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理论考试卷(A卷)(试卷总分:55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试题内容9页,空白纸3页)姓名:学号:电脑号:试题号:一、 单选题: 每题1分,55题,共计55分1.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A. 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C.中位数D.众数E.标准误2. 测量体重、转氨酶等指标所得的资料叫做:()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间断性资料E、分类资料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4.抽样的目的是:( )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5. 下面哪个不是样本的指标()A、x B 、p C、r D、sE、s6.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正偏态分布资料B、负偏态分布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D、频数分布类型不明的资料E不对称分布的资料7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A 12B 1=2C X1X2D X1=X2E X1=X28. 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B、已知新药差于旧药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9. 在假设检验时,本应是双侧检验的问题而误用了单侧检验水准,当拒绝H0时,则()A. 增大了第一类错误B. 减小了第一类错误C. 增大了第二类错误D. 减小了第二类错误E. 以上都不正确10.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11.两个样本含量分别为20和30的样本作t检验, 自由度为: ()A.50B.49 C.25D.24E.4812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1000人,其中内科病人400人,求得40%,这40%是 ( )A率B构成比 C相对比 D绝对数 E标化率13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 ( )A行数列数 B n-1 C N-k D(行数-1)(列数-1) E行数列数-114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 )A 构成比 B 相对比 C 绝对数D 率 E变异系数15欲比较两地死亡率,计算标准化率可以()。A消除两地总人口数不同的影响B消除两地各年龄组死亡人数不同的影响C消除两地各年龄组人口数不同的影响D消除两地抽样误差不同的影响。E. 以上都对16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40,且_时,应该使用校正公式 ( )A T5 C T5 E 1T517.欲比较两组阳性反应率, 在样本量非常小的情况下(如), 应采用 ( )A. 四格表卡方检验 B. 校正四格表卡方检验C. Fisher确切概率法 D. 配对卡方检验E. 校正配对卡方检验18. 实验设计中,估计样本含量是( )A. 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B.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C.根据实际情况,能选多少是多少D.不必估计,对整个总体进行实验E.保证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估算最少需要多少受试对象19. 某医生欲研究清肝活血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将在该院用清肝活血颗粒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常规疗法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从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该方案()A.可行B.未遵从随机化原则C.对照组样本含量太少D.只需进行自身治疗前后对照E.对照设计不当,应设立空白对照20. 欲研究某新法接生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效果,选择市级医院作为试验组,采用新法接生,县级医院为对照组,采用普通接生法,该方案 ( )A.可行 B.不可行,未设立对照C. 不可行,样本量太少D. 不可行,未使用盲法E. 不可行,对照设立不当,可比性差21. Cox回归模型要求两个不同个体在不同时刻的风险函数之比()。A. 随时间增加而增加B. 随时间增加而减小C. 开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后来随时间增加而减小D. 不随时间改变E. 视具体情况而定22. 下列有关log-rank检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的整体比较B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某时间点的比较Clog-rank检验属生存曲线比较的参数法Dlog-rank检验中,各组实际死亡数必等于理论死亡数Elog-rank检验的自由度为123方差分析的目的:A、比较均值 B、比较标准差C、比较均方D、比较离均差平方和 E、比较变异系数24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A、 SS 组内SS 组间B、 SS 组间SS 组内C、 SS 总SS 组内SS 组间D、 MS 总MS 组内MS 组间E、 MS 组内0.05 时,结论是A. 证明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B. 证明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C. 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D. 暂不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等E. 可认为各样本均数不相等26完全随机设计、析因设计的总变异分别可分解成几个部分?A 2,2 B 2,3 C 3,3 D 3,4 E 2,427. 方差分析要求_ 。A各个总体方差相等 B各个样本均数相等C各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 D各个总体均数相等E两样本方差相等28.符合 t 检验的数值变量资料如果采用秩和检验,不拒绝 H0时A. 第一类错误增大B. 第二类错误增大C. 第一类错误减少D. 第二类错误减少E. 第二类错误不变29. 在作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已知 n1、n2 均小于 30、总体方差不齐且极度偏态的资料宜用A.卡方检验B. 秩和检验 C. t 检验 D. z检验 E. 方差分析30. 两小样本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应考虑A. t 检验或秩和检验均可 B. 用秩和检验C. 用 t 检验D. 符合 t 检验还是秩和检验条件E方差分析31. 由样本算得相关系数 r=0.88,说明A. 两变量之间有高度相关性B. r 来自高度相关的总体C. r 来自总体相关系数为大于 0 的总体D. r 来自总体相关系数不为 0 的总体E. 以上都不一定对32. 在直线回归分析中,残差标准差反映A y变量的变异度B x 变量的变异程度C 扣除 x 影响后 y 的变异程度D 扣除 y的影响后 x 的变异程度E 回归系数 b 变异程度33. 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R2越接近于1,说明A、相关系数越大B、回归方程的显著程度越高C、应变量的变异越大D、应变量的变异越小E、自变量对应变量的影响越大34. 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 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35.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分布 A. B. C. D.E. 36. 正态曲线下总面积为A. 95% B. 99% C. 50% D. 1% E. 100%37. 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A.+1.96 B.-1.96C.+2.58D.+1.64E.-2.5838. 统计表的主要作用是A. 便于形象描述和表达结果 B. 客观表达实验的原始数据C. 减少论文篇幅 D. 容易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E. 代替冗长的文字叙述和便于分析对比39. 高血压临床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考虑治疗0周、2周、4周、6周、8周血压的动态变化和改善情况,为了直观显示出两组血压平均变动情况,宜选用的统计图是A半对数图 B线图C条图 D直方图E百分条图40.在疾病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中,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的主要目的是A节省样本 B提高分析效率C克服共线影响 D减少异常值的影响E减少混杂的影响41.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应变量的总离均差平方和中所占比重的统计量是A. 简单相关系数 B .复相关系数C. 偏回归系数 D. 回归均方E. 决定系数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回归方程作方差分析,检验统计量F值反映的是A所有自变量与应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B部分自变量与应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C自变量与应变量间存在的线性回归关系是否较强D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共线E.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43. 在多重回归分析中,若对某个自变量的值都乘以一个常数,则A. 偏回归系数不变、标准回归系数改变B. 偏回归系数改变、标准回归系数不变C偏回归系数与标准回归系数均不改变D偏回归系数与标准回归系数均改变E偏回归系数和决定系数均改变4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应变量的总离均差平方和中所占比重的统计量是A. 简单相关系数 B .复相关系数 C. 偏回归系数D. 回归均方 E. 决定系数45. Logistic回归与生存分析比较()。Alogistic回归的因变量为一个B生存分析的因变量为一个Clogistic回归和生存分析的因变量都为一个Dlogistic回归的自变量必须是二分类变量E生存分析的自变量必须是二分类变量46. Logistic回归的自变量为()。A二分类变量B多分类有序变量C多分类无序变量D连续型定量变量EA、B、C均可47. Logistic回归系数与优势比OR的关系为()。A1等价于OR0 B0等价于OR1 C0等价于OR0 D0等价于OR1 EA、C、D均正确48. 为了解某校锡克试验的阳性率,研究者从该校80个班中随机抽取8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中的所有学生。此种抽样方法属于()。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多阶段抽样49. 在下列研究中,研究者不能人为设置各种处理因素的是()。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临床试验D.社区干预试验E.横断面研究50. 统计工作的关键步骤是()。A.调查或实验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归纳资料51. 对连续型变量资料的meta分析,如果各纳入研究的测量单位不同,应采用()作为效应合并指标。A标准化均数差 B. 加权均数差 C均数差D. 标准化P值 E. 危险度差值52. 异质性检验采用的统计量是()。AF统计量B. Q统计量 Ct统计量DH统计量 E. Z统计量53. 关于发表偏移,以下说法()不正确。A通过漏斗图可大致判断是否存在发表偏倚B产生发表偏倚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往往只把统计学上有意义的阳性研究结果拿来写文章并投稿C若发表偏倚对meta分析的影响较大,则需要增加很多个研究,才能使meta分析的结果被逆转D尽量搜集未发表的阴性研究结果,可减少发表偏倚E漏斗图的基本思想是纳入研究效应的精度随着样本含量的增加而增加54. meta分析的定义( ):A 汇总多项研究结果的一系列过程B 汇总相同研究目的多项研究结果并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C 汇总多项研究结果并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D 分析评价多项具有相同研究目的的多个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E分析评价多项研究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55. meta分析森林图的功能为()A. 观察纳入的各研究的效应大小B. 观察纳入的各研究的效应是否有统计学意义C. 观察合并效应大小D观察合并效应是否有统计学意义E.A、B、C、D均可2016级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理论考试卷(B卷)(试卷总分:55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试题内容9页,空白纸3页)姓名:学号:电脑号:试题号:二、 单选题: 每题1分,55题,共计55分1.以下指标中,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的是()A算术均数B. 几何均数C变异系数D.众数E. 第50位百分位数2. 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百分位数E、极差3.一组变量的标准差将()A、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大而增大B、随变量值之间的变异增大而增大C、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加而减少D、随系统误差的减小而减小E、随抽样误差的增大而减小4. 下面哪一指标较小时能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A.变异系数B.标准差C.标准误D.极差E.四分位数间距5.下面那一项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A.对数正态B左偏态C右偏态D偏态E正态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_: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7两个小样本数值变量资料比较的假设,首先应考虑()At检验Bu检验C. 秩和检验Dt检验和秩和检验均可E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8.假设检验中,P与的关系是A.P越大,越大B.P越小,越大C.二者均可事先确定D.二者均需通过计算确定E.P值的大小与的大小无关9.假设检验的正确步骤是()A.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p值做出推断B.建立假设检验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检验水准确定p值做出推断C.计算检验统计量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确定p值做出推断D.建立假设检验,确定p值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检验水准,做出推断E.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检验水准建立假设检验,确定p值做出推断10. 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 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11.进行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可以用:A.单因素方差分析B.检验C.方差分析、t检验,两者均可D.方差分析、t检验,两者均不可E.检验12计算标化率的目的是( )A使大的率变小,B使小的率变大C使率能更好的代表实际水平D消除资料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使率具有可比性E起加权平均的作用13.甲县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比乙县高,经标准化后甲县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比乙县低,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 甲县的诊断水平高B. 甲县的肿瘤防治工作比乙县好C. 甲县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乙县小D. 甲县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乙县大E. 甲县的人口比乙县多14关于相对数,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A.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B.常用相对数包括相对比,率与构成比C.计算相对数时要求分母要足够大D.率与构成比虽然意义不同,但性质相近, 经常可以混用E.计算相对数时不要求分母要足够大15. 进行四组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如,可认为( )A. 四组样本率均不相同 B. 四组总体率均不相同C. 四组样本率相差较大 D. 至少有两组样本率不相同E. 至少有两组总体率不相同16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A.总例数大于40 B.理论数大于5 C.实际数均大于l 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总例数小于4017在两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中,无效假设(H0)的正确表达应为( ) A 12 B 1=2 c 1=2 D 12 E B=C18. 两组有效率比较检验功效的相关因素是( )A. 检验水准和样本率B. 总体率差别和样本含量C. 样本含量和样本率 D. 总体率差别和理论频数E. 容许误差和检验水准19.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是( )A.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受试对象 B. 处理因素、实验效应、研究人员C.受试对象、研究人员、处理因素 D. 受试对象、干扰因素、处理因素E. 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实验场所20. 实验设计中,估计样本含量是( )A. 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 B.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C.根据实际情况,能选多少是多少 D.不必估计,对整个总体进行实验E.保证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估算最少需要多少受试对象21. 某医生欲研究清肝活血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将在该院用清肝活血颗粒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常规疗法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从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该方案A.可行B.未遵从随机化原则 C.对照组样本含量太少D.只需进行自身治疗前后对照E.对照设计不当,应设立空白对照22. 下列有关生存时间的定义中正确的是()。A流行病学研究中,从开始接触某危险因素至某病发病所经历的时间B乳腺增生症妇女治疗后阳性体征消失至首次复发的时间C肺癌患者从手术治疗开始到死亡的时间D急性白血病患者从治疗开始到缓解的时间E以上均正确23. 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表示_ 。A. 表示全部变量值的变异大小B. 仅仅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C. 仅仅表示处理作用的大小D. 表示处理作用与抽样误差两者的大小E. 以上都不对24方差分析中,对 3 个样本均数比较,获得 P0.05 时,结论是_ 。A说明 3 个总体均数都不相等B说明 3 个总体均数不全相等C说明 3 个样本均数都不相等D说明 3 个样本均数不全相等E证明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25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的总变异分别可分解成几个部分?A 2,2 B 2,3 C 3,3 D 3,4 E 3,2 26.对于两组资料的比较,方差分析与t检验的关系是()A、t检验结果更准确B、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C、t检验对数据的要求更为严格D、近似等价E、完全等价27.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要点是()A、组间均方大于组内均方B、组内均方大于组间均方C、不同来源的方差必须相等D、两方差之比服从F分布E、总变异及其自由度可按不同来源分解28.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如果样本含量相同,两组秩和的差别越大说明A.两总体的差别越大B、两总体的差别越小C、两样本的差别可能越大D、越有理由说明两总体有差别E、越有理由说明两总体无差别29. 在符号秩和检验出现两个差值为零,编秩时,它们的秩应为A. 1, +2 B1.5, +1.5 C.2, +1 D.1, +1 E不参加编秩30. 多样本计量资料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选择A t 检验.B. z检验. C 秩和检验. D 卡方检验 E. 方差分析31. 在相关分析中,得到相关系数为 0.83,不可能的解释是AX 与 Y 有因果关系BX 与 Y 有伴随关系CX 与 Y 有函数关系DX 与 Y 的总体相关系数为零EX 与 Y 的总体相关系数不等于零32. 从样本得到变量 X 与 Y 的相关系数 r=0.92, 则A. X 与 Y 之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B. 若对此份资料作回归分析, 其回归系数是正值C. 若对此份资料作回归分析, 其回归系数是负值D. 表明总体相关系数E. 表明总体相关系数33. 最小二乘法是指A. 各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和最小B. 各点到 x 轴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C. 各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 各点到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E. 各点到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大34. 正态曲线下总面积为A. 95% B. 99% C. 50% D. 1% E. 100%35. 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A.+1.96 B.-1.96C.+2.58D.+1.64 E.-2.5836. 统计表的主要作用是A. 便于形象描述和表达结果 B. 客观表达实验的原始数据C. 减少论文篇幅 D. 容易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E. 代替冗长的文字叙述和便于分析对比37. 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 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38. 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分布 A. B. C. D.E. 39. 高血压临床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考虑治疗0周、2周、4周、6周、8周血压的动态变化和改善情况,为了直观显示出两组血压平均变动情况,宜选用的统计图是A半对数图 B线图C条图 D直方图E百分条图40. 在疾病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中,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的主要目的是A节省样本 B提高分析效率C克服共线影响 D减少异常值的影响E减少混杂的影响4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应变量的总离均差平方和中所占比重的统计量是A. 简单相关系数 B .复相关系数C. 偏回归系数 D. 回归均方E. 决定系数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回归方程作方差分析,检验统计量F值反映的是A所有自变量与应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B部分自变量与应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C自变量与应变量间存在的线性回归关系是否较强D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共线E.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43. 在多重回归分析中,若对某个自变量的值都乘以一个常数,则A. 偏回归系数不变、标准回归系数改变B. 偏回归系数改变、标准回归系数不变C偏回归系数与标准回归系数均不改变D偏回归系数与标准回归系数均改变E偏回归系数和决定系数均改变4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应变量的总离均差平方和中所占比重的统计量是A. 简单相关系数 B .复相关系数C. 偏回归系数 D. 回归均方E. 决定系数45. Logistic回归与生存分析比较()。Alogistic回归的因变量包含时间B生存分析的因变量包含时间Clogistic回归和生存分析的因变量都包含时间Dlogistic回归的自变量必须包含时间E生存分析的自变量必须包含时间46. Logistic回归可用于()。影响因素分析 B校正混杂因素 C预测D仅有A和C EA、B、C均可47. Logistic回归应变量y的编码为1-生存;0-死亡;则若某变量的0且有统计学意义,则说明随该变量值上升()。A生存可能性上升B死亡可能性上升C生存可能性下降D死亡可能性不变E不能说明任何问题48. 为使调查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在开展抽样调查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是()。A.随机B.重复C.对照D.均衡E.以上均是49. 关于调查表的设计,下列说法不妥的是()。A.每个项目要具体、明确B.要考虑将来数据处理的方法C.调查项目的确定取决于调查目的D.必须先作大型的预调查E.必要的项目一项不少,不必要的项目一项不列50. 下列()不是普查的目的。A.验证病因假设 B.早期发现患者 C.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 D.可向群众普及医学知识 E.可提供病因线索51. 为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某研究者采取了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将人群分为吸烟组与不吸烟组,然后随访两组发生肺癌的结局;另一种是将吸烟者随机分组,一组采取戒烟干预,而另一组不戒烟,然后盲法观察两组的肺癌结局。这两种研究方法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设立对照组 B.是否进行统计学检验C.是否在现场人群中进行D.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E.是否检验病因假设52. 对定性变量资料的meta分析,常用()作为效应合并指标。A标准化均数差 B. 加权均数差 C均数差D. 标准化P值 E. OR值53.Meta分析最常见的偏倚为A. 抽样偏倚 B. 研究内偏倚 C. 混杂偏倚D. 发表偏倚 E.文献筛选偏倚54. meta分析的定义( ):A 汇总多项研究结果的一系列过程B 汇总相同研究目的多项研究结果并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C 汇总多项研究结果并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D 分析评价多项具有相同研究目的的多个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E分析评价多项研究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55. meta分析森林图的功能为()A. 观察纳入的各研究的效应大小B. 观察纳入的各研究的效应是否有统计学意义C. 观察合并效应大小D观察合并效应是否有统计学意义E.A、B、C、D均可2015级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理论考试卷(A卷)(试卷总分:55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试题内容9页,空白纸3页)姓名:学号:电脑号:试题号:三、 单选题: 每题1分,55题,共计55分1.变异是指()。A.样本间的差异B.总体间的差异C.个体值间的差异D.样本与总体间的差异E.同质个体间的差异2.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A.脉搏B.血型C.肺活量D.红细胞计数E.血压3.统计量()。A.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B.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C.是根据总体中的全部数据计算出来的统计指标D.是用参数估计出来的E.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样本是来自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的集合B.样本间的差异称为变异C.为了样本的代表性,应选择数据较好的个体组成样本D.误差是随机产生的,不能减小E.样本计算的结果和总体基本一样5.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A.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C.抽样误差较大D.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E.更适用于分布不明确资料6.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正态分布各有几个参数:A.1,1,1B.2,2,2C.1,1,2D.2,2,1E.2,1,27._的均数等于方差。A.正态分布B.对数正态分布C.Poisson分布D.二项分布E.对称分布8.关于统计表的结构,下列哪者不应列于表中A.标题B.横标目C.纵标目D.三条横线E.备注9.用图表示某地几年来某疾病的发病率,以说明某疾病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则应用A.半对数线图B.直方图C.普通线图D.直条图E.散点图10.用图表示某地某年多种疾病的发病率,欲说明各种疾病所占构成比,则应用A.盲方图B.圆形图C.线图D.多边图E.直条图11.关于t分布,正确的是A.t分布是以0为中心,=l的,左右对称的单峰曲线B.t分布曲线的形态与自由度大小有关C.自由度越小,则t值越集中,曲线越高瘦D.t分布曲线下面积为95和99的界值是一个常量E.t分布的t=xx12.抽样误差的大小与什么有关A.研究对象的特征B.观察例数的多少C.个体差异的大小D.抽样的方法E.以上均有关13.正确的抽样误差概念是A.由抽样引起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B.由抽样引起的样本率与总体率之间的差异C.由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别D.统计上凡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异E.统计上凡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14.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去用药后数据和用药后数据减去用药前数据,两次t检验A.t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B.t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C.t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D.t值符号相同,但大小不同,结论相反E.结论可能相同或相反15.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抽样得到的样本均数A.可靠程度越大B.抽样误差越大C.可比性越差D.系统误差越大E.个体差异越大16.有关构成比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B.表示某现象发生的强度C.各构成部分合计一定等于100D.表示某现象在时间顺序上的排列E.构成比之间互不影响17.以下哪项不属于相对比A.医生与护士的比例B.医生与病床数之比C.人口与土地面积之比D.人口出生率E.变异系数18.用甲乙两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甲治疗33人治愈26人,乙治疗38人,治愈36人,则a、b、c、d四格分别为A.=33 b=26 c=38 d=36B.=26 b=33 c=36 d=38C.=26 b=36 c=33 d=38D.=26 b=7 c=36 d=2E.=33 b=7 c=38 d=219.四格表中如有一个格子的实际数为0,则A.不能作卡方检验B.必须用校正卡方检验C.还不能决定是否可做卡方检验D.肯定可做校正卡方检验E.以上说法都不对20.方差分析中变量变换是为了A.曲线直线化B.计数资料变为计量资料C.使资料方差齐D.使资料服从正态分布E.使资料服从正态分布而且方差齐21.用三种方法治疗小儿血红蛋白偏低症,A组治疗23人,B组治疗2人,C组治疗20人,已知治疗后每名患者血红蛋白升高的数据。欲比较三种方法治疗血红蛋白偏低症有无差别,应进行A.列联表资料的卡方检验B.两两比较的t检验C.两两比较的q检验D.单因素方差分析E.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22. 两组二分类资料发生率比较,样本总例数100,则检验自由度为()。A. 1B. 4 C. 95 D. 99 E. 10023. 四格表检验中,0时,b0B.r0时,b0C.rD.r0时,b0表示正相关,r0表示直线从左下方走向右上方C.a0表示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在原点上方D.回归直线一定通过坐标原点E.散点距回归直线的纵向距离和是最小的36.直线相关分析是为了A.研究两组变量间的关系B.研究双变量间的直线依存变化关系C.研究两组双变量间的差别D.研究双变量间的直线相关关系E.研究双变量间的直线关系37.对y=12+2x是17岁儿童以年龄(岁)估计体重(市斤)的回归方程,若体重换成国际单位kg,则此方程A.截距改变B.回归系数改变C.两者都改变D.两者都不改变E.回归方程不变38.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能直接反映自变量解释因变量变异百分比的指标为()。A. 复相关系数B.简单相关系数C.确定系数D.偏回归系数E. 偏相关系数39.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共线性是指()。A.关于各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相同B.关于各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与截距都相同C.变量与各个自变量的相关系数相同D.与自变量间有较高的复相关E. 自变量间有较高的相关性40.有关生存分析几个基本概念描述中哪项不正确A.生存时间指从随访观察起始时点到随访截止时点的时间B.随访戴止时全部观察单位必都发生某事件(如死亡)C.生存分析是同时考虑事件的观察结果和随访时间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D.观察对象中途失访或退出研究,其生存时间属截尾值或终检值E.生存率指某观察对象能生存过(或活过)C时点的概率41.生存时间是指A.从随访观察的起始时点到随访截止时点之间的时间B.从随访观察的起始时点到死亡时点的时间C.从随访观察的起始时点到失访时点的时间D.从随访观察的起始时点到某事件发生时点的时间E.从随访观察的起始时点到退出研究的时间42.Cox回归的因变量是A.生存时间B.结局变量C.生存时间和结局变量D.完全数据E.正态和方差齐性43. Logistic回归与多重线性回归比较,()。Alogistic回归的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B多重线性回归的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C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的因变量都可为二分类变量Dlogistic回归的自变量必须是二分类变量E多重线性回归的自变量必须是二分类变量44. Logistic回归适用于因变量为()。A二分类变量B多分类有序变量C多分类无序变量D连续型定量变量EA、B、C均可45. Logistic回归系数与优势比OR的关系为()。A0等价于OR1 B0等价于OR1 C0等价于OR1 D0等价于OR1 EA、C、D均正确46. Meta分析中,如果异质性检验不拒绝H0,一般采用()进行效应合并。A随机效应模型B. 固定效应模型C混合效应模型D. 回归模型E. 贝叶斯模型47. 关于meta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Ameta分析本质上是一种观察性研究,因而可能存在各种偏倚Bmeta分析是用定量的方法综合同类研究结果的一种系统评价C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能使meta分析的结果更加可靠Dmeta分析时,如果研究间异质性很大,应认真考察异质性的来源,并考虑这些研究的可合并性E亚组分析能使meta分析的结果更有针对性48. meta分析的定义( ):A 汇总多项研究结果的一系列过程B 汇总相同研究目的多项研究结果并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C 汇总多项研究结果并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D 分析评价多项具有相同研究目的的多个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E分析评价多项研究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49. meta分析的步骤正确的是( ):提出问题检索文献筛选文献提取文献信息结果分析敏感性分析文献质量评价数据的统计处理A B C DE 50.meta分析的统计方法中( ):B、若同质性检验结果不拒绝零假设,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A 若同质检验不拒绝原假设,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随机效应模型B若同质检验不拒绝原假设,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随机效应模型C若同质检验拒绝原假设,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固定效应模型D若同质检验拒绝原假设,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随机效应模型E若同质检验拒绝原假设,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随机效应模型51.设立对照的意义在于A.控制实验对象的同质性B.排除一切非实验因素的影响C.控制主要非实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D.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的影响E.满足科研设计的要求52.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是A.买验设计、实验效应、观察指标B.处理因素、实验效应、观察指标C.实验对象、实验因素、实验效应D.试验对象、处理因素、观察指标E.受试对象、样本含量、效应指标53.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A.对照、随机、均衡B.均衡、随机、重复C.对照、随机、重复D.对照、重复、齐同E.对照、随机、齐同54.在下列抽样方法中,哪种抽样误差最小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机械抽样D.分层抽样E.整群抽样55.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采用随机原则B.是否确定样本含量C.是否设立对照D.是否施加干预措施E.研究场所是否在实验室2015级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理论考试卷(B卷)(试卷总分:55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试题内容9页,空白纸3页)姓名:学号:电脑号:试题号:四、 单选题: 每题1分,55题,共计55分1.某地调查,男性大学生100名,身高标准差为40cm,体重标准差为410kg,比较两者的变异程度,结果A.体重变异度较大B.身高变异度较大C.两者变异程度相同D.由于两者变异程度差别很小,不能确定何者更大E.由于单位不同,两者标准差不能直接比较2.确定参考值范围最好是A.百分位数法B.正态分布法C.对数正态分布法D.寇氏法(Karber法)E.结合原始数据分布确定参考值范围3.如果原始数据近似正态分布,可用什么公式估计其95的参考值范围A.Xt0.05.vSB.X1.96SC.X1.96SXD.Xt0.05,vSxE.X2.58S4.一组正态分布曲线,分别经过标准正态变换后变换成A.一组曲线,=0,不确定B.一组曲线,都不确定C.一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生银行长春市朝阳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民生银行天津市静海区2025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中信银行贵阳市乌当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光大银行大连市瓦房店市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招商银行景德镇市珠山区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2024-2025学年度泰山科技学院单招《英语》高分题库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光大银行盐城市亭湖区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平安银行合肥市包河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招商银行深圳市罗湖区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超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表现及诊断课件
- 拉西地平原料制药课程设计说明书
- 小学体育-小学二年级《单双脚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居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 ××领导班子及成员分析研判报告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B/T 2518-2008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
-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主编项贤明
-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轻质隔墙工程施工课件(-)
- 语言领域核心经验《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