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的发展与趋势讲座(ppt 70页).ppt_第1页
企业并购的发展与趋势讲座(ppt 70页).ppt_第2页
企业并购的发展与趋势讲座(ppt 70页).ppt_第3页
企业并购的发展与趋势讲座(ppt 70页).ppt_第4页
企业并购的发展与趋势讲座(ppt 70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講人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薛明玲執行長 民國94年9月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國際企業併購策略與實務 企業併購之發展與趨勢 2 研討大綱 壹 企業併購之策略貳 善意併購與敵意併購之方式及策略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肆 併購之會計處理伍 跨國併購應注意事項陸 案例研討 3 壹 企業併購之策略 4 動因 內容 改變事項 對企業的影響 經濟 政治 科技 財富累積老化社會知識經濟金融風暴 歐盟 北美 太平洋 區域結盟與統合中國大陸的崛起 科技的運用能源 自動化 機器人 遺傳基因工程知識企業 不同產業 期望及慾望 貿易與投資 新企業經營模式競爭策略未來企業整合與倒閉的速度新勞資關係新社會國際化 壹 企業併購之策略一 企業併購之動因 5 1 併購或反併購策略益趨複雜2 法令 企業併購法 FairTradeLaw 鬆綁3 舉債 融資 收購案例增加 LBO MBO4 併購交易大型化且逐漸國際化5 專業機構及投資銀行扮演積極角色 壹 企業併購之策略二 併購趨勢與特色 6 企業併購 M A 實質性 雙方 當事人間之購併 單一集團 企業從事組織調整與變更 外部成長之需要水平或垂直之整合強化或配合策略聯盟排除競爭對手取得或鞏固經營控制權多角化經營提高市占率或銷售量 強化管理經營效率強化組織運作效率品牌運作之策略規劃減低營運成本稅負考量其他 創造綜效 壹 企業併購之策略三 企業併購之運用 7 一 企業架構集約化 業務部門 業務部門 業務部門 業務部門 企業母體 集約化經營 壹 企業併購之策略四 企業重組的模式 8 二 企業架構分散化 子公司 子公司 子公司 子公司 企業母體 分散化經營 壹 企業併購之策略四 企業重組的模式 9 1 董監事由該一人股東指派之2 股東會之職權由董事會行使 控股公司 子公司 子公司 子公司 子公司 三 控股公司型關係企業 壹 企業併購之策略四 企業重組的模式 10 一 金融事業 政經環境 共生關係的改變或解體 政府政策鼓勵 經營環境 大型整合經營模式之競爭態勢 本土型金融機構轉型 金融機構的整合與重組 壹 企業併購之策略五 台灣企業併購之主流產業 11 二 高科技產業 壹 企業併購之策略五 台灣企業併購之主流產業 12 三 傳統製造業 產能過剩 人工成本偏高 市場規模不足 轉型不易 產業重組與整合 競爭激烈 經營艱困 以業外收益或開發土地利益挹注獲利失靈 集團投資受股市衝擊 金融機構緊縮信用 且無法自股市籌資 國際併購或轉戰大陸 國際化 獲利降低 壹 企業併購之策略五 台灣企業併購之主流產業 13 1 明確定位與願景2 領導能力3 成長策略4 整合速度 創造earlywins5 文化差異管理 6 充份溝通7 風險管理8 借重專家的經驗9 堅強的財務資源10 避免 對等合併 11 併購對象業務相關 壹 企業併購之策略六 企業併購之成敗關鍵 一 併購成功的法則 14 1 保密 2 公開收購要約之準備 應迅速以免產生負面變化 如收購價格哄抬 員工及供應商的按耐不住 3 收購計劃應明確說明收購後被併購公司之組織與管理 原有員工處理計劃與安排等 4 被併購公司有其優質條件 且有助收購之融資安排 5 事先妥善處理員工下列反應與衝擊 1 失去方向感受不佳 2 公司計劃與動機未充份告知 3 恐懼為生存的鬥爭 4 因人員離職而增加工作負擔 5 對個人生涯規劃失去控制 壹 企業併購之策略六 企業併購之成敗關鍵 二 併購成功條件 15 貳 善意併購與敵意併購之方式及策略 16 通常經公司之管理階層或董事會 股東協商同意 依特定之條件 例如價格 收購比例 融資方式 期間等條件下完成 被併購公司經營階層亦可能協助併購者說服其股東接受併購條件 貳 善意併購與敵意併購之方式及策略一 善意併購 17 指併購者之收購行動遭被併購公司經營者抗拒仍強行收購 或未事先與經營者商議即逕提公開收購要約 敵意收購通常採LBO或收購委託書達成 LBO 融資買下 槓桿收購 併購者採取融資方式 發揮槓桿效應 買下被併購公司 貳 善意併購與敵意併購之方式及策略二 敵意併購 18 一 股價低於資產價值或其帳面價值 二 經營階層持股比例偏低 三 因特殊原因業績不佳 且股價偏低的公司 四 有特定題材的公司 五 資產或現金流量較多之公司 六 董事會派系對立之公司 貳 善意併購與敵意併購之方式及策略三 被敵意收購公司之特性 19 一 於公開市場收購被併購公司之股票併購公司在短期間內 自集中市場上大量購買被併購公司之股票 需大量資金 二 公開收購股權要約併購公司得不經由集中交易市場購買股票之方式 而直接以公開方式 向不特定多數人公開出價購買 三 公開收購委託書股東數量龐大時 併購公司運用收購委託書方式行使股東表決權 藉此取得董事席位及經營權 貳 企業併購型態之運用四 敵意併購策略 20 一 驅鯊條款策略 二 重建防禦策略 三 毒藥丸策略 四 買回股份策略 貳 企業併購型態之運用五 敵意併購防禦策略 五 策略性收購策略 六 反企業併購策略 七 白馬騎士策略 八 訴訟策略 21 一 驅鯊條款策略 SharkRepellent 於章程中訂立限制條款 增加購併者之困難度 例如 限制董事資格之取得提高股東同意比例併購可決條件 預防性措施 貳 企業併購型態之運用五 敵意併購防禦策略 22 二 重建防禦策略 RestructuringDefense 利用重組資產 負債及權益方式 降低敵意併購者之併購意願 例如 1 發放巨額現金股利2 訂立不利於收購之合約 如貸款合約 僱用合約 俗稱黃金降落傘GoldenParachute 等 貳 企業併購型態之運用五 敵意併購防禦策略 23 三 毒藥丸策略 PoisonPill 給予股東特定權利 藉此防止併購者取得公司一定持股之策略 例如 發行可轉換特別股辦法以稀釋股權 四 買回股份策略在國外 被併購之標的公司以在公開市場上買回自家股票 庫藏股 之方式 藉此增加本身之持股比例 並可提高股價 使收購者需更大資金購買股票 增加併購之困難度 我國公司法規定 公司不得持有自身股份 貳 企業併購型態之運用五 敵意併購防禦策略 24 五 策略性收購策略可利用先合併或是收購其他相同產業之公司 使併購公司若再進行收購時 恐將觸犯類似公平交易法或國外之 反扥拉斯法 六 反企業併購策略被併購公司買下併購公司或是對併購公司進行公開收購 爭奪取得併購公司多數股份之控制權 貳 企業併購型態之運用五 敵意併購防禦策略 25 七 白衣武士策略 WhiteKnight 被併購公司尋求其他投資者 以較高價格或較優惠條件收購股票 使併購者提高收購價格或知難而退 八 訴訟策略以收購者違反各種法令為由提起訴訟 尤其反托拉斯法 公平交易法 或股權收購辦法 貳 企業併購型態之運用五 敵意併購防禦策略 26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 27 企業併購之法律基本類型包括 一 營業或財產收購二 概括承受或概括讓與三 公司分割四 股份轉換五 股份交換六 以債入股七 公司合併 一 吸收合併 二 創設合併 三 非對稱式合併 以大併小 四 簡易合併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 28 公司法 185之規定 出讓公司 收購公司 讓與全部或主要部分之營業或財產 須經股東會特別決議可決 如受讓之範圍 係屬他公司 全部 之營業或財產 且對於受讓公司之營運有重大影響時 須經股東會特別決議可決 公開發行公司需參照 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要點 辦理經股東會決議之營業或財產之出讓或取得 異議股東均有買回請求權無債權人保護機制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一 營業或財產收購 一 29 企業併購法 28之規定 母子公司之營業或財產讓與 母公司 出讓公司 子公司 收購公司 讓與全部或主要部分之營業或財產 母公司 百分之百 持有該子公司之股份子公司係以 發行新股 之方式 作為受讓資產或營業之對價母子公司已依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編制合併報表 營業及資產收購 母子公司均以董事會普通決議行之 免經股東會可決母公司之異議股東不得請求公司買回股份與簡易合併之比較 持股90 vs 持股100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一 營業或財產收購 二 30 民法 305 企業併購法 27之規定概括承受與讓與時 債權讓與無需個別通知債務人 得以公告代之 且涉及債務承擔亦免經債權人之承認 讓與公司 承受公司 整體性移轉全部之資產與負債 債權讓與需依民法 297之規定 個別通知債務人債務承擔需依民法 301之規定 個別經債權人之承認讓與公司與承受公司於二年內就債務負連帶責任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二 概括承受或概括讓與 31 既存公司或新設公司 讓與公司 A部門 B部門 股東 將A部門出讓 發行股份給予 1 公司分割之意義2 公司分割vs 資產讓與3 取得股份如直接讓與股東 公司需辦理減資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三 公司分割 32 讓與公司 B部門 受讓公司 A部門 可為一人公司 關係企業或策略聯盟 股東 4 公司分割之運用類型 一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三 公司分割 33 受讓公司 A部門 股東 讓與公司 B部門 公司組織重整 4 公司分割之運用類型 二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三 公司分割 34 若為新設公司可為百分之百持有股份之一人公司 讓與公司 受讓公司甲 A部門 讓與公司乙 B部門 持有甲乙公司之股份 保留讓與公司轉型成為 控股公司 股東 4 公司分割之運用類型 三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三 公司分割 35 5 公司分割應注意事項 1 公司分割需經股東會可決 2 對於公司分割議案之異議股東 得請求公司買回股份 3 公司分割時應作成分割計畫 並提出於股東會 4 受讓公司之二年連帶清償責任 5 依公平交易法申請結合案件許可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三 公司分割 36 6 有關分割後上市 櫃 相關事宜原已上市 櫃 之公司於進行公司分割後 仍得維持繼續上市 櫃 惟須注意若公司營業範圍有重大變更 證券交易所或櫃買中心可能認定不宜繼續上市 櫃 買賣 公司分割中 受讓營業或財產之既存或新設公司 於分割後如符合公司分割及上市 櫃 相關規定者 得繼續或開始申請上市 櫃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三 公司分割 37 所有股東 股份有限公司 新設或既存公司 轉讓全部股份 發行股份或增資發行新股 所有股東 股份有限公司 控股公司 如轉換公司為上市 櫃 公司時 於轉換基準日改由新設或既存公司上市 櫃 百分之百持股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四 股份轉換 38 股份轉換之應注意事項股份轉換須經股東會特別決議可決之股份轉換須該公司百分之百以發行股份轉換之不同意股東 請求買回持股須作成股份轉換契約轉換決議轉換過程中需注意關係企業交叉持股禁止之規定 公司法 167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四 股份轉換 39 股份有限公司 相互增資發行新股 進行交換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增資發行新股 取得老股 他公司股東 合併前標的公司股份之取得進行策略聯盟或形塑關係企業需注意交叉持股之限制 公司法 167 公司法 156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五 股份交換 40 公司法 156及企業併購法 9 須經董事會通過評價原則的影響 股份有限公司 債權轉換為股權 債權人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六 以債作股 41 一 吸收合併 A公司 存續公司 A公司股東 B公司 消滅公司 A公司概括承受B公司之權利義務 B公司股東依換股比例將B公司股份換取A公司股票 對價 A公司發行新股予B公司股東 B公司辦理解散 A公司支付之對價 1 A公司股份2 他公司股份3 現金4 其他財產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七 公司合併 42 二 創設合併 A公司 消減公司 B公司股東依換股比例將B公司股權換取C公司股票 C公司支付之對價 1 C公司股份2 他公司股份3 現金4 其他財產 C公司 創設公司 B公司 消減公司 A公司股東 B公司股東 C公司概括承受消滅公司之權利義務 A公司股東依換股比例將A公司股權換取C公司股票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七 公司合併 43 三 非對稱式合併 以大併小 A公司 存續公司 A公司股東 B公司 消滅公司 A公司概括承受B公司之權利義務 1 A公司發行新股未超過A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總數之20 2 且擬交付B公司股東之現金或財產價值總額未超過A公司淨值之2 B公司辦理解散 參 企業併購之法律類型七 公司合併 44 四 簡易合併 母公司 存續公司 子公司股東 子公司 消滅公司 母公司概括承受子公司之權利義務 子公司辦理解散 母公司支付之對價 1 母公司股份2 他公司股份3 現金4 其他財產 母公司持有子公司股份達90 以上 對價 A公司發行新股予子公司股東 參 企業併購之基本類型七 公司合併 45 肆 併購之會計處理 US 12 666 000 Debit Investment 46 一 收購資產 1 按公平價值入帳 2 溢價 商譽 或無形資產按期攤銷 攤銷金額可否於稅上認列費用 依企業併購法及所得稅法相關規定辦理 肆 併購之會計處理一 併購之會計規範 47 二 收購股權 1 收購時 取得時按取得成本以長期投資科目列帳 若有投資溢價 則依其性質分別處理或攤銷 2 取得後 原則上依持股比例採成本法或權益法處理 或依規定編製合併報表等 若有關係人間交易之未實現益 應依規定銷除或認列 肆 併購之會計處理一 併購之會計規範 48 三 法令合併 方法有購買法與權益結合法 實務上多採購買法 所謂購買法係將企業合併視同收購 收購資產並承擔負債 合併於年度中發生者 合併存續公司當年度之損益 包括存續公司全年度損益及被合併公司於合併基準日後之損益 肆 併購之會計處理一 併購之會計規範 49 伍 跨國併購 Japan American Global Netherland 50 伍 跨國併購一 跨國併購應注意事項 一 涉及兩個或以上國家的企業與法律 二 併購模式仍有 收購資產與業務收購股權合併混合或修正模式 三 跨國併購之架構 應依各國法令規定為之 四 公司組織 不同組織不同租稅效果 五 除國際貿易外 匯出股利 業務提供及資金流動可能涉及扣繳和各類稅負 51 六 國際貿易涉及關稅 貨物稅 營業稅 傾銷稅或轉撥計價等法規規範 七 租稅協定 八 被投資國租稅政策及區域性租稅協議 九 反稀釋股本 Anti ThinCapitalRules 十 股利 資金匯出是否有外匯管制限制 有無EXITTAX 十一 租稅天堂與黑名單 反租稅天堂條款 十二 當地國的課稅規定 包括TransferPricing 伍 跨國併購一 跨國併購應注意事項 52 國外股權 員工認股計劃 子 分公司之整合 業務整合 國際租稅 1 出售股權利得2 合併換股資本利得 1 投資架構之可能調整 配合管理及組織變動 2 轉撥計價 transferpricing 之檢討 1 業務與資產整合 移轉之稅負2 合併之可行性及相關稅負3 無形資產或股權移轉之稅負 併購融資之租稅策略 伍 跨國併購二 跨國併購之其他問題 53 一 直接vs 間接投資併購 二 評估直接或間接投資併購之考量因素 1 海外整體投資計劃與目標 如是否規劃未來於海外上市 當地可否發行不同類型股票 2 有無租稅協定 3 有無投資保障協定 4 當地之租稅獎勵 各項稅制及相關法令 控股公司之地點是否符合功能性需求 如設立運總部發貨中心融資中心等 5 回收策略 EXITSTRATEGY 6 法令健全及政治穩定 7 設立及管理成本評估 伍 跨國併購三 跨國併購之架構 54 一 回收策略包括 1 讓售股權2 讓售資產及業務3 清算公司4 上市5 日常營運 回收股利及其他6 公司重組 二 擬定回收策略應注意 1 租稅協定及投資保障協定2 稅率 匯率及利率3 不同所得適用不同稅率 伍 跨國併購四 回收策略 55 陸 案例研討宏碁電腦 宏碁科技及緯創資通併購案 56 陸 案例研討一 宏碁合併分割背景 一 整體經濟環境之影響 二 宏電分割部門至緯創 三 宏科與宏電合併 57 宏碁合併後實收資本額191億元 91 03 31 資料來源 公開資訊觀測站 tw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91 1 25公開說明書 合併前資訊 基準日 90年9月30日 單位 新台幣仟元 陸 案例研討二 合併 分割前各公司之財務基本資訊 58 其他 研製服務部門 宏電 大 緯創 宏科 小 更名 宏碁 合併 基準日91 3 27 被分割公司 存續公司 既存公司 綜合持股比例99 99 消滅公司 宏碁反向併購法律前身 宏科 小 經濟前身 宏電 大 簡稱說明 宏電 宏碁電腦股份有限公司電科 宏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緯創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宏碁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分割 基準日91 2 28 陸 案例研討三 合併及分割關係圖 59 一 背景宏電公司依公司法辦理研製服務相關營業 含資產 負債 分割予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之分割作業 基準日 91年2月28日 屬集團內企業改造 在集團內無實質重大資產變化 不影響換股比例 陸 案例研討四 宏碁電腦分割出緯創資通 60 其他 研製服務部門 宏電 大 緯創 被分割公司 二 關係圖 出讓部門價值58億元 分割 基準日91 2 28 發行股份4億股予宏電 每股14 5元 面額10元 簡稱說明 宏電 宏碁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緯創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陸 案例研討四 宏碁電腦分割出緯創資通 承受營業之既存公司 61 三 分割相關資訊1 90 05 08宏電以855 194仟元投資緯創 現金增資方式 由宏電設立轉投資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宏電持有緯創直接加間接持股比例計99 99 2 90 11 30宏電持有緯創相關資訊 1 主要營業項目 研究 開發 生產 製造及銷售電腦產品 2 投資成本 855 194仟元 3 帳面價值 841 560仟元 11 30 4 投資股份 85 000仟股 實收股本100 000仟股 股權比例 85 僅直接持股部分 5 股權值淨 999 921仟元 6 市價 無 7 會計處理方法 權益法 陸 案例研討四 宏碁電腦分割出緯創資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