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厂实行生物炼制的可行性王海松刘超牟新东(中国.doc_第1页
制浆造纸厂实行生物炼制的可行性王海松刘超牟新东(中国.doc_第2页
制浆造纸厂实行生物炼制的可行性王海松刘超牟新东(中国.doc_第3页
制浆造纸厂实行生物炼制的可行性王海松刘超牟新东(中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浆造纸厂实行生物炼制的可行性王海松,刘 超,牟新东*(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266101)摘 要:生物炼制是解决石化资源紧缺的新途径,而制浆造纸厂是生物炼制技术最容易实现产业化的平台。文章综述了制浆造纸厂中半纤维素、木质素、松节油、妥尔油等废弃生物质进行生物炼制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前景作了展望。关键词:制浆造纸;生物炼制;木质素;半纤维素;妥尔油中图分类号:TQ35;T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54(2009)05-0001-05白蜡枝桠材在四氢萘与苯酚混合供氢溶剂中的液化工艺刘春雨,张求慧*,赵广杰,李敏捷(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摘 要: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白蜡枝桠材在四氢萘与苯酚混合供氢溶剂中液化过程的5个因素对残渣率的影响。白蜡枝桠材在供氢溶剂中的优化工艺为:反应温度为150 、时间为2.5 h、木酚比为16、催化剂H2SO4用量为6.5 %、四氢萘用量为20 %,在此工艺条件下,液化效率可以达到96 %左右。各因素的影响次序为:时间温度木酚比和催化剂用量四氢萘用量。在选择的实验参数范围内,时间、木酚比和四氢萘用量越大时,白蜡枝桠材的液化残渣率越小,即液化效率越高。关键词:白蜡枝桠材;混合供氢溶剂;液化工艺中图分类号:TQ5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54(2009)05-0006-05Co60诱变管囊酵母发酵木糖产乙醇的研究任 佳,鲍 杰,张素平,颜涌捷*(华东理工大学生物质研究中心,上海200237)摘 要:通过Co60诱变使管囊酵母利用木糖发生突变。经在纯木糖培养基上的筛选,分离得到有较高木糖利用效率和乙醇发酵效率的诱变菌株800-3,考察了发酵条件对其产乙醇的影响。结果证明,溶氧量和培养基组分对于乙醇的产率有重要影响,在转速100 r/min,100 mL三角烧瓶中装液20 mL,酵母浸膏浓度1 g/L条件下,发酵液中的乙醇质量浓度只有5.86 g/L,而木糖醇质量浓度可以达到12.95 g/L,乙醇产率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关键词:木糖;发酵;乙醇中图分类号:TQ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54(2009)05-0011-04稻草苯酚液化树脂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栾复友,傅深渊*(浙江林学院工程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摘 要:用苯酚作为介质使稻草液化,将稻草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转化成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液态物质,制备一种新型胶黏剂。经过TG-DSC分析,其固化温度为116.3 ,比普通的酚醛树脂胶低很多,经红外光谱分析比较表明,稻草液化胶与酚醛胶具有十分相似的IR特征峰。关键词:稻草;苯酚;稻草液化中图分类号:TQ91;TQ433.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54(2009)05-0015-06松香裂解油的化学组成与性能分析耿 维1, 柏明娥2*(1.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2.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森林资源生物与化学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3)摘 要:以活性白土为催化剂对松香进行催化裂解正交试验,并对裂解产物的化学组成及理化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活性白土可以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对松香起到催化裂解作用,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40 ,反应时间1.5 h,催化剂用量为松香质量的10 %。裂解油酸值稳定在0.690.75 mg/g,得率稳定在60 %63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表明,得到的非挥发性裂解油主要由苯、萘、酮、酯和菲等化合物组成,松香裂解油酸度为0.075 g/L,运动黏度(20 )为47.6 mm2/s,冷凝点为-30 ,冷滤点为11 ,十六烷值为30.4。松香裂解油经过复配和性能改良,可达到石化柴油国家标准。关键词:松香;裂解油;化学组成;理化性能中图分类号:TQ35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54(2009)05-0021-05超声波与微波提取桔皮中橙皮苷的对比研究伍 钢1, 彭密军1*, 彭爱华2, 彭 胜1, 旷 勇1(1.吉首大学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张家界427000;2.湘潭县雁坪中学,湖南湘潭411213)摘 要:在微波和超声波作用下用饱和氢氧化钙澄清液提取桔皮,以橙皮苷的得率和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分别得到微波和超声波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优于微波提取,其中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20 ,提取时间70 min,液料比301。在此条件下,橙皮苷的得率达到5.28 %,提取率达到78.43 %,与常规提取相比,得率增加4倍,提取率增加58.21个百分点,且放大实验结果比较稳定。关键词:橙皮苷;微波提取;超声波提取;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TQ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54(2009)04-0026-05不同种类生物质热解炭的特性实验研究谭 洪, 张 磊, 韩玉阁(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摘 要:在管式炉上进行了生物质热解实验研究,分析了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热解炭产量的影响规律,对比研究了农作物类和木材类生物质在相同热解条件下热解炭产量的差异,对生物质热解炭进行了电镜扫描分析,分析了不同热解温度下炭的表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生物质热解炭产量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降低, 芸香木和稻壳的炭产量分别由300 时的28.38 %和45.84 %降低到600 时的7.55 %和15.45 %。在相同热解条件下,农作物热解炭产量普遍高于木材热解炭, 在400 时稻壳糠热解得到的炭产量最高为30.32 %,红胡桃热解得到的炭产量最低为19.23 %。SEM分析表明,热解炭产物呈现多孔结构。关键词:生物质;热解;炭;SEM中图分类号:TQ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54(2009)05-0031-04链条炉试烧稻壳成型颗粒的研究王启民1, 杨海瑞2, 杨 石2, 郎 威3, 王 军3 (1.沈阳工程学院生物质能发电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136;2.清华大学 热能工程系,北京100084; 3.沈阳汇丰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32 )摘 要:研究采用20 t/h供暖链条炉,在不改变锅炉主体结构,并保证锅炉出力的前提下,试烧了稻壳成型颗粒。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颗粒掺烧比的增加,排渣烧失量逐渐降低,排烟中CO浓度升高,排烟温度逐渐升高。其中生物质挥发分在对流受热面中燃烧是造成排烟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燃煤链条锅炉改烧生物质颗粒,应该在锅炉前拱或者喉部增加流量小、压头大、速度高的二次风,增强烟气扰动,从而增强挥发分与空气的混合燃烧,达到减排SO2和节约优质烟煤的目的。关键词:稻壳;颗粒;链条炉;燃烧中图分类号:TQ91;TQ0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54(2009)05-0035-04桉树皮单宁分析湛年勇1,姚创程1,陆文海2,梁发星3*(1.广西高峰林场,广西南宁530001; 2.广西南宁七坡林场,广西南宁530025;3.广西百色林化总厂,广西百色533000)摘 要:对广西高峰林场桃源分厂4年生的大叶桉和尾叶桉树皮的单宁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分别进行了栲胶的试制。分析结果表明:大叶桉和尾叶桉树皮单宁属于缩合类单宁,树皮单宁含量分别为7.6 %和7.8 %,纯度分别为67.9 %和70.3 %;大叶桉树皮栲胶单宁含量为65.4%,尾叶桉树皮栲胶单宁含量为63.3 %。桉树皮可作为新品种栲胶原料,其栲胶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桉树皮;单宁;栲胶原料中图分类号:TQ91;TQ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54(2009)05-0039-03电容器电极用新型炭材料的研究进展朱光真,邓先伦*,孙 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摘 要:综述了活性炭电极材料的性质与电容器性能的关系,介绍了不同原料制备的活性炭、改性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炭纳米管及炭黑等用于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阐述了电容器电极用炭材料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活性炭电极;新型炭材料;性能中图分类号:TQ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54(2009)05-0042-07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改性技术与应用进展徐 徐, 宋湛谦*,商士斌,王宏晓(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摘 要:简述了国内外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水性聚氨酯涂料在环氧树脂改性、有机硅改性、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改性及纳米材料改性等不同改性方法中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其在木器涂料、皮革涂饰剂、汽车涂料及纸张涂料等领域的应用,并讨论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涂料;改性;应用中图分类号:TQ316;TQ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54(2009)05-0049-06煤与生物质的共热解液化研究进展郑志锋1,2,黄元波1,潘 晶1,蒋剑春2,戴伟娣2(1.西南林学院 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摘 要:煤与生物质共热解液化将是燃料与化学品重要的转化技术之一。本文从共热解液化机理、共热解液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