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隋唐五代文学诗歌李白.ppt_第1页
第九讲 隋唐五代文学诗歌李白.ppt_第2页
第九讲 隋唐五代文学诗歌李白.ppt_第3页
第九讲 隋唐五代文学诗歌李白.ppt_第4页
第九讲 隋唐五代文学诗歌李白.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讲隋唐五代文学诗歌 李白 诗仙李白 701 762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 饮中八仙歌 一李白的简历和思想 青莲乡 因自称青莲居士 二十五岁起 辞亲远游 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 因遭权贵谗毁 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 曾为永王璘幕僚 因璘败系浔阳狱 远谪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 后卒于当涂 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 817 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 志在青山 的遗愿 将其墓迁至青山 李白 701 762 字太白 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静宁西南 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 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 今四川江油 李白一生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一 蜀中时期 726以前 李白五岁来蜀 一共呆了20年 主要是学习 自称 五岁诵六甲 十岁观百家 十五观奇书 十五好剑术 十五游神仙 还叫赵蕤的学过纵横术 游历蜀地名胜古迹 多同道士交往 二 以安陆为中心的漫游时期 726 742 李白 丈剑去国 辞亲远游 开始了祖国东部地区的漫游生活 经广陵 浮洞庭 历襄汉 上庐山 下金陵 扬州 会稽 求仙问道 结交豪雄 不到一年 散金三十余万 财尽后湖北安陆定居 娶前朝宰相许圉师孙女为妻 后又搬家到山东任城 今济宁 后又南下安徽南陵 三 长安时期 742 744 经道士吴筠的举荐 李白赴长安 玄宗破格 降辇步迎 官授翰林供奉 有其名无其实 遭权臣嫉恨 遂被 赐金放返 744年遇杜甫 结为好友 四 以东晋 梁园为中心的漫游时期 744 755 再次漫游 历经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等许多地方 五 安史之乱时期 755 762 755年冬 李白漫游江南 安史之乱爆发 时永王东下 李白怀报国之心 投奔李璘 永王败 李白被判处流放夜郎 今贵州桐梓 到四川巫山遇赦 幸得放返 时年59 61岁时李光弼率军追讨史朝义 欲请缨参军 行至金陵 因病而返 762年 诗人贫病交加 至安徽当涂族叔李阳冰家 当年十一月病逝 李白的思想特征 1 儒家思想 李白诗歌中常嘲讽腐儒 但李白对儒家思想并不反对 其不少诗文流露出了对孔子的崇敬和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他一生渴望建功立业 也都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2 道家思想 对李白影响最为深刻 李白自小就和道士交往 漫游时更是注重学道求仙 受道家影响的同时也接触到佛家的思想 在其诗歌中也有表现 3 纵横家思想 从小就曾从当时的纵横家赵蕤学纵横之术 其诗歌文章多次提到他喜好纵横术 总之 在李白身上 有纵横家的识见 道家的服食修炼 儒家的荣亲 侍君 三者结合为李白的总体思想 汲汲以求 为此奔走终生 二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1 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常自比管仲 张良 乐毅 诸葛亮 谢安 鲁仲连等 如 塞下曲 等 其一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其三骏马似风飚 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 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 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 独有霍嫖姚 其六烽火动沙漠 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 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 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 一战净妖氛 又如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天生我材必有用但用东山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奔亡道中其三谈笑三军却 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只箭 未射鲁连书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月化五白龙 翻飞凌九天 胡沙惊北海 电扫洛阳川 虏箭雨宫阙 皇舆成播迁 英王受庙略 秉钺清南边 云旗卷海雪 金戟罗江烟 聚散百万人 弛张在一贤 霜台降群彦 水国奉戎旃 绣服开宴语 天人借楼船 如登黄金台 遥谒紫霞仙 卷身编蓬下 冥机四十年 宁知草间人 腰下有龙泉 浮云在一决 誓欲清幽燕 愿与四座公 静谈金匮篇 齐心戴朝恩 不惜微躯捐 所冀旄头灭 功成追鲁连 2 揭露批判玄宗时的黑暗统治 表达对玄宗穷兵黩武开边拓境的不满 如 古风 五十九首 远离别 扶风豪士歌 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等扶风豪士歌洛阳三月飞胡沙 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 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向吴国 浮云四塞道路赊 东方日出啼早鸦 城门人开扫落花 梧桐杨柳拂金井 来醉扶风豪士家 扶风豪士天下奇 意气相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军势 饮酒岂顾尚书期 雕盘绮食会众客 吴歌赵舞香风吹 原尝春陵六国时 开心写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 明日报恩知是谁 抚长剑 一扬眉 清水白石何离离 脱吾帽 向君笑 饮君酒 为君吟 张良未逐赤松去 桥边黄石知我心 古风其十五燕昭延郭隗 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 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 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 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鹤举 千里独徘徊 古风其四十六一百四十年 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 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 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里 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 指挥回青天 当涂何翕忽 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 闭关草太玄 远别离远别离 古有皇英之二女 乃在洞庭之南 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 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 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 雷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 君失臣兮龙为鱼 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言尧幽囚 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 重瞳孤坟竟何是 帝子泣兮绿云间 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 见苍梧之深山 苍梧山崩湘水绝 竹上之泪乃可灭 古风其三十四羽檄如流星 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 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 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 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 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月 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 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 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 心摧两无声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云南五月中 频丧渡泸师 毒草杀汉马 张兵夺云旗 至今西二河 流血拥僵尸 将无七擒略 鲁女惜园葵 咸阳天下枢 累岁人不足 虽有数斗玉 不如一盘粟 经乱後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四海望长安 颦眉寡西笑 苍生疑落叶 白骨空相吊 幽州胡马客歌 名将古谁是 疲兵良可叹 何时天狼灭 父子得安闲 3 表现自己豪放傲岸的性格和对自由的向往追求以及怀才不遇的郁闷 如 将进酒 行路难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独坐敬亭山 梁甫吟 等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梁甫吟长啸梁甫吟 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 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 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 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 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 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 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 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 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 三时大笑开电光 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 以额叩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 杞国无事忧天倾 豸契 豸俞 磨牙竞人肉 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 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 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 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 亚夫诒尔为徒劳 梁甫吟 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 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 大人 鲵鱼换山 山兀 当安之 4 描写赞颂祖国雄伟壮丽的山河等 如 望天门山 庐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 关山月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 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 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 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 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 琴心三叠道初成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 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蜀道难噫吁戏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 岩不可攀 谗言换山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 虺虫换豕 崖转石万壑雷 石冰 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5 抒写普通人的感情及平民的生活 如 赠孟浩然 赠汪伦 越女词 之三等 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白游泾县桃花潭 村人汪伦常酝美酒待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越女词五首其一长干吴儿女 眉目艳新月 屐上足如霜 不著鸦头袜 其二吴儿多白皙 好为荡舟剧 卖眼掷春心 折花调行客 其三耶溪采莲女 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其四东阳素足女 会稽素舸郎 相看月未堕 白地断肝肠 其五镜湖水如月 耶溪女似雪 新妆荡新波 光景两奇绝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 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 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 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 三谢不能餐 长干行其一妾发初覆额 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 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 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 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 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 瞿塘滟预堆 预加水旁 五月不可触 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 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 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 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 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 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 直至长风沙 三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江上吟木兰之 沙棠舟 木世 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 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 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 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 汉水亦应西北流 1 豪迈的气势 奔放的激情 杜甫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2 飘逸 潇洒的韵致 杜甫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苏轼 太白诗飘逸 王安石 白之歌诗 豪放飘逸 如 李白诗里的 水 意象 月 意象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水色梦沅湘 长沙去何穷 渡荆门送别仍连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江夏别宋之悌楚水清若空 遥将碧海通 仙人东方生水续万古流 亭空千霜月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尧祠笑杀五湖水 至今憔悴空荷花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秋波落泗水 海色明徂徕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好风吹落日 流水引长吟 送殷淑三首流水无情去 征帆逐吹开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把酒问月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山中问答桃花流水 然去 上穴下目 别有天地非人间 月意象清辉照海月 美价倾皇都古风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帏望月空长叹长相思狂风吹古月 窃弄章华台 司马将军歌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玉阶怨莫教明月去 留著醉嫦蛾 宫中行乐词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清平乐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秋歌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长相思日色已尽花含烟 月明如素愁不眠 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玉山自倒非人推 劳劳亭歌苦竹寒声动秋月 独宿空帘归梦长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3 想象的奇特 夸张的大胆 比喻的新鲜 跳跃的思路 跌宕变幻的结构 如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 划却君山好 平铺湘水流 4 自由的格律 清水出芙蓉 的语言风格 随手拈来 脱口而出 李白诗歌现存900多首 其中古体诗乐府诗149首 七言歌行80余首 8首七律 115首五律 绝句93首 其乐府诗 七言歌行有歌谣的特征 赵翼说 才气豪迈 全以神运 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胜 准确地道出李诗语言清新自然而不雕琢的特点 如 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 然去 上穴下目 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子夜吴歌春歌秦地罗敷女 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 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 五马莫留连 夏歌镜湖三百里 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 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 归去越王家 秋歌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冬歌明朝驿使发 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 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 几日到临洮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通常归结为浪漫主义 所有这些青春 豪气 边塞 江山 美景都体现一个共同的精神 即笑傲王侯 蔑视世俗 不满现实 指斥人生 深刻的反映着那个时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绪 和要求突破传统的羁缚 渴望建功立业 猎取功名富贵 进入上层社会的愿望 以及纵情欢乐 傲岸不逊 恣意反抗的鲜明个性 奏出了盛唐诗艺最强音 四李白的地位及影响 杜甫诗曰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 韩愈 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李阳冰 草堂诗序 千载独步 惟公一人 张戒 岁寒堂诗话 贺诗乃李白乐府中出 瑰奇谲怪则似之 秀逸天拔则不及也 宋王禹村作 李太白真赞 陈亮作 谪仙歌 都表达了对李白的仰慕之情 宋苏轼 陆游 明清时高启 杨慎 龚自珍都受其影响 朱熹 作诗先用看李杜 如士人治本经 本经既立 次第方可看黄以次诸家诗 行路难其三 李白 创作背景李白遭谗离京之迷 avi 行路难 是古代乐府杂曲 本为汉代歌谣 乐府题解 云 行路难 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 李白此作的题旨也相类 但全诗却悲而不伤 自有豪气英风在 公元742年 天宝元年 李白奉诏入京 担任翰林供奉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 被世人称作 诗仙 他才高志大 很想像管仲 张良 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 可是入京后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 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 两年后被 赐金放还 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 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 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 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 行路难 不畏权贵 李白戏弄高力士 李白虽受玄宗之宠 但恐为李林甫所害 只舞文弄墨 不敢贸然涉足政治 李林甫是通过高力士的关系才得以飞黄腾达 所以李白对高力士也没有好感 一天 渤海国使者呈入番书 文字非草非隶非篆 迹异形奇体变 满朝大臣 均不能识 玄宗怒道 堂堂天朝 济济多官 如何一纸番书 竟无人能识其一字 不知书中是何言语 怎生批答 可不被小邦耻笑耶 众皆汗颜 正为难间 玄宗想到李白 即召入宫 李白却识得番文 宣诵如流 玄宗大悦 即命李白亦用番字 草一副诏 李白欲借此机会奚落高力士 乞请高力士为他脱靴xue 玄宗笑诺 遂传入高力士 高力士一直是玄宗身边最亲近之人 官封冠军大将军 右监门卫大将军 渤海郡公 权势熏天 怎肯受此窘辱 只因玄宗有旨 不便违慢 没奈何忍气吞声 遵旨而行 李白非常欣慰 遂草就答书 遣归番使 高力士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 但李白正受玄宗所宠 他不好直接在玄宗面前抵毁李白 继而转向贵妃 一天 高力士与贵妃谈及诗歌 劝贵妃废去清平调 贵妃道 太白清才 当代无二 奈何将他诗废去 高力士冷笑道 他把飞燕比拟娘娘 试想飞燕当日 所为何事 乃敢援引比附 究是何意 贵妃立时变色 这完全是诬陷 清平调 是赞美杨贵妃的惊艳之美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相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原来唐代妇女以丰满为美 贵妃亦不例外 而汉代妇女自皇后赵飞燕始 以纤瘦为美 汉成帝生怕大风把赵飞燕吹走 还专为她建了一座七宝避风台 玄宗尝戏语贵妃道 似汝当便不畏风 任吹多少 也属无妨 贵妃知玄宗有意讥嘲 未免介意 女人心胸狭窄 贵妃受高力士挑拨 误认为李白作诗嘲讽自己体形偏胖 不由得忌恨起李白来 自此贵妃入侍玄宗 屡说李白纵酒狂歌 失人臣礼 玄宗虽极爱李白 奈为贵妃所厌 也只得与他疏远 不复召入 李白知为高力士报复 亦对李林甫把持的朝廷失去信心 天宝三载 李白恳求还归故里 玄宗赐金放还 李白遂又浪迹四方去了 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二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 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 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 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 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 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 归去来 行路难其三有耳莫洗颍川水 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 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 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 吴中张翰称达生 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 何须身后千载名 有耳莫洗颍川水 庄子 尧让天下 许由遂逃箕山 洗耳于颍水 晋皇甫谧 高士传 卷上 许由 篇 尧让天下于许由 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 箕山之下 尧又召为九州长 由不欲闻之 洗耳于颍水滨 典故 颍水洗耳 相传尧访贤禅让天下 在箕山附近访得许由 尧让其治天下 许由以为是一种羞辱而不肯接受 遁耕于箕山之下 尧又召许由任九州长 许由认为听到这个任命玷污了自己的耳朵 于是洗耳于颍水之滨 许由品德高尚 才智过人 很受部族崇敬 部落联盟领袖尧觉得自己年事已高 四处寻访贤人 发现了许由 决定把天下让给他 许由认为自己德才不如虞舜 担心尧的几个儿子不服 引起内乱误了国家大事 让百姓受苦 便连夜私奔箕山隐居 后来 唐尧听说许由隐居箕山 又派人来请他做九州长官 来人传达唐尧的旨意后 苦口婆心劝他立即上任 许由认为自己可为良民 而不可任高官 决定不去就任 便到颍水洗耳朵 表示不愿听 箕山现在还有 挂瓢崖 洗耳泉 据说许由在山泉之下正在为牛饮水之际 尧与之商谈禅天下 许由听说此事 马上把饮牛喝水的瓢挂在山崖上 把自己的耳朵用此水洗了洗 以示去其污秽之言 逃入深山林去了 这个事情 嵩山脚下童叟皆知 有口莫食首阳蕨 史记 伯夷列传 武王已平殷乱 天下宗周 而伯夷 叔齐耻之 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 遂饿死于首阳山 索引 薇 蕨也 按薇 蕨本二草 前人误以为一 典故 夷齐让国不食周粟采薇而食 相传伯夷 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 今河北省卢龙县西 国君的长子和三子 孤竹国国君在世时 想立叔齐为王位的继承人 他死后叔齐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 伯夷说 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 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 于是伯夷逃走了 叔齐仍不肯当国君 也逃走了 百姓就推孤竹国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 伯夷 叔齐兄弟之所以让国 是因为他们对商纣王当时的暴政不满 不愿与之合作 他们隐居渤海之滨 等待清平之世的到来 后来听说周族在西方强盛起来 周文王是位有道德的人 兄弟2人便长途跋涉来到周的都邑岐山 今陕西岐山县 此时 周文王已死 武王即位 武王听说有二位贤人到来 派周公姬旦前往迎接 周公与他们立书盟誓 答应给他们兄弟第二等级的俸禄和与此相应的职位 他们2人相视而笑说 奇怪 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那种仁道呀 他们发现周朝因崇尚计谋 依仗兵力而壮大威势 用宰杀牲畜 血涂盟书的办法向鬼神表示忠信 到处宣扬自己的德行来取悦于民众 用征伐杀戮来求利 这是用推行错误的行为来取代商纣的残暴统治 他们2人对投奔西周感到非常失望 当周武王带着装有其父亲周文王的棺材 挥军伐纣时 伯夷拦住武王的马头进谏说 父亲死了不埋葬 却发动起战争 这叫做孝吗 身为商的臣子却要弑杀君主 这叫做仁吗 周围的人要杀伯夷 叔齐 被统军大臣姜尚制止了 周武王灭商后 成了天下的宗主 伯夷 叔齐却以自己归顺西周而感到羞耻 为了表示气节 他们不再吃西周的粮食 隐居在首阳山 今山西永济西 以山上的野菜为食 周武王派人请他们山 并答应天下相让 他们仍拒绝出山仕周 后来 一位山中妇人对他们说 你们仗义不食周朝的米 可是你们采食的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呀 妇人的话提醒了他们 于是他们就连野菜也不吃了 到了第七天 快要饿死的时候 他们唱了一首歌 歌辞大意是 登上那首阳山哪 采集野菜充饥 西周用残暴代替残暴啊 还不知错在自己 神农 舜 禹的时代忽然隐没了 我们的归宿在哪里 哎呀 我们快死去了 商朝的命运已经衰息 于是他们饿死在首阳山脚下 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 高士传 巢父谓许由曰 何不隐汝形 藏汝光 此句言不露锋芒 随世俯仰之意 许由要找一个离尧帝越远越好的落脚地方 但问题是身上带的盘缠不足以支持他逃到天涯海角 左思右想之后 许由先生把目光停在了前面不远处的一座山峰箕山 这座山峰后来名声大震 被称为隐者之山 许由以后 很多隐士都在这座山上隐居 但许由先生不知道 在他跨入这座山之前早已经有另外一位大隐士捷足先登了 这位隐士在许由先生的生命里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不仅是他的朋友 知己 还是他的仇敌 他的一句话影响了许由先生的晚年生活 巢父先生已经萁山隐居了多年 对这个不速之客感到好奇 当许由先生回过头来 四目相对的那一刹那 他们已经成了对方的知己 当许由先生说明来意之后 巢父先生惊喜的说 终于把你盼来了 兄弟我在这里等你多时了 阁下不嫌弃的话 就住到我家里去吧 巢父谓许由曰 何不隐汝形 藏汝光 吾观自古贤达人 功成不退皆殒身 鲍照 拟行路难 自古圣贤尽贫贱 史记 蔡泽列传 四时之序 成功者去 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 功已成矣 而遂以车裂 白起 功已成矣 而遂赐剑死于杜邮 吴起 功已成矣 而卒枝解 大夫种为越王深谋远计 令越成霸 功已彰而信矣 勾践终负而杀之 此四子者 功成不去 祸至于身 秦国原本是地处西陲的一个小国 秦孝公时用商鞅变法 奠定了国家富强的基础 而后 不断向外发展势力 国力强盛 孝公死后 受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 车裂而死 秦昭王时 任用白起为将 攻陷魏国 攻占郢都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后 白起本拟乘胜灭赵 韩国和赵国惊恐万分 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应侯范雎说 白起擒杀赵括 围攻邯郸 赵国一亡 秦就可以称帝 白起也将封为三公 他为秦攻拔七十多城 南定鄢 郢 汉中 北擒赵括之军 虽周公 召公 吕望之功也不能超过他 现在如果赵国灭亡 秦王称王 那白起必为三公 您能在白起之下吗 即使您不愿处在他的下位 那也办不到 今灭掉赵国 还不如让韩 赵割地求和 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 于是范雎以秦兵疲惫 急待休养为由 请求允许韩 赵割地求和 昭王应允 白起闻知此事 从此与范雎结下仇怨 当年九月 秦发兵邯郸 正赶上白起有病 不能走动 秦兵节节败退 秦兵围攻邯郸 久攻不下 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 秦军伤亡惨重 白起听到后说 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 现在如何 昭王听后大怒 强令白起出兵 白起自称病重 经范雎请求 仍称病不起 于是昭王免去白起官职 降为士兵 迁居阴密 今甘肃灵台县西 由于白起生病 未能成行 在咸阳住了三个月 这期间诸侯不断向秦军发起进攻 秦军节节退却 告急者接踵而至 秦王派人遣送白起 令他不得留在咸阳 白起离开咸阳 到杜邮 昭王与范雎等群臣谋议 白起被贬迁出咸阳 心中怏怏不服 有怨言 不如处死 于是昭王派使者拿了宝剑 令白起自刎 吴起卫国左氏 山东定陶 人 吴起喜好用兵 一心想成就大名 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与 儒林列传 记吴起在鲁 尝学于曾子 至魏又拜子夏为师 周威烈王十四年 前412年 齐国进攻鲁国 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 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 对他有所怀疑 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 就毅然杀了自己的妻子 表示不倾向齐国 史称杀妻求将 鲁君终于任命他为将军 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 吴起治军严于己而宽于人 与士卒同甘共苦 因而军士皆能效死从命 鲁军大获全胜 吴起的得势引起鲁国群臣的非议 一时流言四起 鲁国有些人在鲁王面前中伤吴起 鲁君因而疑虑 就辞退了吴起 吴起离开鲁国后 听说魏文侯很贤明 想去凭本事游说他 文侯问大臣李悝说 吴起为人如何 李悝说 吴起贪荣名而好色 但是 他用兵司马穰苴也不能超过他 这样魏文侯就任命他为将军 率军攻打秦国 攻克五座城邑魏文侯死后 吴起继续效力于他儿子魏武侯 宰相公叔对吴起非常畏忌 便在武侯面前诬陷吴起 武侯因而对吴起有所怀疑而不信任他 吴起害怕武侯降罪 于是离开魏国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平素听说吴起很能干 吴起一到楚国就被任为相 他严明法令 撤去不急需的官吏 废除了较疏远的公族 把节省下的钱粮用以供养战士 主要目的是加强军队 破除纵横稗阖的游说 于是南面平定了百越 北面兼并了陈国和蔡国 并击退了韩 赵 魏的扩张 向西征伐了秦国 因此诸侯都害怕楚国的强大 原来楚国的贵族都想谋害吴起 到楚悼王死后 公族责成和大臣叛乱而攻击吴起 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旁伏在尸体上 意在以此或者可使作乱者有所顾忌 若作乱者无所顾忌 射我必中王 中王 自然就暴露他们是反叛的罪人 但追杀吴起的楚贵族还是射杀了吴起 箭也射到了悼王的身上 这一年是公元前381年 悼王葬后 太子 楚肃王戚 即位 就派令尹 楚国的最高军政官员 全部杀了因射刺吴起而同时射刺中了悼王尸体的人 由于射刺吴起被诛灭宗族的有七十多家 史记 越世家 范蠡遂去 自齐遗大夫种书曰 飞鸟尽 良弓藏 狡兔死 走狗烹 遗 送 种 文种 与蠡均为春秋越国的大臣 辅助越王句践复国灭吴 范蠡即行逃走 临逃走时写了一封信给越王国的宰相文仲 信上说 狡兔尽 走狗烹 飞鸟尽 良弓藏 勾践颈项特别长而嘴象鹰嘴 这种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 你最好尽快离开他 文仲看完信后大大地不以为然 不相信世上会有这种冷血动物 但他不久就相信了 但已经迟了 勾践亲自送一把剑 吴王国宰相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 给文仲 质问他说 你有七个灭人国家的方法 我只用了三个就把吴王国灭掉 还剩下四个方法 你预备用来对会谁 文仲除了自杀外别无选择 子胥既弃吴江上 子胥 伍子胥 吴越春秋 卷五 夫差内传 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 乃使人赐属镂之剑 子胥 遂伏剑而死 吴王乃取子胥尸 盛以鸱夷之器 投之于江中 又见 国语 吴语 伍子胥原本楚人 世代为楚高官 因受小人构陷 其父兄为楚平王所杀 伍子胥先逃亡至郑 后又投靠于吴 见吴国公子光素有大志 便献计助他夺得王位 即吴王阖闾 此后 伍子胥与大军事家孙武共同辅佐吴王西破强楚 南服越人 北镇晋国 而使吴国称霸一时 伍子胥也由此博得著名军事家 谋略家的美名 在民间享有盛誉 然而 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吴国老臣 于国有功的大军事家大谋略家 最后竟落得被吴王夫差赐剑自杀的境地 一生功名毁于一旦 司马迁认为他 弃小义 雪大耻 名垂于后世 其实不然 所谓性格即命运 伍子胥正是因为其胸襟狭隘 多疑残暴 重小利而失大义 才造成了命运的悲剧 阖闾死 夫差继位 破越并称霸中原之后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厉兵秣马 随时准备报亡国之恨 伍子胥由此预感吴国终将为越国所灭 于是谏言夫差灭掉越国这个心腹之患 夫差出于战略考虑 觉得越已经臣服 再赶尽杀绝显得没有道义 无法在诸侯国中服众 所以没有听从伍子胥的个人意见 此时 伍子胥的私心再度抬头 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今后不受伤害 他不惜甘冒叛国的风险 竟乘吴王派他使齐下挑战书之机 将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 改姓王孙氏 身为吴国大臣 却把自己子女托付给敌国照看 这无疑给了有心人以 里通外国 心怀二心 的口实 再有道的君王也受不了臣子这种公然背叛 何况本来就有些昏庸的夫差呀 于是 夫差赐剑令其自杀 如果伍子胥拚死相谏 也算是一大忠臣 如果抗旨不遵 反戈一击 也算是一条汉子 但他选择了服从 做顺臣也就罢了 偏偏他还鸭子死了嘴硬 临死前交代手下人 一定要把眼珠挖下来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 亲眼看着有朝一日越国从这里进来灭吴 别说是一代霸主的夫差 就是换了一般人听了这尖酸刻薄的咒语 怎么受得了 于是夫差派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进一个皮口袋扔进了江中 屈原终投湘水滨 屈平 约公元前339年 约公元前278年 字原 通常称为屈原 又自云名正则 字灵均 汉族 战国末期楚国丹阳 今湖北秭归 人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 但却屡遭排挤 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 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陆机雄才岂自保 华亭鹤唳讵可闻 晋书 陆机传 载 陆机因宦人诬陷而被杀害于军中 临终叹曰 华亭鹤唳 岂可复闻乎 西晋时 陆机 261 303 字士衡 吴郡吴县 今江苏苏州 人 文采出众 为一代名士 与其弟陆云合称 二陆 成都王司马颖爱才 重用陆机 讨伐长沙王司马义时 用陆机为主帅 统领兵士二十余万 陆机请辞 成都王不允 部将见这个南方主帅书生气十足 都不服调配 加上陆机缺乏作战经验 结果损兵折将 大败而归 有人诬陷陆机与长沙王有私 成都王遂派人抓捕陆机 陆机闻讯 苦笑脱去战袍 叹道 欲闻华亭鹤唳 可复得乎 于是平静地接受极刑 晋惠帝太安二年 303 在邺城发生了一起惨祸 成都王司马颖无情的残害了求仕中原的南人代表陆机 陆云 陆耽兄弟 同时遇害的还有陆机之子陆蔚 陆夏等 南士孙拯等也受牵连而死 作为汉晋之际江东大族 首望 的陆氏家族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晋书 陆云传 载时人孙惠的话说 不意三陆相携暗朝 一旦湮灭 道业沦丧 痛酷之深 荼毒难言 国丧俊望 悲岂一人 唐太宗在 晋书 陆机陆云传 论中也对机 云之死深表惋惜 陆机为司马颖所杀 临终时叹道 华亭鹤唳 岂可复闻乎 遇害于军中 时年四十三 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 陆机于吴亡入洛以前 常与弟云游于华亭墅中 后以 华亭鹤唳 为感慨生平 悔入仕途之典 李斯税驾苦不早 税驾 犹解驾 言解下驾车的马匹休息 税 解脱 史记 李斯列传 载 李斯喟然叹曰 斯乃上蔡布衣 今人臣之位 无居臣上者 可谓富贵极矣 物极则衰 吾未知所税驾 李斯 公元前280年 公元前208年 秦代政治家 战国末年楚国上蔡 今河南上蔡西南 人 早年为郡小吏 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 学成入秦 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 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 成帝业 被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 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 离间各国君臣 又任其为客卿 李斯关于 督责之术 严刑酷法和君王的独断专行 的主张 既有取宠于秦二世的一面 也有他继承法家思想的一面 在上书中 他也是一再引申不害 韩非的话 来证实自己的看法 不过 李斯讲得更加露骨而已 糊涂可笑的秦二世 不顾天下百姓的反抗 采纳了李斯的 督责之术 此后 杀人多者为 忠臣 残忍者为 明吏 弄得天下怨声载道 在李斯 赵高的怂恿下 秦二世胡亥更加奢侈腐化 胡作非为 为了镇压农民起义 不断地从关中征发人民去打仗 给人民造成极大的负担 秦二世胡亥为了修好阿房宫 征发徭役 把人民推向苦难的深渊 当时全国人民的反秦起义已经风起云涌 为了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 李斯同右丞相去疾 将军冯劫劝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宫 减少一些徭役 当时 秦二世正与宫女宴饮作乐 见李斯等人上书十分恼怒 下令将他们逮捕入狱 李斯在狱中多次上书 都被赵高扣留 赵高借机说李斯与其儿子李由谋反 对李斯严刑拷打 刑讯逼供 李斯被迫承认谋反 在秦二世二年 前208年 七月被杀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史记 李斯列传 二世二年七月 具斯五刑 论腰斩咸阳市 斯出狱 与其中子俱执 顾谓其中子曰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 岂可得乎 李斯专权 为赵高所陷 下狱 伏诛前 顾其子曰 欲牵黄犬 臂苍鹰 出上蔡东门 逐狡兔 岂可得乎 后以 上蔡苍鹰 为典 指不知激流勇退 以致罹祸而悔恨莫及 君不见 吴中张翰称达生 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 何须身后千载名 晋书 张翰传 张翰 字季鹰 吴郡吴人也 为大司马东曹掾 因见秋风起 乃思吴中菰菜 莼羹 鲈鱼脍 曰 人生贵得适志 何能羁官数千里 以要名爵乎 遂命驾而归 或谓之曰 卿乃纵适一时 独不为身后名邪 答曰 使我有身后名 不如即时一杯酒 时人贵其旷达 张翰 西晋文学家 字季鹰 吴郡吴县 今江苏苏州 人 生卒年不详 性格放纵不拘 时人比之为阮籍 号 江东步兵 齐王司马执政 召授为大司马东曹掾 当时王室争权 张翰托言见秋风起而思吴中鲈lu鱼 弃官还乡 不久 齐王败 张翰因得免于难 现在的周庄有一种水生植物莼菜 用来煮汤 鲜美可口 西晋文学家张翰比喻怀念家乡的 莼鲈之思 就是指莼菜和鲈鱼做成的 莼菜鲈鱼羹 张翰曾在齐王司马冏 ji ng 执政时任大司马东曹掾 忽一日见秋风刮起 顿时思念故乡吴中的菰 g 菜 莼羹 鲈鱼 说 人生贵适志 何能羁官千里以要名爵乎 遂辞官归隐江东故居 后司马莼败亡 当时人都称赞张翰识时机 有人问他 卿乃可纵适一时 独不为身名耶 张翰回答 使我有身后名 不如即时一杯酒 此篇纯言退意 与第一篇心情有异 通篇以对比手法 前四句言人生须含光混世 不务虚名 中八句列举功成不退而殒身者 以为求功恋位者诫 最后赞成张翰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 一篇之意三层而两折 言虚名无益 是不否定事功之意 而功成则须及时退身 一为避祸 二求适意自由 这是李白人生哲学的基调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背景导入 六朝古都金陵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争相游览之地 唐怀古诗中 以金陵为吟咏对象的数不胜数 李白的 登金陵凤凰台 是较早的一首 以金陵为国都的六个朝代的相关知识 六朝古都 东吴 东晋 以及南北朝中的宋 齐 梁 陈 这些朝代统治的时间加到一起才270多年 政权更迭频繁 回忆学习过的有关金陵的怀古诗作 刘禹锡的 乌衣巷 和 石头城 杜牧的 江南春绝句 和 泊秦淮 李商隐 南朝 和 咏史 等 都抒发了历史沧桑变化的兴亡之叹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绝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 后庭花 泊秦淮 玄武湖中玉漏催 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 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柹 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 江令当年只费才 南朝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 岂得珍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 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 终古苍梧哭翠华 咏史 以金陵为怀古对象的诗歌中 李白的 登金陵凤凰台 是较早的一首 交待背景 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 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 被排挤离开长安 南游金陵时所作 李白很少写律诗 而 登金陵凤凰台 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 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 心潮澎湃 即刻诗性大发 怎奈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心头 尽管如此 李白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 也没有忘记 黄鹤楼 这首诗 后来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 用崔颢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 登金陵凤凰台 提问 哪位同学背诵崔颢 黄鹤楼 诗 齐声朗诵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盛唐时代诗人崔颢的一首著名的七言诗 记述他登黄鹤楼触景抒怀的作品 关于这首诗有这样的说法 1 唐诗纪事 里记载说 传说李白游黄鹤楼读到这首诗后大为佩服 曾慨叹地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最后是李白 无作而去 据说李白游黄鹤楼时也曾试作七律 欲与崔诗一较短长 而终未能成篇 才作此叹语 这可由李白的 鹦鹉洲 诗与好几年后写成的 登金陵凤凰台 跟崔颢的这首 黄鹤楼 诗的风格近似去确认这一点 2 宋代严羽的 沧浪诗话 更推为 唐人七言律诗 当以崔颢 黄鹤楼 为第一 如果从律诗的角度去看 此诗并不符合格律的要求 前半段是古风 或半段才与律诗格律相符 内容上也不很健康 至少不令人奋进 消沉和颓废的情绪笼罩着诗人 也笼罩着读者千年 元人辛文房 唐才子传 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 因见崔颢此作 为之敛手 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 未必真有其事 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 其 鹦鹉洲 诗前四句说 鹦鹉东过吴江水 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 芳洲之树何青青 与崔诗如出一辙 又有 登金陵凤凰台 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 为此 说诗者众口交誉 如严羽 沧浪诗话 谓 唐人七言律诗 当以崔颢 黄鹤楼 为第一 这一来 崔颢的 黄鹤楼 的名气就更大了 古人在诗词中题咏黄鹤楼的很多 最著名的当是崔颢这首七律和李白的七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 又名蛇山 而得名 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 历代屡毁屡建 攀山登楼 居高临下地可俯瞰江汉 极目千里 眼前茫茫苍域 身侧滚滚袤江 真如陆游 入蜀记 之说 号为天下绝景 崔颢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 借传说落笔 然后生发开去 仙人跨鹤 本属虚无 现以无作有 说它 一去不复返 就有岁月不再 古人不可见之憾 仙去楼空 唯余天际白云 悠悠千载 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 诗人崔颢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 气概苍莽 感情真挚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金陵凤凰台 金陵 即今江苏省南京市 风凰台 在金陵凤凰山上 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 乃筑台 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已毁 凤凰台 在南京集庆门附近的凤台山 位于中华门内西南隅 因凤凰台在此而得名 凤台山地势高亢 为睹 大江前绕 鹭洲中分 最佳处 唐朝诗人李白曾来此登眺 留下了千古呤唱的诗篇 登金陵凤凰台 唐五代十国时杨吴筑城时 山势被切断 凤凰台被围在城内 但仍有前临城墉 yong 城墙 聚宝门至三山门段 后俯淮水 镇淮桥至西水关段 之势 纵横仍有十来里左右 直到明初筑城 由于城垣高崇 大江前绕 鹭洲中分 之势 遂为城垣所掩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留下的优美绝唱 凤凰台也因此而闻名遐迩 然而 世事变迁 古凤凰台早已难寻其迹 有诗无台一直是千古憾事 近年来 南京雨花台区政府审时度势 决定再现这一独特的人文景观 并反复论证 最终选址于具有 三山烟霞 二水奔流 之诗境的江心洲洲头 历时一年建成的古凤凰台景区占地2 2万平方米 主体建筑凤凰楼高25米 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远望则巍峨壮观 近观则雕梁彩绘 登高远眺 东接河西新区 西枕长江浪波 南抱三山葱茏 北临万家灯火 大江风貌尽收眼底 确实是一处叹为观止的胜地 登台览江 可感受诗人李白当年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的意境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 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 却不嫌重复 音节流转明快 极其伏美 在封建时代 凤凰是一种祥瑞 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 如今凤去台空 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 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 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李白用 凤凰台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登临抒怀 而是别有机杼 从远古时代开始 凤凰便一直被认为有祥瑞的意义 并且与社会的发展有关 美好的时代 凤凰鸟则从天而降 一片天籁之声 因此 凤凰鸟的出现 多半显示着称颂的意义 然而李白在这里首先点出凤凰 却恰恰相反 他所抒发则是由繁华易逝 圣时难在 惟有山水长存所生发出的无限感慨 引来凤凰的元嘉时代已经永远的过去了 繁华的六朝也已经永远的过去了 只剩下浩瀚的长江之水与巍峨的凤凰之山依旧生生不息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衣冠 借指当时豪门世族 古丘 古墓 三四句就 凤去台空 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 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 诗人感慨万分地说 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 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 那一时的烜赫 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三四句的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从 凤去台空 的变化时空入手 继续深入开掘其中的启示意义 生子当如孙仲谋 的吴大帝 风流倜傥的六朝人物 以及众多的统治者 他们都已经被埋入坟墓 成为历史的陈迹 就连那巍峨的宫殿如今也已经荒芜破败 一片断壁残垣 煊赫与繁华究竟留给历史什么可以值得纪念的东西呢 这里含蕴着李白独特的历史感喟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三山 一名拥国山 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边 因三峰并列 南北相连而得名 半落 形容三山有一半被云遮住 二水 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 西入长江 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 白鹭洲 古代长江中的沙洲 在今南京市水西门外 因多聚白鹭得名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 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 投向那不尽的江水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