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同名1714).doc_第1页
地域文化(同名1714).doc_第2页
地域文化(同名1714).doc_第3页
地域文化(同名1714).doc_第4页
地域文化(同名171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洋务运动时期,湖南人士中有几位比较著名的外交.家和向西方学习的先行者,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此列的是 易白沙王之春曾纪泽郭嵩焘2洋务运动时期,湖南人士中还产生了近代中国最早的外交.家,其中被任命为第二任驻外公使的是 魏源李鸿章曾纪泽郭嵩焘3下列人物中,不能被认为湖湘学派代表人物的是 胡宏胡安国张栻程颐4 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嘉道年间湘藉经世派的是 陶澍贺长龄汤鹏叶德辉5下列人物中,属于向西方学习的先行者的是 张栻陶澍汤鹏郭嵩焘6“专以开浚知识,恢张能力,拓充公益为主义”为宗旨的学会是南学会致用学会任学会新民学会7仁学一书的作者是 魏源谭嗣同曾国藩宋教仁8关于宋代湖湘学派的学风,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重道德节操重经世务实奉程朱理学为正宗9湖南的学术中心也自衡山转移到了长沙的标志是: 湘军的军事胜利张栻掌教岳麓书院,传授理学朱熹到岳麓书院讲学周敦颐到长沙讲学授徒10湖湘学派最早创世者的学术思想都直接渊源于 张栻周敦颐朱熹程颐、程颢11提出“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以入动,不息不滞”以及“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的湖湘哲学家是 张栻周敦颐谭嗣同王船山12湖南人普遍具有刚劲强悍的性格,至于湖南人这种性格的成型原因,下列那一项明显有误 理学移民血缘地理13湘军对太平天国战争的胜利,已使它的卫道精神得到湖南士人广泛的认同,保守势力上升,下列选项,不属于其表现的是 刻印古籍开展维新运动扩建学校书院重修地方志14湖南近代数十年反洋教斗争中各个社会阶层所散发的大量揭帖文告、诗文论著,最基本的内容是宣扬“黜异端,以崇正学”西方传教士的种种劣迹排弃西方科技强调维新变法.15湖南近代反洋教运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 湘军将领.手工业者农民官员士绅16论诗推崇宋代诗人苏东坡和黄庭坚,极力主张恢复宋代诗风,成为道咸时期“宋诗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开 “同光体”先河的是 曾国藩吴敏树黎庶昌何绍基171871年,奏请选派留学生“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的大臣是 何绍基曾国藩吴敏树黎庶昌18洋务运动时期,湖南人士中还产生了近代中国最早的外交.家,其中被任命为第一任驻外公使的是 魏源李鸿章曾纪泽郭嵩焘19洋务运动时期,湖南人士中还产生了近代中国最早的外交.家,其中被任命为第二任驻外公使的是 魏源李鸿章曾纪泽郭嵩焘20洋务运动时期,湖南人士中有几位比较著名的外交.家和向西方学习的先行者,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此列的是 易白沙王之春曾纪泽郭嵩焘21湖南维新人士从船山学说中受到的启迪是多方面的,其中下列内容不属于此列的是 排满复明器体道用说民族主义思想“趋时更化”的进化发展观22近代湖南的第一份新式报纸,是维新时期创办的 湘学新报湘学从报时务报湘报231898年,陈宝陈宝箴委托唐才常主办的报纸是 湘报时务报.湘学从报湘学新报24维新时期,因为梁启超、韩文举等人大力鼓吹变法维新,倡言民权平等,成为当时湖南思想最激烈之地的地方是 时务学堂.南学会公法学会法律学会25开办学会是维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学堂、报刊三者合一,都以开民智为主要目的。湖南维新时期学会众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南学会法律学会公法学会时务学堂26湖南维新运动中最杰出的思想家和勇士是 谭嗣同郭嵩焘梁启超魏源27湖南维新运动时期保守人士的代表是 叶德辉梁启超徐仁铸魏源28湖南开设最早的私立中等学校是胡元倓等于1903年3月创办的 明德学堂时务学堂淑慎女学周南中学.29在20世纪初,湖南教会学校中最著名的是由美国雅礼会创办的 雅礼学校宜湘学校淑慎女学圣公学会30发起创办的湖南第一家民办的教育刊物周南教育的是 徐特立宋教仁徐仁铸黄兴3120世纪初湘籍留日学生所办一些具有较大影响的刊物,下列四项选项哪一项不在其中 游学译编二十世纪之支那洞庭波.湖南官报32在新湖南中以论述民族建国主义为出发点,系统地阐述自己关于个人权利及国家民主的思想的是 杨毓麟易白沙杨昌济黄兴33黄兴积极致力于发展实业,提出的具体主张中,他认为最为重要的是 修铁路改革航运开发矿业发展农业,移民实边34五四时期,湖南学生刊物巾影响最大的,首推 大公报工业周刊晨报湘江评论35新民学会的宗旨是 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推广教育之范围,实导家庭教育之先务考求教育方法,以备教员之用洗涤国民之旧思想”,宣传新思想36五四时期,由湘省教育界知名人士发起组织,对新文化启蒙最力的是 南学会健学会文化书社船山学社37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湖湘名人是 魏源曾国藩王夫之宋教仁38以下作品不属于魏源撰写编辑的是 海国图志筹漕篇筹鹾篇太极图说39提出“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的湖湘伟人是 毛泽东魏源曾国藩刘少奇陶铸40提出“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的是 毛泽东魏源曾国藩刘少奇杨昌济41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 )时期为荆州南境。 周朝夏朝商朝汉朝南北朝42湖南在( )时期被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 商周时期元明清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期43西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三郡,以下不属于湖南境内的是 潭州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44湖南独立建省是在 清朝周朝汉朝明朝45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那么“广德”是哪一个朝代的年号之一 周朝唐朝明朝元朝46从地形上看,湖南西部为 武陵雪峰山脉五岭山脉幕阜罗霄山脉洞庭湖平原47史记中载: “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其中所指的“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的古代圣人是 尧舜大禹秦始皇48在横亘千里的南岭山脉,在郴州境内有一座山不高却颇有名气的苏仙岭。苏仙岭的知名是因为 苏耽苏东坡苏武苏秦49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湖南( )发现的栽培稻谷实物,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早的实例距今为12000年至14000年,这说明湖南先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实现了由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转变。 道县玉蟾岩遗址澧县的彭头山遗址城头山遗址九嶷山50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它有三个重要的渊源,以下不属于这三个渊源的是 上古本土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吴文化51距今约6500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大溪文化阶段舞水文化阶段澧水文化阶段屈家岭文化阶段52史前时期湖南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区域,因此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 苗蛮文化巫文化孝道文化儒家文化53湖南的行政区域至( )代以后开始了相对稳定,湖湘文化产生和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区域环境。 周朝唐朝明朝元朝54激昂陈词 “宇宙造成人体,原是要使人顶天立地,做出一番事业来堂堂七尺之躯,不是与人当奴隶,当牛马的”的湖南人是 林则徐谭嗣同王夫之魏源55( )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既是19世纪末改良运动的继续,又是20世纪革命运动行将高涨的征兆。 谭嗣同唐才常王夫之魏源56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湖湘士人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以下不属于近代湖湘革命派人物的是 秋瑾章士钊宋教仁陈天华蔡锷57( )是中国同盟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先后撰写的猛回头和警世钟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清朝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 陈天华章士钊秋瑾宋教仁蔡锷58( )先后翻译了日本宪法、 国际私法等有关国家制度和法律的著作,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秋瑾章士钊宋教仁陈天华蔡锷59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湖南近代经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谭嗣同贺长龄魏源陶澍60魏源出于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编写了( ),详细介绍了5大洲九十多个国家的历史地理知识,为国人提供了关于世界的崭新概念,并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海国图志筹河篇皇朝经世文编筹鹾篇筹漕篇611876年,湖南人( )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郭嵩焘贺长龄魏源陶澍62理学奠基人周敦颐的( )与通书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本体系。 读通鉴论皇王大纪 太极图说仁学63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濂溪”是指 陶澍朱熹曾国藩周敦颐64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的( ),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 “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胡安国、胡宏父子王阳明朱熹周敦颐陶澍65名列天下四大书院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在( )引领着全国书院的发展,使湖湘士人获得了文化的自信,为湖湘文化和湖湘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代魏晋南北朝宋代唐代元代明代66民间流行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 )便一改而为“湖南熟,天下足”,说明此时湖南的农业生产发展超过了前此任何一个朝代。 清代魏晋南北朝宋代唐代元代明代67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 )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王夫之王阳明胡安国、胡宏父子张栻周敦颐朱熹68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 )才开始形成的。 宋代唐代明代元代69)舆榇出征,收复伊犁,被梁启超誉为“五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人”。 左宗棠曾国藩魏源陶澍70)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夫之胡宏张栻曾国藩71( )模仿西洋的军事技艺,特创设江南制造局;为了使军事技艺在中国生根,还主张派遣幼童出洋攻读学艺。 曾国藩魏源左宗棠郭嵩焘721897年,在湖南总督( )的支持下,湖南建立了时务学堂,成为湖南新政的一个核心机关。 陈宝箴谭嗣同唐才常梁启超73在马王堆出土的( )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天文气象杂占黄帝内经74在马王堆出土的( )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天文气象杂占黄帝内经75( )是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传统戏曲改革的先驱。他创办了“南国社”和“南国艺术学院”,致力于戏剧创作和戏曲改革。他的代表作有话剧咖啡店之一夜、 月光曲、 丽人行等, 田汉沈从文丁玲欧阳予倩76电影剧本母性之光、三个摩登女性的作者是( ) 田汉沈从文丁玲欧阳予倩77( )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京剧改革的先行者。他创作的话剧有不要忘了、青纱帐里、桃花扇等 欧阳予倩田汉丁玲沈从文78土家族文学的主体形式是( ) 歌谣故事传说神话79( ) 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 华威先生。 张天翼叶紫丁玲沈从文80( )的小说以描写大革命时期洞庭湖畔的生活见长,如丰收。 叶紫张天翼丁玲沈从文81(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以孟轲、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文坛。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巨大变革,奠定了叶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丁玲张天翼叶紫沈从文82下列作品不是沈从文创作的是( ) 莎菲女士的日记边城长河萧萧83湖湘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小说家( ),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小雨点。 陈衡哲叶紫丁玲沈从文84( )出版于19 27年的从军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记述大革命的报告文学。 谢冰莹丁玲陈衡哲沈从文85近代湖湘散文,与近代湖湘诗歌的思潮流派大体一致。其中有以( )为代表的桐城派湘乡派散文。 曾国藩魏源谭嗣同陈天华86唐代( )曾在湖南留下右溪记、寒亭记等许多优美的散文。著名的“摩崖三绝”就是摹刻他的大唐中兴颂一文。 元结柳宗元颜真卿秦观87( )贬谪长沙期间,写下了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名篇。ABCD 贾谊柳宗元颜真卿秦观881902年,清政府管学大臣、长沙人( )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近代学制,史称“壬寅学制”。 张百熙魏源谭嗣同陈天华89( )的仁学一方面继承中国传统儒家仁学的优秀成分,一方面借用西方资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和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对它进行改造创新,使之具有近代内涵。 谭嗣同魏源曾国藩陈天华90( )是近代最重要的今文经学大师之一,有皇朝经世文编、 海国图志、 老子本义等大量著作传世。 魏源曾国藩谭嗣同陈天华91)为了在知行观上突出人道之诚,提出了“行先知后”、 “知行相资以为用”等重要命题,强调了“行”在人性形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 王夫之周敦颐张栻胡宏92)的重要学术著作论语解、 孟子说、 南轩易说,丰富并发展了胡宏奠基的思想体系。 张栻周敦颐王夫之胡宏93( )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的著作是 天对天问南轩易说皇朝经世文编94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 )才开始形成的。 宋代唐代明代元代95( )舆榇出征,收复伊犁,被梁启超誉为“五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人”。 左宗棠曾国藩魏源陶澍96( )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夫之B胡宏张栻曾国藩971897年,在湖南总督( )的支持下,湖南建立了时务学堂,成为湖南新政的一个核心机关。 陈宝箴谭嗣同C唐才常梁启超98在马王堆出土的( )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天文气象杂占黄帝内经99) 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 华威先生。 张天翼叶紫丁玲沈从文100(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以孟轲、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文坛。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巨大变革,奠定了叶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丁玲张天翼叶紫沈从文101近代湖湘散文,与近代湖湘诗歌的思潮流派大体一致。其中有以( )为代表的桐城派湘乡派散文。 曾国藩魏源C谭嗣同陈天华102对湖湘文化品格有绝大影响的三篇雄文都出现在宋代。一篇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篇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一篇是( )的重修岳麓书院记。 张栻胡宏胡安国王夫之103( )是近代最重要的今文经学大师之一,有皇朝经世文编、 海国图志、 老子本义等大量著作传世。 魏源曾国藩谭嗣同陈天华104( )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的著作是 天对天问南轩易说皇朝经世文编多选题1关于海国图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魏源于1842年底完成了海国图志的写作工作。海国图志 共征引中外古今的著述、史志、奏折、评作一百余种,还附有各种地图、西洋船炮器艺图式一百多幅。林则徐编辑的四洲志、叶钟进的英吉利夷情纪略,颜其综的海防余论,萧令裕的英吉利等等材料对魏源撰成海国图志有极大的帮助与启发。海国图志内容涉及英国、俄国、葡萄牙、西班牙、美国、法国、印度等五大洲几十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情况。海国图志无疑是当时最系统完整的集大成者,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内容丰富的世界大百科全书。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开宗明义地揭示该书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他提出,原先并不被国人所看重的西方之“夷”,实际上也有值得学习的“长技”,“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就是其中主要的三种。2曾纪泽在1878年作文法举隅序,其中写道:“盖泰西之轮楫旁午于中华,五千年来未有之创局也。 则考求各国语言文字,诚亦吾儒之所宜从事,不得以其异而诿之,不得以其难而畏之也。今之学者,不耻不知,顾且为虚侨夸大之辞以自文饰。一旦有事,朝廷不得贤士大夫折冲樽俎之材而用之,则将降而求诸庸俗驵侩之问,诗书礼义无问焉,唯货利是视,其于交际之宜,措施之方,庸有当乎!抑或专攻西域,不通华文,鉴其貌则华产也,察其学术情性,无异于西域之人,则其无益于国事也相侔耳。” 这段话反映了曾纪泽何种看法?曾纪泽主张变通,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是适应时代的潮流的,他反对全部照搬西方文化如专习西学,完全抛弃民族文化,则“无异于西域之人”,同样无裨于国事。若墨守不切实际的高头讲章,陈旧典籍,视洋务为不屑不洁之事而不愿为,必定于世事无济,徒受列强欺凌;西方船炮的东来,造成了五千年未有之变局,世变了,人们的学习态度、治世方法就应该也随之变通3关于湘军集团对湖湘文化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湘军集团尊奉理学,湘军的军事胜利加强了湖湘文化的理学传统,促使保守势力上升,导致湖湘文化出现了历史的倒退。湘军集团尊奉理学,湘军的军事胜利加强了湖湘文化的理学传统,促使保守势力上升,具体表现为重修书院、刻印古籍、修地方志等湘军的军事胜利催生了一批面向西方的思想先行者湘军集团改变了湖南的风俗,如当地年轻人乐于从军,以天下为己任。4关于嘉道年间的湘籍经世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嘉道年间的湘籍经世派是当时知识分子中较为清醒和较具见识的一群。湘籍经世派探究边疆史地,研讨钱谷兵刑、漕盐河农等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经世实政,并且讥切时政,倡言变法。湘籍经世派生活在19世纪初封闭的中国社会,还无法接触到界外的近代新文化,他们的“更法”、“改制”,还只是以“古”改“今”,托“古”改“今”。湘籍经世派正视现实,立足经世,崇尚变革的政治学术态度,却确实为西方叩开中国的大门后接纳、包融近代新文化创造了一定的条件。5关于王船山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王船山主张绝对君权,主张尊君的重要性。他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公”,如果君主没有绝对的君权,国家就会败亡关于宇宙本体问题,王船山发挥宋代哲学家张载的 “气”一元论观点,认为世界是以“气”为物质始基而构成的,所以,日月、雷风、水火、山泽都是“气聚之客形”。显然,这带有唯物的因素。王船山在“道”“器”问题上认为没有虚无、孤立的“道”(规律),“道”必须依存于“器” (客观事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动,动是绝对的,这是王船山另一种重要哲学观点。他说:“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以入动,不息不滞。”从此出发,他提出天地万物“变化日新”的见解。王船山认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世益降,物益备”,即一代胜过一代,即使是被人们美化为理想社会的远古“三代”,实际上也远不及现今之世。6关于宋代湖湘学派兼容并包,融合百家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湖湘士人尊程朱理学为正宗,坚奉千年而不移,但他们又不存门户之见。对陆王心学派,陈亮事功学派都抱兼容并蓄、互为取舍的态度。南宋中叶岳麓书院筹修时曾特请著名的事功派学者陈傅亮替书院作记并讲学,他 “言之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的学术主张被湖湘士生广为接受。至清代,湖南一些书院受时尚影响,也兼习汉学。道光年间,湖南巡抚吴荣光特地在岳麓书院设立专门研治汉学的湘水校经堂。自元至明清,不论是陆王心学还是乾嘉汉学的传播者,都没有改变湖湘以程朱理学为正宗的传统。相反,他们都尊重张械、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兼收宋理之学。湖南理学经世派极崇理学,没有承继包容众家的湖湘文化传统,因此极其排斥其他学派。7湖湘学派的学风有什么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兼容并包,融合百家.重道德节操;重经世务实;尊奉程朱理学;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文化”总是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相联系的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发现、创造的价值,以及在发现、创造价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在阻山隔水的环境中,湖湘文化独辟蹊径,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古代湖湘盛行巫风巫术,民间存在泛神祭祀。随着文化的演进,其中体现农耕社会原始信仰和行为特征的傩文化今天已经消失了。9以下哪些内容能说明湖湘文化是一种有思想深度的文化 毛泽东为寻求救国救民之途,博览中外经典,躬身调查研究。他在为湘江评论所写的创刊宣言中说:“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大批湘籍革命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与深厚的国学根底相熔铸,与生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术文化和经世致用传统向更新、更高层次发展,创立并发表了很多富于远见卓识的重要思想,以此指导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周敦颐与胡安国、胡宏父子以孔孟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佛道两家的思想养料和思辨方法,与本土文化和新的时代因素相融合,深入探索宇宙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和知行观等范畴,阐发心性义理,创立了理学。湖湘文化以深刻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创见为灵魂、为指引。10能够体现“湖湘文化是一种经世济时的文化”的事例有 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以强烈的经世精神写下了筹漕篇、筹鹾篇、筹河篇等一系列针对时政急务补阙救弊的策文。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常告诫后辈:“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这就比传统文化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更进了一步。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安国以“康济时艰”作为治学宗旨。民主革命先驱陈天华为祖国积弱积贫、受人欺凌而痛彻心骨,蹈海明志,唤醒国魂11关于五四时期湖湘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有 章士钊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所著论中国政党内阁当应时发生、 何为政党等政治论文,对当时关心政治制度改革的人们以巨大的启迪,促进了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并与上海、北京、南京和省内各地建立联系,发行共产党宣言、 科学社会主义、劳动界、新青年等书刊,推进五四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了湖南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蔡和森在赴法勤丁俭学期间,从法文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在留学生中广为散发。这一时期的湖湘文化以反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标记易白沙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述墨、 孔子评议等多篇论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宣战,为新文化运动鸣锣开道12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湖湘士人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以下被认为是近代湖湘革命派人物的有 秋瑾章士钊宋教仁陈天华蔡锷黄兴13关于湖湘近代维新人士及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派逐步走上中国社会政治舞台。湖湘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谭嗣同、唐才常等。与经世派、洋务派相比,湖南维新人士主张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向西方学习,在继续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西方的政治体制。因此,他们更加注重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谭嗣同的维新思想就是这种新思潮的典型代表。由湖南维新人士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等创办和主持的时务学堂是湖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标志着湖南的教育由旧式书院制庋转向新式学堂制度,它对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开端。湖南人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率先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社会实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通过办军械所、制造局,翻译介绍西书,派遣留学生等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维新人士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平等”、“自由”思想,这种思想促使湖南维新人士对“人”的自身存在意义进行思考。14关于湘军与湖湘文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湘军的兴起出现在清朝咸丰年间,这既是该时期重大的历史现象,也是主要文化现象,对湖南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湘军的兴起乃是以曾国藩为中心的一批湖南洋务派士人为挽救封建末世、中兴王朝、实现经邦治国的宏愿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湘军人物的这种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改革政治的经世之志,正是嘉道之际以魏源、陶澍、贺长龄为代表的湖湘经世思想的自然延续,也是他们开创的湖湘学风濡染的结果。湘军与湖湘文化又是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湘军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产物;湘军人物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弘扬与光大,堪称湖湘文化重要发展阶段;湘军深远的影响又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构成推动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内在机制。15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早期湖湘启蒙思想对于近代湖湘文化的的影响深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辛亥革命的宣传家大多爱看船山遗书,辛亥志士利用他的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识进行革命,民国初年,刘人熙等人在长沙设立船山学社,创办船山学报,鼓吹保护国粹。以谭嗣同、唐才常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也接受了船山学说的影响,故而极端推崇王夫之,谭嗣同甚至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以曾国藩、曾国荃、彭玉麟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其学术思想同样受到王夫之的影响,如曾国藩等理学经世思想就是来源于船山理学思潮中的儒家伦理内核“内广外礼”以及“明体达用”的学术思想。魏源还专门研究过王夫之的著作,其诗古徽即附了船山的诗广传。贺长龄、魏源、邓显鹤等人最先接受王夫之思想,并极力宣传船山学说。除邓显鹤刻船山遗书外,贺长龄也在贵阳刻有船山著作,16湖湘大地,从古至今就被称为“古道圣土”、 “屈贾之乡”、“潇湘洙泗”。这是因为: 所谓“古道圣土”,是因为这里是炎帝、舜帝传播中华道德古训、培育中华伦理文明的主要地方。所谓“屈贾之乡”是因为这里是屈原、贾谊忧国忧民的地方,是他们心系天下万民、求索国家前途之方的地方,同时更是他们精神得以安顿、人格臻于完善的地方。所谓“潇湘洙泗”,是因为湖湘大地是光大儒家伦理精义、传承孔孟儒家学脉的地方。湖湘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17关于湖南的历史沿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周朝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期湖南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可知,湖南是最早实行行政区划制度的地区之一。秦朝湖南地区设置有黔中郡、长沙郡。西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国。三国时期,湖南为蜀汉和东吴角逐之地,曾经零陵、武陵郡属蜀,长沙、桂阳郡属吴。唐太宗朝设道,湖南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和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18能够体现“ 湖湘文化是一种求变趋新的文化”的事例有 王船山信守“道随器变”,“天地之化日新”的理念, 自立宗主,大胆提出“六经责我开生面”,“道莫盛于趋时”。魏源说:“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近现代多次社会变革,湘人往往首举大旗、首开风气、砥柱中流、引领潮流,就是这种求变趋新湖湘文化的典型体现。章士钊在一篇文章中说:“湖南人有特性,特性者为何?曰好持其理之所自信,而行心之所能安。势之顺逆,人之毁誉,不遑顾也。”19关于湖湘学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湖湘学术思想是湖湘文化的灵魂,是湖湘文化对中华文化贡献最为突出的部分。楚文化中求索天道宇宙的传统对湖湘学术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从老子、庄子、屈原开始,中经周敦颐、胡宏、张栻、王夫之,到近现代的湖湘思想家一直保持着探讨宇宙大本大原的传统与热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湖南学人以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精神,究天地本源,思人生真谛,探历史规律,形成了具有地域特性、传承有序的学术思想、学者群体和知识传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中原文化中对于宇宙天道的探索热情、崇巫习俗、勇武爱国、独立创新与兼收并蓄等特征,对湖湘学术思想的形成与特质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视为湖湘学术思想的文化基因。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明代才开始形成的。古老的湘楚文化,是湖湘学术思想孕育的温床。20关于贬谪文人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大多是人文学者。他们来到湖湘大地,一方面深受湘楚地域文化的影响,用一种特殊的心情抒写探索宇宙天道与忠君爱国的篇章,成就了他们在文化史上的地位。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带来了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成为湖湘文化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源。历史上贬官和流寓湖湘学者中最著名的是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湖南在历史上被称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地瘠民贫,清以前曾长期作为被逐官员的流放之地。21关于屈原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屈原的离骚既可视为一首想象奇特、气势恢弘的诗歌,又可视为一篇探讨宇宙天道问题的哲学奇文。这篇奇文一连串问了172个问题,从追问宇宙的起源到诘问传统的天命观,反映了屈原试图将人从天命神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一种尝试。“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所谓内美是指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上下求索而提高政治地位,并进而通过实现美政来拯救实已岌岌可危的楚国。从西汉起湖湘学术思想特别注重内圣外王的贯通,这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又有屈原等楚地思想家思想的浸润。在屈原为后世留下的大量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如天问、招魂、离骚、九歌等都是在流放湖南时所作。而且这些作品大多是屈原的代表作。屈原对宇宙天道、天人关系、人的主体精神的重视,对湖湘学术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22关于贾谊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屈原和贾谊和湖湘大地的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故而湖南、长沙被称为“屈贾之乡”。贾谊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注重“势”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贾谊热衷于对宇宙本体作形而上的思考。他所言的“道”兼具了形上与形下的双重特点,而且,以“道”开其端,落脚点却是儒家的。不难看出,贾谊思想中有融合儒、道的努力。这一特点对湖湘学术特质的形成很有影响。贾谊是唐代初年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中之所以将他与屈原合并立传,是因为在司马迁看来,贾谊与屈原有着相似的抱负、才华和遭遇。23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周敦颐的出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湖湘学术思想开始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独特形态。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被贬为朗州司马,在湖南生活了十年左右。这期间他受柳宗元天对的启发完成了天论三篇。柳宗元根据屈原的天问专门作天对,试图回答屈原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柳宗元在刘禹锡 “天人不相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思想,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湖湘学者。24关于周敦颐的描述与评价,正确的有: 从宋史开始就肯定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到后来被推到“道学宗主”的地位。与此同时作为学术成就卓越、第一个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湖南人,周敦颐也象征着具有独特形态的湖湘学术思想的兴起。此后湖南一跃而为理学重镇,被学者们称为理学之邦、荆蛮邹鲁、潇湘洙泗。周敦颐的出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湖湘学术思想开始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独特形态。周敦颐的思想学说是融合儒释道的结晶,但基调是道家。周敦颐出入释老的目的,是丰富和发展儒学的思想体系,开拓儒学的新境界,取得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周敦颐的著作不多,今见有太极图、 太极图说、岳阳楼记、通书以及少许诗文,篇幅都很小,但影响极大。25周敦颐对儒学的开拓性贡献表现在: 以太极立人极,建立了一个太极阴阳化生人与万物的宇宙本体论模式;乾元立诚,以诚论性的性命之学;提升了儒学的思辨水平。为以后的宋明理学确定了论域,而且确定了论题。融合佛学和道教理论,使儒学具有佛教色彩。26关于湖湘学派,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湖湘学派”是指南宋时期以胡安国、胡宏父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