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及调整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及调整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及调整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及调整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及调整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及调整方法 授课 纪晓红单位 管理201队 1 一 注水开发过程存在的三大矛盾 教学目的 二 使学员能结合本单位实际掌握协调三大矛盾的具体方法 本次授课主要使学员掌握以下几点 使学员能结合本单位实际掌握协调三大矛盾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及调整方法 2 一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1 层间矛盾2 平面矛盾3 层内矛盾 授课内容 二 调整三大矛盾的方法 四 掌握要点及作业 三 三大矛盾导致空间剩余油分布 3 第一部分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 4 一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 当注水开发多油层非均质的油田时 由于油层渗透率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非均一性 注入水就沿着高渗透层或高渗透区窜流 而中低渗透层或渗透区却吸水很少 从而引起一系列矛盾 中二南馆35小层渗透率等值图 油层层间问题示意图 5 当注水开发多油层非均质的油田时 由于油层渗透率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非均一性 注入水就沿着高渗透层或高渗透区窜流 而中低渗透层或渗透区却吸水很少 从而引起一系列矛盾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 层间矛盾 平面矛盾 层内矛盾 一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 6 图1 5层间矛盾示意图 1 层间矛盾 层间矛盾 就是高渗透性油层与中 低渗透性油层在吸水能力 水线推进速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是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矛盾 也是注水开发初期的根本问题 在注水井中 高渗透层吸水能力强 水线前缘很快向生产井推进 形成单层突进 对油井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7 1 层间矛盾 中渗透层出油少 高渗透层注得多采得多 很快见到注水效果 造成生产井含水上升 地层压力明显上升 形成高压层 低渗透层不出油 全井产量快速递减 含水上升 因而能否解决好层间矛盾 是油井能否长期稳产的关键所在 8 由于油层渗透率在平面上分布不均 及井网对油层各部分控制不同 使注水在平面上推进不均 油水前缘沿高渗透区呈舌状窜入油井 形成 舌进 如下图示 2 平面矛盾 生产井 高渗透区 油水前缘 局部舌进示意图 9 2 平面矛盾 高渗透区 死油区 中低渗透区的油井长期见不到注水效果 压力下降 产量递减 10 注水沿阻力小的高渗透条带突进呈 指进 现象 如图示 由于油井过早见水 降低了驱油效果 指进现象示意图 3 层内矛盾 22J5井35小层水淹状况 11 指进现象示意图 3 层内矛盾 由于地下油 水粘度差别大 及岩石表面性质等差异也影响驱油效果 12 3 层内矛盾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种矛盾存在的话 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 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的 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然而这种情况并不是固定的 三大矛盾并不处于相同地位 13 3 层内矛盾 一般在注水开发初期 层间矛盾是主要的 随着注入水侵入油井 平面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层内矛盾是长期存在的 到了油田开发后期 进入全部水洗采油阶段 层内矛盾将上升为主要矛盾 14 第一部分授课内容回顾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 层间矛盾 平面矛盾 层内矛盾 15 一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1 层间矛盾2 平面矛盾3 层内矛盾 授课内容 二 调整三大矛盾的方法 四 掌握要点及作业 三 三大矛盾导致空间剩余油分布 16 第二部分调整三大矛盾的方法 17 1 关于层间矛盾的调整 层间矛盾的本质是各层受效程度不同 造成各层油层压力和含水率相差悬殊 在全井同一流动压力的条件下 生产压差不同 使差油层出油状况越来越差 全井以致全开发区高产稳产受到威胁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18 1 关于层间矛盾的调整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从本质上说是增大差油层的生产压差 另一方面要降低井底流压 一方面是提高差油层的油层压力 19 1 关于层间矛盾的调整 第一项措施 六分四清 即 六分为分层采油 注水 测试 管理 研究 改造 四清为分层采油量清 注水量清 压力清 出水量清 一是以高压分层注水为基础的 六分四清 工艺技术 吸水能力过高的油层 适当控制注水 甚至局部停注 吸水能力低的油层提高吸水能力 放大全井生产压差或把高压高含水层堵掉 或者进行双管采油 有必要时还可对已受效而生产能力仍然较低的油层进行压裂改造 以提高产能 20 1 关于层间矛盾的调整 第二项措施 调整层系 井网和注水方式 首先是层系调整要以油砂体为单元分析开发形势 主要是储量动用状况 对每一油砂体做出评价 如动用好的 局部动用好的 动用差的和基本不动用的等 将动用差和基本未动用的油砂体划为调整对象 局部动用差的也可划做局部调整对象 其次是确定井网密度 布井方式和注水方式 根据划为调整对象的油层性质 分布特点以及吸水能力和生产能力确定 层系 井网和注水方式的调整要注意和老井配合好 在不加剧原井层间矛盾的原则下 可以进行层系井网的互相利用或互换 但一般在油层较多或调整对象储量较大的情况下 最好另布一套差油层调整井网 特别是注水井一定要另搞一套 调整井一般以均匀布井为宜 注水方式的选择 以使油井都处于注水第一线的面积注水方式为好 特别是对差油层更应如此 处理新 老井关系以及以各类油层的注采系统完善为原则 注水井层系划分要细 油井可以相对粗一些 21 1 关于层间矛盾的调整 1279 5 55 6 1291 5 1271 8 1273 9 1245 1 1251 3 665 2网1245 71 K344 114封1256 52 665 23 21265 69 K344 114封1275 59 665 2网1284 67 撞击筒1287 64 底球1296 79 53 44 典型井例 中25 505井偏心配水管柱示意图 25 505井53层在 3 2水嘴控制下 吸水仍达92 7 偏1 偏3基本不吸水 9 23日偏2由 3 2调为 死嘴 保证了44 55 6小层的正常注水量 22 2 关于平面矛盾的调整 平面矛盾的本质是注入水受油层非均质性控制 形成不均匀推进 造成局部渗透率低的地区受效差 以致不受效 因此 调整平面矛盾 本质上就要使受效的差和受效不好的地区充分受效 提高其驱油能量 降低阻力 达到提高注水波及面积 多拿油少出水的目的 23 2 关于平面矛盾的调整 通过分注分采工艺对高含水带油井堵水 调整注水强度 加强受效差地区的注水 改变注水方式或补打井 缩短井距等方法 加强受效差地区注水 注水井的选择 要从全局和长远利益考虑 室内试验和现场实践都说明 要选择油层厚 渗透率高的井点搞点状注水 有利于扩大波及 不要只看到转注一口油井 目前可能少产一些油 但经过一段时间注水后 使地层能量得到补充 全区产量就会增加 24 200306月 5层动液面分布图 200306月 5层含水分布图 典型井例1 25 505井53层 3 2水嘴控制下 吸水仍达92 7 9 23日偏2由 3 2调为 死嘴 馆5个调整5井次 调整小层7个 封堵小层1 2 关于平面矛盾的调整 中二南边角水井53小层降水 促进中二中注聚见效 25 25 509井日度生产曲线 典型井例1 2 关于平面矛盾的调整 中二南边角水井53小层降水 促进边角井中二中注聚见效 26 馆5动液面分布图 200311 馆5含水差值图 2003 6 11 典型井例1 2 关于平面矛盾的调整 中二南边角水井53小层平面调整效果 27 2 关于平面矛盾的调整 中23 3井区井位图 23 3井区42小层平面调整 典型井例2 中二南注聚期间普遍利用的经验做法 平面上控制高见聚井产液量 促进促进聚合物多方向均匀推进 促使不见效井见效 28 23 3井见效见聚曲线 中23 3井区井位图 2 关于平面矛盾的调整 典型井例2 29 3 关于层内矛盾的调整 层内矛盾的实质也是同一层内不同部位受效和水淹状况不同 高压高含水段干扰其他段 使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解决层内矛盾本质上就是要调整吸水剖面 扩大注水波及厚度 从而调整受效情况 同时调整出油剖面 以达到多出油少出水的目的 30 3 关于层内矛盾的调整 四细 工艺 细分注水 细分堵水 细分测试 细分采油 方法是机械法 即用封隔器细分 对象是层内有岩性或物性夹层的厚油层 夹层分布越稳定 细分的效果越好 第一套措施 31 3 关于层内矛盾的调整 四选 工艺 选择性注水 选择性酸化 选择性压裂 选择性堵水 对象是层内油层性质差异大 水淹状况差异大的油层 采用投球压裂 另外 对高含水厚油层先采取全层化学堵水 然后对顶部低含水部位再进行压裂措施 也可以调整出油剖面 第二套措施 32 中24N4井42小层调剖前后吸水剖面对比 3 关于层内矛盾的调整 典型井例 33 3 关于层内矛盾的调整 22J5井35小层层内水淹状况 典型井例 34 三大矛盾调整的核心问题是分层注好水 达到保持油层压力 降水 增油 实现稳产的目的 所说的注好水 就是根据油水运动情况 随时按分层需要调整注水量 积极主动地进行层内 层间的平面调整 增加见效层位 见效方向 受效程度 一个油层从某个方向见了水 或在某个方向上含水饱和度相对较高 就可从另外的方向加强注水 提高压力 克服见水方向或含水饱和度相对较高方向的不利影响 一口油井某一层见了水 就可以对其他层加强注水 提高压力 克服见水层的不利影响 这样就能促使各个部分的储量都动用起来 使含水上升速度减慢 尽量延长高产稳产期 得到好的注水开发效果 35 第二部分授课内容回顾 解决三大矛盾的方法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 层间矛盾 平面矛盾 层内矛盾 六分四清工艺技术 调整层系井网注水方式 使受效差地区充分受效 提高驱油能量 降低阻力 提高注水波及面积 四细工艺 四选工艺 36 一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1 层间矛盾2 平面矛盾3 层内矛盾 授课内容 二 调整三大矛盾的方法 四 掌握要点及作业 三 三大矛盾导致空间剩余油分布 37 第三部分三大矛盾导致的剩余油分布 38 注水过程中三大矛盾导致的目前剩余油分布状态 平面上 各小层平面剩余油饱和度分布不均匀 在分流线 井网控制程度差 断层附近 微构造高部位及见效差井区剩余油相对富集 33层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图 42层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图 平面 39 层间 层间 聚合物驱后主力油层剩余油饱和度下降幅度大于非主力油层 但目前仍比非主力油层高 中24 605各层系剩余油饱和度柱状图 馆3各小层剩余油分布 馆4各小层剩余油分布 注水过程中三大矛盾导致的目前剩余油分布状态 40 层间 动用程度差的小层剩余油饱和度较高 注水过程中三大矛盾导致的目前剩余油分布状态 41 22N6井吸水剖面 层内 3 层内 油层上部的剩余油饱和度高于下部 并且非主力层水淹厚度小 主力厚油层水淹厚度大 由于油层明显的非均质性及正韵律沉积的特点 油层下部吸水能力高于上部 油层上部的剩余油饱和度仍高于下部 注水过程中三大矛盾导致的目前剩余油分布状态 42 本次授课内容回顾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 层间矛盾 平面矛盾 层内矛盾 什么是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以及对油田注水开发的影响 结合中二南开发过程中成功的缓解三大矛盾的经验做法具体讲述了调整三大矛盾的方法 在油田整个注水开发过程中 层间 平面 层内矛盾始终贯穿其中 第三部分主要结合中二南实际情况对三大矛盾导致的剩余油空间分布状态进行再认识 认识矛盾 解决矛盾 利用矛盾 43 一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1 层间矛盾2 平面矛盾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