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赫克歇尔俄林模型PPT课件.ppt_第1页
国际经济学赫克歇尔俄林模型PPT课件.ppt_第2页
国际经济学赫克歇尔俄林模型PPT课件.ppt_第3页
国际经济学赫克歇尔俄林模型PPT课件.ppt_第4页
国际经济学赫克歇尔俄林模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章资源和贸易 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 引言两要素经济模型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的实证分析 1 引言 在现实世界 只有一部分贸易可以用各国间劳动生产率差异解释 贸易还反映了各国间资源的差异 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 强调资源差异是产生贸易的唯一原因 表明比较优势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度 对于不同国家 要素的相对密集度 对于不同商品 该模型也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 2 假设经济中生产两种产品 棉布和粮食 生产产品需要投入两种要素 劳动 L 和土地 T 并且要素供给有限 粮食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 棉布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 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一 两要素经济模型 3 Figure4 1 InputPossibilitiesinFoodProduction 4 要素密集度 factorintensity 如果对任一给定的工资 地租比 粮食生产中的土地 劳动比都大于棉布生产 那么粮食生产就是土地密集型的 TF LF TC LCExample 如果粮食生产需要80名工人和200英亩土地 而生产棉布需要20名工人和20英亩土地 那么粮食生产就是土地密集型的 而棉布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 5 Figure4 2 FactorPricesandInputChoices 6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斯托尔伯 萨缪尔森定理 要素供给不变时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 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 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反之亦然 7 Figure4 3 FactorPricesandGoodsPrices 8 Figure4 4 FromGoodsPricestoInputChoices 9 棉布的相对价格 PC PF 上升会导致 工人收入相对于土地所有者收入 w r 增长 棉布和粮食生产中的土地 劳动比 T L 都上升 从而两种产品的劳动边际产品也上升 实际工资上升 实际地租下降 因此工人的实际购买力增加 而土地所有者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10 资源和产出资源配置是如何决定的 给定棉布的相对价格以及土地和劳动要素的供给量 就可以决定两种商品的生产中分别要使用多少土地和劳动 11 Laborusedinfoodproduction Laborusedinclothproduction Landusedinclothproduction Landusedinfoodproduction Figure4 5 TheAllocationofResources 12 经济中资源总量改变时 两种产品的产出会如何变化 罗勃津斯基定理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 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生产的增加 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反之亦然 13 Figure4 6 AnIncreaseintheSupplyofLand Laborusedinfoodproduction Laborusedinclothproduction Landusedinclothproduction Landusedinfoodproduction 14 Figure4 7 ResourcesandProductionPossibilities 15 土地 劳动 供给增加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粮食 棉布 生产方向 资源供给的变动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效应是理解资源差异导致国际贸易的关键 一国生产本国相对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比较有效 16 模型假设 两个国家 本国和外国 具有 相同的偏好相同的技术不同的资源本国拥有的劳动 土地比高于外国 二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17 相对价格和贸易模式要素充裕当且仅当本国可利用的劳动总量与土地总量的比例高于外国 则可以判定本国相对外国是劳动充裕的国家 外国相对本国则是土地充裕的国家 L T L T Example 如果美国有80million工人和200million英亩土地 而英国有20million工人和20million英亩土地 那么英国就是劳动充裕国 而美国是土地充裕国 这样 本国的稀缺要素就是土地 外国的稀缺要素是劳动 18 当本国与外国进行贸易时 两国的相对价格会趋同 本国棉布的相对价格会上涨 而外国则下跌 本国棉布相对价格上升导致棉布生产增加而相对消费减少 因此本国成为棉布的出口国和粮食的进口国 相反 外国棉布相对价格下降使其成为棉布进口国和粮食出口国 赫克歇尔 俄林定理 一国会出口国内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 而进口稀缺资源密集型的产品 19 Figure4 8 TradeLeadstoaConvergenceofRelativePrices 20 2020 3 20 21 假设A 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 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 需要的劳动为3 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 需要的劳动为2 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 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 则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 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和食品 假设两国偏好相同 两国间进行贸易 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 哪个国家出口食品 22 思路 由于B国的资本劳动比例高于A国 所以B国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由于衣服的劳动资本比例高于食品 所以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A国最多能生产30单位的衣服和35单位的食品 B国最多能生产20单位的衣服和30单位的食品 根据H O模型的结论 服装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应由劳动充裕的国定即A国出口 食品为资本为密集型的产品应由资本充裕的国家即B国出口 23 贸易和收入分配贸易导致相对价格趋同 相对价格的变动对劳动和土地的相对收入有强烈的影响 在本国 棉布相对价格上升 劳动者受益 而土地所有者受损 在外国 棉布相对价格下跌 情形正好相反 劳动者受损 而土地所有者受益 一国充裕要素的所有者在贸易中受益 而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在贸易中受损 24 特定要素模型和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的差异在于收入分配的效应 生产要素对某个产业的特定性往往只是短期的问题 Example 生产服装的工人不能在一夜之间成为制造计算机的工人 但只要时间充足 衰退产业部门的工人是可以转移到新兴产业部门中去的 相反 贸易对土地 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收入分配的影响者则或多或少比较持久 25 要素价格相等化在没有发生国际贸易以前 本国劳动的收入低于外国 而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则高于外国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国际贸易使各国间同一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完全相等 这表明国际贸易也是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交换 26 在现实中 国际贸易是否使各国间同一要素的价格相等了呢 即使是最粗略的观察材料也会给这一问题以否定的答案 Example 德国 日本和美国的工人工资大大高于韩国 墨西哥 葡萄牙和斯里兰卡 认为国际贸易减少了同质要素收益的国际差距 而不是将其完全消除 才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27 Table4 1 ComparativeInternationalWageRates UnitedStates 100 28 与H O定理的假设不同 现实世界常常是 各国并非使用相同的技术各国间的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也阻碍着各国相对商品价格均等多数企业处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企业的运作不是规模报酬不变技术在进步 进步的速率在国家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基于上述原因 国际贸易没有使各国同质要素的工资和利率均等化 这并不值得惊奇 29 Table4 2 CompositionofDeveloping CountryExports PercentofTotal 30 检验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TestsonU S Data1951年 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 里昂惕夫 WassilyLeontief 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利用美国1947年的数据对H O贸易模型进行了第一次经验检验 鉴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 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结论 三 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的实证分析 31 然而 里昂惕夫的检验结果令人吃惊 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高出大约30 这意味着 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capital intensiveproduct 而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labor intensive 这与H O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 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迷 LeontiefParadox 32 Table4 3 FactorContentofU S ExportsandImportsfor1962 33 TestsonGlobalDataBowen Leamer andSveikauskas用大量其他国家的数据来验证H O模型 这项在世界范围里进行的研究结果证实了里昂惕夫悖论 贸易并不是按H O理论所预见的方式进行的 34 Table4 4 TestingtheHeckscher OhlinModel 35 TestsonNorth SouthTrade南北制造品贸易看来比较符合H O理论 TheCaseoftheMissingTradeTrefler在199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各国间技术差异相当巨大 36 Table4 5 TradeBetweentheUnitedStatesandSouthKorea 1992 milliondollars 37 Table4 6 EstimatedTechnologicalEfficiency 1983 UnitedStates 1 38 实证检验的含义对H O模型实证检验的结论 模型未能成功解释国际贸易的实际模式 但模型可用来分析收益分配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