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新课标I卷).doc_第1页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新课标I卷).doc_第2页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新课标I卷).doc_第3页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新课标I卷).doc_第4页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新课标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来源:学优高考网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来源:学优高考网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B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Bc可以诱导更多PrPc的转变为PrP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PrPc转变为PrP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 B 硝酸 C醋 D卤水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A1:1 B2:3 C3:2 D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学优高考网A单质的沸点:WXB阴离子的还原性:A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W,错误;B、H元素的非金属性比Cl弱,所以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WZ,正确;C、未指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判断酸性的强弱,错误;D、N与P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如磷酸铵,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判断13、【答案】D溶液的pH=10,MOH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而R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电离正向移动,则c(R+)浓度增大,而升高温度,对c(M+)无影响,所以比值减小,错误,答案选D。考点:考查电解质强弱的判断,溶液稀释的判断14、【答案】D考点: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偏转1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电子带负电荷,从M到N和P做功相等,说明电势差相等,即N和P的电势相等,匀强电场中等势线为平行的直线,所以NP和MQ分别是两条等势线,从M到N,电场力对负电荷做负功,说明MQ为高电势,NP为低电势。所以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线内,但是,选项A错,B对。若电子从M点运动到Q点,初末位置电势相等,电场力不做功,选项C错。电子作为负电荷从P到Q即从低电势到高电势,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选项D错。考点:静电场16、【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原副线圈电压比等于匝数比,根据副线圈负载电阻的电压,可知副线圈电压为,原线圈电压为,副线圈电流,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所以原线圈电流,那么原线圈输入电压,整理可得;原副线圈电阻消耗的功率根据,电阻相等,电流为1:3,可得功率比为1:9,对照选项A对。考点:变压器17、【答案】C考点:功能关系18、【答案】D考点:曲线运动19、【答案】AD考点:电磁感应20、【答案】ACD【解析】试题分析:小球滑上斜面的初速度已知,向上滑行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末速度0,那么平均速度即,所以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向上滑行过程,向下滑行,整理可得,从而可计算出斜面的倾斜角度以及动摩擦因数,选项AC对。根据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计算出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选项D对。仅根据速度时间图像,无法找到物块质量,选项B错。考点:牛顿运动定律21、【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星球表面万有引力提供重力即,重力加速度,地球表面,则月球表面,则探测器重力,选项B对,探测器自由落体,末速度,选项A错。关闭发动机后,仅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机械能守恒,而离开近月轨道后还有制动悬停,所以机械能不守恒,选项C错。近月轨道即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小于近地卫星线速度,选项D对。考点:万有引力与航天三、非选择题22【答案】(2)14 (4) ;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秤盘指针可知量程是10kg,指针所指示数为14kg (4)记录的托盘称各次示数并不相同,为减小误差,取平均值,即。而模拟器的重力为,所以 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的压力为。根据径向合力提供向心力即,整理可得考点:圆周运动23【答案】(1) (2) (3)c 若电流表无示数,则说明断路,若电流表有示数,则说明断路。【解析】试题分析:(1)定值电阻和毫安表都是并联关系,电压相等, 电流和电阻成反比,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量程为3mA,则通过的电流为,电流比为1:2,所以电阻比为2:1,可得。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mA,通过的电流为,电流比为1:9,可得电阻比为9:1,即,整理可得,。考点:电流表的改装24【答案】【解析】试题分析:金属棒通电后,闭合回路电流导体棒受到安培力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金属棒受到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开关闭合前开关闭合后考点:安培力25【答案】(1) (2) (3)(2)碰撞后,木板向左匀减速,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可得对滑块,则有加速度滑块速度先减小到0,此时碰后时间为此时,木板向左的位移为 末速度 滑块向右位移此后,木块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仍为木块继续减速,加速度仍为假设又经历二者速度相等,则有解得此过程,木板位移 末速度滑块位移此后木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二者的相对位移最大为滑块始终没有离开木板,所以木板最小的长度为(3)最后阶段滑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直到停止,整体加速度位移所以木板右端离墙壁最远的距离为考点:牛顿运动定律26【答案】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避免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F、D、G、H、D、I; CuO(氧化铜);H中的粉末有黑色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向盛有少量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两倍问考常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产生,考虑到还有CO,我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气泡”;中间的装置(一般叫冷阱)主要是冷凝分解产物中的水,如果有同学觉得水不值一提的话,可以看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水是产物之一,必须有装置证明其存在。同时草酸也可能升华,所以该装置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除去草酸蒸气,避免其进入装置C中。 问考查物质性质和实验原理的综合应用能力。由装置A、B出来的气体含有CO2、CO,容易想到用灼热氧化铜来氧化CO,进而检验其产物CO2,但要注意到原产物中有CO2,故要设计除去CO2和验证CO2除尽的环节。最终确认连接顺序F(除CO2)、D(验证CO2被除尽)、G(干燥)、H(氧化CO)、D(通过验证CO2来证明CO的存在)、I(尾气处理);H中要装CuO(氧化铜); 问考查实验设计能力,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这个命题很常规。设计一个常量浓度的溶液混合,产生气泡即可。浓度不一定强调,碳酸盐也可以是Na2CO3,但最好不用CaCO3(题目开始部分又暗示CaC2O4难溶)。证明“草酸是二元酸”这个难一点,考虑到题中给出了Ka值,所以我设计了一个NaHC2O4溶液呈酸性的实验,大家也可以直接取NaHC2O4溶液测其pH,呈酸性则说明草酸是二元酸(想想一元弱酸的钠盐)。取溶液等体积混合可能有点玩花样了。标准答案用中和滴定当然是高大上,堂堂正正。考点:CO、CO2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化学实验知识的简单应用。27【答案】 Mg2B2O5H2O+2H2SO4= 2MgSO4+2H3BO3;减小铁硼矿粉粒径、提高反应温度。 Fe3O4; SiO2和CaSO4;将Fe2+氧化为Fe3+;使Al3+与Fe3+形成氢氧化物而除去。(七水)硫酸镁 2H3BO3 =B2O3+3HO B2O3+3Mg = 3MgO+2B 硼氢化钠的电子式很不常规,我只能手写给大家看,中间可以全写成小点。 我是这样想,这个反应的温度应该比较高,所以H3BO3会分解,然后就是置换反应。其他按化合价配平就好。来源:gkstkCom来源:gkstkCom考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化学工艺常识;物质结构。28. 【答案】MnSO4(或Mn2+); 4710-7; 299K=01082/07842;k正/K;19510-3A点、E点 键能一般取正值来运算,H=E(反应物键能总和)E(生成物键能总和);设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xkJ,代入计算:+11=2x(436+151)x =299 问中的反应是比较特殊的,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不同的起始态很容易达到等效的平衡状态。大家注意表格中的两列数据是正向和逆向的两组数据。716K时,取第一行数据计算:2HI(g)H2(g)+I2(g)n(始)(取1mol) 1 0 0n (0216) (0108) (0108)n(平) 0784 (0108) (0108)体积不影响K=。本小题易错点:计算式会被误以为是表达式。问的要点是:平衡状态下,v正= v逆,故有:k正x2(HI) = k逆x(H2)x(I2)变形:k正/ k逆= x(H2)x(I2)/ x2(HI)=K故有: k逆= k正/K 问看似很难,其实注意到升温的两个效应(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使平衡移动)即可突破:先看图像右半区的正反应,速率加快,坐标点会上移;平衡(题中已知正反应吸热)向右移动,坐标点会左移。综前所述,找出A点。同理可找出E点。 考点: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化学平衡知识的综合运用; 29【答案】(1)高于 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 光照 基质(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 ATP和H(或者ATP和还原型辅酶II)30【答案】(1)靶器官 灭活 传递信息(2) 神经 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3) 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31【答案】(1)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2)1:1:1 稳定(3) 活动能力(4) 单向性 逐级递减【解析】(1)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幼年(0+1+2+):400个,成年(3+4+5+6+7+8+):400个,老年(9+10+11+12):400个,比例1:1:1,故稳定型。(2) 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性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32【答案】(1)1:1 1:2:1 05(2)A基因纯合致死 1:1【解析】(1)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所以基因A、a频率都为05。AA%=50%50%=025,比例1:1。aa%=50%50%=025。Aa%=250%50%=025,比例1:2:1。基因频率不变,A仍为05。(2) AA个体致死,只剩下Aa和aa个体,比例为2:1。用棋盘法来计算。2/3Aa1/3aa2/3Aa4/91/4AA 1/2Aa 1/4aa2/91/2Aa 1/2aa1/3aa2/91/2Aa 1/2aa1/9aa故aa基因型频率占4/9 Aa基因频率占4/9 ,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1:1。AA基因频率占1/9 ,致死。33(1)【答案】BCD考点:晶体非晶体(2)【答案】(i)(ii)【解析】试题分析:(1)大小活塞缓慢下降过程,活塞外表受力情况不变,气缸内压强不变,气缸内气体为等压变化,即初始末状态代入可得(2)对大小活塞受力分析则有可得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气体体积不变,为等容变化可得考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34(1)【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双缝干涉条纹间距,红光波长长,所以红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较大,即。条纹间距根据数据可得,根据可得。考点:双缝干涉实验(2)【答案 】 (i) (ii)考点:机械振动机械波35(1)【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光电效应中,入射光子能量,克服逸出功后多余的能量转换为电子动能,反向遏制电压;整理得,斜率即,所以普朗克常量,截距为,即,所以逸出功考点:光电效应(2)【答案】【解析】试题分析:设A运动的初速度为,A向右运动与C发生碰撞,根据弹性碰撞可得可得 要使得A与B发生碰撞,需要满足,即考点:弹性碰撞36【答案】(15分)(1)CuSO4或Cu2+ 温度低溶解速度慢、温度过高铵盐分解(2)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3)硫酸(4)醇洗有利加快去除CuCl表面水分,防止其水解氧化(5)BD(6)0597ab/m100%考点:考查对工业流程的分析,物质制备原理的分析判断,质量分数的计算37【答案】(15分)(1)电子云 2(2)C有4个价电子且半径较小,难以通过得或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3)键和键 sp CO2、SCN-(或COS等)(4)分子(5)3 212 4【解析】试题分析:(1)电子云是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的描述;C原子的核外有6个电子,电子排布为1s22s22p2,其中1s、2s上的2对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而2p轨道的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同;(2)在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小于4个的原子易失去电子,而C原子的最外层是4个电子,且C原子的半径较小,则难以通过得或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通过共用电子对的方式即形成共价键来达到稳定结构;(3)CS2分子中,C与S原子形成双键,每个双键都是含有1个键和1个键,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型,则含有的共价键类型为键和键;C原子的最外层形成2个键,无孤对电子,所以为sp杂化;O与S同主族,所以与CS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为CO2;与二氧化碳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有SCN-,所以SCN-的空间构型与键合方式与CS2相同;(4)该化合物熔点为253K,沸点为376K,说明熔沸点较低,所以为分子晶体;(5)根据均摊法来计算。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被3个6元环共有,每个六元环占有的C原子数是61/3 = 2;每个C原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