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适用12级)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图文.doc_第1页
广州大学(适用12级)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图文.doc_第2页
广州大学(适用12级)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图文.doc_第3页
广州大学(适用12级)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图文.doc_第4页
广州大学(适用12级)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图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大学(适用12级)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图文 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张杰,王佳庆,xx年3月目录实验一计算机控制实验设备操作03实验二PC总线与A/D、D/A转换07实验三步进电机控制实验.09实验四数字滤波与数据处理实验11实验五数字PID程序设计和系统控制实验13附录1EL-AT-III型实验系统使用说明书15附录2PC-YW-22A双容液位控制实验平台使用说明书23附录3PC-YW-22A双容液位控制实验平台软件使用说明书28实验一计算机控制实验设备操作 一、实验目的1熟悉两种计算机控制实验设备的组成、原理和软硬件使用方法。 2了解和熟悉计算机控制的基本理论的应用。 二、实验仪器1EL-AT-I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 2.PC-YW-22A双容液位控制实验平台一台。 3微型计算机一台。 (安装Cybernation_C和MCGS软件) 三、实验内容 三、实验内容EL-AT-I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PC-YW-22A双容液位控制实验平台及软件操作。 四、实验步骤 四、实验步骤1熟悉EL-AT-I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使用。 (参见附录1实验设备详细说明)1)连接EL-AT-I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电源,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当实验箱面板右上方黄绿红三个LED指示灯亮,说明实验箱电源正常。 2)启动计算机,用USB数据线连接实验箱和PC机。 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 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 (参见附录1中软件驱动程序安装部分)3)双击桌面计算机控制实验软件快捷方式“Cybernation_C”,运行软件。 4)在实验项目的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实验项目进行实验,如D/A数模转换实验。 熟悉各种操作按钮功能。 5)关闭计算机。 2.熟悉PC-YW-22A双容液位控制实验平台。 (参见附录2实验设备详细说明)1)连接水箱本体和电控箱,用RS232串口数据线连接PC机和电控箱,检查无误后打开电控箱开关。 2)启动计算机,双击桌面计算机控制实验软件快捷方式“MCGS组态环境”,运行软件。 3)如图1所示步骤新建一个工程文件,进入组态环境的设备窗口;4)在图2设备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备工具箱,点击“设备管理”;5)如图3所示操作,点安装,再选择包含“德普施运动控制卡.dll”文件的文件夹,点确定;6)如图4所示操作,在左边窗口下,找到德普施运动控制卡(此目录与前面放置dll文件的目录相同)。 双击该项目,加到右边窗口,然后确定,回到“设备组态”,在图5设备管理窗口下即可看到德普施运动控制卡设备,关闭新建工程窗口(不用保存)。 图1新建一个工程文件图2设备窗口图3安装德普施运动控制设备图4增加德普施运动控制设备双击桌面上“MCGS组态环境”图标进入程序;7)打开相应文件C:MCGSWork多变量液位控制系统.mcg;8)请确保你所连接的串口号和设备的设定一致,做法为在设备窗口中,双击“设备窗口”,然后双击“设备1(德普施运动控制卡)”,出现其属性窗口,将其中“串口号”改为你所使用的串口号,如图5;9)如图6所示,单击图中小圈中图标进入组态软件运行环境。 图5更改串口号图6进入组态软件运行环境点击打开工程可选择“单变量液位控制系统_从机”、“单变量液位控制系统_主机”、“多变量液位控制系统”实验项目。 五、实验报告1说明EL-AT-I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基本组成原理。 2.说明PC-YW-22A双容液位控制实验平台完成单变量液位控制系统实验的实验原理。 实验二PC总线与A/D、D/A转换 一、实验目的1掌握模数转换和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 2熟悉10位A/D转换和D/A转换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1EL-AT-I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 2微型计算机一台。 (安装Cybernation_C软件) 三、实验原理通过A/D&D/A卡完成10位D/A转换、A/D转换的实验。 10位D/A转换时,采用双极性模拟量输出,数字量输入范围为01024,模拟量输出范围为5V+5V。 转换公式如下Uo=Vref-2Vref(29K9+28K8+.+20K0)/210Vref=5.0V例如数字量=0110011001则K9=0,K8=1,K7=1,K6=0,K5=0,K4=1,K3=1,K2=0,K1=0,K0=1模拟量Uo=Vref-2Vref(29K9+28K8+.+20K0)/210=1.0V10位A/D转换时,采用双极性模拟量输入,模拟量输入范围为5V+5V,数字量输出范围为01024。 转换公式如下数字量=(Vref模拟量)/2Vref210其中Vref是基准电压为5V。 例如模拟量=1.0V则数字量=(5.01.0)/(25.0)210=409(十进制) 四、实验步骤1连接A/D、D/A卡的DA输出通道和AD采集通道。 A/D&D/A卡的DA1输出接A/D、D/A卡的AD1输入。 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2启动计算机,双击桌面“Cybernation_C”快捷方式,运行软件。 确保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正常。 3在实验项目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实验一D/A数模转换实验,鼠标单击按钮,弹出实验课题参数设置对话框。 在参数设置对话框中设置相应的实验参数后,在下面的文字框内将算出变换后的模拟量。 点击确定,在显示窗口观测采集到的模拟量。 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数字量模拟量理论值实测值4.连接A/D&D/A卡的DA输出通道和AD采集通道。 A/D&D/A卡的DA1输出接A/D、D/A卡的AD1输入。 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5.启动计算机,双击桌面“Cybernation_C”快捷方式,运行软件。 确保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正常。 6.在实验项目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实验二A/D数模转换实验,鼠标单击按钮,弹出实验课题参数设置对话框,在弹出的参数窗口中填入想要变换的模拟量,点击变换,在下面的文字框内将算出变换后的数字量,点击确定,在显示窗口观测采集到的数字量。 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模拟量数字量理论值实测值 五、实验报告1画出模拟量与数字量的对应曲线。 2计算出理论值,将其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实验三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1了解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步进电机的驱动及编程方法。 二、实验仪器1EL-AT-I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2PC计算机一台3步进电机控制实验对象一台 三、实验原理步进电机多为永磁感应式,有两相、四相、六相等多种,实验所用电机为两相四拍式,通过对每相线圈中的电流的顺序切换来使电机作步进式旋转,驱动电路由脉冲信号来控制,所以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便可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A如右图所示,每相电流为0.2A,相电压为5V,两相四拍C通电顺序如下B D图1两相步进电机反方向旋转正方向图2与通电顺序对应电机转向示意图 四、实验原理 四、实验原理步进电机是一种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 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 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 通过设定脉冲数来使步进电机转过一定的角度,实验用步进电机是每脉冲对应1.8度。 五、实验内容 五、实验内容使步进电机按照设定的步数进行转动。 相顺序A BC D0110010110xx131001 六、实验步骤1启动计算机,双击桌面“计算机控制实验”快捷方式,运行软件。 2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 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 320芯的扁平电缆连接实验箱和步进电机控制对象,检查无误后,接通实验箱电源。 4在实验项目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实验九 九、步进电机,鼠标单击按钮,弹出实验课题参数设置对话框,在参数设置窗口设置设置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值。 点击确认在观测窗口观测指针的旋转方向和旋转格数是否和设置值一致。 5观测步进电机控制对象的指针旋转是否和软件的旋转一致。 七、实验报告1说明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2分析实际实际转动的步数出现误差的原因。 实验四数字滤波与数据处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1液位标定。 2熟悉和掌握液位参数检测过程中A/D采样周期的选取和数据滤波方法的选取。 二、实验仪器1PC-YW-22A双容液位控制实验平台。 2计算机一台微型计算机一台(安装MCGS软件)。 三、实验原理1本实验系统采用1000系列通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进行液位测量。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压阻效应,当被测压力作用于传感器芯体的敏感区域时,在恒流源或恒压源供电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端会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输出,输出信号与所加压力成线性关系。 下面是压力传感器连接原理图图1压力传感器连接原理图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传感器的零点与系统刻度的零点不同,以及由于传感器本身制造,水箱刻度制作及其它系统误差,一般需要对传感器进行标定。 本系统中的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以将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模拟放大后将信号x(t)转换成量程动态范围为05V的电信号,经A/D转换后得到数字信号。 AD/DA转换是使用运动控制卡来完成的。 1.采样周期的选取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存在选择采样周期的问题。 根据信号采样的理论,采样频率至少为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 但同时数据采集卡的A/D转换速度也决定了可以使用的最高采样频率。 对于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来说过程变化都比较缓慢,可以使用较大的采样间隔。 采样间隔(采样周期)选择的详细背景知识参见相关的计算机控制参考书。 2.数据滤波方法的选择水箱系统A/D采样读入数据时,由于采样数据受到传感器噪声、AD转换误差和其他外界噪声的污染。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箱系统的控制精度。 为了提高控制精度,需要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使其最大限度地符合系统的真实输出。 四、实验步骤1.连接水箱本体和电控箱,用232串口数据线连接PC机和电控箱,检查无误后打开电控箱开关。 2.启动计算机,双击桌面计算机控制实验软件快捷方式“MCGS组态环境”,运行软件。 3.打开相应文件C:MCGSWork多变量液位控制系统.mcg,进入运行环境,出现图1主界面。 4.转换操作。 按以下要求操作图1主控界面窗口1)打开水柱间的连通阀,打开各水柱的出水阀(根据实验需要)。 打开水箱电控箱开关;2)实验内容选择0液位标定;3)点按开始控制键,调节泵1(计算机在实验台左侧)或泵2(计算机在实验台右侧)的滑动块,观察液位变化,记录实际液位值;4)液位标定参数设定在本实验中,AD采集的数据与从刻度上读到的数据之间存在一个线性关系。 将线性关系的比例系数(a)和偏差量(b)填入AD转换参数框,可以在程序中实现转换,使软件中显示的数值与实际读到的刻度值一致。 我们给出的默认值如下图2图2液位参数标定界面窗口5.在系统配置界面(参见附录3实验软件使用说明),用户可以更改“德普施运动控制卡”上可以设置“采样频率”和”最小采集周期”改变采样时间和控制间隔,观察不同采样时间和控制间隔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的效果;6.选择好合适的采样时间和控制间隔后,在系统设置界面选择不同的滤波方法。 观察不同滤波方法的滤波效果;7.实现自定义的滤波方法;8.观察静态液面,界面上显示的液位数据是否令人满意;9.改变液位,观察液位数据是否与实际液位变化相一致。 七、实验报告 七、实验报告1.给出液位标定参数;2.给出所选择的采样周期和控制周期;3.比较和分析不同滤波方法的理论性能和实际效果;4.写出存在问题和体会。 实验五数字PID程序设计和系统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MCGS组态软件工程设计中硬件连接配置、用户界面设计、实时数据库操作及运行策略配置编程等组态过程,并结合控制理论知识,采用数字PID增量式控制算法,自行设计一个具有良好人机界面、完备控制功能的计算机液位控制系统;2.在自行设计的计算机液位控制系统中实现抑制积分饱和PID算法,并分析比较以上两种算法,研究其实际控制效果及相关参数的影响。 3.实验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方能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实验前在MCGS软件环境下设计控制系统工程(包括主控窗口、设备窗口、用户窗口、实时数据库和运行策略五部分的组态),待进实验室后将工程文件提交实验老师检查并评分,检查合格后进入实验调试阶段。 二、试验设备1.PC-YW-22A双容液位控制实验平台;2.微型计算机一台。 (安装MCGS组态软件) 三、实验考核内容和标准1.考核实验前提交的计算机液位控制系统工程文件。 所提交文件应具有良好人机界面,主控窗口、设备窗口、用户窗口、实时数据库和运行策略五部分的组态应完备;(占考核成绩比重为50%)2.考核实验调试过程中操作熟练程度。 应能熟练操作C-YW-22A双容液位控制实验平台和MCGS组态软件;(占考核比重15%)3.考核对所设计控制系统进行现场参数设定的能力。 应能熟练设定现场参数并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占考核比重20%)4.考核回答教师提问的情况。 (占考核比重15%) 五、实验报告 五、实验报告1.简述该计算机液位控制系统的组态过程,及组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比较两种PID控制算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两种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3.写出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以及心得体会。 附录1EL-AT-III型实验系统使用说明书第一部分硬件资源EL-AT-III型实验系统主要由计算机、AD/DA采集卡、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打印机(可选)组成如图1,其中计算机根据不同的实验分别起信号产生、测量、显示、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的作用,打印机主要记录各种实验数据和结果,实验箱主要构造被控模拟对象。 图1实验系统构成实验箱面板如图2图2实验箱面板下面主要介绍实验箱的构成 一、系统电源EL-AT-III系统采用本公司生产的高性能开关电源作为系统的工作电源,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为1输入电压AC220V2输出电压/电流12V/0.5A,-12V/0.5A,+5V/2A3输出功率22W4工作环境540 二、AD/DA采集卡AD/DA采集卡如图3采用EZUSB2131芯片做为主控芯片,负责数据采集和USB通信,用EPM7128作为SPI总线转换,AD为TL1570I其采样位数为10位,采样率为1KHz。 DA为MAX5159转换位数为10位,转换速率为1K。 AD/DA采集卡有两路输出(DA 1、DA2)计算机实验箱电AD/DA卡和两路输入(AD 1、AD2),其输入和输出电压均为5V+5V。 图3AD/DA采集卡另外在AD/DA卡上有一个9针R232串口插座用来连接AD/DA卡和计算机,20针的插座用来和控制对象进行通讯。 三、实验箱面板实验箱面板布局如图4AD/DA卡输入输出模块实验模块1实验模块2电源模块二极管区EL-CAT-II实验模块3电阻、电容、二极管区实验模块4变阻箱、变容箱模块实验模块5实验模块8实验模块6实验模块7图4实验箱面板布局实验箱面板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实验模块本实验系统有八组由放大器、电阻、电容组成的实验模块。 每个模块中都有一个由UA741构成的放大器和若干个电阻、电容。 这样通过对这八个实验模块的灵活组合便可构造出各种型式和阶次的模拟环节和控制系统。 2二极管,电阻、电容、二极管区这些区域主要提供实验所需的二极管、电阻和电容。 3AD/DA卡输入输出模块该区域是引出AD/DA卡的输入输出端,一共引出两路输出端和两路输入端,分别是DA 1、DA2,AD 1、AD2。 有一个按钮复位,按下一次对AD/DA卡进行一次复位。 20针的插座用来和控制对象连接。 4电源模块电源模块有一个实验箱电源开关,有四个开关电源提供的DC电源端子,分别是12V、-12V、+5V、GND,这些端子给外扩模块提供电源。 5变阻箱、变容箱模块变阻箱、变容箱是本实验系统的一个突出特点,只要按动数字旁边的“”、“”按钮便可调节电阻电容的值,而且电阻电容值可以直接读出。 第二部分软件安装及使用软件安装第二部分软件安装及使用软件安装 一、软件安装(分两大部分)。 1、安装应用软件1)按照软件提示,一步一步完成安装图图1进入安装界面图图2选择安装路径图图3单击Install图图4安装完毕界面完成应用软件的安装;应用软件会自动出现在“开始程序”列表中。 2、USB驱动安装(操作系统不同安装步骤有差别)Windows2000操作系统下1)通过USB硬件接口,连接实验箱与计算机,计算机将自动显示图5图图5进入安装界面图图6选择单选按钮后,单击下一步2)图6的驱动安装文件在第一步安装的应用程序文件中,所以应选择第一步安装应用程序的路径和文件名,然后单击确定,系统将会自动查找驱动安装文件。 图图7选择如图的复选按钮后,单击下一步图图8选择驱动安装文件路径图9单击下一步图10安装完成界面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1)通过USB硬件接口,连接实验箱与计算机,计算机将自动显示图1。 2)图2的驱动安装文件在第一步安装的应用程序文件中,所以应选择第一步安装应用程序的路径和文件名,然后单击确定,系统将会自动搜索驱动安装文件。 图图11选择如图的单选按钮后,单击下一步图图12选择驱动安装文件路径图图13单击“仍然继续”图图14安装完成界面应用软件和USB驱动都安装完成后,可以运行实验系统。 Windows98操作系统下1)通过USB硬件接口,连接实验箱与计算机,计算机将自动显示图1。 图图1进入安装界面图图2选择如图的单选按钮后,单击下一步2)图3的驱动安装文件在第一步安装的应用程序文件中,所以应选择第一步安装应用程序的路径和文件名,然后单击下一步,系统将会自动搜索驱动安装文件。 图图3选择驱动安装文件路径图图4单击下一步图图5安装完成界面 二、软件启动与使用说明1软件启动在Windows桌面上双击“计算机控制实验”快捷方式,运行软件,或“开始程序-北京达盛科技软件”中单击“计算机控制实验”快捷方式,便可启动软件如图15。 2实验前计算机与实验箱的连接用实验箱自带的USB线将实验箱后面的USB口与计算机的USB口连接,启动“计算机控制实验”软件。 3软件使用说明本套软件界面共分为三个组画面A.软件说明和实验指导书画面(如图15)B.数据采集显示画面(如图16)下面介绍软件具体操作和功能一工具栏按钮1.点击或按F1可以选择实验项目作为当前实验项目,系统在指导书窗口显示相应的实验指导书,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处于禁止状态。 2.点击或按F2切换回指导书窗口。 3.点击或按F3切换到示波器窗口。 4.点击或按F4切换到频率特性窗口。 5.点击或按F5开始放弃当前实验项目,在没有选择任何实验项目的时候为禁止状态。 6.点击或按F6弹出关于对话框,显示程序信息、版本号和版权信息。 图15软件说明和实验指导书画面图16数据采集显示画面二示波器操作1.测量在示波器窗口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测量打开测量游标(重复前述步骤隐藏测量游标),拖动任一游标到感兴趣的位置,图表区下方会显示当前游标的位置和与同类的另一游标之间距离的绝对值。 如果想精确定位游标只需用鼠标左键单击相应的游标位置栏并在框中输入合法值回车即可。 2.快照在示波器窗口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快照将当前图像复制到剪贴板,以便粘贴到画图或其他图像软件中和保存。 3.打印目前尚不支持。 4.线型在示波器窗口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可点击直线、折线或点线来选择数据点和数据点之间的连接方式,体会各种连接方式的差异。 5.配色用鼠标左键双击图表区除曲线之外的元素会弹出标准颜色对话框,用户可以更改相应元素的颜色(比如将网格颜色改成与背景相同颜色)。 6.缩放用鼠标左键单击图表区刻度区的边界刻度并在框中输入和法值回车即可改变当前显示范围。 附录2PC-YW-22A双容液位控制实验平台使用说明书第一部分系统概况水箱为双容水箱,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它包含电控箱、水箱本体及由运动控制卡(有AD采集和PWM输出及驱动功能)和普通PC机、组态软件等组成的控制实验平台等三大部分。 11、原理框图 22、水箱本体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水箱底座2)直流电磁泵3)手动调节阀、单向阀4)液位传感器5)双容/三容水柱电控箱内安装有如下主要部件1)DRMC-B运动控制卡2)驱动板3)开关电源4)电源开关、指示灯、继电器等电气元件 33、控制平台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与IBM PC/AT机兼容的PC机或笔记本电脑(公司不提供)2)DRMC-B运动控制卡驱动程序3)组态演示实验软件第二部分系统安装1.连线1)将电控箱的开关打到关闭(OFF)的位置;2)将液位传感器通道与DB37芯插头连接起来;3)接通输出通道;4)如果用单台电脑控制时,请将串口线接1,同时将切换开关打到1位置(如下图),这时,电脑可以控制2个水柱;如果用2台电脑控制时,请将串口线分别接1和2,并将切换开关打到2位置,这时,一台电脑控制一个水柱。 5)将电源线一端插入电控箱插座,另一端接入220V AC电源;电控箱后面板如下图2.安装软件1)采集卡驱动程序的安装将光盘目录$:多变量液位控制系统组态软件Dll整个目录拷贝到MCGS安装目录下,即$MCGSProgramDrivers用户定制设备的目录下;2)将光盘目录$:多变量液位控制系统组态软件Dll目录中的Depush_ControlCard.dll文件拷贝到$:WINNTSYSTEM32目录下;3)将光盘目录“$:多变量液位控制系统组态软件mcgs_PG”下所有文件拷贝到硬盘中;3.注意事项1)在进行系统连线、拆卸与安装前,必须关闭系统所有电源。 2)使用前请仔细检查连线。 3)禁止放水箱的桌面上有未檫干的水。 4)禁止电源及电孔箱表面在残留有水珠的条件下就打开电源开始实验。 4水箱硬件使用说明1)如何向水箱中加水打开水柱的顶盖,可直接向水箱中加水;注意必须使用纯净水,不得使用自来水。 2)如何排水左旋开水箱左下角的白色塞子,可将水箱中的水排出。 3)如何调节手阀通过排水阀 1、2,用户可以调节排水量以便与泵和液位高度控制相配合;通过藕合阀,可以调节水柱1与2之间的液体的流速,从而改变藕合关系;4)如何溢流在液位过高时,液体会通过水柱中间的溢流管进行排水;5)如何保证在阀门关闭后,液位保持不变通过直流电磁泵上方的单向阀,可以保证水流单向流向水柱。 5.单台电脑控制和两台电脑控制方法5.单台电脑控制和两台电脑控制方法1)连线如果用单台电脑控制时,请将串口线接1,同时将切换开关打到1位置(如下图),这时,电脑可以控制2个水柱;如果用2台电脑控制时,请将串口线分别接1和2,并将切换开关打到2位置,这时,一台电脑控制一个水柱。 2)软件设置单台电脑控制时,电脑可以控制2个水柱,故可以进行“双变量控制”操作,这个时候,2个水柱都可以按设定的液位高度进行PID控制;2台电脑控制时,只能进行“单变量控制”操作,其中和1相连的电脑控制水柱2,和2相连的电脑控制水柱1。 电气接线图附录3PC-YW-22A双容液位控制实验平台软件使用说明书 一、MCGS组态软件安装使用具体安装及使用方法请参照“MCGS工控组态软件用户指南”或联机帮助。 二、使用前准备工作 1、采集卡驱动程序的安装将光盘目录$:多变量液位控制系统组态软件Dll整个目录拷贝到MCGS安装目录下,即$MCGSProgramDrivers用户定制设备的目录下; 2、将光盘目录$:多变量液位控制系统组态软件Dll目录中的Depush_ControlCard.dll文件拷贝到$:WINNTSYSTEM32目录下; 3、将光盘目录“$:多变量液位控制系统组态软件mcgs_PG”下所有文件拷贝到硬盘中; 4、双击桌面上“MCGS组态环境”图标进入程序; 5、如图1所示步骤新建一个工程文件,进入组态环境的设备窗口; 6、在图2设备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备工具箱,点击“设备管理”; 7、如图3所示操作,点安装,再选择包含“德普施运动控制卡.dll”文件的文件夹,点确定。 8、如图4所示操作,在左边窗口下,找到德普施运动控制卡(此目录与前面放置dll文件的目录相同)。 双击该项目,加到右边窗口,然后确定,回到“设备组态”,在图3设备管理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