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教学补充资料-陈意存-编.doc_第1页
国文教学补充资料-陈意存-编.doc_第2页
国文教学补充资料-陈意存-编.doc_第3页
国文教学补充资料-陈意存-编.doc_第4页
国文教学补充资料-陈意存-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國文教學補充資料 陳意存 編(一)古代年齡的代稱(1)瀏覽古代的詩詞文賦時,都經常會遇到年齡的代稱,現將較為常見的介紹如下。襁褓之年:幼年。襁褓,背負幼兒的布條和小被。百晬:小兒出生滿一百天所舉行的宴會。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育 子: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晬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羅 列盤琖於地,盛果木、飯食、官誥、筆研、筭秤等經卷針線應用 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徵兆,謂之試晬。此小兒之盛禮也。周晬:一歲。小兒周歲時所舉行的宴會。小孩出生後滿一周歲稱為晬 。週歲:嬰兒出生滿一年。周歲。晬日:生子周歲稱為晬日。度晬:閩南方言。即小孩出生滿一週歲之意。抓週:舊俗於小孩滿週歲時,長輩將書本、算盤、筆墨等各種物品擺在孩子面 前,讓他隨意抓取,由此來推測他未來的志向。亦稱為試周、試 晬、試兒。嫛婗:,嬰兒、幼小時。黃口:本意是雛鳥的嘴;指代嬰兒。一說:十歲以下。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繈褓中,一至三歲的孩童(一說:兩至三歲)。需人 提攜、懷抱的幼兒。孟子盡心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 另說:指國小或幼稚園的學童。總丱:指童年。丱,小孩束髮成兩角的樣子。北齊顏之推顏氏 家訓勉學:梁朝皇孫以下,總丱之年,必先入學,觀其志尚。沖齡:幼年。多指天子而言。小年:幼年。童年:幼年時期。幼年:年歲幼少的時候。齠齔:,兒童乳齒脫落,更換新齒的年紀。兒童換牙的年齡,指幼年、童年。齠年、髫齡、髫年。齠年稚齒:孩童時期。始齔之年:年幼的人。七、八歲。齔,自乳齒脫換為成人的牙齒。說 文解字:齔,毀齒也。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 歲而齔。女孩七歲稱髫年,男孩八歲稱齠年或髫年。根據生理狀 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恒牙,這時叫齔。觿年:指童年。語本詩經衛風芃蘭(植物名。蘿藦科蘿藦屬。多年生草本。 蔓生,葉心形,對生,莖、葉含白色汁液,可食。果實大,種子生白絮, 隨風飛散。又做芄蘭芃,草木茂盛。):芃蘭之支, 童子佩觿,雖則佩觿,能不我知。觿,用獸骨製成的錐子。可解 開繩結,亦可作為佩飾。黃童:孩童。因幼童毛髮未黑,故稱為黃童。白叟黃童:指老老少少。白叟,老人。黃童,小孩。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垂髮:比喻兒童或童年。垂髫。垂髫:七、八歲以下的幼童,古時兒童不束髮;頭髮下垂。髫,兒 童垂下的頭髮。因此稱童子或童年為垂髫。陶淵明桃花源記:黃 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垂髮、總髮。總角:比喻童年。舊時未成年男女,編紮頭髮,形如兩角,稱為總角。故 用以指未成年的男女。七八歲。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 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詩經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總,聚束;角,小髻,意為收髮結之,即兒童的髮髻向上分開的樣子,俗稱小丫角,因此稱童年時代為總角。就傅之年:意指八歲或十歲。旬年:意指十歲。對人的壽命而言,每十年叫一旬。而年是年紀之意,故旬年意指十歲。幼學:滿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 束髮:束,捆,結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因以束髮為成童的代稱,通常年十五歲始稱成童。 及笄:笄,簪子,插住挽起的頭髮之用。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意為女子長成十五歲時,應結髮用笄插之,故舊時稱女子十五歲為及笄。又禮記士昏禮:女子許嫁,笄而醴之。所以又以及笄謂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齡。 弱冠:禮記曲禮:二十曰弱,冠。弱,年少。是說古代時,男子到了二十歲要行冠禮了。冠禮是古代男子成年(二十歲)時加冠的禮節,儀式隆重,須選定吉日,邀請賓客,故以弱冠指二十歲左右的青年男子。 而立之年: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是說男子到了三十歲該成家立業了,因稱男子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意思是說,遇事能明辨是非而不為迷惑,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後用作四十歲的代稱。 知命之年:這裡的命指天命,天能致命於人、決定人類命運。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為人到五十歲方才懂得了天命,後人因以知命之年作為五十歲的代詞。 花甲之年:古代用干支法紀年,天干地支的名號錯綜參互,故稱花甲。干支的配合,其變有六十,從甲子起到癸亥至,一周為六十變,又名六十甲子,由此稱六十歲為花甲之年。 耳順之年:也是指六十歲,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意為耳聞其言,能知其微旨。後以耳順之年作六十歲的代稱。 古稀之年:七十歲的代稱,源出唐朝大詩人杜甫的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之年: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又耋,老也,八十曰耋。,泛指八九十歲的老年人。 期頤之年: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鄭玄注:頤,養也。是說人生以百年為期,百歲者飲食、起居、動作無所不待於養,後因稱百歲為期頤。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花甲之年、耳順之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期頤之年,也都可以前兩個字代稱相應的年歲,如年已而立、已過花甲。 古代年齡的代稱(2)舞勺之年:十三歲至十五歲通稱;舞象之年:十五歲至廿歲通稱。破瓜之年: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也稱碧玉年華。桃李年華:廿歲女子花信年華:廿四歲女子待字之年:待嫁女子標梅之年:出嫁女子結髮:初成年。漢書施仇傳:結髮事師數十年,賀不能及。後稱元配為結髮。曹植詩種葛篇:與君初婚時,結髮恩義深。 知命:本意指認識天命。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後因以知命為五十歲之代稱,又稱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 花甲: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來紀年,天干地支順次組合為六十個紀序年號,故稱六十甲子,也稱花甲子或花甲。每六十年一個迴圈;也稱為平頭甲子耳順之年,六十以上又稱為耋年。 古稀:七十歲的代稱。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杖朝:八十歲之年;鮐()背:九十歲之年。耄耋:禮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六十以上曰耋。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後來用耄耋(MAO DIE)泛指年壽高。期頤:稱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白首:通稱老年人,又稱皓首;黃發:通稱長壽老人;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中壽:七十為中壽;上壽:九十為上壽。壯室之年:三十歲春秋鼎盛:四十歲強仕之年:四十歲禮記:四十曰強,而仕杖家之年:五十歲禮記:五十杖於家艾服之年:五十歲禮記:五十曰艾,服官政大衍之年:五十歲易:大衍之數為五十艾老之年:五十歲半百之年:五十歲耆年:六十歲平頭甲子:六十歲杖鄉之年:六十歲周制允許六十歲以上老人撐著柺杖在鄉中行走從心之年:七十歲杖國之年:七十歲周制允許七十歲以上老人撐著柺杖在國都內行走致事之年:七十歲懸車之年:七十歲:漢代薛廣德因年老辭官還鄉,皇帝賜他安車駟馬。至家鄉沛郡,太守至郡界迎接,一郡以為榮耀。他將賜予的安車懸掛起來傳給子孫後代,作為紀念刻鳩進杖:七十或八十歲喜壽:七十七歲 草書喜字看似七十七杖朝之年:八十歲周制允許八十歲以上老人撐著柺杖入朝米壽:八十八歲 米字看似八十八耄耋( )之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