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N1流感爆发应急预案_第1页
H1N1流感爆发应急预案_第2页
H1N1流感爆发应急预案_第3页
H1N1流感爆发应急预案_第4页
H1N1流感爆发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山小学校园甲型H1N1流感疫情爆发应急预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采取应急措施,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特制定本预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及职责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希恺(校长),副组长:董春艳(副校长),成员:孙世相、孙克成、卢公杰。(一)主要职责1.负责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建立健全防控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落实上级部门的各项防控工作要求。2.研究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与应急工作预案、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完善防控、停课的应急预案;强化报告制度;防范甲型H1N1流感在本学校内发生传播,做好防控工作,制定并落实防控甲型H1N1流感措施。3. 做好并督促检查学校防控措施的落实及师生的防控知识宣传教育。4. 协调配合当地政府和卫生、疾控部门处置学校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根据属地政府的决定或属地卫生、疾控部门的建议对学校采取停课措施,并做好停课期间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二)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组长:董春艳(副校长),工作小组成员:孙世相、孙克成、卢公杰、各班级班主任16人。具体分工如下:1、秩序维护组:王日刚、吕思传、邢方录、潘民孝、宫成峰及各班主任。秩序维护组主要职责:协助领导小组对防控教室现场进行秩序维护,避免出现混乱。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2、医疗救护组:矫延圣、范永杰、刘建华、朱偲华、杜秀云医疗救护组主要职责: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及办公室和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并做好人员登记。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三)各班主任职责1. 严格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消毒制度,要求各班级每天至少消毒两次,上午放学下午放学各一次,并做好记录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2.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校园和教室等公共场所空气流通、清洁卫生、温度适宜。3. 严格执行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责任制,认真落实好学校相关的防控措施,随时做好启动预案的准备。4. 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向学生及家长做好甲型H1N1流感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维护校园稳定。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使学生有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避免学生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科学防范知识。5. 做好在校学生家校联系工作。提供准确的在校学生信息,确保疫情爆发时能在第一时间内联系到学生家长。6学校设立专门的隔离室、隔离区,确保在疫情爆发时能及时隔离疑似人员,保障其他人员撤离到其他区域。二、监测与报告(一)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1.常规监测体系。建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坚决执行青岛市要求的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网络直报制度,实施晨检、消毒、隔离等制度。学校指定各班主任负责晨、午检工作,班主任采取询问、观察、检查等手段对学生逐个进行晨午检,对体温37.5、伴有咽痛或咳嗽症状的实施重点检测。发现可疑病人应及时隔离,及时向校长汇报,视情况通知家长。2.重视信息的收集。学校设专人与当地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联系,掌握了解本地及周围地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情况,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信息保持24小时畅通,以便做好预防工作。(二)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1. 严格执行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程序,对甲型H1N1流感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对甲型H1N1流感以下重要信息实行日报告:学校每班出现3例发热流感病样情况者;甲型H1N1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正在实施隔离和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状况及病原学检验结果;其他与甲型H1N1流感防治相关的重要信息。若当天无以上信息,则实行零报告。2. 发现或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带班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确保信息畅通。疫情报告电话:88531060 88531061(教育局防控中心),88586703(办事处防控指挥部),88586738 81728600 88586755(教育办)。3. 学校内发现疫情后同时启动直报告制度和工作报告体系。即新发疫情报告实施电话报告和网上信息报告双重报告,确保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1)直报告制度班级发现疫情,应在第一时间内报学校责任人,再由责任人在第一时间内报教育办领导、市防控中心和镇防控指挥部,并马上到现场勘查疫情。(2)工作报告体系发生疫情后,学校疫情报告人立即报告本校校长和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上报教育办责任人,报教育办领导后立即分别上报教体局防控办公室、市甲型H1N1流感指挥部。(3) 接到当地卫生、疾控部门通知后报告程序学校接到当地卫生、疾控部门通知发现疑似病例后,应密切配合,积极应对。立即报告所属教育办,教育办在接到报告后请示上级部门,进行有效处置。学校在疫情报告的同时,立即启动本校应急预案,并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和确认,及时采取措施,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三、发生大面积流感样病例的应对措施学校一天内出现3例或一周内超过30例师生出现流感样病例(体温37.5,伴咳嗽或咽疼之一),要立即报告校长,并逐级上报,紧急启动学校疫情爆发应急预案,对体温在37.5以上和低于37.5的师生实施分批隔离、救治、消毒、追踪密切接触者等措施,经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部等研究批准后宣布该班级的停课范围和时间。停课期间,学校暂停一切活动,禁止与防控工作无关的人出入校园。四、疫情爆发期间停课处置办法。学校按市教体局即教体流防字(2009)30号文件要求认真做好停课前、停课期间、复课后的具体工作要求。确保按流程工作,把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停课前:1.学校负责开好家长会,向学生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向家长说明停课原因,并由家长签字,班主任教师负责收回,确保每位家长了解情况。2.做好师生的心理疏导和宣传教育工作。向学生进行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消除师生的恐慌心里,减轻心理负担和压力。3.向学生提出停课期间自主学习的指导意见和要求。4.建立家庭与学校联络体系,用电话及时回访,随时保证信息畅通。停课期间:1.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向教育办通报情况,研究疫情,及时处理解决相关问题,实行24小时全天候专人值班制度。 2.学校教师停课期间坚守工作岗位,包干分人,每名教师负责部分学生,每天至少通信联系一次,及时了解学生健康、自学情况,并随时向家长通报情况,并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心理疏导。3.学校在停课期间,对新发现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人、疑似病人做好登记,按规定报告当地疾控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并配合疾病预防控机构做好相关工作。4.学校在停课期间,要利用网络建立“空中课堂”,按照教学计划要求,设计网上教学课时、内容和学生电子作业,提供学习网址,让学生及时学习知识并了解疫情动态;或通过电话等方式对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并进行学习辅导。 5.建立监督机制。各工作小组和班主任定期或不定期地督促、检查指导学校停课期间各项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问题严重并造成危害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严肃处理。复课后: 1.学校在学生到校前一天,要进行彻底卫生扫除和消毒,重点是教室、宿舍、课桌椅等相关场所和物品,并随时保持教室处于通风状态。2.要做好复课后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时,做好学生的课程补习及辅导工作。3.继续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建立体温测量登记制度、做好学生体温自测记录卡的测试、登记、管理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五、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流程若学校教室、校门等场所发现发热病人,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应急处理:(一)班主任或本班学生(非发热人本人)或教师在第一时间利用一切通讯工具向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学校立即向教育办领导报告,同时向镇卫生院防保站报告。(二)对发热人和不发热人及时分别隔离,其它教室及科室人员撤离发热人所在现场,按学校指示进行工作。(三)学校相关负责人及班主任应到班级分类安抚学生(发热者和不发热者),避免学生产生恐慌,管理学生原地不动,听从指挥。(四)发热人必须保持不动,等待上级指挥进行科学合理处置。(五)学校要及时排查与发热人员密切接触者。(六)防控工作小组成员立即开始行动。1. 防控工作小组成员及班主任立即对发热人的办公室或班级进行封闭处理,同时对教室至隔离室的路程进行封闭(与办公室或班级保持10米以上距离)。2.学校设专人立即穿上防护服、拿上消毒器具及口罩、手套进入离区(边走边消毒)。3.接近发热人后,给发热人戴上口罩,全身进行消毒,等待进入隔离室通知。4. 防控工作小组成员及班主任将其余教师、学生有序的撤离出教室,安排在操场内,等待进行身体检查。人员全部撤离后向进入隔离区的人员发出通知:“发热人可以进入隔离室”(隔离室具体位置)。5.接到通知后,未穿防护服的应急人员立即撤出现场。6. 防控工作小组成员立即护送发热人进入隔离室。7.隔离后,对教室进行封闭。8.消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