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doc_第1页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doc_第2页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doc_第3页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doc_第4页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技术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教育技术学班级:08级教本3班姓名:翟红忠学号:080401041331日期:2010.04.10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OSI参考模型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建议,作为各种层上使用协议国际标准化的第一步而发展起来的(Day和Zimmermann,1983),被成为ISO OSI开发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从下到上共包括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er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七部分。 TCP/IP参考模型是最早的计算机网络ARPANET及其以后的Internet使用的参考模型,是一个事实上模型。其遵循的协议体系是TCP/IP协议。其中IP协议提供分组交换服务;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服务;UDP协议提供面向无连接服务。与OSI模型相比,TCP/IP模型没有会话层和表示层。OSI参考模型的标准最早是由ISO和CCITT(ITU的前身)制定的,有浓厚的通信背景,因此也打上了深厚的通信系统的特色,比如对服务质量、差错率的保证,只考虑了面向连接的服务。并且是先定义一套功能完整的构架,再根据该构架来发展相应的协议与系统。 TCP/IP协议产生于对Internet网络的研究与实践中,是应实际需求而产生的,再由IAB、IETF等组织标准化,而并不是之前定义一个严谨的框架。而且TCP/IP最早是在UNIX系统中实现的,考虑了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比较适合计算机实现和使用。不管是OSI模型和协议或者是TCP/IP模型和协议,都不是完美的。由于术上、商业上或者是策略上的限制,它们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OSI模型的缺陷: 1、OSI模型及其相关的服务定义和协议都及其复杂。在七层结构中,其中会话层和表示层基本上没有使用价值;而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功能烦杂,从而分成几个不通功能的子层。显得结构臃肿。因此最初的实现又大又笨拙并且很慢。 2、某些功能重复出现。例如寻址、流量控制和出错控制在各层重复出现。导致效率降低,系统功能下降。 3、 某些特性无法找到与之对应的特定层。比如虚拟终端处理原先在表示层,现在放到应用层;数据安全、加密问题和网络管理无法决定放在哪一层,从而被放置一边。 4、模型的制定主持者是通信方面的,由于通信与计算机和软件的工作方式不同,导致某些决定无法在互联网上使用。 TCP/IP模型的缺陷: 1、没有明显的区分服务、接口和协议的概念。 2、TCP/IP模型完全不是通用的,只适合描述TCP/IP模型的协议栈。 3、主机网络层在分层协议中根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层。它是一个接口,处于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中间。 4、TCP/IP模型不区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有很多相似之处。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而且层的功能也大体相似。例如,在两个模型中,传输层及传输层以上的曾都为希望通信的进程提供端到端得、与网络无关的传输服务。这些层形成了传输提供者。同样,在两个模型中,传输层以上的曾都是传输服务的由应用主导的用户。 OSI模型有3个主要概念:服务,接口,协议。OSI模型的最大贡献就是使这3个概念之间的区别明确化。每一层都为它上面的层提供一些服务。服务定义该层做些什么,而不管上面的层如何访问它或该层如何工作。某一层的接口告诉上面的进程如何访问它。它定义需要什么参数以及预期结果是什么样的。同样,它和该层如何工作无关。最后,某一层使用的对等协议时该层的内部事务。它可以使用任何协议,只要能完成工作,也可以改变使用的协议而不会影响它上面的层。当然,它们之间还存在很多不同。1、分层模型存在差别。TCP/IP模型没有会话层和表示层,并且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而为一。造成这样的区别的原因在于:前者是以“通信协议的必要功能是什么?”这个问题为中心,再进行模型化;而后者是以“为了将协议实际安装到计算机中如何进行编程最好?”这个问题为中心,再进行模型化的。所以,TCP/IP的实用性强。 2、OSI模型有3个主要明确概念:服务、接口、协议。而TCP/IP参考模型最初没有明确区分这三者。这是OSI模型最大的贡献。3、TCP/IP模型一开就考虑通用连接(Universal Interconnection),而OSI模型考虑的是由国家运行并使用OSI协议的连接。 4、通信方式上面,在网络层OSI模型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方式,而TCP/IP模型只支持无连接通信模式;在传输层OSI模式仅有面向有连接的通信,而TCP/IP模型支持两种通信方式,给用户选择机会。这种选择对简单的请求应答协议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上的缺陷是致命的。由于OSI模型忽略了互联的问题、数据安全、加密问题和网络管理等问题,等到不断修补的时候它已经失去了市场。另外,OSI协议推出时,TCP/IP协议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大学科研、很多开发商已经在谨慎地交付TCP/IP产品,再加上策略上的失误导致了OSI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过。 虽然TCP/IP模型同样有很多的缺陷。但是,由于它一开始就着眼于通用连接,使得TCP/IP模型以及其协议,可在任何互连的网络集合中进行通信。这十分引人注目。另外,它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生命力,就显得更加有趣。它形成的基本技术连接了一个61个国家的家庭、学校。公司和政府实验室的全球互联网。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形成了一个事实上存在的模型TCP/IP模型。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都不完美,由于在ISO制定OSI参考模型过程中总是着眼于通信模型所必需的功能,理想化得等待政府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