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古代史)一、选择题(共48分)1中国古代臣下上帝王奏章中往往使用“昧死上言”“冒死陈闻”“臣有斧质之罪”等词。如秦朝丞相王绾、御史大夫李斯等上书建议用最尊贵的“泰皇”为帝号也要称“臣等昧死上尊号”。这表达了 ( )A臣子张扬道义的抗争精神 B权威文化的绝对服从意识C对无道君主的恐惧和懦弱 D古人谦虚谨慎的处事态度2朱元璋说:“朕常患下情不能上达,得失无由以知,故广言路以求直言。其有言者,朕皆虚心以纳之。尚虑微贱之人,敢言而不得言,疏远之士,欲言而恐不信。如此则所知有限,闻不广。其令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朕前。”朱元璋的真实想法是 ( )A实行“仁政”以缓和社会矛盾 B表达自己虚心纳谏的决心C限制朝臣权力实现权力集中 D借鉴历史教训以维护统治3“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是古代官吏办理疑难案件时采用的一种方法。这说明古代司法 ( )A缺少私有财产保护观念 B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干预C民事案件没有规章可循 D传统观念影响司法质量 41903年,梁启超指出,即使在这一时期(春秋战国),中国的知识阶层也有诸多弱点而远逊于希腊哲人:如大都以向统治者献策为己任,“门户主奴之见太深”。他认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差距在于( )A强调人伦秩序缺乏人本色彩 B致力于维护专制集权政治C重视个人前途缺乏社会担当 D缺乏思想自由与品格独立5朱熹为了让大家明白他的思想,讲了佛教中月印万川的故事: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海却可以看到无数月亮,无数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表达的思想是( )A“万物之理终归为一” B“遏人欲而存天理”C“慎思明辩,格物致知” D“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6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指出:“不幸李氏(李贽)于晚明专制政府恶化之时,上则权臣逆阉专国,下则科举道学坏才。愤世嫉俗,养成满腔郁勃不平之气,激荡发泄”作者认为,李贽的思想( )A已具有早期启蒙的性质 B反映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C表现出经世致用的抱负 D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懑7、札记中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 民美报焉。”此材料主要体现( ) A敬畏神灵 B尊宗敬祖 C 以农立国 D经济落后8、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方气候差异 B人口增长的需求 C殖民活动的推动 D经济结构的变动9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上分成不同地位高下的阶层,如贵族、奴隶等。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如贫民可以因为努力而变成官员。社会流动变大的意思是指不同阶层的人转换另一个阶层的可能性变大。若以此概念来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则变大 B. 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则变少C. 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则变小 D. 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则变大10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多数都喜欢招贤纳士,对儒生也礼贤下士、礼遇有加。这表明( )A儒学理论在当时得到采纳 B学在四夷、民间是普遍现象C百家争鸣使儒学广泛传播 D它只是诸侯的一种政治姿态11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一主张有利于( )A、对君主构成一定的心理或道德压力 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C、有效地约束君主专制权力 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12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1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子的“中央集权”思想C、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1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官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游士社会”出现了夜市和草市 B“官吏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C“门第社会”开始了儒释道合流 D“科举社会”开始在地方设置郡县15. 春秋战国时期名家所代表的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A.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 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C. 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 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16.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 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 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 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17. 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于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宋代理学接续“儒学内在传统”的是( )A. 理生万物B. 格物致知 C. 心即理也 D. 强调人格修养18.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19.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 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B. 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C.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D. 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20. 在民间文化中,历史是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唐杨家将包公传大明英烈传等一系列的故事,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这些故事( )A. 传播了佛教的观念,反映了思想的进步B. 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了历史的真实C. 代表了民间正义观,影响了百姓的行为D. 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了历史的内涵21. 明朝思想家李贽认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材料表明李贽( )A. 全面否定程朱理学B. 带有唯物主义色彩C. 主张正确看待孔子D. 努力追求个性解放22. 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四书”,成为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 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B. 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C. 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D. 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23.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 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B. 否定了君主制度C. 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 强调对民意的尊重24. 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 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 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 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25分)社会转型是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时期,士人从商是很普遍的现象。清代李象琨棣怀堂随笔中说:“昊郡之士半商人”。明代士商还在总结行商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了一系列对于经商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其中就有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一词命名的,如澹漪子编的士商要览和程春宇编的士商类要等。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商人们把培养后代入仕作为从商的最终目的,捐输买官成为他们跻身于士群体的主要途径。这类“绅商”群体,逐渐取代传统的绅士阶层,成为中国社会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在晚清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终导致了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摘编自傅志明儒商的内涵与外延辨析材料二 嘉、道时期,理学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理学营垒中出现了一个较有生气的湖湘经世派别,它强调理学的经世功用。如贺长龄等敏锐地感觉到理学在实务方面的严重不足,强调以“义理”修身养性的同时,要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对当时学术界影响非常巨大。他委托魏源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集清代中期经世实学之大成。稍后的曾国藩,更以清醒的政治眼光洞察到清王朝的统治危机需要经世实学的扶持,成为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的代表人物。摘编自郑大华、刘平论清代嘉道时期的湖湘经世派(1)依据材料一,归纳明清时期出现“士商相混”现象的表现。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出现所带来的影响。(13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的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产生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有哪些? (12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材料甲“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乙“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伏尔泰丙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都郁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毛泽东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研究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对原材料的阐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以及其演变特点。(9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6分) 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25.(1)表现:很多士人从商;出现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命名的书籍;很多商人跻身于士群体。(6分)影响:导致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和四民观念的瓦解;有助于商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近代经济的产生;绅商作为新旧社会转变发展的中介形态,在晚清收回利权、清末新政、地方自治等政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7分)(2)特点:强调“义理”修身养性的同时,重视经世致用。(2分)原因: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理学在实务方面的严重不足;嘉道时期文字狱的逐渐减轻;学术界有“经世致用”的传统。(任意三点6分)因素: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不仅是外力侵袭、外国侵略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国社会内部已发生着历史转型,是内外合力所致。(4分)26(12分)示例一:主题:孔子的道德观。(2分)史料解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2分)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2分)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2分)历史评价: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是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4分,必须答出中西两个角度,否则只能得2分)示例二:主题:孔子的法治思想。(2分)史料解释: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2分)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2分)毛泽东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2分)历史评价:孔子看到了的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治思想对启蒙运动传播法治思想提供了的例证。(4分)27、(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或维护地方治安);征收赋税、徭役;统计人丁。(5分,答对1点2分,2点4分, 3点5分) 特点: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户籍对人身的控制由紧到松(或答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4分,答对2点即可) (2)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财政危机;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6分,答对3点即可)Bcdda dcbdd abccc cdadc cbdc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25.(1)表现:很多士人从商;出现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命名的书籍;很多商人跻身于士群体。(6分)影响:导致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和四民观念的瓦解;有助于商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近代经济的产生;绅商作为新旧社会转变发展的中介形态,在晚清收回利权、清末新政、地方自治等政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7分)(2)特点:强调“义理”修身养性的同时,重视经世致用。(2分)原因: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理学在实务方面的严重不足;嘉道时期文字狱的逐渐减轻;学术界有“经世致用”的传统。(任意三点6分)因素: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不仅是外力侵袭、外国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2498-2016金属基复合材料 拉伸试验 室温试验方法》
- 高砂窑炉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交通运输管理考试及答案
- PhIP-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BAT-1308-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华大学线上考试题目及答案
- 保育师考试题中级题库及答案
- 家政中级考试题及答案
- 中级软考试题及答案
- 电炉知识培训总结与反思课件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直播电商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 《孩子来了:如何度过最艰难的育儿时刻》记录
- 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水利局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及详解
- 港区泊位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图文)
-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抗凝解读
- 提高CSSD手术器械的清洗率医院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课件(完整版本易修改)
- DZ∕T 0033-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健康讲座:颈椎病
- NY-T 3213-2023 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