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与供应链管理系统.ppt_第1页
运筹与供应链管理系统.ppt_第2页
运筹与供应链管理系统.ppt_第3页
运筹与供应链管理系统.ppt_第4页
运筹与供应链管理系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運籌與供應鏈管理系統 大綱 2 1產業競爭現況與挑戰2 2顧客服務與運籌管理2 3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整體架構2 4以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為基礎的運籌管理2 5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2 6結論案例2Dell 運籌與供應鏈管理系統 前言 在本章中 我們將說明產業競爭現況與應該採取的對策 探討運籌管理的管理重點 以使讀者能了解運籌管理的功能與欲達成的目標 另外 我們也要探討顧客服務的意義 目的與組成項目 並進一步說明運籌管理與顧客服務的關係 本章也將對供應鏈作業參考 SCOR 模式作一整體說明 進而歸納出以SCOR為基礎的運籌管理範圍 內涵與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 2 1產業競爭現況與挑戰2 1 1企業面臨的挑戰2 1 2長鞭效應2 1 3因應對策 2 1產業競爭現況與挑戰 運籌 logistics 是 一種流程 其目的是為了確保滿足顧客需求 從接單 採購原物料開始到將成品交至顧客手上為止 針對資訊流 物流或現金流 進行有效益且經濟的規劃 執行與控制 運籌管理 logisticsmanagement 則可以解釋為 在以最少存貨及減少浪費的前提下 提供顧客最佳的服務 2 1 1企業面臨的挑戰 產品生命週期變短產品功能或特徵的多樣性增加對顧客的服務範圍採用更先進的製程 生產與資訊技術全球化的市場行銷即時性管理需求的不確定性在利潤趨薄的狀況下 須透過全方位的規劃 以增加競爭力消費者期望供應端的變動製造端的變動需求端的變動 2 1 2長鞭效應 在供應鏈中 當前端的顧客需求產生小幅度的變化時 會造成供應鏈後端產生大幅的變化 而且越往後端 對產品需求變化的幅度就越大 此乃由於越往供應鏈後端 需求的資訊遭到扭曲的程度就越大 因為當需求資訊不斷向供應鏈上游移動時 預測的錯誤自然會不斷增加 就好比滾雪球越滾越大 這樣的效應我們稱之為 長鞭效應 2 1 2長鞭效應 以一個簡化的供應鏈模型來說明 假設一個供應鏈體系只存在零售商 批發商以及製造商 這些個體之間僅能使用由其下游所傳來的需求 訂貨 資訊 並且在決策制定及實際執行之間存在著時間延遲 time delay 也就是在企業接獲訂單至出貨 Order To Deliver OTD 之間具有時間延遲 2 1 2長鞭效應 造成供應鏈體系長鞭效應常見的原因 需求預測前置時間批次訂購價格變動預先購買缺乏整體供應鏈需求與供給相關資訊 2 1 3因應對策 快速回應將變異減至最低將存貨減至最少配銷合併高品質的要求產品生命週期的支援作好通路配銷管理縮短接單至出貨的前置時間 OrderToDelivery OTD 2 1 3因應對策 整體而言 企業為提昇其本身及整個供應鏈體系的競爭優勢 就必須追求供應鏈上產銷資訊透明化 即時化與規劃精確化 在供應鏈扮演不同角色的成員 應依據其角色定位而有不同的因應之道 以供應鏈體系中的製造商為例 有下列作法 作好供應鏈管理才能貨暢其流 重點在於OTD速度快及生產 存貨成本低 配合下游顧客的銷售與補貨計畫 企業內能彈性且有效益 時間與成本 的作好 生產運籌管理 以滿足動態且變化大的市場需求 也就是在供給面要作到有效益的物料 產能規劃及生產作業排程 企業可將較精確的 物料需求時程 提供給其配合的上游製造廠商 作為其備料與生產的依據 產銷資訊透明化 即時化與規劃精確化 2 1 3因應對策 供應鏈體系中的通路商 作好供應鏈管理才能貨暢其流 重點在於流動速度快及存貨成本低 經銷商儘量不放庫存 應從塞貨的方式改為補貨方式 賣多少就補多少 並要求通路商每天送貨 通路商可藉由彙總各地經銷商的每日銷售品項 數量等資訊 進行統計分析 進而掌握較精確的市場需求 因此亦可備較低的存貨 通路商可將較精確的市場需求提供給其配合的上游製造廠商 作為其備料與生產的依據 產銷資訊透明 即時與規劃精確化 企業應與其上 下游夥伴共同合作 若供應鏈上所有的成員都能提供其上游即時且精準的需求資訊及其下游即時且可靠的供給資訊 則此供應鏈的所有成員不只能提昇其競爭優勢 並能減少因環境變異所造成的影響 進而提供顧客更好的服務與價值 2 2顧客服務與運籌管理2 2 1以顧客服務為導向的運籌管理2 2 2顧客服務的成本效益 2 2顧客服務與運籌管理 一般的企業在攻佔市場時通常強調4P 產品 Product 價格 Price 促銷 Promotion 與通路 Place 也就是說 企業在宣傳產品時會強調要將好的產品 以好的價格 在正確的時間送到正確的地區 在今日競爭激烈的時代中 顧客對產品或服務的期望越來越高 且產品的同質性亦越來越相似 因此 在攻佔市場的同時 除了品質與價格之外 亦須特別強調顧客服務的重要性 然而 不同的服務水準 代表不同的成本預算 亦即服務水準越高 所花費的成本就越高 因此 如何在服務水準與成本之間達到平衡 一直是企業界頗感困擾的問題 2 2 1以顧客服務為導向的運籌管理 顧客服務的意義APICS將顧客服務定義為 顧客服務是一種能符合顧客的需求 詢問與要求的能力 亦即根據顧客所要求的時間 將產品及時交到顧客手中 顧客服務與企業競爭金字塔企業對顧客服務的水準 直接影響企業的競爭力 企業對顧客服務的層次可分為三種階段 包括可靠 reliability 應變 resilience 與創新 creative 三階段 它對企業財務的影響則可對應為損失 lose 平衡 maintain 及獲利 gain 三個階段 2 2 1以顧客服務為導向的運籌管理 顧客服務的組成項目可按照訂單交易的時間點 分成三個主要項目 訂單交易前的顧客服務項目 pre transactionelements 訂單交易期間的顧客服務項目 transactionelements 訂單交貨後的顧客服務項目 post transactionelements 2 2 2顧客服務的成本效益 本節將探討服務成本 顧客服務水準與銷售所得之間的關係 企業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 會訂定顧客服務項目 使顧客滿意 然而 每項服務皆會產生相對的服務成本 亦即提供顧客服務的條件越好 企業所付出的成本也越高 但同時從顧客所得到的利潤也可能越高 2 2 2顧客服務的成本效益 顧客服務水準達到一定程度 100 附近 時 若欲再增加顧客滿意度 所付出的成本會急遽升高 從管理者的角度言 我們希望上述曲線儘量的向右移 如此 則可以用相同服務成本提供更高的服務水準 企業可以藉由從企業策略的制定 結合流程改善 輔以資訊科技來達成上述目標 2 2 2顧客服務的成本效益 顧客服務水準與銷售所得的關係可以表示成一種S形狀的關係 在顧客服務水準未達到一定水準前 整個銷售所得的增加速度緩慢 但當服務水準到達了一定程度 整個銷售所得會急遽增加 但超越該轉折點後 即使再提高服務水準 但銷售所得亦無法大量提昇 2 2 2顧客服務的成本效益 綜合前述 我們可以得到銷售利潤與服務水準間的關係 其中銷售利潤等於陰影面積的部分 因此 若能同時降低服務成本及提高顧客服務水準至適當水準 則銷售利潤面積將大幅增加 這也是運籌管理的努力目標之一 2 3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整體架構2 3 1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介紹2 3 2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2 3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整體架構 美國供應鏈理事會 SupplyChainCouncil SCC 曾提出一供應鏈作業參考 SupplyChainOperationsReference SCOR 模式 其中針對供應鏈管理的範圍分為四個模組 規劃模組 Plan 採購模組 Source 製造模組 Make 配銷模組 Deliver 2 3 1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介紹 1995年 由PRTM顧問公司與AMR機構及PRTM公司顧客名單中所挑出的一群企業代表合作 開始發展出一個供應鏈作業參考 SCOR 模式 促進了供應鏈理事會 SCC 的成立 SCC隨後進一步發展並修正SCOR模式 此模式定義了供應鏈的核心流程 子流程 各項活動的最佳實務及績效評量單位 並提供一個結構化和標準化的術語 以協助企業組織整合一些管理工具來發展及管理其供應鏈體系 2 3 1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介紹 SCOR模式是一套主張透過流程及績效評估觀點來建立供應鏈架構的技術 其主要功能在於描述 衡量與分析供應鏈的建置 每一個觀點都是以由上而下 top down 的方式逐步解剖供應鏈 讓組織能迅速了解本身供應鏈流程結構和績效現況 與其他組織的供應鏈結構作比較 依照最佳實務 bestpractice 來修正並設計未來的供應鏈結構 此模式中所定義的供應鏈相關流程 包括規劃 採購 生產 配銷及退貨五大項 在一供應鏈體系中 一企業的採購流程可與其上游供應商的配銷流程緊密結合 其配銷流程則可與下游顧客的採購流程緊密結合 如此便可形成一環環相扣 運作效益卓越的供應鏈體系 2 3 2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第一階層主要在定義SCOR的範圍與內容 專注於供應鏈的五項主要流程 規劃 採購 生產 配銷及退貨流程 2 3 2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規劃面 執行面 第二階層 2 3 2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第二階層中的規劃面及執行面的流程類別可歸納如下 規劃面P1 供應鏈規劃流程 plansupplychain 發展與建立一個能滿足供應鏈在特定時間週期整體需求的供應鏈資源計畫 P2 採購規劃流程 plansource 發展與建立一個能滿足供應鏈在特定時間週期整體需求的供應鏈物料資源計畫 P3 生產規劃流程 planmake 發展與建立一個能滿足在特定時間週期生產需求的生產計畫 2 3 2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P4 配銷規劃流程 plandeliver 發展與建立一個能滿足在特定時間週期配銷需求的配銷資源計畫 P5 退貨規劃流程 PlanReturn 退貨規劃是用來建立及調整一個能滿足在特定時間週期內 預期與未預期退貨需求之退貨計畫 含所需資源與資產 的策略性或戰術性流程 其範圍包括未預期已售商品的退回及預期到需再重工或損壞商品的退回 2 3 2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執行面採購流程 S1 MTS環境下的物料採購流程原物料 半成品 成品及相關服務的請購 配送 驗收及運送流程 S2 MTO環境下的物料採購流程依據顧客訂單需求而設計或組裝之產品所需相關物料的請購及配送流程 S3 ETO環境下的物料採購流程依特定的顧客訂單或契約而進行設計及製造之產品所需相關物料或服務的議價 議約 請購及配送流程 2 3 2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生產流程 M1 MTS環境下的生產流程計畫性生產的產品主要係依據銷售預測而進行生產 並以事先生產完成的產品或庫存來滿足顧客訂單 M2 MTO環境下的生產流程接單式生產的產品主要係依據顧客訂單的規格進行生產或組裝 M3 ETO環境下的生產流程在接到顧客訂單後才進行工程設計 系統整合與製造設計等活動 例如 工程設計圖 規格 配方及加工等 MTO環境通常依顧客訂單將標準化產品生產或組裝 而ETO環境則依顧客需求而設計 開發及製造產品 2 3 2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配銷流程 D1 MTS成品的配銷流程在接到確認顧客訂單前即已生產完成之產品的配銷流程 D2 MTO成品的配銷流程依顧客訂單規格將標準零組件或裝配件經由製造 組裝或組合完成之產品的配銷流程 D3 ETO成品的配銷流程依顧客訂單規格及BOM 包括一種或多種客製化零件 而設計 製造及組裝完成之產品的配銷流程 D4 零售商品的配銷流程零售商獲得 推銷及銷售商品的流程 零售商是直接銷售產品 或服務 予消費者的實體銷售據點 它通常使用一人工或自動化的POS PointofSale 系統進行收費作業 2 3 2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退貨流程 退貨可分為 採購件退貨 SR1 SR2 SR3 及 成品退貨 DR1 DR2 DR3 流程兩種 SR1及DR1皆為不良品退貨流程 SR3及DR3皆為過剩產品退貨流程 以下針對SR1 SR2 DR2及DR3作說明 SR1 不良品退貨流程不良品退貨的定義包括與保證書內容不符 產品回收 不合顧客要求的產品或其他相似的政策 例如產品替換 SR2 MRO採購件退貨流程此流程是由顧客所啟動 將需要維護 Maintenance 修復 Repair 及檢查 Overhaul 的產品退給服務提供者 流程內容包含顧客須確認並決定所需的行動 維護 修復或檢查 與服務提供者進行溝通 產生退貨文件並將產品退回 2 3 2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DR2 MRO成品退貨流程服務提供者同意並排定MRO退貨產品 接收到退回的產品 及將產品轉送到適當地點處理的流程 流程內容包含顧客及服務提供者進行溝通及產生相關文件 DR3 過剩產品退貨流程依顧客 供應商合約中的條款而判定的過剩存貨或報廢產品的退貨流程 2 3 2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的四個階層 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提供了一個結構化的方法 讓企業可參考其架構發展出一個適合本身特性的供應鏈結構 其作法為由上至下 從目標主動地向細節移動 讓企業在進入更細部階層前能看見全貌 SCOR模式的階層式結構 將流程分解為子流程和活動 這意謂企業能看出將某些流程或活動改變後 會如何影響既有供應鏈的運作 藉此能設計並調整供應鏈結構以更符合企業特性 2 4以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為基礎的運籌管理 2 4以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為基礎的運籌管理 以SCOR模式為基礎所發展的運籌管理參考模式 包含 規劃模組 Plan 運籌規劃 採購模組 Source 採購運籌作業 製造模組 Make 生產運籌作業 配銷模組 Deliver 配銷運籌作業 2 4以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為基礎的運籌管理 規劃模組 運籌規劃此模組主要有需求 供給規劃 demand supplyplanning 活動與規劃基礎建設 infrastructure 的管理兩項活動 目的是對所有採購運籌流程 生產運籌流程與配銷運籌流程進行規劃與控制 需求 供給規劃活動包含了評估企業整體產能與資源 總體需求規劃以及針對產品與配銷管道 進行存貨規劃 配銷規劃 生產規劃 物料及產能的規劃 規劃基礎建設的管理包含了製造或採購決策的制定 供應鏈的架構設計 長期產能與資源規劃 企業規劃 產品生命週期的決定 產品EndofLife的管理與產品線的管理等 2 4以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為基礎的運籌管理 採購模組 採購運籌作業此模組有採購作業與採購基礎建設的管理兩項活動 其目的是描述一般的採購作業與採購管理流程 採購作業包含了尋找供應商 收料 進料品檢 拒收與發料作業 採購基礎建設的管理包含了供應商評估 採購運輸管理 採購品質管理 採購合約管理 付款條件管理 採購零組件的規格訂定 2 4以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為基礎的運籌管理 製造模組 生產運籌作業此模組具有製造執行作業與製造基礎建設的管理兩項活動 其目的是描述製造生產作業與生產的管理流程 製造執行作業包含了領料 產品製造 產品測試與包裝出貨等 製造基礎建設的管理包含了工程變更 生產狀況掌握 生產品質管理 現場排程制定 短期產能規劃與現場設備管理等 2 4以供應鏈作業參考模式為基礎的運籌管理 配銷模組 配銷運籌作業配銷模組包含訂單管理作業 倉儲管理作業 運輸管理作業與配送基礎建設的管理等四項活動 其目的是描述銷售 sales 與配送 distribution 的一般作業與管理流程 訂單管理作業包含了接單 報價 顧客資料維護 訂單分配 產品價格資料維護 應收帳款維護 授信與開立發票等流程 倉儲管理作業包含了揀料 按包裝明細將產品包裝入櫃 確認交貨地點與運送貨物等流程 運輸管理作業包含產品運輸方式安排 進出口管理 貨品安裝適宜規劃 進行安裝與產品試行 例如 銷售大型機器給顧客 須先幫忙安裝完畢 然後進行試車 配送基礎建設的管理包括配送管道的決策制定 配送存貨管理 配送品質的掌握與銷售管理法的制定 2 5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2 5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從運籌管理的範圍與內涵中 企業的運籌管理系統可以概略歸納為下列17個功能模組 2 5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策略管理主要包括市場規劃 財務規劃及企業事業長程規劃 由市場目標及財務目標訂定企業所採取的基本競爭策略 如價格優勢 差異化或夾縫集中 再根據策略擬定企業的長程目標 決定產品 服務及資源的需求 人力資源管理品質管理此功能亦屬支援功能之一 主要的工作在推動有關外包廠商 供應商 庫存 設計製程 檢驗 行政 稽核等相關活動的品質管理 以幫助企業達到全面的品質目標 2 5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產品開發財務 成本 會計主要功能為管理企業的一切財務相關活動採購規劃針對生產製造規劃的結果 進行採購物料的規劃 配合存貨政策及採購策略與供應商交涉原物料交期及送貨方式 以減少原料管理的費用及資金的積壓 2 5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採購主要有兩項工作 一為承襲採購規劃與外包規劃的決定 進行採購作業 即下採購單或外包單給原料 零組件供應商或外包商 並隨時掌握採購訂單的資訊 另一項工作為處理企業所需相關工具 文具或消耗品等的購買 長期生產運籌管理又稱為長期生產規劃 主要包括生產規劃 ProductionPlanning PP 主排程規劃 MasterScheduling MS 資源規劃 ResourcePlanning RP 和粗略產能規劃 RoughCutCapacityPlanning RCCP 等功能 2 5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中期生產運籌管理又稱為中期製造規劃 主要包括物料需求規劃 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 MRP 及產能需求規劃 CapacityRequirementsPlanning CRP 兩功能 物料需求規劃主要在承襲主生產排程的結果 每一時程需要多少最終料件 再依據產品結構清單 BOM 及存貨狀態紀錄 規劃每一時期所需之零組件或原料的個數 並經由產能需求規劃評估後 產生物料 半成品的生產訂單或採購訂單 短期生產運籌管理又可稱為生產現場排程與控制 亦即一般所說的現場控制 ShopFloorControl SFC 它具備了 工單檢閱與發放 詳細作業排程 資料收集與監督 控制與回饋及製造命令完工處理等五個功能 2 5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外包規劃與控制主要在規劃及管理外包訂單 其管理項目包含了外包基本設定 外包廠商基本資料 外包單開立及維護 跟催 外包入庫及不良回報等 需求規劃此功能的目的是結合配銷中心的配銷需求規劃 DistributionRequirementsPlanning DRP 及企業本身的市場需求預測 依據產品的存貨水準及策略 將需求予以時程化 概略決定每一規劃時程所需出貨的數量 2 5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行銷規劃與控制此功能的目的是採取主動的行銷策略 如促銷 以刺激產品的銷售 銷售與訂單管理此模組為接受顧客訂單及詢問的進入點 也是將顧客資訊傳入的起始點 銷售人員在收到訂單 確定訂單的內容後 將根據現有的存貨及未來即將完成的產品 來儘量滿足顧客的訂單需求 針對無法立即滿足的部分 應立即將顧客訂單的需求反應給相關單位 在考量交貨時間 供貨成本等因素後 規劃出滿足該訂單的最適當生產地點 產能 資源分配及交貨時間 待顧客接受規劃結果後 此功能將追蹤 掌握訂單的一切相關資訊以隨時提供顧客最好的服務 2 5一般性運籌管理系統架構與功能 運輸與出貨規劃此功能的主要目的是在最短時間內及最低的運輸成本下 決定運輸及出貨的方式 來滿足顧客 或配銷中心 的訂購需求 存貨及倉儲管理存貨管理必須充分掌握企業內部的存貨資料 配合存貨配置政策 進行日常性的存貨管理工作 倉儲管理則為管理儲存於倉庫的物料 倉儲管理的好壞會關係到物料管理系統的運作 以及生產部門是否能夠順利地按照生產計畫進行 售後服務此功能的目的是促使顧客在獲得訂購產品後 仍能獲得完整的後續服務 2 6結論 2 6結論 本章從敘述產業競爭的現況開始 探討企業面臨的挑戰 長鞭效應的緣由及企業可採取的因應措施 從滿足顧客需求的角度 解釋顧客服務的定義與企業在不同階段應提供不同的服務項目 進而探討顧客服務與企業成本效益之間的關係 本章亦介紹了由美國供應鏈理事會所發展的SCOR模式 以定義出運籌管理的範圍與主要內容 進而歸納出運籌管理系統的功能模組與一般參考性功能架構 案例2Dell 運籌與供應鏈管理系統 案例2Dell 運籌與供應鏈管理系統 隨著全球化的趨勢潮流 企業亦走向國際化 而隨著營運範圍的擴大 企業也面臨了全球更廣大的市場變動 使得營運風險相對地提高 此外 由於與國際大廠之間的合作關係更為緊密 各種變動的綜合影響將使得經營者的管理能力面臨更大的挑戰 全球化係指企業在全球範圍生產 銷售同類和同質的產品與服務 對於任何進行全球化擴張的企業 必須作好三項最關鍵的工作 收集有關企業外部環境資訊 包含全球市場和競爭者的資訊 將與企業及供應鏈相關的資訊傳遞給全球顧客在企業內部處理和傳輸全球運籌相關資訊 在全球電腦市場中 Dell持續以不斷變革的營運模式及創新e化的作法 突破傳統營運模式 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 一路挑戰康柏 HP及IBM等大廠 建立電腦業霸主的地位 案例2Dell 運籌與供應鏈管理系統 Dell的全球性擴張 建立在以顧客價值為核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