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界建议取消饮料货物税讯息.doc_第1页
工商界建议取消饮料货物税讯息.doc_第2页
工商界建议取消饮料货物税讯息.doc_第3页
工商界建议取消饮料货物税讯息.doc_第4页
工商界建议取消饮料货物税讯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次 工商界建議取消飲料貨物稅訊息 2 中國飲料包裝機械業發展趨勢 3 罐裝咖啡市場競爭激烈 4 健康意識帶動包裝水消費 7 先進國家功能性飲料發展現狀及趨勢 8 中國飲料市場格局將生變 9 日本引進能夠降低飲料成本的最新機器10 日本PET寶特瓶飲料新容器軟質便利袋12 亞洲飲料罐產能超700億罐14 搶攻青少年茶飲市場2大關鍵15 日本清涼飲料概述16 收縮膜標籤包裝搭上環保列車17 食品營養標籤你注意到了嗎?21 食品健康資訊23 抗癌之果杏仁 23 巧克力也有防癌、抗老化功效 24工商界建議取消飲料貨物稅訊息劉兆玄:台灣成亞太籌資中心 稅制需具競爭力【大紀元7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高照芬台北二十三日電)台灣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委陳添枝今天轉述行政院長劉兆玄出席工商團體早餐會時指出,降低營所稅、遺產贈與稅是未來稅改的方向,唯有在租稅公平合理及有效率的前提下,讓台灣的稅制與國際接軌,才能將台灣建設成亞太資產及籌資中心。 工商協進會今天舉辦工商團體早餐會,行政院長劉兆玄率副院長邱正雄、財政部長李述德、經濟部長尹啟銘、經建會主委陳添枝、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等財經內閣首長與會。 工商團體向劉揆建議,為使台灣的稅制與國際接軌,應調降營利事業所得稅、遺產贈與稅及貨物稅等;其中營利事業所得稅應下調至20%以下,並取消未分配盈餘加徵10%營利事業所得稅,縮小綜所稅與營所稅兩稅稅率的差距。 另外,工商團體認為應調降遺產贈與稅最高邊際稅率至20%,簡化稽徵級距;並取消最低稅負制及取消課徵水泥、飲料、玻璃、橡膠及家電類等民生用品的貨物稅。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黃茂雄表示,行政院長劉兆玄體認到台灣要發展成為亞太資產管理及籌資中心,就得加速鬆綁不合宜的金融相關法規及行政措施,並讓台灣的稅制能與國際接軌,建立具有競爭力的稅制,便利企業籌資,讓台灣有機會成為亞太資產管理及籌資中心。 企業要求輕稅減政!劉內閣:年底前還有67項法規將鬆綁 NOWnews【財經新聞】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工商協進會今(23)日邀請行政院長劉兆玄及財經內閣首長進行早餐會,對於企業輕稅減政建議,劉兆玄除表達支持,並重申,賦稅改革委員將針對稅制進行全面性檢討,並對營利事業所得稅、遺贈稅等進行修正,內閣成員也將於24日及25日召開研討會。政院將陸續公布鬆綁的金融法規及項目,預期年底前還有67項法規待鬆綁,明年還有142項法規待鬆綁。劉兆玄23日親自率領包括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財政部長李述德、經濟部長尹啓銘、經建會主委陳添枝、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及金管會主委陳樹等財經內閣首長,會中劉兆玄也親自向工商業大老們闡述行政院未來的輕稅簡政措施。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黃茂雄指出,台灣要發展亞太金融中心,就得加速鬆綁金融相關法規及行政措施,並讓台灣的稅制能與國際接軌,提升產業競爭力,擴大稅基、降低稅率、簡化稅務已是世界租稅改革的潮流,因此,工商界建議,調降營利事業所得稅至20%以下,縮小綜所稅與營所稅兩稅稅率的差距,並調降遺贈稅最高邊際稅率至20%,取消最低稅負制及課徵水泥、飲料、玻璃、橡膠及家電類等民生用品的貨物稅。對於工商界的心聲,劉兆玄在會中重申,減稅是政府的既定政策,自520後兩岸經貿法規已陸續鬆綁,未來還將針對兩岸貨運包機、證券期貨業赴大陸、陸資來台投資等政策進行鬆綁,而由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召集的賦稅改革委員會,也將針對營利事業所得稅、貨物稅及遺贈稅進行檢討及修正,一旦有結論、共識,就會馬上對外宣布。劉兆玄說,自520至今已有32項政策與40項法規鬆綁,至今年底前還有67項法規將鬆綁,明年更有142項法規會進一步鬆綁,近期行政院也將陸續公佈相關鬆綁政策及法規,以達到輕稅簡政目標,吸引更多資金來台,以提升台灣競爭力。面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劉兆玄則強調,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未停歇,原油價格高漲是全球面臨的危機,環球透視機構將全球經濟成率由3.9%下修至3.2%,國際貨幣基金會也對全球經濟不表樂觀,目前擴大民間投資及力抗通膨是行政院推動的重要施政項目。劉兆玄表示,以往經濟成長率與原油價格移動曲線的距離是接近的,如今油價高漲,兩者的間距愈拉愈大,也引發民怨,造成政府不小壓力,因此,他盼望工商業界與行政院齊心,一起進行節能減碳計畫。劉兆玄還說,政府在6月間採取的浮動油價是必要措施,行政院希望將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控制在3.5%以下,並將鼓勵生技醫療、節能減碳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對於貧窮、近貧等弱勢族群,也予補貼等政策落實照顧。中國飲料包裝機械業發展趨勢中國飲料、乳品、啤酒市場得到長足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包裝機械業的發展速度。自從上世紀 1980 年代開始,中國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的飲料、乳品和啤酒包裝機械,至今引進的傾向仍然是有增無減。這些機械大多是高速自動化生產線,可靠性強,產量高,部分設備是當今世界最為先進的機型。這些生產線的引進,使中國部分飲料、乳品和啤酒企業的包裝水平得以與發達國家同步發展。與此同時,中國包裝機械的生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部分充填、封口一體設備已經達到較高水準,包括塑膠飲料瓶、酸奶杯、無菌包裝成型設備和貼標機在內的包裝生產線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已經可以滿足中型企業的需要,部分已經可以替代進口設備,並且出口量逐年提高。目前中國食品包裝機械的產值在30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每年進口的食品包裝機械約 10 億美元。其中飲料、乳品和啤酒包裝機械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一、飲料包裝 目前中國飲用水、碳酸飲料、茶飲料的前處理設備國內產品基本上可以滿足需要,中、低速理瓶、裝箱設備也有相匹配的產品可供選擇,在熱充填機方面,各設備廠都能解決設備在熱充填環境下的控制、密封等工程要求。江蘇美星、廣東達意隆公司也解決了無菌冷充填的問題。不過無論是碳酸飲料、瓶裝水、果汁還是茶飲料,也無論是PET瓶、金屬罐還是利樂包,中國著名飲料企業的包裝生產線基本上是引進設備的天下。二、碳酸飲料的包裝以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為代表的碳酸飲料,仍然是中國飲料中產量最大的品種,儘管增幅放慢,但絕對數量每年仍有較大增長。 PET瓶是碳酸飲料最主要的包裝形式。珠海中富和上海紫江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碳酸飲料的PET瓶供應商。兩家企業均有數十套進口的兩步法設備,採用集中製造瓶坯,分散製瓶供應就近可樂充填廠的生產方式。由於碳酸飲料瓶價格已經完全透明,因此利潤很薄,製瓶企業主要以量取勝,高速設備的使用成為必然。在瓶坯生產方面,72模腔的注塑機已經開始使用。中富和紫江二個製瓶廠也開始採取更為靈活務實的設備採購方式,開始與不同的製瓶設備供應商合作。吹瓶速度達每小時2萬瓶的高速吹瓶機裝機量不斷增加。 鋁製二片罐市場比重雖然在逐年下降,但仍然有一定的市場。目前中國生產鋁製兩片罐的企業全部是外資控股企業,設備也全部是引進的全自動生產線。並且經過不斷的更新,生產速度普遍得到提高。雖然有上海寶翼這一鋼製兩片罐生產企業,但中國的兩片罐仍然以鋁製罐佔絕對優勢。目前在國際上,美國仍然以鋁製罐為主,歐洲則傾向於鋼製罐的生產,雖然中國的鋁製罐用鋁板基本上依靠引進,價格昂貴,但改造現有的鋁罐生產線為鋼製罐也需要鉅額投資,在二片罐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企業缺乏投資的熱情。 兩片罐生產線由於涉及的技術非常複雜,工程要求極為嚴格,目前中國沒有類似的設備,特別是受低迷市場的影響,機械設備開發企業也缺乏開發相關生產線的積極性。三、茶和果汁飲料的包裝 熱充填仍是目前茶和果汁飲料最主要的生產和充填工程。熱充填 PET瓶、金屬三片罐、利樂包,是茶和果汁飲料的三大包裝形式。部分茶和果汁生產企業外購熱充填PET瓶,如統一;部分飲料企業自己生產PET瓶,如康師傅和娃哈哈;還有部分飲料企業與製瓶企業合作,由製瓶企業在飲料廠裏裝機吹瓶,如可口可樂東莞工廠。無論是哪種方式,生產熱充填PET瓶的設備主要是加拿大HUSKY、法國西得樂的二步法設備,以及義大利SIPA的一步法設備。 熱充填曾經是專業製瓶企業的最大利潤來源,但隨著價格的透明,熱充填PET瓶的價格在不斷下降,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為了提高PET瓶的熱充填溫度,使用二步法設備的企業大多與臺灣一家企業合作,改善瓶口的成型工程,使充填溫度可以提高到攝氏93度。(取材自食品市場資訊97卷第6期)罐裝咖啡市場競爭激烈 早期咖啡對於國人來講是種奢侈品的象徵,大部分的人只會在特別的節日和特別的人去那享受它所帶來的浪漫情懷。而在腳步匆忙的現代,咖啡對於消費者,尤其是 2039 歲的年輕人來說,咖啡的意義儼然已成為一種對生活態度的自我主張。無論是想要提神或是放鬆心情悠閒的品嘗一杯咖啡,具有隨手可喝、不須自行沖泡的即飲咖啡便能滿足這在早期被視為奢侈又不易做到事。一、即飲罐裝咖啡市場與品牌現況 根據業者表示,目前國內的即飲罐裝咖啡的市場規模約在 70 億元上下,是屬於相當成熟的市場,加上便利商店現煮咖啡的影響,2007年年底整體的市場首度呈現持平的現象,也不難看出,業者不斷開發新品企圖影響並改變消費者飲用習慣。 即飲罐裝咖啡在市面上可分為常溫與冷藏兩個部分,常溫咖啡約佔市場的 60 ,冷藏咖啡佔 40 ,但冷藏咖啡近年來不斷成長,而常溫咖啡則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其主要原因冷藏咖啡能提供較好的品味與口感來滿足主要消費群。若依據品牌現況來看,常溫咖啡由伯朗囊括了六成以上的市佔率,市面上常見的品牌及口味如下:1.金車伯朗:伯朗咖啡(原味)、藍山咖啡、曼特寧咖啡、曼特寧(二合一)、金典咖啡、卡布奇諾咖啡、原豆鑑賞-白金頂級、原豆鑑賞-黃金特選、伯朗咖啡寶特瓶系列-伯朗原味、藍山風味。2.黑松韋恩:美式咖啡、特濃咖啡、超特濃咖啡black、超特濃咖啡latte。3.黑松畢德麥雅:冰釀咖啡(LATTE)、冰釀藍山。4.味全貝納頌:調和式風味、經典原味、經典拿鐵、經典曼特寧。5.味全36法郎:烘焙拿堤、焦糖瑪奇朵。6.統一咖啡廣場:咖啡廣場(原味)、咖啡牛奶、調合式冰咖啡、奶香特調咖啡。 7.統一輕鬆小品:咖啡歐蕾。8.統一曼仕德:藍山拿鐵、黃金曼特寧、可倫比亞咖啡、特調咖啡。9.歐典:有機栽培咖啡、有機栽培黑咖啡。10.Dydo D-1:黑咖啡。11.Roots:芳醇黑咖啡、綜合咖啡Product。12.UCC:超炫咖啡。13.SUNTORY:彩虹山咖啡。14.雀巢:香滑咖啡、香濃咖啡。15.西雅圖:雙倍拿鐵、雙倍可可奇諾。冷藏咖啡方面,則由貝納頌與左岸咖啡館,分別為前兩大領導品牌。市面上常見的品牌及口味如下:1.味全貝納頌:經典拿鐵、經典藍山、經典曼特寧、經典曼特寧深焙。2.統一左岸咖啡館:拿鐵咖啡、昂列咖啡、經典左岸咖啡館-法式香頌巧克力、法式香頌那提。3.金車伯朗咖啡館-藍山風味、伯朗咖啡館-拿鐵咖啡。4.星巴克:焦糖那堤、西雅圖那堤、義式經典、法布奇諾咖啡、法布奇諾草莓歐蕾。5.西雅圖:咖啡歐蕾、極品拿鐵、極品黑咖啡。6.DyDo D-1:拿鐵咖啡、醇黑咖啡。7.味全36法郎:極品藍山、極品拿鐵。8.味全極品風味:拿鐵、焦糖瑪奇朵、卡布奇諾。9.7-11嚴選素材:焦糖瑪琪朵、拿鐵咖啡、莫卡咖啡、焦糖拿鐵咖啡、低咖啡因拿鐵。10.統一Dr.Milker:頂級藍山拿鐵咖啡。11.統一咖啡廣場:焦糖拿鐵咖啡。12.摩卡冰研:聖多斯拿鐵咖啡。 一般來說,咖啡是屬於嗜好性飲品,因此並無明顯的淡旺季之分, 2535 歲為罐裝咖啡的主要消費群,且以上班休息時間為主要飲用時間,方便與口味精緻化是目前的主要趨勢。 常溫咖啡多為鐵罐及鋁箔包裝,冷藏咖啡則以小寶特瓶、杯裝及新鮮屋的包裝為主,包裝材質的不同,不只影響定價與商品印象,也會有不同的市場區隔及通路分布。舉例來說,以杯裝材質的冷藏咖啡如左岸、星巴克、西雅圖等,偏向質感路線,主攻 2535 歲嗜好咖啡飲用的上班族。從通路的銷售金額來看,便利商店與傳統通路是即飲罐裝咖啡佔比最高的通路,其次才為超市與量販店。二、即飲罐裝咖啡陳列架及售價大調查 據流通雜誌針對即飲罐裝咖啡進行陳列架及售價的調查,鎖定位於台北市住商混合區的7-ELEVEN、全家與萊爾富。以7-ELEVEN為例,陳列罐裝咖啡的陳列架有二區:開架式冷藏陳列架、一般冷藏陳列架。其中,兩個貨架皆包括其他飲料商品。 從商品品牌來看,共有13個品牌,計算商品數的話,7-ELEVEN共販售 35支即飲罐裝咖啡產品,若計算排面佔有率,冷藏咖啡由7-11嚴選素材的 23 排面佔有率位居第一,左岸咖啡館與貝納頌的 20 緊追在後;而常溫咖啡則以伯朗的 44 排面佔有率遙遙領先其他品牌。 以全家為例,陳列罐裝咖啡的陳列架有二區:開架式冷藏陳列架、一般冷藏陳列架。其中,開架式冷藏陳列架所陳列之罐裝咖啡以冷藏咖啡為主;一般冷藏陳列架則以常溫咖啡為主,而兩個貨架皆包括其他飲料商品。 從商品品牌來看,共有13個品牌,計算商品數的話,全家共販售28支即飲罐裝咖啡產品,若計算排面佔有率,冷藏咖啡由貝納頌的 33排面佔有率位居第一,左岸咖啡館的 24位居第二;而常溫咖啡則以伯朗的43排面佔有率遙遙領先,其次為統一咖啡廣場的23。 以萊爾富為例,陳列罐裝咖啡的陳列架有二區:開架式冷藏陳列架、一般冷藏陳列架 。其中,開架式冷藏陳列架所陳列之罐裝咖啡以冷藏咖啡為主;一般冷藏陳列架則以常溫咖啡為主,而兩個貨架皆包括其他飲料商品。 從商品品牌來看,共有12個品牌,計算商品數的話,萊爾富共販售31支即飲罐裝咖啡產品,若計算排面佔有率,冷藏咖啡分布相當平均,左岸咖啡館、星巴克及西雅圖的排面佔有率皆為19;而常溫咖啡則以伯朗的35 排面佔有率位居第一,其次為統一咖啡廣場的20。 研究貨架的擺放位置,我們可以發現,開架式冷藏陳列架所陳列之罐裝咖啡以冷藏咖啡為主;一般冷藏陳列架則以常溫咖啡為主;以開架式陳列架而言,基本上冷藏咖啡的陳列高度皆十分適合消費者拿取,也都屬於較佳能見度的第二或第三層。但若為一般冷藏陳列架的常溫咖啡則相反,幾乎都在消費者不易拿取、能見度也較差的第一或第二層。由此我們也能推論,便利商店銷售力強,尤其在冷藏咖啡的成長幅度不容小覷,也因此各家廠商都加碼投資,較為看好。三、貝納頌無法超越的口感,穩坐冷藏咖啡領導品牌 不受超商現煮咖啡搶佔即飲罐裝咖啡的影響,貝納頌的產品口感、包裝設計及廣告訴求,深受消費者青睞,貝納頌目前在冷藏咖啡市場率高達 36 ,屬於第一品牌,其中有七至八成的銷售是透過便利商店。在面對便利商店推出現煮咖啡的威脅,味全表示,罐裝即飲咖啡和通路現煮咖啡的飲用目的不太一樣,就對消費者來說,貝納頌的濃醇口感,仍略勝超商現煮咖啡一籌,並且定價較低,比較具有競爭力。 味全表示,貝納頌保持在冷藏咖啡市場領先的競爭力主因,主要是透過產品力、包裝和廣告,針對 2539 歲的上班族來營造品牌形象,未來一年的市場策略將持續求無法超越的口感,並延伸貝納頌旗下的新口味產品,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以強化品牌效益,保持市場領先的競爭。四、咖啡工坊瞄準杯裝冷藏咖啡,保留真實咖啡現磨口感風味 即將於 2008年 3月上市的咖啡工坊,係針對 2535 歲嗜好咖啡飲用的上班族,訴求以工藝精神的嚴謹態度,堅持在 24小時內完成咖啡原豆萃取,完整保留咖啡真實風味,所推出的杯裝冷藏咖啡。在包裝設計上,也以極簡風格作為設計基調,在杯蓋上除了吸管口之外,還有即口的設計,讓消費者飲用時感覺就像在喝一杯現煮咖啡一樣。光泉表示,鑑於即飲冷藏咖啡成長趨勢持續強勁,光泉希望能提供具現場研磨風味的冷藏咖啡,滿足消費者品味咖啡而非品味咖啡調味乳的期待。五、韋恩咖啡換新裝,延續年輕、流行時尚形象 市面上即飲咖啡大多是強調口感、氣氛等感性面,韋恩咖啡卻直接訴求大眾熟知的提神功能,尤其特別的廣告手法,更是深植人心。從1994年推出後,便以個性化的形象,成功打進 1829 歲年輕族群的市場。面對超商現煮咖啡的加入競爭,黑松表示,除了原有的價格競爭力,韋恩咖啡2007年更重新設計包裝,以符合現代的流行時尚感,今後將延續年輕、個性化的品牌形象,並贊助不同的活動,訴求咖啡提神的功能,以更多方式接觸消費者,在常溫罐裝咖啡市場保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取材自食品市場資訊97卷第6期)健康意識帶動包裝水消費目前市售包裝水種類有礦泉水、純水、蒸餾水、加味鮮果水、氣泡水、海洋生成、深層水與鹼性離子水,其中以礦泉水、純水的飲用率最高,海洋生成深層水與鹼性離子水標榜提供弱鹼性、含豐富礦物質,更小分子使人體更快速吸收,屬於近年快速成長的新興市場,如台鹽、統一、台肥等於近年紛紛投入,看好帶來的利基商機。重新定義產品創造需求據東方線上2008年版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調查時間為2007年6至8月)飲料行為調查發現,13至64歲消費者之整體包裝水飲用率為64.6(較2006年版成長4.6),其中海洋生成深層水飲用率為9.9,鹼性離子水為 6.0,且飲用海洋生成深層水中有16.4常喝包裝水的種類為鹼性離子水,顯現兩者部分市場有重疊關係。從上述2個市場的消費者行為面向切入,探討健康概念包裝水市場成長的潛在性可以發現,喝海洋生成深層水的消費者,在包裝水3天1次或以上的飲用頻率比例為45.3,喝鹼性離子水消費者的比例為 35.9,皆高於整體平均數,代表兩市場消費群屬於包裝水的重度使用者。 海洋生成深層水消費者之包裝水品牌飲用率,前 5大依序為悅氏(28.1)、味丹多喝水(28.1);統一 pH9.0 plus鹼性海洋深層水(25.0)、統一 H2O純水(23.4)與台鹽海洋生成水(21.1), 各品牌飲用率雖相近,這群消費者在飲用包裝水習性上仍以喝礦泉水為主,其次為海洋生成深層水與純水。如何透過產品的重新定義,創造海洋生成深層水的需求性,是一個重要行銷議題。深耕固有市場 鹼性離子水消費者之包裝水飲用品牌,以台鹽海洋鹼性離子水(74.4)、泰山純水(28.2)、悅氏(25.6)、味丹多喝水(17.9)與統一 pH9.0 plus 鹼性海洋深層水(15.4)居前 5 大,意味台鹽已開創出鹼性離子水的藍海市場。至於如何避免既有客群移轉,深耕固有的市場須從消費者購買決策因素分析,選擇海洋生成深層水消費群前3大考慮因素是天然礦泉水(53.1)、GMP認證(42.2)與知名品牌(28.1);選擇鹼性離子水消費群前3大考慮因素則是天然礦泉水(43.6)、有健康概念(30.8)與 GMP 認證(28.2)。海洋生成深層水消費者,除了重視產品品質認證,特別要求產品的口感;鹼性離子水消費者較注重有健康概念與礦物質多,卻不講究品牌,該群的品牌重視度皆低於整體平均。 從產品行銷觀點來看,雖然海洋生成深層水與鹼性離子水標榜健康意識,相較後者本身清楚定義的產品名稱,前者在產品訊息傳播上較模糊。 目前海洋生成深層水與鹼性離子水飲用率雖不高,但根據 E-ICP2008年版健康敏感度調查顯示,消費者的健康敏感度皆高於一般消費者,若連結產品的訴求點與消費者健康生活型態,落實消費者產品知曉、瞭解、喜愛或購買的階段,相信健康概念包裝水市場的成長指日可待。(取材自食品市場資訊97卷第6期)先進國家功能性飲料發展現狀及趨勢日本將功能食品(functional food)與健康食品作為兩類產品,並制定了相應的兩套法規予以管理。其中健康食品是指有益於健康的產品。這是一種商業稱謂,並無法定定義。這類產品不能標識健康聲稱,雖然有些產品也具有較強的保健功能,但是由於這類產品多數沒有經過人體試驗驗證,因此歸屬健康營養食品協會管理。 近年來,日本的健康食品市場上出現了3類產品:營養輔助食品、功能性食品及功能飲料。2005年這三類產品的總銷售額達 33,957億日元,其中功能飲料占 40.7。這些產品均不能標識健康功能聲稱,它們由健康食品協會管理,但是它們卻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市場銷售額遠遠超過了特定保健用食品(FOSHU)產品。2005年功能性飲料的銷售額 13,807億日元,是(FOSHU)產品銷售額6,300億日元的倍多。2005年日本健康相關產品(包括特定保健用食品、營養素功能食品及健康食品)銷售額前20位排名,其中功能性飲料占了11個,(FOSHU)產品7個,功能食品僅有2個。這些產品可能的健康作用和使用的原材料。可見,功能性飲料是日本健康相關產品市場上發展最為迅速的一類產品。 而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情況是,美國至今尚無功能食品的法律定義。目前美國的營養標籤與教育法允許在產品的標籤上標識健康聲稱。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與缺乏必需營養素導致的疾病有關的內容,如葉酸與新生兒神經管缺陷、鈣與骨質疏鬆等;二是某些膳食成分或食品與某種特定的疾病相關,合理食用這些食物成分或食品可以降低人們患某種疾病的風險。目前已有17種食品成分和食品的健康聲稱。美國的功能性飲品大約占健康相關產品銷售總量的 1/61/3。2002年功能性飲品的銷售額為 1.2億美元。美國功能性飲品主要有兩大類:天然能量型飲品及飲食替代型飲品(如早餐替代型飲品)。 與美國一樣,歐洲也無功能食品的法律定義。但他們強調對產品的健康聲稱進行管理。其功能性飲料市場發展也很快,功能性飲品在德國、西班牙、荷蘭的銷量每年以 20 的速度遞增。由於美、歐等發達國家均無功能食品的法律定義,因而進入市場的功能飲品很難進行界定。這些國家對健康聲稱管理較為嚴格,不允許廠家在產品標籤上隨著標識健康聲稱,而且對這類產品的市場准入採取備案制。消費者可以根據產品標籤自主選擇購買。歐、美未來功能飲品主要向大豆飲品和乳飲品兩個方向發展。大豆將成為天然能量型飲品的主要配料。此外,乳飲品給功能性飲品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含有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乳飲品在日本、歐洲將占有較大市場。(取材自食品市場資訊97卷第6期)中國飲料市場格局將生變奧運商機萬眾矚目,中國國內飲料市場自然也是風生水起。根據有關資料顯示,一些超市賣場的涼茶銷量已經超過可樂、果汁,涼茶成為不少消費者的首選飲料;在一些餐廳和酒樓,王老吉、禦清堂等涼茶成為市民餐桌上的寵兒。一、涼茶熱銷紅色罐飲掀起紅色風暴 經過 20 多年的發展,中國飲料市場已經由當年汽水一張面孔,發展為碳酸飲料、果汁、茶飲料等瓜分天下的局面。而涼茶的出現則使這一局面出現變數,讓中國飲料開始站在歷史和文化的角度來重新審視自己。涼茶作為嶺南特有的一種飲食文化,100多年前起源於廣東。嶺南夏季炎熱,多雨潮濕,水質偏於燥熱,飲食稍有不當或睡眠不足,很容易令人生熱氣,即大家所說的上火,先民們為了除濕去熱,便將一些清熱消暑、去濕解毒的中草藥配成各式各樣的涼茶,具有秋冬防秋燥、春夏去暑濕的功效。之後無論人們的飲食習慣與時尚追求發生怎樣的變化,飲涼茶的習慣都一直延續了下來。快速消費品專家陳銘表示,涼茶特有的防上火功能,加上其獨有的悠久文化歷史,已發展成為與碳酸飲料、果汁、茶飲料並列的又一獨立新品類,大有趕超其他品類之勢,飲料市場將面臨涼茶的強烈衝擊,市場格局很可能重新改寫。事實表明,以紅色罐裝王老吉為代表的涼茶飲料市場銷量的迅速攀升,同時帶動了涼茶行業的高速發展和市場增長。潛力巨大的涼茶市場吸引了諸多國內外知名企業開始跟進涼茶市場,就連世界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公司也將觸手伸入涼茶市場,通過合作的方式推出自己的涼茶品牌,足見涼茶市場發展潛力的巨大。 氣候逐漸轉暖,飲料市場又醞釀著一場大戰。前兩年的涼茶市場可以用瘋狂和兇猛來形容,人們突然發現原來涼茶的市場空間竟然如此之大,於是無數的追隨者為之發燒,蜂擁而至,一時間,市場上一片紅色海洋。有消息顯示,在兩廣、浙江等涼茶飲料的傳統勢力範圍,涼茶的銷售勢頭已經趕超兩樂,成為消費者的首選飲料。二、涼茶引力飲料市場格局將改寫 市場風雲變幻,飲料市場步入多元化、多品類、特色化飲料共存局面也是發展的必然。消費者在中國飲料市場不斷地改朝換代中變得越來越理性,越來越個性,求新、求異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強。 飲料市場的新消費動向恰恰是涼茶發力的最好時機,隨著涼茶市場的日漸升溫,勢必對整個飲料市場形成衝擊。而涼茶市場的進入者也將越來越多,如何進行有序競爭,保證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是涼茶企業或即將進入涼茶市場的企業必須重點思考的問題。怕上火,喝王老吉已深入人心,換季、戶外運動、朋友聚會、KTV、應酬、加班、熬夜的時候,涼茶都是必不可少的裝備,對此,業內專家指出:只有符合市場需求才能成功,從涼茶的飆升之勢即可看出涼茶領軍品牌善於把握市場的脈搏,同時注重品牌的宣傳、產品的包裝改進以及銷售通路的改革,再加上成熟的市場運作模式,必然使其成為涼茶飲料市場的領軍企業。隨著旺季市場的悄然啟動,新的一場廝殺也即將展開,2008年的飲料市場誰主沈浮而涼茶能否笑傲百姓餐飲生活讓我們拭目以待。(取材自食品市場資訊97卷第6期)日本引進能夠降低飲料成本的最新機器仿冒標識問題在媒體大肆報導下,業已深植消費者腦海,是以要求食品安全與安心的呼聲愈來愈大。在激烈競爭中,加強品質保證已不在話下,同時還要能將成本降低再降低。近年來,為力求PET產品的成本下降,成功開發無菌充填線,且發展PET寶特瓶自製化。此外還有尚在不斷改進中的PET寶特瓶輕量化,例如去年 10月在德國展出的K2007產品。日本三友機器公司引進日本的最新機器,即以節約成本為目的,茲介紹如下:一、捲軸進給式貼標機(Rollon Labeler) 標籤,是繼瓶身之後的一重點。以 2公升裝的直立瓶為例,以前是在貼標廠進行套筒貼標加工,即先將標籤圈住瓶身,再進行模套收縮。捲軸進給式貼標則是利用標籤收捲機,捲住瓶身後以熱融膠固定,此方式不但可節省套筒加工工序,還適用於各種不同材質或不同厚薄的薄膜(歐美最薄的18m厚度也適用),因此可大幅降低貼標成本。若將收縮膜套貼標改為捲軸進給式貼標,估計所投資金額 1 年內就可回收。日本三友機器公司所引進的捲軸進給式貼標機,乃義大利SACMI LABELLING公司的產品,雖然只是家成立於2001年的新公司,但業界對其 PET寶特瓶貼標機的風評甚佳,行銷全球各國達500台以上。其中,OPERA系列貼標機備有各種不同生產速度的機型,包括 100BPM的低速機到1000BPM以上。由於將標籤的運送過程簡化,不會出現收縮膜套貼標貼牢、貼歪等缺點,有助於提高效率和速度。 又能夠適用大小不同容量的瓶子且15分鐘就能完成換瓶作業。三友機器公司於去年11月在名古屋舉辦的亞洲國際飲料產業展 AsiaBev 2007,在會場上啟動公升裝捲軸進給式貼標機,以實際運作狀態供有關業者參觀。此外,SACMI公司還有一新型RFST(Roll Feed Shrink Technology),此乃針對基於設計效果,必須採用收縮套模的小容量瓶子所開發。基本上和捲軸進給式一樣,採用收捲機,但標籤先被捲入圓軸,並以雷射接著固定,再套入瓶身收縮。西班牙已引進此機型,日本目前尚在考慮引進與否。二、瓶蓋自製化 塑脂瓶蓋,是繼瓶身、標籤之後另一重點。日本亦有瓶蓋和瓶身不密合的問題,認為容器的密封性是瓶蓋廠的責任。不過,由於瓶蓋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環,因此業者正考慮納入自製化的可行性。SACMI LMOLA公司(日本進口商CORRENS公司)的全自動壓縮成型機(CCM系列) 之於一般射出成型,具有投資小、效率高等優點,能源消耗只有其他機型的一半。估計所投資金額 2年內就可回收。SACMI LMOLA公司有專屬研究室,所採用的瓶蓋款式都是自行設計,擁有所有權,也可以因應客戶所需設計瓶蓋。三、中國製吹塑模具隨著無菌充填線的增加、PET寶特瓶自製化及輕量化的發展等,獨家的瓶身設計也開始重視品牌訴求,是以預測PET寶特瓶吹塑模具的需求將跟著水漲船高。CORRENS公司在AsiaBev會場上,展示德國模具廠羅德斯(Roeders)公司中國製模具,號稱模具的明日之星。羅德斯公司在歐洲的模具製造業已有相當歷史,從吹塑成型機最初的開發以來,至今已擁有極為豐富的模具製作經驗,技術面亦凌駕其他的中國製模具。在蘇州投資成立的模具有限公司, 於2005年前所生產的模具以出口德國為主,2006年起開始往中國國內內銷,2007年起正式向日本市場推銷,希望有朝一日能為日本業者提供服務。四、三菱順序控制器(sequencer)的更新三菱電機將普通型順序控制器發展到可升等行列,即利用更新晉升成為高功能Q系列,性能大幅提高、安裝更換時間短且費用不高。並為此提供所需硬體與軟體的更新等等服務,以應對自動化、合理化、省力化以及訊息化等等需求,藉由更換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如今已有許多工廠更新,也都實現了合理化實績。五、台灣製包裝機三友機械公司基於日本製的機器設備,信用好但價格高,哪裡有便宜一點的機器?訴求,將義大利、韓國製機器引進日本。近年來,由於歐元升值,義大利製機器已無利可圖。韓國也因物價上揚、韓幣升值等而利潤大減。因此,開始從中國引進便宜的機器設備,例如瓶裝機等,但卻又發生廠方無法提供具體的機器說明書、圖解不明確、交期不確定、技術人員程度參差不齊等等問題。經過多方考察比較,當前若要引進低於日本現有行情價三分之一以下的產品,尚須慎重為之。目前,正在討論引進台灣製裝瓶機的可行性。雖然台灣製高速機的性能還有待改善,但中低速機的技術水準與經驗,已超過歐美在東南亞或中國所投資設廠的產品。價格方面,比中國製高,但對日本仍充滿吸引力。交期方面,比中國製準時。是以三友機器選擇最有專業水準,位於台灣台南的介鴻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合作事宜。近來,足以吸引客戶青睞的不外乎有助於降低成本的機器。若說品質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降低成本則是隱形關鍵。三友機器公司表示,今後將繼續收集國內外最新的飲料機械,提供相關業者參考。(取材自食品市場資訊97卷第6期)日本PET寶特瓶飲料新容器軟質便利袋當前日本飲料市場以PET寶特瓶飲料為主,其中以瓶裝礦泉水最熱門、後勢最被看好。在PET寶特瓶化發展過程中,為強調飲料的差別化,開發重點逐漸轉移到新型容器與包裝設計。 另一方面,努力降低成本之餘,也必須負起社會責任,以應對環保問題。因此,當務之需是開發無損容器功能且環保的容器,讓消費者喝完飲料後能夠方便地將容器處理掉。是以也就將包裝本體簡便化納入環保對策之一,藉由簡便化,減少垃圾量,以保護資源、抑制二氧化碳排出量。日本青木固研究所擁有30年以上節約能源的技術經驗,成功開發直接調溫式(Direct Heatcon)射出拉伸吹塑成型機,此成型技術適用於塑膠容器的開發。可直接從原材料生產出優質的塑膠容器,成本低於使用市售的現成預型物(Preform)。因此,該所在AsiaBev2007展示會中提出冷預型物(Cold-Preform)的成本就可做好容器的節約成本話題,同時展示新開發軟質便利袋,當下成為會展上一大焦點。一、PET寶特瓶飲料容器與輕量化 目前PET寶特瓶業界的主要趨勢為:安全與環保兼具的容器開發,以及將容器輕量化的成本降低。由於原材料的價格隨著原油價格飆漲而上揚,導致飲料相關業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 其中包括致力於塑膠容器的輕量化、藉由容器生產工程以節約資源等等。降低成本不僅在於PET材料費的控制,如果一個小設備就能增加產量,即等於節約相當多資源。對於消費者,業者則致力於開發能夠大幅減少回收廢寶特瓶的丟出次數。發展至今,雖然市面上已出現許多輕量化、安全又環保的PET寶特瓶飲料,但消費者在選購時,依然偏重於品牌、有設計性的容器、或以價格取向。二、PET容器的資源回收日本各地的自治團體,大都使用大箱或網袋,以方便進行PET寶特瓶的回收。然而,一隻大箱能夠回收多少個PET寶特瓶? 約200公升容積的大箱,頂多容納 80個 1.5公升的 PET寶特瓶。 儘管容器是空瓶,但容積也不小,徒增運輸負擔,之後還有存放容器的場地問題。空容器放進壓縮機,壓縮到只有原來 1/10至 1/15不等的薄片,再送往再生廠。 此時,產生搬運費,而整個過程已-不知花費多少費用、使用多少資能了。 舉例說明,就可清楚瞭解其實還能夠節省不少費用和資源。假設一個百萬人的城市,以平均每戶2.5人計算,共有40萬戶。假設每20戶有一個垃圾回收點,這個城市就需要萬個回收點。 假設每個回收點的回收時間為分鐘(包括垃圾回收車的移動時間),整個城市繞一圈回收一次,共需要60,000分鐘,約 1,000個小時。 回收車作業時間以1天7小時計算,全區每個點收一次,至少142天。 假設每週回收1次,每月以次計算,142乘以除以30天等於約19輛回收車;若外包給民營單位,以每輛回收車2人計算,1年需要1,800萬日圓,單是處理回收的總費用就高達3.42億日圓。以上係將作業人員、回收車、場地等全部換算成資源計算。基於大量生產理由,各國PET寶特瓶都採用預型物,但是重量略重,飲用後的空容器也不易壓扁。 該所致力於減少原材料、減縮生產工程,於節約資源同時,也能達到環保目的。因此,在AsiaBev2007所展示的軟質便利袋,以強調PET寶特瓶是可回收資源,不是垃圾而受到業界矚目。三、軟質便利袋的開發這個飲料的塑膠瓶很輕、很環保的樣子,就選它吧,購買飲料時,多少消費者是從環保立場挑選? 想必沒幾人是基於這種理由選擇飲料!當然,消費者也很難從外觀看出瓶子的輕重。不過,在接觸到商品時,就必須想到飲用後處理空瓶子的方便性及環保性。青木固研究所於年前重新開發便利袋。該所10年來無不針對超薄輕量化概念進行改良,期間歷經不少問題, 例如握瓶飲用時瓶子容易變形、充填線上容易垮掉變形、裝箱時容易重壓變形。開發初期的構想是將瓶頸縮小,方便握拿,並將之歸納為環保輕量瓶。實驗結果卻與普通瓶完全不同,十足的不通瓶。此次捲土重來,設計便利袋系列,首先開發重 7g、300cc的軟質袋,不但考慮到必須符合容易壓扁、增加商品附加價值,同時顧及容器的設計性及功能性。此外,更具有攜帶方便、收納方便等功能。目前所採用的紙盒或飲料軟質容器,看不到裏面的商品內容。即使開封後也不清楚飲料狀態,只能用吸管或就著開口喝。PET寶特瓶即針對此點進行設計開發,讓消費者看的到商品狀態,並藉此搶攻飲料市場。PET寶特瓶從瓶嘴到底部為一體成形,材質是單一PET樹膠,符合資源回收需求。關於該容器設計,基本上維持紙盒形狀,比圓形容器節省空間,利於裝箱及上架陳列。而在考慮空間縮小同時,也兼顧環保。至於個端角的立體設計性及折疊便利性,靈感來自紙袋的折角。而最大的特色是容器輕量化後,表面厚度變薄,也就容易壓扁,因此飲用時自然會下意識地邊喝邊壓。瓶蓋部分,使用軟質瓶蓋。瓶蓋輕,可減輕環保負擔;瓶蓋小,可壓縮運輸空間。因此,就可俐落地收納到背包裏。飲料容量隨著喝掉部分而減少,將瓶蓋旋緊後,即可藉此將容器縮小。又容器表面薄(厚度0.1mm),會有好像握著水的奇妙感覺,這是現有容器所沒有的觸覺官感。且又,其肩部也和紙袋狀一樣,可以摺起來,是以飲用後就能簡單地壓扁,達到垃圾減量目的。此PET寶特瓶軟質便利袋,日本原名軟質與太瓶,與太是傻瓜之意,即傻瓜瓶,簡單又方便的瓶子。青木固研究所推出的軟質便利袋,最大特徵乃容器設計性與環保性兼具。採用直接調溫技術,有效地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該所一秉創業初期以最少資源,做出最好容器的理念,屏除複雜工程,努力追求容器的簡單成形法,進而研發出該最新型射出拉伸吹塑成型機。該所歡迎對容器開發及生產過程等等有興趣的相關業者,前往日本長野縣總公司參觀。 (取材自食品市場資訊97卷第6期)亞洲飲料罐產能超700億罐據英國(CANMAKER)雜誌報導,近年來,亞洲飲料罐市場快速增長,各國都加大了飲料罐的生產規模,到2007年亞洲飲料罐的生產線已升至近150條,生產能力超過700億罐。其中,日本和中國的飲料罐市場在亞洲是最大的。中國金屬包裝容器製造業現已具備強大的實力。兩片罐現有26條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120多億罐。 馬口鐵三片罐製造設備已擁有各種型號的進口和國產全自動電阻焊機 500餘台。 2006年中國兩片飲料罐產量達到85億只,比上年增長7.5%;三片飲料罐產量為80億隻,比上年大幅增長33%;三片食品罐產量為60億罐,比上年猛增71%。 中國啤酒產量從2002年起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生產國,全部飲料產量2006年已增加為4,100萬噸,居世界第 位。罐裝飲料越來越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中國飲料罐的市場前景廣闊。日本飲料金屬罐的應用量以 1997 年的380億罐創歷史最高紀錄,此後逐年有所下降,2000年和2004年分別減為340億罐和310億罐。2005年為318億罐,與1997年相比,減少了70億罐。儘管飲料總體消費量減少很多,但日本人均飲料罐消費量仍然十分可觀。 2005年每個日本人消費了246罐罐裝飲料,每3天喝兩罐。日本消費的飲料罐中,鋁罐數量最多, 2005年為184億罐,佔57 %,鐵皮罐為134億罐,佔43 %。日本鋁飲料罐的應用始於上世紀1970年代初,消費量連續增長,1985年已有 30億罐,1992年突破 100億罐,1997年突破160億罐,2004年增至185億罐,2005年為184億罐。日本罐裝酒類用罐全部是鋁罐,其中罐啤用罐量佔很大比例,鋁啤酒罐(易拉罐)的消費量2004年和2005年都為111億罐,佔日本鋁飲料罐總消費量的六成。日本飲料鐵皮罐產量1994年和1996年均有 220億罐之多,此後連續減少,2000年減為184億罐,2003年減為145億罐,2005年只有134億罐。 罐裝清涼飲料中鐵皮罐佔72%,鋁罐只佔28%。其中鐵皮罐在罐裝咖啡飲料中佔93%,在紅茶飲料中佔73%,在果實飲料中佔55%。日本目前共有飲料罐生產線87條,製罐能力為365億罐。韓國飲料罐的產能也是較大的,飲料罐的生產線現有17條,其中鐵皮罐生產線11條,鋁罐生產線條,既可制鋁罐也可制鐵皮罐的生產線有條,年製罐能力為75億罐。 2004年韓國空罐的消費總量為63.5億罐,其中飲料罐有50億罐之多。 韓國鋁罐的65%左右是啤酒罐,其餘35%用於罐裝碳酸飲料。此外,台灣、泰國、越南、印尼和馬來西亞的飲料罐生產能力都在20億罐以上。(取材自食品市場資訊97卷第6期)搶攻青少年茶飲市場2大關鍵台灣的青少年到底有多愛喝飲料?公共場合或學校裡,青少年人手一瓶(罐)飲料解渴早已司空見慣,然而在包羅萬象的飲料市場中,哪一類飲料是青少年的最愛?根據東方線上 2008年版 E-ICP 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飲料消費行為調查發現,至19歲青少年之各類飲料產品飲用率中,以包裝茶(88.1)、碳酸飲料(73.9)、鮮奶調味奶(73.9)、運動飲料(72)、包裝水(65.7)居前5大,其中近年來包裝茶的飲用率有明顯增加,鮮奶調味奶與運動飲料約略持平,包裝水與碳酸飲料呈下降現象。由於包裝茶的飲品內容,現在幾乎都可以在 500cc 飲料通路上看見,這些愛喝包裝茶的青少年對這種飲料的接受度又如何?會不會對包裝茶的市場產生衝擊?調查發現,青少年個月內去過的場所中,以500cc飲料外賣店通路72居首,較2007年版成長6.9,不容小覷。因為,去年500cc通路且飲用包裝茶的青少年比例為86.5,較前年成長0.8,顯現兩者重疊程度高。在前提人假設消費者對飲料是固定需求曲線下,消費者是否會捨棄包裝茶改喝 500cc飲料,端看包裝茶在青少年飲用習慣上的替代程度。據 E-ICP 調查,青少年購買飲料常選擇的通路中,首推便利商店(94.8),其次為超市(53.7)、雜貨店平價中心(51.5),顯現青少年在飲料通路選擇上主要考慮便利性。因此,評估 500cc飲料外賣店是否會對包裝飲料產生影響,前者是否符合時間方便、購買方便與地點方便的特性,是主要影響因素。至於包裝茶種類,青少年較全體偏愛紅茶、奶茶、水果茶與檸檬茶,亦即口感較甜的飲品。據 E-ICP2008年版調查,青少年飲用包裝茶市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