 捣器的顶部有一个支持环?当捣器放入圆筒时?支持环与圆筒上口边接触?这时捣器底面与穿孔圆板之间的距离为15.00.5mm。 4.2.5压力计?形压力计由外径为9mm的?具有标准厚度的玻璃管制成。 压力计一个臂的顶端有一锥形磨口与透气圆筒紧密连接?在连接透气圆筒的压力计臂上刻有环形线。 从压力计底部往上280?300mm处有一个出口管?管上装有一个阀门?连接抽气装置。 4.2.6抽气装置?采用小型电磁泵。 4.2.7滤纸?采用符合国标的中速定量滤纸。 4.2.8分析天平?分度值为1mg。 4.2.9计时秒表?精确读到0.5s。 4.3材料4.3.1压力计液体?压力计液体采用带有颜色的蒸馏水。 4.3.2基准材料?采用中国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备的标准试样。 4.4仪器校准4.4.1漏气检查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 如发现漏气?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doc88./liangfei1234.4.2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将二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内?用一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的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放在金属的穿孔板上。 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 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量?精确至0.05g?重复几次测定?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 然后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试用约3.3g的水泥?按照4.5.3条要求压实水泥层。 再在圆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同上述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50mg为止。 注?应制备坚实的水泥层。 如太松或水泥不能压到要求体积时应调整水泥的试用量。 a.圆筒内试料层体积V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05cm3V?1-?2?/水银- (1)式中?V试料层体积?cm3?1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2装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泥质量?g?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3。 b.试料层体积的测定?至少应进行二次。 每次应单独压实?取二次数值相差不超过0.005cm3的平均值?并记录测定过程中圆筒附近的温度?每隔一季度至半年应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 4.5试验步骤4.5.1试样准备a.将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的标准试样?倒入100mL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2分钟?将结块成团的试样振碎?使试样松散。 静置2分钟后?打开瓶盖?轻轻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落到表面的细粉?分布到整个试样中。 b.水泥试样?应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4.5.2确定试样量.doc88./liangfei123校正试验用的标准试样量和被测定水泥的质量?应达到在制备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为0.5000.005?计算式为?W=V(1-)- (2)式中?W需要的试样量?g?试样密度?g/cm3?V按4.4.2条测定的试料层体积?cm3?试料层空隙率。 注?空隙率是指试料层中孔的容积与试料层总的容积之比?硅酸盐水泥采用0.5000.005?其它水泥或粉料的空隙率选用0.5300.005。 如有些粉料按上式算出的试样量在圆筒的有效体积中容纳不下或经捣实后未能充满圆筒的有效体积?则允许适当地改变空隙率。 4.5.3试料层制备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一根直径比圆筒略小的细棒把一片滤纸送到穿孔板上?边缘压紧。 称取按4.5.2条确定的水泥量?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 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 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并旋转二周?慢慢取出捣器。 注?穿孔板上的滤纸?应是与圆筒内径相同、边缘光滑的圆片。 穿孔板上滤纸片如比圆筒内径小时?会有部分试样粘于圆筒内壁高出圆板上部?当滤纸直径大于圆筒内径时会引起滤纸片皱起使结果不准。 每次测定需用新的滤纸片。 4.5.4透气试验a.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 注?为避免漏气?可先在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端锥型磨口处?旋转二周。 .doc88./liangfei123b.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 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个刻线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线时停止记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度线到第二条刻度线所需的时间。 以秒记录?并记下试验时的温度?。 4.6计算4.6.1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试验时温度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SsT S?- (3)Ts如试验时温差大于3时?则按下式计算?SsTs S?- (4)Ts式中?S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cm2/g?Ss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cm2/g?T被测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Ts标准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被测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s?s标准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s。 4.6.2当被测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空隙率不同?试验时温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SsT?1-s)3S?- (5)Ts(1-)s3如试验时温差大于3时?则按下式计算?.doc88./liangfei123SsT(1-s)3s S?- (6)Ts(1-)s3式中?被测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s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4.6.3当被测试样的密度和空隙率均与标准试样不同?试验时温差3时?按下式计算?SsT?1-s?3s S?- (7)Ts?1-?s3如试验时温度相差大于3时?则按下式计算?SsT(1-s)3ss S?- (8)Ts(1-)s3式中?被测试样的密度?g/cm3?s标准试样的密度?g/cm3。 4.6.4水泥比表面积应由二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 如二次试验结果相差2?以上时?应重新试验。 计算应精确至10cm2/g?10cm2/g以下的数值按四舍五入计。 4.6.5以cm2/g为单位算得的比表面积值换算为m2/kg单位时?需乘以系数0.1。 不同温度下水银密度、空气粘度和室温水银密度g/cm3Pa.s室温水银密度g/cm3Pa.s813.580.00017490.013222213.540.00018180.01348.doc88./liangfei1231013.570.00017590.013262413.540.00018280.013521213.570.00017680.013302613.530.00018370.013551413.560.00017780.013332813.530.00018470.013591613.560.00017880.013373013.520.00018570.013631813.550.00017980.013413213.520.00018670.01366xx.550.00018080.013453413.510.00018760.013705附则5.1本规程由化验室起草并归口管理。 5.2本规程于xx年11月发布并实施。 四、水泥胶砂强度检验作业指导书(ISO法)1目的保证水泥胶砂强度检验的准确性?试验操作的规范性。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检测本公司现行生产的水泥和熟料。 3、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 本规程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时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6003试验筛.doc88./liangfei123JC/T681-xx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JC/T682-xx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JC/T683-xx40mm40mm水泥抗压夹具JC/T723-1996水泥物理检验仪器胶砂振动台JC/T724-xx水泥物理检验仪器电动抗折试验机JC/T726-xx水泥胶砂试模 4、试验条件和设备4.1试验条件a.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试验材料应与室温相同。 b.养护箱温度应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试验室、养护箱的温湿度及养护池水的温度每日记录四次。 4.2设备4.2.1总则设备中规定的公差?试验时对设备的正确操作很重要。 当定期控制检测发现公差不符时?该设备应替换?或及时进行调整和修理。 控制检测记录应予保存。 对新设备的接收检测应包括本规程规定的质量、体积和尺寸范围?对于公差规定的临界尺寸要特别注意。 4.2.2胶砂搅拌机搅拌机属行星式搅拌机?应符合JC/T681的要求。 用多台搅拌机工作时?搅拌锅与搅拌叶片应保持配对使用。 叶片与锅之间的间隙?是指叶片与锅壁最近的距离?应每月检查一次。 4.2.3试模试模的材质和制造尺寸应符合JC/T726的要求。 当试模的任何一个公差超过规定的要求时?就应更换。 在组装备用的干净试模时?应用凡士林?或黄干油?等密封材料涂覆模型的外接缝。 试模的内表面应涂上一薄层模型油或机油。 .doc88./liangfei123成型操作时?应在试模上面加有一个壁高20mm的金属模套?当从上往下看时?模套壁与模型内壁应该重叠?超出内壁不应大于1mm。 为了控制料层厚度和刮平胶砂?应备有专用的播料器和一金属刮平直尺。 4.2.4振实台振实台应符合JC/T?682的要求。 振实台应安装在高度约400mm的混凝土基座上。 混凝土体积约为0.25m3?重约600Kg。 需防外部振动影响振实效果时?可在整个砼基座下放一层厚约为5mm天然橡胶弹性衬垫。 将仪器用地脚螺丝固定在基座上?安装后设备成水平状态?仪器底座与基座之间要铺一层砂浆以保证它们的完全接触。 注?振实台的代用设备为全波振幅0.750.02mm?频率为2800?3000次/分钟的振动台?它的制造应符合JC/T723的有关要求。 在使用代用设备前应按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验收、鉴定。 4.2.5电动抗折试验机抗折试验机一般采用双杠杆式的?此机应符合JC/T724的要求。 通过三根圆柱轴的三个竖向平面应该平行?并在试验时继续保持平行和等距离垂直试体的方向?其中一根支撑圆柱和加荷圆柱能轻微地倾斜使圆柱与试体完全接触?以便荷载沿试体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同时不产生任何扭转应力。 4.2.6抗压强度试验机抗压强度试验机应具有在较大的五分之四量程范围内使用时记录的荷载应有1?精度?并具有按2400N/s200N/s速率的加荷能力。 抗压强度试验机的最大荷载以200?300KN为佳?可以有二个以上的荷载范围。 压力机的活塞竖向轴应与压力机的竖向轴重合?在加荷时也不例外?而且活塞作用的合力要通过试件中心。 压力机的下压板表面应与该机的轴线垂直并在加荷过程中一直保持不变。 ?压力机上压板球座中心应在该机竖向轴线与上压板下表面相交.doc88./liangfei123点上?其公差为1mm。 上压板在与试体接触时能自动调整?但在加荷期间上下压板的位置应固定不变。 试验机压板应由维氏硬度不低于HV600硬质钢制成?最好为碳化钨?厚度不小于10mm?宽为40mm0.1mm?长不小于40mm。 压板和试件接触的表面平面度公差应为0.01mm?表面粗糙度(Ra)应在0.1?0.8之间。 4.2.7抗压夹具当需要使用夹具时?应把它放在压力机的上下压板之间并与压力机处于同一轴线?以便将压力机的荷载传递至胶砂试件表面。 夹具应符合JC/T683的要求?受压面积为40mm40mm。 夹具要保持清洁?球座应能转动以使其上压板能从一开始就适应试体的形状并在试验中保持不变。 4.3胶砂的组成4.3.1砂ISO标准砂可以单级分包装?也可以各级预配合以1350g5g量的塑料袋混合包装?但所用塑料袋材料不得影响强度试验结果。 4.3.2水仲裁试验或其它重要试验用蒸馏水?其它试验可用饮用水。 4.3.3试样试验用的样品应把它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应不与样品起反应。 4.4胶砂的制备4.4.1配合比胶砂的质量配合比应为一份试验样品?三份标准砂和半份水(?水灰比为0.5)。 一锅胶砂成三条试体?每锅材料需要量如下?水225ml1ml水泥450g2g .doc88./liangfei123标准砂1350g5g以上配比适用于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对于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以及掺有火山灰混合材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需通过流动度来确定成型用水量。 4.4.2配料水泥、水、砂和试验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相同?称量用的天平精度应为1g。 当用自动滴管加225mL水时?滴管精度应达到1mL。 4.4.3搅拌每锅胶砂用搅拌机(见4.2.2)进行机械搅拌。 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 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 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量加完。 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 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 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 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4.5试件的制备4.5.1尺寸应是40mm40mm160mm的棱柱体。 4.5.2成型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 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 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 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出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 ?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doc88./liangfei123位置。 4.6试件的养护4.6.1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去掉留在模子四周的胶砂?立即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养护箱内养护?让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 养护时不得将试模放在其它试模上。 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时取出脱模。 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其他记号。 二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龄期内。 4.6.2脱模脱模应非常小心。 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 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h之间脱模。 注:1.如经24h养护?会因脱模对强度造成损害时?可以延迟至24h以后脱模?但在试验报告中应予说明。 2.已确定作为24h龄期试验(或其他不下水直接做试验)的已脱模试体?应用湿布覆盖至做试验时为止。 3.脱模时可用塑料锤、橡皮榔头或小木锤。 4.对于胶砂搅拌或振实操作?或胶砂含气量试验的对比?建议称量每个模型中试体的重量。 4.6.3水中养护将做好标记的试体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在201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 试件放在不易腐烂的篦子上?并彼此间保持一定间距?以让水与试件的六个面接触。 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最初用自来水装满养护池?随后随时加水保持适当的恒定水位?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 除24h龄期或延迟至48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 揩去试体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试验为止。 4.6.4强度试验试体的龄期.doc88./liangfei123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 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 24h15min48h30min72h45min7d2h?28d8h4.7试验程序用规定的抗折试验机以中心加荷法测定抗折强度。 在折断后的棱柱体上进行抗压试验?受压面是试体成型时的两个侧面?面积为40mm40mm。 当不需要抗折强度数值时?抗折强度试验可以省去。 但抗压强度试验应在不使试件受有害应力情况下折断的两截棱柱体上进行。 4.7.1抗折强度测定将试体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体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50N/S10N/S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 保持两个半截棱柱体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 抗折强度R f以MPa表示?直接从抗折实验机标尺上读取。 4.7.2抗压强度测定抗压强度试验是在抗折试验后的两个半截棱柱体的侧面上进行。 半截棱柱中心与压力机压板受压中心差应在0.5mm内?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有10mm。 在整个加荷过程中以240020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 抗压强度Rc以MPa为单位?直接从计算机上读取。 4.8合格检验4.8.1抗折强度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当三个强.doc88./liangfei123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4.8.2抗压强度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 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五个的平均数为结果。 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 4.8.3试验结果的计算各试体的抗折强度记录至0.1MPa?按4.8.1规定计算平均值。 计算精确至0.1MPa?各个半棱柱体得到的单个抗压强度结果计算至0.1MPa?按4.8.2规定计算平均值?计算精确至0.1MPa。 4.8.4试验报告报告应包括所有各单个强度结果(包括按4.8.1和4.8.2规定舍去的试验结果)和计算出的平均值。 5附则5.1本规程由化验室起草并归口管理。 5.2本规程于xx年11月首次发布并实施。 五、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保证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试验操作的规范性。 2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由游离氧化钙造成的体积安定性的检验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doc88./liangfei123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 3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1GB/T1346xx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3.2JC/T727-xx水泥物理检验仪器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3.3JC/T729-xx水泥物理检验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 4主要内容4.1原理4.1.1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 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 4.1.2凝结时间以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表示。 4.1.3安定性a.雷氏法是观测由二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体积膨胀的程度。 b.试饼法是观测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试饼的外形变化程度。 4.2仪器设备4.2.1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729的要求。 4.2.2标准法维卡仪?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有效长度为50mm1mm、由直径为10mm0.05mm的圆柱形耐腐蚀金属制成。 测定凝结时间时取下试杆?用试杆代替试杆。 试针由钢制成?其有效长度初凝针为.doc88./liangfei12350mm1mm、终凝针为30mm1mm、直径为1.13mm0.05mm的圆柱体。 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g1g。 与试杆、试针联结的滑动杆表面应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不得有紧涩和旷动现象。 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应由耐腐蚀的、有足够硬度的金属制成。 试模为深40mm0.2mm、顶内径65mm0.5mm、底内径75mm0.5mm的截顶圆锥体。 每只试模应配备一个大于试模、厚度2.5mm的平板玻璃底板。 4.2.3代用法维卡仪?符合JC/T727要求。 4.2.4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 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针尖的距离增加应在17.5mm2.5mm范围内?即2X?17.5mm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4.2.5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10mm240mm310mm?篦板的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篦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 箱的内层由不易锈蚀的金属材料制成?能在30min5min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状态并保持3h以上?整个试验过程中不需补充水量。 4.2.6雷氏夹膨胀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为0.5mm。 4.2.7量水器?最小刻度0.1mL?精度1%。 4.2.8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 4.3材料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饮用水?如有争议时应以蒸馏水为准。 4.4试验条件4.4.1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4.4.2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4.5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4.5.1试验前必须做到?a)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b)调整至试.doc88./liangfei123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c)搅拌机运行正常。 4.5.2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4.5.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版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4.6凝结时间的测定4.6.1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4.6.2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4.5.2条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4.6.3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 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doc88./liangfei123的读数。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4.6.4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 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绐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4.6.5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 临近初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 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注?可以使用能得出与标准中规定方法相同结果的凝结时间自动测定仪?使用时不必翻转试体。 4.7安定性的测定?标准法?4.7.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75g?85g的玻璃板两块?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内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4.7.2雷氏夹试件的成型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上?并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doc88./liangfei1234.7.3沸煮a.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30min5min升至沸腾。 b.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箱水中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min5min。 c.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 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C)?准确至0.5mm?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 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 4.9安定性的测定(代用法)4.9.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每个样品需准备两块约100mm100mm的玻璃板?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4.9.2试饼的成型方法将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使之成球形?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抹?做成直径70mm?80mm、中心厚约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接着将试饼放入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4.9.3沸煮a.同4.7.3a条。 b.脱去玻璃板取下试饼?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沸煮箱水中的篦板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min5min。 c.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doc88./liangfei123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 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钢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使钢直尺和试饼底部紧靠?以两者间不透光为不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 4.10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标准稠度用水量、初凝时间、终凝时间、雷氏夹膨胀值或试饼的裂缝、弯曲形态等所有的试验结果。 5附则5.1本规程由化验室起草并归口管理。 5.2本规程于xx年11月首次发布并实施。 六、水泥密度测定作业指导书1目的保证水泥密度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及操作规范性。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测定水硬性水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住宅工程竣工验收方案
- 城市公园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 2025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省级产业导师选聘(15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辽宁沈阳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应届生招聘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山西晋中学院第二批招聘博士研究生22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施工现场交通与物流管理方案
- 2025浙江温州市人才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编外工作人员3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庆宿松县建设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站选调人员8名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幼儿园招聘保育员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光伏系统电池管理与优化方案
- 还款协议示范文本
- 带孩子免责协议书范本
- 苏教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12-01-01 汽车维修工 人社厅发2018147号
-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 气管插管为重患者口腔护理
- 电信入围综合施工组织专题方案
- 强制执行申请书(劳动仲裁)
- 饮料生产中的风味控制与风味优化技术
- 针织服装设计课件
- esd防静电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