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照料PPT课件.ppt_第1页
饮食照料PPT课件.ppt_第2页
饮食照料PPT课件.ppt_第3页
饮食照料PPT课件.ppt_第4页
饮食照料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饮食照料 学习目标1 能说出基本饮食的种类和适应对象 2 能根据老年人的自理情况正确进餐 饮水等操作 2 第一节饮食照料专业知识 一 促进饮食营养的方法1 饮食与疾病痊愈的关系 1 进食时间 2 饮食量 3 饮食内容 3 2 为老年人制作饮食的要求 1 荤素搭配 营养素齐全 优质蛋白 低脂肪 低盐 高维生素和适量含钙铁的食物 米面杂粮混食 控盐及腌制品 2 食物易咀嚼和消化吸收 应少吃高热量的食物 3 吞咽困难老人的食物应去骨 剔刺 切细 煮软 调制成粘稠度高的糊状 4 由于老年人味嗅觉低下 常因味淡影响食欲可用醋 姜 蒜等调料改变食物的味道 5 食物清淡少盐 健康老人每日 6g 高血压 心脏病者 5g 6 丰富的膳食纤维如蔬菜 水果 粗粮等 4 3 促进饮食营养的方法 1 了解饮食习惯 促进合理膳食 保证老年人安全进食的重要措施是进食速度不宜过快 2 促进老年人食欲的措施 良好的进食环境 食物的制作调配 老年人若饮食不洁易导致腹泻 采取正确的进餐姿势 能独坐老年人取端坐低头的姿势 不能下床的取床上坐位或半坐位 坐起困难的床头抬高30 50 绝对卧床的尽可能取侧卧位使头部向前倾斜 食物的温度适宜 主动听取建议和意见以便及时改进 适当运动促进消化 心情舒畅愉快进餐 5 二 基本饮食种类 特点 适应对象 基本饮食种类主要包括 普通饮食 软质饮食 半流质饮食 流质饮食 1 普通饮食特点 包含各种基本食物 营养素平衡 可口易消化无刺激 适应对象 不需要饮食治疗的老年人用法和要求 每日三餐 主 副食和汤类均衡搭配 6 基本饮食种类 特点 适应对象 2 软质饮食特点 营养素平衡 食物碎 烂 软 如软饭 面条 煮烂和切碎的菜 鱼 肉等 适应对象 处于疾病急性期和恢复期之间 咀嚼和消化能力较差的老年人 用法和要求 每日三餐 每两餐之间适当加餐 7 3 半流质饮食特点 食物呈糊状 冻状 汁状等半流质状态 如米粥 馄饨 蛋羹 藕粉 果冻 豆腐脑等 适应对象 身体虚弱 咀嚼和消化能力较差 有口腔疾患 消化道疾病或发热的老年人 用法和要求 少食多餐 每日5 6餐 量视病情而定 基本饮食种类 特点 适应对象 8 基本饮食种类 特点 适应对象 4 流质饮食特点 水分含量多呈流动液体状态 直接吞咽易消化 如各种汤汁等 所含热量少 不能长期使用 适应对象 进食困难 高热 大手术后 消化道疾病 病情危重 全身衰竭 鼻饲的老年人 用法和要求 每日6 8次 每次200 300ml 根据病情适当调整 9 第二节饮食照料操作技能 一 协助老人进食1 能自己进食的老人 1 准备工作 物品 环境 养老护理员 2 操作程序 3 注意事项2 不能下床的老人 3 注意事项 喂食速度视老人情况而定 每次1 3汤匙 固体 流质交替避免噎食 对视力障碍的老人 应告知食物名称 摆放位置 鱼剔骨 偏瘫老人取侧卧位 头不要后仰 以防呛咳 3 吞咽困难的老人 2 操作程序 解释 体位 洗手 毛巾 餐巾 喂温水 糊状食物 健侧 吞咽 温水 漱口 整理 侧卧或平卧 3 注意事项 食物置于舌的中后部 糊状冷食为佳 10 二 协助老人喝水1 不能下床的老人2 吞咽困难的老人 2 操作程序 解释 洗手 体位 围巾 毛巾 喂水 口腔一侧 健侧 擦水痕 整理 保持饮水体位10min 3 注意事项 保证每日1500ml左右的饮水量 并记录 温度适宜防止烫伤 最好取坐位防止呛咳或吸入性肺炎 饮食照料操作技能 11 合理膳食 一 一袋牛奶二 250g左右碳水化和物三 3 4份优质蛋白四 有粗有细 不咸不淡 三四五顿 七八分饱五 500g新鲜蔬菜及水果红 50 100ml红葡萄酒黄 黄色蔬菜绿 绿茶及绿色蔬菜白 燕麦粉和燕麦黑 黑木耳 1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老年人最基本的自理能力 包括 进食 洗澡 穿衣 入厕 移动 大小便控制 行走 上下楼梯十项 ADL不仅是评估老人功能状态的指标 也是评估老年人是否需要补偿服务或评估老年人死亡率的指标 13 养老护理员 初级 南通市老年科学护理培训服务中心肖玉华Tel mail xiaoyuhua 14 第五章安全保护 学习目标1 能说出常用助行器的种类 能根据不同病情 行走能力 身高 正确使用助行器 2 能复述搬移的种类 能根据老人的不同情况进行搬移 3 能说出保护具的种类 能按正确方法使用保护具 4 能说出意外事故的常见原因 能复述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 15 第一节安全保护专业知识 一 助行器的使用1 手杖的种类及适应对象为保证安全 行动不变的老人应使用手杖 它可增加身体的稳定性 减轻下肢的承重压力 1 普通手杖 适用于一般行动不便的老人 2 支架式手杖也称肘拐 适用于腕部支撑力弱或腕关节强直的老人 3 T字形手杖 4 多脚式手杖 三脚 四脚拐 进一步增加了稳定性 适用于稳定性和平衡能力差的老人 在不平坦的道路上难以使用 手杖的高度以肘关节屈曲150 为宜 下端着力点同侧足前外侧方15cm处 手杖的高度与老人身高相适应 16 一 助行器的使用 2 拐杖 腋拐 的种类及适应对象有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 高度以使用者身高的77 为宜 站位时上端到腋窝下3 4横指 下端着力点同侧足前外侧方10cm处 适用于下肢肌张力弱 关节变形或下肢骨折不能支撑体重的老人 使用时需要足够的臂力支撑 17 一 助行器的使用 3 步行器的种类及适应对象适用于肌张力低下 行走时稳定性差的老人 有的步行器还需要有较强的臂力 1 四轮式步行器 建议尽量少用或不用 2 提抬式步行器 站位具有稳定性的老人才可使用 3 两轮式步行器 取以上两种优点 既具有稳定性 也方便推移 18 4 轮椅的构造 种类及适应对象 1 轮椅的构造 19 轮椅的构造 种类及适应对象 2 种类及适应对象 普通手动四轮轮椅 适合大多数体弱病残者使用 多功能手动轮椅 适合高位截瘫或双下肢残疾者使用 单手驱动式轮椅 适合偏瘫者使用 低坐位轮椅 适合偏瘫者室内训练使用 电动助力轮椅 适合上肢肌力较弱或运动功能差者使用 坐便轮椅适合高位截瘫和各种病症引起的大小便者使用 洗浴轮椅 适合体弱病残者使用 普通手动三轮轮椅 电动轮椅 运动轮椅 20 选择轮椅的方法 长期使用者 经过医生与治疗师商讨之后再选定 必要时考虑定制 选择轮椅时要考虑残疾的种类 性质 程度 年龄 使用场所 职业 生活方式等 决定轮椅类型 然后再选定各种部件 轮椅搁脚板高低以足踏在板上 大腿呈水平位为宜 21 二 扶 辅 助老人更换体位 1 长时间不活动对身心的影响对皮肤 肌肉和骨骼 呼吸 代谢和营养吸收 排尿 心理的影响 具体表现 容易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缺血组织坏死 肌肉张力下降 四肢酸痛 妨碍有效呼吸 导致坠积性肺炎 排尿不规律使得小便滞留 增加泌尿系感染和泌尿系结石的机会 2 更换体位的目的 22 辅助老人更换体位 3 更换体位的注意事项 1 充分考虑老人身体状况 意识状态 肢体功能 有无疼痛等因素 2 了解心理状况 讲明目的取得配合 3 合理应用人体力学 顺应人体自然运动曲线 减少摩擦力 扩大支撑面 达到省力并使老人舒适 4 避免拖 拉 推等生硬动作以免擦破皮肤 5 保护和促进老人自身功能 根据具体情况提供适当协助 23 辅助老人更换体位 4 更换体位时老人的心理准备 1 物品的准备 确认轮椅 平车的刹车是否完好 2 解释说明 3 自信 情绪稳定 4 观察5 更换体位的方法 24 三 保护具的使用 1 使用保护具的目的 为防止谵妄躁动等意识不清老人坠床 撞伤等意外伤害 2 使用保护具的原则 1 解释 取得同意在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 尽量不用 2 自然约束 3 短时间 4 衬垫 放松 按摩 5 肢体功能位 25 四 预防意外事故 1 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故跌倒占第一位 坠床占第二位 撞倒占第三位 其次为夹伤 烫伤 走失 触电 噎呛 1 走失 主要受幻觉 记忆 妄想的支配或对环境不适应 患老年痴呆的需特别监护 2 烫伤 触电 火灾 动作迟缓 反应能力低下 视觉障碍等 26 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故 3 意外跌倒 1 穿着不适 裤子 鞋子2 光线不充足 地面不平整 不防滑 防湿3 从床上掉下4 台阶或障碍物绊倒5 家具放置或开门方向设计不合理6 药物或疾病的影响 4 噎呛 偏瘫 失语 活动受限老人咀嚼无力吞咽困难 吃东西时说话 笑闹或进食太快 戴假牙的老人 食物误入气管表现为进食过程中突然严重呛咳 目光恐惧发直 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27 预防意外事故 2 预防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则 1 评估 2 观察 3 辅助用具 4 保护装置3 预防意外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 1 室内光线要适度 2 房间和公共场所要采用无障设施 3 台阶设计要低缓 4 活动空间要宽松 5 有安全保护措施 6 衣着舒适 便于活动 7 健康宣教4 住处安全隐患的检查 1 通道 2 台阶 3 居室 4 厕所浴室 5 食堂 6 标志 28 第二节安全保护操作技能 一 助行器的使用1 手杖的使用 1 准备工作 1 类型 2 长度应是手臂下垂时从地面到手腕的高度 3 柱拐杖时 肘弯曲角度以150 为宜 手杖的下端着力点在同侧脚旁15cm处 4 服装和鞋 5 准备活动 6 足内翻的处理 7 柱拐步行训练 29 手杖的使用 2 操作程序1 使用手杖自行行走方法 三点步也就是 手杖 患侧 健侧 两点步2 上 下台阶的方法 上台阶时 首先把手杖放在上一个台阶上 先上一健侧脚 移动重心在健侧脚上 再跟上患侧脚 下台阶时患腿先下健腿后下 3 过障碍物的方法4 协助老人行走方法 推荐方法一 3 注意事项 调整重心再迈步 没有适应使用手杖之前要陪伴 道路不平整移动距离长最好使用轮椅车 生活环境做的无障碍设施 30 2 拐杖 腋拐 的使用 1 准备工作 2 操作程序 4点步 右拐 左脚 左拐 右脚 2点步 3 注意事项 避免摩擦腋窝导致皮肤损伤 不熟练时要监护3 步行器的使用 1 准备工作步行器的高度一般以上臂屈曲90 为宜 2 操作程序 3 注意事项使用带轮子的步行器时 如果身体重力过度向前推 步行器会向前滑动 使老人跌倒 因此要特别注意 31 4 轮椅的使用 1 准备工作 检查轮椅是否完好 车胎是否充气 刹车系统是否良好 协助老人上下轮椅时 应先翻起脚踏板 2 操作程序 辅助老人坐轮椅的方法 推轮椅的方法 抬起轮椅前轮的方法 推轮椅上台阶的方法 推轮椅下台阶的方法 推轮椅下坡的方法 老年人和养老护理员都背向前进方向 其目的是防止因重力原因失去平衡使老年人跌倒 推轮椅上下电梯的方法 32 轮椅的使用 3 注意事项 行走过程中观察道路的前后情况 随时注意老人面色 询问老人有无不适 使用轮椅过程中 要力求平稳移动轮椅 避免突然加速 减速和改变方向 避免车体大的震荡 防止老人发生意外 使用轮椅过程中要注意与老人说明前进方向 注意事项等 33 1 协助老人移向床头2 协助老人移向床边3 协助老人翻身侧卧4 翻身叩背排痰法5 协助老人坐起 从仰卧位到坐位 6 协助老人站起7 协助老人从床上挪到轮椅上8 平车或担架搬运法 二 辅助老人更换体位和安全移动 34 操作技能之一 协助老年人移向床头 协助老年人取仰卧位枕头横立于床头 避免老人头部受伤 老年人环保两臂 或双手握住床头栏杆 一手扶肩背 一手托臀下位置正确两臂抬起移向床头不拖拉指导老年人配合及时准确 根据病情瞩老年人双脚用力蹬床面 枕头归原位 35 操作技能之二 协助老年人翻身侧卧 老年人环抱双臂置胸前 健侧手拉住患侧手 枕头移置老年人身体接近侧双腿屈膝 远侧或者健侧腿放在近侧或者患侧腿上 手扶老年人肩 膝部 翻转侧卧姿势正确翻身后背部 两腿间 两臂间垫软枕操作中用力适当 不拖拉 36 操作技能之三 叩背排痰 协助老年人体位舒适 支撑点安稳妥当暴露背部五指并拢微弯曲 手背隆起呈环杯状沿后背肺底依次向上至肩下每次叩击与上次的叩击重叠1 3 同法另一侧 力度适宜 引起老年人轻咳整理衣服及床单位协助老年人恢复舒适体位 做记录 37 叩背排痰注意事项 老年人可取坐位或侧卧位 叩背前将身体的支撑点安妥置妥当掌握正确的手法和手型 即手背隆起呈环杯状叩背位置应准确 不能叩在肾区和脊柱上 叩拍时先从后背部的肺底向上叩至肩下 每次叩击的部位要与上一次的叩击部位重叠1 3 不可遗漏 叩完一侧再叩另一侧 每侧叩击的次数至少3遍叩击的力度要适宜 如果痰液黏稠不宜咳出 可雾化吸入 蒸汽吸入等方法以助咳痰叩击排痰的禁忌症 骨折部位或骨质疏松部位 肿瘤部位 肺栓塞 有出血倾向 心绞痛 胸壁疼痛等 38 操作技能之四 床转移到轮椅 坐轮椅前 1 轮椅靠近老人健侧2 轮椅呈30 45 固定轮椅3 扶老人坐起 健侧手臂扶放部位或交叉方法正确坐轮椅 1 右腿站在老年人两腿之间并抵住患侧膝部方法正确2 双手环抱方法 部位正确3 身体前倾依靠部位 方法正确4 以支撑点转动 平稳移老年人到轮椅坐轮椅后 1 老年人手扶位置正确2 两臂自老年人两肋下伸入3 老年人身体后移坐满轮椅4 双脚位置舒适 39 操作技能之五 平车或担架搬运 一人移动 向老年解释后协助其穿衣平车与床尾角度 位置正确 呈钝角 养老护理员站在床旁钝角内两手分别伸入老年人腋下 大腿下托抱老年人移至车中央原有治疗措施保护得当盖被推车 移动平稳安全 观察病情 40 操作技能之五 平车或担架搬运 平车挪动 老年人卧于中央 保暖原有治疗措施处理得当推车方法正确 平稳 安全 老年人头部在大轮即手推大轮端 上坡时大轮在前 下坡时大轮在后随时观察老年人病情注 平车搬运老人时 对病情许可 体重较重的老人两人搬运即可 41 三 保护具的使用 1 床栏的使用2 保护手套的使用3 约束带的使用 1 腕部约束法常用于固定手腕及踝部 2 肩部约束法常用于固定肩部 限制躁动的老人坐起 3 双膝约束法用于固定膝部 限制躁动的老人下肢活动 42 四 预防意外事故 1 走失的预防措施2 烫伤 触电 火灾的预防措施3 意外跌倒的预防措施4 噎呛的预防措施 43 烫伤 触电 火灾的预防措施 老年人饮用 洗漱用的热水不能超过43度 使用热水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