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学们好 第七章产品成本核算的辅助方法 重点与难点 分类法原理 标准成本的含义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系数法分配 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 一 分类产品成本核算概述 一 分类法概念及适用范围 以产品类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汇集生产费用 计算各类产品的总成本 然后再按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的成本 这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类法 该方法的目的在于简化成本核算 凡是产品品种或规格繁多 且能按一定标准分类的企业 均可采用该法 它的应用不受生产类型的限制 具体范围如下 1 适用于联产品的生产 2 适用于用同样原材料 同样工艺过程 而生产出来不同规格的产品 3 适用于在生产主要产品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一些非主要产品的生产 4 适用于除主要产品以外的一些零星产品生产 二 特点 1 以产品类别为成本计算对象 2 分类法的成本计算期要根据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来确定 3 分类法不是一种独立的成本计算方法 它可以与任何一种基本方法结合 适用于任何类型的企业 三 分类法的计算程序 1 划分产品类别 按照产品的类别设立成本计算单 2 利用成本计算基本方法 计算各类产品成本 类别划分标准 品种相同 型号或规格不同 品种相同 原材料含量不同 联产品 3 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 计算类内各产品成本 分配标准 实物量 重量 体积 面积 长度 定额量 定额消耗量 定额成本 价值量 售价 产值 常用的一种简化分配方法 系数法 二 简化的分类法 系数法 成本在同类产品内部分配的方法 一 含义 是将分配标准折合成相对固定的系数 按固定的系数来分配类内各产品成本的方法 产品系数 是同类产品中各产品的单位分配标准 消耗量定额 定额成本 售价 与标准产品的单位分配标准的比值 系数有单项系数和综合系数之分 二 基本原理 在一类产品中选择一种产品作为标准产品 其系数定为1 再将其它产品的消耗 定额或费用定额与标准产品的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相比较 确定各产品的系数 然后根据各产品系数将各产品产量换算为标准产品产量 并按各产品标准产量的比例 在各产品之间进行费用的分配 三 核算程序 1 确定分配标准 实物量或价值标准 3 确定各产品系数 某产品的系数 该产品的单位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 标准产品的单位定额消耗或定额成本 2 确定标准产品 作为系数计算参照物的产品 一般选择生产量较大 生产稳定的产品 4 计算各产品标准产量 总系数 标准产量是指各产品实际产量按其系数折合的相当于标准产品的产量 某产品的标准产量 完工产量 在产品量或在产品约当产量 该产品系数 5 按标准产量分配费用 分成本项目进行分配 某产品某成本项目单位成本 该类产品某成本项目成本合计 该类产品标准产量之和 四 计算实例1 例 某厂生产A B C D四种元件 它们所用原材料相同 经过同一工艺过程 将其合并为甲类 该厂采用品种法计算该类电子元件的总成本 各成本项目产成品总成本分别为33600元 3520元 10560元 以A为标准产品 计算程序的运用 产品品种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定额系数标准产量材料工时原材料其它 件 A10000件10千克2小时B95008 51 5C10750121 8D1050010 51 6 产品品种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定额系数标准产量材料工时原材料其它原材料其它A10000件10千克2小时111000010000B95008 51 50 850 7580757125C10750121 81 20 9129009675D1050010 51 61 050 8110258400合计4200035200 将某类产成品的总成本 按标准产量 分配给类内各产品的完工产品 分配时 主要用两种方法 1 定额成本法若甲类产品原材料合计数为38 504元 其中 期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为4904元 直接人工本月合计为4037元 其中 期末在产品定额成本为517元 制造费用本月合计为10800元 其中 期末在产品定额成本240元 直接材料分配率 33600 42000 0 8元 件 各种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为A 10000 0 8 8000元B 8075 0 8 6460元C 12900 0 8 10320元D 11025 0 8 8820元 待分配总额 38504 4904 33600元 待分配总额 4037 517 3520元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3520 35200 0 1元 件 各种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为A 10000 0 1 1000元B 7125 0 1 712 5元C 9675 0 1 967 5元D 8400 0 1 840元 待分配总额 10800 240 1056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 10560 35200 0 3元 件 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为A 10000 0 3 3000元B 7125 0 3 2137 5元C 9675 0 3 2902 5元D 8400 0 3 2520元 2 约当产量法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产成品 件 350 200 50 期末在产品 件 50 60 50 在产品完工率 50 50 50 材料消耗定额 公斤 件 4 4 4 3 2 工时消耗定额 时 件 3 2 7 3 6 产量及消耗定额表 产品类别 A 产品系数计算表 产品类别 A 产品 材料系数 工时系数 单位定额 系数 单位定额 系数 甲 4 1 3 1 乙 4 4 4 4 4 1 1 2 7 2 7 3 0 9 丙 3 2 3 2 4 0 8 3 6 3 6 3 1 2 标准产量计算表 产品类别 A 产品 产品系数 材料系数 工时系数 产成品标准产量 产成品产量 按材料系数折合 按工时系数折合 在产品标准产量 在产品数量 按材料系数折合 按工时系数折合 完工率 约当产量 标准产量 甲 1 1 350 350 350 50 50 50 25 25 乙 1 1 0 9 200 220 180 60 66 50 30 27 丙 0 8 1 2 50 40 60 50 40 50 25 30 合计 590 156 82 610 产成品标准产量 产成品量 产品系数 在产品标准产量 在产品量或约当量 产品系数 各产品完工成本计算表 2800 1640 380 3050 1180 590 4820 直接材料单位成本 标准产品单位成本 3830 610 156 5 直接人工单位成本 1344 590 82 2 制造费用单位成本 672 590 82 1 完工产品成本 完工标准产量 标准产品单位成本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类别 A 成本项目 生产费用合计 期末在产品成本 产成品成本 总成本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3830 780 3050 1750 1100 200 1344 164 1180 700 360 120 672 82 590 350 180 60 5846 1026 4820 2800 1640 380 三 联产品成本计算 一 联产品概念 联产品是指用同样的原料及主要材料 经过同一生产过程 同时生产出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主要的商品产品 二 联产品成本核算特点 1 各种联产品均为主要产品 需分别计算成本 3 分离前的综合成本应采用分类法计算 分离后的个别归属成本采用一般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归集 2 联产品分离点前的的成本是综合成本 分离点后的成本是个别归属成本 三 核算程序 1 采用分类法计算出分离前的综合成本 2 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 将综合成本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3 归集进一步加工的可归属成本 四 实例分析 某企业用同一种原材料 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生产出A B两种联产品 这些联产品采用售价作为分配标准 以A产品为标准产品其系数为1 A产品分离后还需继续加工为甲产品才能出售 B产品在分离后可直接对外销售 有关资料如下 1 产量和单价 2 成本计算资料 联产品成本计算单 1 1 2 720 480 1200 50 36000 24000 60000 B产品的系数 18 15 分配率 60000 1200 A产品成本计算单 18000 9000 9000 36000 可归属成本 四 副产品和等级产品成本计算 一 副产品含义 副产品是指企业使用同一原材料 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一生产过程中附带产出的非主要产品 二 副产品成本计算特点 副产品价值比较低 其联合成本采用简化方法计算 1 按产品的销售价格减去销售税金和合理利润的金额作价 2 按照固定价格计价 三 副产品成本计算程序 1 采用分类法计算出主副产品分离前的综合成本 2 选择适当方法将副产品成本从联合成本中分离出 3 归集进一步加工的可归属成本 副产品与联产品的关系 联系都是联合生产过程的产物 即同源产品 区别主要在于价值大小 联产品销售收入较大 对企业效益影响大 且为企业主要产品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目的 副产品与其相反 联副产品划分标准并不稳定 时间 地点和企业的管理策略常常改变着两者的划分 四 实例 B副产品应负担的联合成本 17500 17500 B副产品成本计算 五 等级品的成本计算 1 概念 指品种相同 但质量上有差别的产品 其与联 副产品比较 相同点使用相同原材料 经过同一生产过程而产生的 不同点联副产品属于性质 用途不同的产品 而等级品是性质 用途相同的同种产品 等级品质量不同 其售价也有区别 与非合格品比较是两个不同概念 等级产品质量上的差别一般是在允许的设计范围以内的 不会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非合格品指等级以下的产品 其质量标准达不到设计要求 属于废品范围 2 成本计算 由于原材料含量或工艺技术条件而产生 采用分类法 按一定分配标准计算各等级的成本 由于生产和管理不善造成的 则不应分别计算成本 因其原材料工艺过程相同 则成本相等 即根据造成等级品质量差异的原因而定 主观原因 采用实物量分配法 由于工人操作不当 技术不熟练或管理不善等主观原因造成的等级品 其成本采用实物量分配法分配 以使各等级产品的单位成本相同 因为各产品虽然等级不同 但使用原材料 经过的生产工艺过程都相同 其产品的单位成本理应没有区别 同时 低等级产品成本与正品成本一样 由于售价较低而使其毛利低于正品的差额 能比较敏感地反映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不善所导致的经济损失 客观原因 采用系数分配法 由于所用原材料的质量或受目前技术水平限制等原因形成的等级品 其成本一般采用系数分配法分配 通常以单位售价比例定出系数 再按系数的比例计算出不同等级产品应该负担的联合成本 这样不同等级产品具有不同单位成本 等级高 售价大的产品负担成本多 等级低 售价小的产品负担成本少 该做法更符合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要求 第二节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差异的分析 标准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异同 一 标准成本法概述 一 标准成本法的概念 标准成本法是以标准成本为依据 通过成本差异的分析与报告 揭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 以便及时控制成本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 1 事前 制定出产品的各项标准成本 作为控制生产费用 降低产品成本的目标 二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特点是 2 在生产费用发生时 将符合标准的费用和脱离标准的差异分别核算 以加强对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 分析和控制 3 月末 结转成本差异 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 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 三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1 标准成本的制定 2 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3 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 4 成本差异的处理 二 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 标准成本的含义 标准成本是以工艺评估和动作研究所确定的消耗标准为基础确定的成本水平 即指在提高效率和杜绝浪费的前提下必须发生的成本 是日常成本控制的依据 标准成本是一种目标成本 说明各企业生产产品应当消耗多少 亦称 应计成本 标准成本 通常有两种含义 1 指 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 标准单价 2 指 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总成本 实际产量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二 标准成本的种类 1 理想标准成本 是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优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 这种标准太高 很难实现 可以作为成本控制的战略目标 但不宜作为日常成本控制的标准 资源无浪费 设备无故障 产出无废品 工时全有效 2 正常标准成本 是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正常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标准成本 这种标准成本是一种经过努力可达到的成本 可以作为日常成本控制的标准 考虑了现实中尚不能完全避免的设备故障 人工闲置等无效率状况 3 基本标准成本 是以某一特定年份的生产经营条件为基础制定的标准成本 这种标准成本可以作为各期成本比较的基础 但不宜作为日常控制和考核标准 4 当期标准成本 是以当期的生产经营条件为基础制定的标准成本 这种标准成本可作为日常控制和考核标准 日常成本控制应采取当期标准与正常标准相结合的当期正常标准成本 三 标准成本的制定 1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确定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2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标准小时工资率 标准总工时是指一定期间内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所能提供的人工总工时或机器总工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3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4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制定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三 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标准成本差异是指产品的实际成本与产品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其计算公式如下 标准成本差异 一 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 上式计算的结果一般为两种情况 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正差异 表示成本超支 称为不利差异 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负差异 表示成本节约 称为有利差异 标准成本差异一般分为量差和价差 量差 标准价格 数量差异 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 标准数量 价差 实际数量 价格差异 实际数量 实际价格 标准价格 几点需注意的事项 计算的成本差异是总差异即按当期实际产量计算的实际总成本与标准总成本的差异计算中使用的标准成本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实际产量是指实际消耗本期成本的产量 二 各成本项目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直接材料成本 材料消耗量 材料单价 例1直接材料成本总差异 4158 4400 242 元 其中 数量差异 990 1100 4 440 元 价格差异 4 2 4 990 198 元 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一般应由采购部门负责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一般应由控制用料的生产部门负责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 生产工时 小时工资率 在上例中直接人工成本总差异 8400 6450 1950 元 其中 效率差异 1400 1290 5 550 元 工资率差异 6 5 1400 1400 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基本上由生产调度部门负责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一般应由劳动人事部门或生产部门负责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 同上例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总差异 2380 2064 316 元 其中 效率差异 1400 1290 1 6 176 元 耗费差异 1 7 1 6 1400 140 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形成的原因与人工效率差异形成的原因相同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应按构成费用的明细项目 利用弹性预算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找出差异的原因及责任归属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 生产工时 固定性小时费用率两差异法三差异法 两差异法 同上例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总差异 1700 1548 152 元 其中 预算差异 1700 1800 100 元 产量差异 1800 1548 252 元 或 1500 1290 1 2 252 元 三差异法 同上例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总差异 1700 1548 152 元 其中 预算差异 1700 1800 100 元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1500 1400 1 2 120 元 效率差异 1400 1290 1 2 132 元 四 成本差异的处理 一 成本差异的汇集 1 账户设置 为了集中反映成本差异 一般设置各种成本差异账户 各成本项目分量差和价差分别设置 2 账务处理特点 在日常账务处理中 生产成本 产成品 主营业务成本都按标准成本入账 对成本差异则单独设立账户加以反映 期末 选择一定的方法进行成本差异的结转 3 成本差异汇集的账务处理 在发生各种成本差异时 对于超支差异 应借记各该成本差异科目 贷记有关科目 对于各种节约差异 应借记有关科目 贷记各该成本差异科目 对应的成本 费用科目则按标准成本进行登记 二 成本差异的结转 1 成本差异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依据 本月成本差异体现本月成本控制的业绩 应在本月利润中予以反映 评价 简化了成本核算 并使本月经营成果与当月成本控制的业绩直接挂钩 有利于成本控制 符合绩效考评原则 但当成本标准过于陈旧或实际成本水平波动幅度过大时 就会使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成本失实 2 成本差异全部计入产成品成本 评价 这种处理方式侧重于成本计算功能 可以满足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装设计合同范本5篇
- 瑞丽风情课件
- 阜阳改造工程方案公示(3篇)
- 理想立志课件
- 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在农田土壤水分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广西百菲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90000吨水牛奶制品生产线扩建项目(非辐射类)环境影响报告表
- 安全教育规程培训心得课件
-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与实践
- 狼牙山五壮士课件
- 狐狸分奶酪课件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综合征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 他们创造了数学:50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 财务管理-企业筹资方式
- 07K103-2 防排烟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及安装
- (完整)消化性溃疡PPT课件ppt
- (完整word版)A3试卷模板
- 疫苗针对性疾病暴发疫情处置课件
-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
- GB/T 9573-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
- GB/T 13173-2021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