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规划设计之论家访艺术.doc_第1页
论文规划设计之论家访艺术.doc_第2页
论文规划设计之论家访艺术.doc_第3页
论文规划设计之论家访艺术.doc_第4页
论文规划设计之论家访艺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设计(论文)题目 论家访艺术 学 院: 人文学院 学生姓名: XXX 专业班级: 07语教(1)班 学 号: 2007301126 指导教师: XXX 200 9年1月 10 日 目录摘要2第一章 绪论3第二章 家访概述421家访的概念42.2家访的类型42.2.1了解性家访42.2.2目的性家访42.2.3沟通性家访4 23家访的意义5第三章 家访的艺术63.1家访时选择好时间和地点,应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63.2家访时要态度端正,语言使用恰当63.3根据不同的家庭类型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63.3.1对于有教养的家庭73.3.2对于溺爱型的家庭73.3.3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庭73.4突出谈话主题,限定谈话范围83.4.1孩子在校的表现83.42孩子在家的情况83.4.3孩子家庭的有关情况83.5注重访后督导巩固,适时作出评价93.6 家访时要注意随机应变,随时准备应付和处理一些突发事件9第四章 新时期的家访104.1新时期家访工作的新特点1042新时期家访工作的方式10结论11参考文献12致谢13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校长、教师、学校、家长四位一体的和谐教育整体,是成功办学的条件之一。”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通过家访工作,架设学校、家庭、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使之相互理解、沟通,信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形成教育的合力。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才能增加教育的力量,起到育人的效果。本文从家访的概述,家访的艺术及新时期的家访工作的特点这三大方面进行阐述,重点剖析家访艺术。家访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期待着有志之士去深入挖掘,以使家访之花愈开愈艳,香溢家园。关键词:家访 家访的艺术 新时期家访第一章 绪论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教育也正处在一个大变改大转轨的过程之中。在这新时期新气象下,探讨和研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这两者融合的焦点就在家访。近几年来,随着班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班级人数的增多,班主任的家访次数越来越难以保证,家访这一有效的家校联系渠道客观上有被削弱的危险;加上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对家访的意义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以至家校教育脱节不能协同的事情时有发生;有时班主任缺乏家访的技巧与艺术,导致家访效能低下。这些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家访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家访中,如何取得有效的效果,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第一章 家访概述21家访的概念 家访即家庭访问,是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通过家访可以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全方位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找到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确保学生稳定、健康、全面地发展。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2.2家访的类型准备家访时,对学生和学生家庭的了解,仅通过看学生档案是不够的,因为这些材料是静态的,且不全面、不具体;光凭学生反映也还不够,因为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有时不一定了解真实情况。为了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所有学生家庭进行访问。根据目的不同,家庭访问又可分为三种类型。2.2.1了解性家访。这是一般性家访,适用于多数学生家庭。内容包括:家长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情况,职业情况等;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居住条件,家庭成员构成,学生父母感情情况,家长对学生的要求等;学生在家的情况,诸如学习环境,学习时间,交往情况,家务劳动情况等。2.2.2目的性家访。 这是在了解性家访基础上对少数学生的特殊问题有针对性的家访。适用于有特殊表现的学生。如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捣蛋或是成绩突然下降等等。内容主要是向家长报告其子女的特殊表现或问题,共同商讨协同教育的方式方法。2.2.3沟通性家访。这是旨在与家长交换信息、沟通情感,以实现良好配合的家访。适用于因学校、家庭彼此不了解,产生误解或分歧,造成配合欠佳的少数家庭。内容是提出问题,如实介绍情况,耐心听取家长意见,通过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沟通心理,争取实现协同教育。这种沟通性的家访,也可以利用家长接孩子等机会,随时与家长沟通。23家访的意义 家访是家校配合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的需要。如:有些学校在劳动技能培训中对高年级的学生要求会做几个菜、会布置房间、会接待客人。这就需要家长密切配合,给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放手大胆地让孩子干。可见,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的教育任务是难以完成的。家访有助于纠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教育现象。当前我国家长受教育水平整体不高,水平参差不齐,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出发点虽好但手段方法不科学,甚至体罚、辱骂等侵犯孩子人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那么,纠偏上述不合理现象的工作主要落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学校通过成立家长学校、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委员会、举办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来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通过家访,家长可以向学校及班主任工作献计献策。我国目前学校管理者及班主任自身的文化知识及修养水平正在提高当中,学校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有效地改善学校及班级的工作,校方多倾听与学校工作有关人员的声音是十分必要的。而家访就是倾听渠道中十分有效的一个。班主任代表校方到学生家里倾听家长们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真正办成深受社区居民和学生欢迎的学校。家访有助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提高教育的针对性。班主任老师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全面了解学生一是指了解班内所有学生,二是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据统计,学生有60%的时间在家。所以,通过对这些情况的了解,班主任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预测学生的行为表现,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家访还可以让家长了解教育工作,尊重老师的劳动,增进师生情谊。通过家访,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情况,从而更为关注学校教育工作。班主任在家访中,表现出的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关爱,构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既触动着家长和学生的灵魂,也会令学生肃然起敬。第三章 家访的艺术家访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一种技巧美。艺术性的家访不仅能使访问者和被访问者达到各自的目的,还能获得美的享受。那么,家访艺术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呢?3.1家访时选择好时间和地点,应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家访一般应选择家长休息在家的时候,如节假日或晚间,但晚上家访,时间不易太久。如果方便的话,事先应预约一下。另外,家访时,若无特殊需要,一般应避开学生本人。有时,老师要考虑学生及其家人的感受,说话难免有所顾虑,一些家长有什么好建议也不好在孩子面前直说,如改在校园、公园等宽松的环境里,相互的陌生感会很快消失,进入正题也快,家长能袒露对孩子的全部看法及对老师的期盼,老师也便于帮助、引导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 由此可见,家访时适当地变个地点,换个环境,同样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家访时老师应注重仪表形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家访教师的服装必须端庄大方,即使是下班时间,教师也要注意不要穿得太邋遢或太新潮,这样会导致家长对老师的怀疑和反感。此外,还要注意一些肢体语言,举止大方。3.2家访时要态度端正,语言使用恰当家访时班主任的态度很重要。诚恳的态度、谦和的言语,使家长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并深深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能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对形成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家访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家长告状,而是为了和家长真诚地交换意见,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取得家长的协助,共同把学生教育好。那种简单化的:“告状式”家访,甚至为了“泄气解恨”的想法,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还会产生消极影响,使家长对子女丧失信心,或促使家长以粗暴的打骂代替耐心的说服教育,以至使学生产生怨恨情绪,造成师生对立。3.3根据不同的家庭类型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与学生情况复杂多样一样,学生家庭的情况也是复杂多样的,学生家长的性格也各有特点。由于每个家庭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应对症下药。3.3.1对于有教养的家庭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并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家访的过程中运用幽默的谈话,能与听者建立亲密的关系。看过这样的报道,班上学生张某历史成绩非常差,老师为此去家访,学生的父亲问:“我儿子的历史学得怎么样?我做学生时最头痛的就是历史,经常考不及格。”老师笑了,随口便说道:“我正想同您商量,怎样使历史不再重演。”他们相视而笑。这信手拈来的幽默,一语双关,轻松诙谐,既说出了不便直言的话,又“润滑”了与家长的关系,争取了家长的积极配合。3.3.2对于溺爱型的家庭 交谈时,更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对于这样的家庭,说话要委婉。说话委婉是指在不便于直接说出本意的时候,抱着尊重对方的态度,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本意。例如一学生,经常吃别的同学的东西,拿别人的学习用具,在此家访时,应力避“偷”字,改用“悄悄拿”之类,以免伤害家长的自尊。3.3.3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庭我们在家访时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对于这样的家庭,家访时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例如,或是把学生偶犯的过失错误说成是屡教不改的老毛病,这就是言过其实;或是把学生鸡毛蒜皮的小错误,“陈谷子烂芝麻”向家长“告状”,这就是小题大做这样谈话的肯定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其结果与谈话愿望正好相反。在家访中,特别不要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不要使家长丧失信心和希望。3.4突出谈话主题,限定谈话范围 家访交际的特点表明,家访活动中双方交际的中心是孩子,是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教育情况,所以,教师与家长谈话的内容就不能像平时闲聊那样漫无目的,教师在谈话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控制谈话的范围。一般来说,谈话的范围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3.4.1孩子在校的表现 目前,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家长会议,另一种是家访。此外还有就是电话、家庭报告书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但家访是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主要渠道。因此,教师家访中要把双方的谈话重点放在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上,如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情况、个性发展情况等各方面的信息,让家长全面的、具体了解孩子情况。3.42孩子在家的情况 与家访是家长向教师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主要渠道一样,家访也是教师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表现的主要渠道。教师借此机会向家长详细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孩子的兴趣爱好或平时比较喜欢玩的活动,孩子的健康信息,孩子过敏的食物以及一些饮食禁忌等等。通过家访,教师对学生可以做出更全面的评价,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的采取相应的措施。3.4.3孩子家庭的有关情况 孩子的家庭情况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保证,而恶劣的家庭氛围则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个性的畸形发展。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对家长产生影响的,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良性发展。家访中教师适当的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不要向家长询问太隐私的问题,比如家长收入多少,家长什么亲戚在什么部门工作等等。3.5注重访后督导巩固,适时作出评价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后进生的进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必然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家访后,要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这是家访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家访后,对学生不闻不问,认为家访回来就意味着完成了一项任务,这是错误的,可以说,这样的家访反映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不会理想。为了巩固家访效果,可采用学生监督和老师疏导相结合的方式,辅以榜样示范、正面激励等措施手段,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公正的评价。定时采取谈心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防止学生错误行为的反弹。3.6 家访时要注意随机应变,随时准备应付和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家访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对此,班主任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例如,在谈到学生的问题或退步时,有的家长可能会突然失去理智动手打孩子。这时,班主任要立即劝阻家长,但一定采取不伤害家长自尊心和人格的方式,以便家长能够接受劝阻。再如,有时当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班主任向家长报喜时,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如此“出息”而喜出望外,一时过于激动,非要请班主任老师吃饭,这时,班主任一般都要委婉地加以拒绝,实在推脱不掉的话也不必勉强。当然,突发事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要快速反应,灵活处理,争取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第四章 新时期的家访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家访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教师抽出时间到学生家拜访这种传统的家访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家访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4.1新时期家访工作的新特点现在,家庭的结构,家长身份、职业、收入、层次、文化修养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多子女家庭占据多数,现在是独生子女家庭主导天下。因此,家访工作必须转变思路,认真研究独生子女的特点,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有备而访,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现在,家长的变化很大。国企工、民营工、合同工、农民工、自由职业者,在职职工、下岗职工等,职业各种各样。家庭收入更是贫富差距巨大。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的千差万别,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新的特点,用传统的家访方式进行家访肯定不行。42新时期家访工作的方式一般家访,都是老师利用节假日时间,走访学生的家,由于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容易给双方造成心理压力。有些甚至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流于形式,没有实质的效果。家访必须要有创新的方式方法,另辟蹊径,开展工作。学生家近的,家长有时间的,可以到家去访问;学生家远的,家长没时间的,可以电话家访,书信家访;网上家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家访新形式,及时快捷,灵活方便,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尝试利用这种形式进行家访,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