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国别国际贸易政策 一 何谓发达与不发达国家二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特点三 美国的对外贸易四 欧盟的对外贸易五 日本的对外贸易六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七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八 中国的对外贸易 一 何谓发达与不发达国家 一 发达国家的含义 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技术较为先进 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 又称已开发国家 工业化国家 高经济开发国家 MEDC 已开发国家大多具有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percapitaGDP 不过 通过开发自然资源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人均GDP 而未必有较先进的技术 如沙特阿拉伯开发石油 瑙鲁开发磷肥等 二 公认的发达国家标准 较高人均GDP 不是GDP总量 和社会发展水平 按1995年 8000美元 24个2005年 10000美元 新增8个 1 原有发达国家 24 欧洲 18国 卢森堡 69 056 挪威 53 465 瑞士 49 246 爱尔兰 46 335 丹麦 45 015 冰岛 44 133 瑞典 38 451 英国 36 977 奥地利 35 861 荷兰 35 393 芬兰 35 242 比利时 34 081 法国 33 126 德国 33 099 意大利 29 648 西班牙 24 627 希腊 18 995 葡萄牙 16 658 美洲 2国 美国 42 076 加拿大 32 073 亚洲 2国 日本 36 486 新加坡 25 176 大洋洲 2国 澳大利亚 29 761 新西兰 23 276 2 新增发达国家 8个 新增的发达国家 8国 塞浦路斯 19 008 巴哈马 18 190 斯洛文尼亚 17 660 以色列 16 987 韩国 14 649 马耳他 13 144 匈牙利 10 896 捷克 10 708 从新增的8个发达国家来看 大多是原有发达国家的近邻 如斯洛文尼亚 马耳他 匈牙利 捷克 塞浦路斯是欧盟成员国的近邻 韩国是日本的近邻 巴哈马是美国的近邻 只有以色列是例外 3 对俄 新 南非 中国的说明 俄罗斯 2001年人均GNP1690美元 不及巴西的一半 3610美元 俄罗斯已失去昔日经济大国的风采 新加坡 2001年人均GNP为22780美元 居世界前列 联合国曾有意把它列为发达国家 但新加坡认为发展时间短 工业基础还不稳固 谨慎将自己列为发展中国家 南非 2001年的人均GNP为3060美元 它是该地区最富裕的国家 开放型经济 贸易伙伴主要为欧洲国家 近来同亚 非国家贸易发展也十分迅速 中国 2001年人均GNP140位 2007年人均GDP为8863美元 按PPPG购买力计算 排名74位 4 2007年我国人均GDP 二 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 一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 1 贸易地位 主要地位 其中服务贸易地位加强 货物贸易比重下降 2 贸易结构 1 服务贸易顺差 货物贸易逆差 2 制成品贸易在货物贸易中占绝大比重 3 贸易伙伴 以发达国家为主 内部贸易70 以上 4 贸易体制 主导地位 决策 谈判 国际货币和贸易政策 三 美国的对外贸易 一 美国对外贸易概况 美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特点 最大的贸易国 最大的商业服务贸易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在下降货物贸易逆差跨国公司占世界贸易比重最大高科技和农业产品出口量世界最大影响力最大 美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1 出口商品结构工业制成品 农产品 军火 技术2 进口商品结构工业制成品 原料 食品 燃料 美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集中分布在西欧 北美和亚洲地区贸易伙伴 加 日 英 德 墨 荷 沙特 法 委瑞内拉出口国 日 加 荷 德 二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管理体制 白宫主导 国会牵制职能部门和独立机构具体执行利益集团影响巨大 三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 自由化为主导 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情况灵活善变 二战后实行并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 20世纪70 80年代逐步向贸易保护主义转变 20世纪90年代 1积极推动乌拉圭回合谈判成果落实2加强区域经贸合作3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4实行更为严厉的 301条款 21世纪以来对内放任 对外转嫁 四 欧盟的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 建立关税同盟 取消内部关税 统一对外关税限制进口1非关税壁垒 数量限制 最低进口价格限制2对进口产品按不同种类和国别实行差别关税3采取反侵销措施限制进口补贴农产品出口积极发展同各国的经贸关系 扩大对外贸易 五 日本的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出口商品中 工业制成品占极大比重进口产品绝大部分为初级产品服务贸易出口大大落后于服务贸易进口对外贸易地区结构美洲第一 亚洲第二美国第一 中国第二 日本外贸管理体制与进出口管理制度 管理体制 政府宏观管理 民间自由竞争现行政策 进口配额制和进口前许可制部分物资限制或禁止出口 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特点 重视发挥综合商社的作用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收入弹性标准 生产率标准适时调整对外贸易政策 六 附 德国对外贸易特点 2007年德继续保持世界头号出口大国地位 出口9690亿欧元 占欧盟出口额的24 9 进口7725亿欧元 占欧盟进口额的19 0 同比分别增长8 5 和5 2 外贸顺差再创新高 达1965亿欧元 出口额比进口额高25 4 2007年德国外贸总额为2 38万亿美元 仅次于美国的3 18万亿美元 领先于中国的2 17万亿美元 位居世界第二 从2003年开始 德国就一直是世界出口冠军 2007年德国出口额达1 33万亿美元 高于中国的1 22万亿美元 自2001年起 德国是最大的贸易顺差国 且顺差额屡创新高 2007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965亿欧元 2007年中德贸易额为845亿欧元 同比增长9 其中 对华出口299亿欧元 同比增长8 9 机械 汽车及配件 发电及输电设备和化工产品四项占其对华出口额的64 6 自中国进口额为546亿欧元 同比增长9 4 玩具 体育器材和服装等低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仍然高达19 6 七 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 特点 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发展不平衡各国间不平衡商品发展不平衡制成品出口的地区分布不平衡进口和出口的比重不平衡制成品出口的比重在提高贸易的主要对象在发达国家 但比重在下降 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战略 一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剩余的出路 在现有生产要素得到更充分利用的同时 天赋要素也会扩大 初级产品潜在市场的扩展可以吸引外国投资的增加 也将扩大国内的储蓄和熟练劳动力供给 弊端 1 发达国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增加缓慢 2 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 面临贸易条件恶化 3 初级产品出口获得的收入是不稳定的 4 初级产品出口带来的连锁效应不大 二 进口替代战略 1含义 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 实现对进口制成品的替代 以达到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减少对外国经济依附的目的 2步骤 首先是一般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到耐用消费品 资本品及中间品为主的进口替代 由低级到高级 3 政策措施 加强进口限制 提高进口关税 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 有限的外汇用于经济发展急需的领域 本币高估 复式汇率 对替代产业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国家在财政 税收 价格和信贷等方面给予进口替代工业以特殊优惠 4利弊分析 实施 20世纪50 70年代初拉美国家普遍推行这种战略 东亚国家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 东南亚国家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主要实施过这种战略 非洲国家独立后 在实行初级产品出口的同时 也推行了进口替代战略 优点 进口替代是实现工业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 是一国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成效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 新 韩 香港 台 拉美 巴西 墨西哥 阿根廷 国家经济迅速增长 1950 1980年拉美GDP年均增长达5 6 缺陷 过渡保护政策成长起来的国内工业 缺乏竞争力 国内市场狭小 不能形成规模经济 强化了二元结构 资源流入被保护行业 对农业和其他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忽视 农业更加落后 未能改善国际收支 最终消费品进口减少 但机器设备等中间产品进口急剧上升 国内工业又缺乏竞争力 国际收支恶化 60年代中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发生了严重的外汇收支危机 在实践中认识到缺陷和扩大制成品出口的重要性 60年代中期以后纷纷转向出口导向战略 三 出口导向战略 1概念 又称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其主要特点是以大量的商品出口为导向 将经济重心由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国际市场 通过扩大制成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2阶段 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出口 主要发展加工业 第二阶段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为主 因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容量容易饱和 3 政策措施 放松贸易保护 降低关税 大力鼓励出口 出口补贴外汇政策上 给出口企业优先提供外汇 通过本币贬值扩大出口 投资政策上 对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信贷 担保 税收优惠等外资政策上 鼓励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4利弊分析 优点面向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促进技术进步 开放度高 发展空间大 规模经济 克服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小 第一阶段吸引较多的劳动力就业外汇收支上着眼于开源 能赚取更多的外汇 以支持和扩大必要的进口 缺陷和不足 经济的波动性和脆弱性 经济发展受国际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偶然性突发事件的影响和干扰 东亚严重依赖美 日 产品出口受国际市场总需求的限制 国际贸易保护始终存在 只是程度和强弱不同 大量出口导致经贸关系的紧张 容易出现外汇收支不平衡 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 推行出口导向战略最成功的是东亚国家 20世纪60年代东亚先后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 70年代中后期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 新贸易保护主义加强 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出口导向战略 竞争激烈 80年代中期起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开始新一轮的经济调整 几点结论 1 从理论上说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并无实质的对立 通过出口的增长来带动相关产业及整个经济的增长 可以伴随着对国内市场一定程度的保护和进口替代产业的成长 同样进口替代也不必然排斥出口导向 两者可以同时并存 所以 工业化仅仅靠进口替代战略是不能实现的 出口导向也是实现工业化的一个手段 2从东亚的实践来看 虽然各个时期选择的侧重点不同 但两者相互交叉在一起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都对东亚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 只是不同时期两者的贡献程度不同而已 3从世界范围的实践看 在不同国家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不确定性 1950 1973日 韩 台 以色列 挪威等国 出口导向贡献更大 在哥伦比亚 土耳其 墨西哥等国 进口替代的贡献更大 它们之间并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 八 中国的对外贸易 现状 2005中国对外贸易总额 北京1月11日讯海关总署今天发布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 海关统计显示 我国对外贸易继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 2005年更是达到14221 2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下同 23 2 相当于 十五 时期初2001年的2 8倍 其中 出口7620亿美元 增长28 4 进口6601 2亿美元 增长17 6 贸易顺差1018 8亿美元 7620亿 6601 2亿 海关统计显示 2005年 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5948 1亿美元 增长21 其中 出口3150 9亿美元 增长29 3 进口2797 2亿美元 增长12 7 同期 加工贸易进出口6905 1亿美元 增长25 3 其中 出口4164 8亿美元 增长27 进口2740 3亿美元 增长23 6 2005年 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欧双边贸易总额2173 1亿美元 增长22 6 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美双边贸易总值达2116 3亿美元 增长24 8 同期 日本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日双边贸易总值1844 5亿美元 增长9 9 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其中 服装出口738 8亿美元 增长19 9 纺织纱线 织物及制品出口411 3亿美元 增长22 9 鞋类出口190 5亿美元 增长25 3 塑料制品出口112 8亿美元 增长22 9 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73 1亿美元 增长17 2 主要贸易关系 与美国的主要问题 第二大贸易伙伴 美国限制对中国出口的问题保护知识产权问题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贸易顺差和人民币汇率问题 与欧盟的主要问题 第一大贸易伙伴 欧盟对中国的进口限制不公平待遇 与日本的主要问题 第三大贸易伙伴 进出口贸易不平衡技术转让问题债务问题日本转嫁经济紧缩人民币升值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无人机遥控操作)
- 2025年电梯维修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校合同审计报告模板(3篇)
- 高清柔性屏采购合同模板(3篇)
- 高空瓦匠施工合同范本(3篇)
- 爱婴医院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合同
- 汽修厂汽车维修工人劳动合同与职业发展规划
- 专业市场店铺股份收购及供应链整合协议
- 地下商场商铺产权转让协议
- JBT 9189-2016 水基材料防锈试验方法 铸铁屑试验
- 藏餐培训前台课程设计
- JJF 1064-2024 坐标测量机校准规范
- 《春江花月夜》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本)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 《福建省泰宁县》参考课件
- DIP 焊锡外观教材
-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
- 加油站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 全国职业大赛(中职)ZZ006水利工程制图与应用赛项赛题库共计10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