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复习.doc_第1页
《北京的春节》复习.doc_第2页
《北京的春节》复习.doc_第3页
《北京的春节》复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北京的春节文学常识:老舍(l899231966824),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整体感知:1、 作者是以什么为记叙线索的?答:本文以时间(腊月元宵节)为线索。2、 课文层次:第一部分(1-6段):过年前的准备。 第二部分(7-12段):过年时热闹的情景。第1层(7段)除夕(详写)。 第2层(8-9段):正月初一(详写)。第3层(10段)初六 第4层(11-12段)元宵节(详写)第三部分(13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每部分都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构成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紧接着围绕中心句列举事例这种结构安排的好处是(自然流畅、脉络清晰)3、 详略得当答:详写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农业展览会”比喻。除夕:各种习俗,突出“真热闹”。元旦:有点有面,突出小孩子们逛庙会。正月十五: 四个“有的”,排比,突出“红火而美丽”,“美好而快乐”。4、结构紧凑,衔接自然,前后呼应。答:过渡:“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真热闹”、“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又”字让人不由得回想起之前的高潮。前后呼应:“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4、 本文语言的“京味儿”?答:鲜明的口语色彩和地域色彩,质朴平实,亲切。5、 句子赏析:1.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答:“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比喻”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答:第一句话表现“除夕真热闹”。“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表现人们多么重视,包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元宵上市,春节又一个高潮到了。答:除夕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又”字让人不由得回想起之前的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答:这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课后习题:一、阅读课文,想一想北京春节的“热闹”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找出具体语句加以分析。答: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北京春节的“热闹”。掀起三次高潮,“腊七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孩子们忙着买杂拌儿、爆竹和各种玩意儿,大人们要预备年货。小年:过春节的彩排。吃糖,“大家更忙”,一个“更”字,凸显出过年前准备的忙乱。除夕: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全景式的描写,表现各种习俗。元旦:这是第二个高潮。文中既有对全景的概述,又对男人、女人的活动,尤其是小孩子逛庙会做了细致描写。初六:“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炮声不绝”热闹的持续。元宵:“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热闹气氛达至顶峰,“处处”“整条街”,四个连续“有的”形成的排比,小孩们“有声有光地玩耍”等语句,春节最热闹的时候。二、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好处。答:本文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对于最能表现老北京独特习俗的内容作者进行了详写。如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十五这几日。在详写部分中,突出描写这些日子里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如腊八,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除夕,穿新衣、贴对联、赶回家吃团圆饭、守岁;元旦,拜年、逛庙会。正月十五,赏灯,吃元宵。其他日子里,如采买西、打扫屋子等略写。整篇文章完整流畅。四、朗读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上妙在何处?)答:比喻(暗喻),把腊八粥比喻为“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生动形象地表现腊八粥中的食材非常丰富。“不是而是”的句式,强化了腊八粥所带来的富足美好的感受。2。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加点词语都是口语词,如果换成意思相近的书面语词,表达效果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