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doc_第1页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doc_第2页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doc_第3页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doc_第4页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复习一、填空: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如44O),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敲击音叉时,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2、用相同的力气击打长短不同的三枚钉子,(短)的钉子发出的声音最高。 3、在“哆”、“来”、“咪”三个音阶中,最高的音是(咪),最低的音是(哆)。 4、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用刚击打过的音叉轻轻地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在振动。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音叉振动)产生的,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用力弯曲钢尺,钢尺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没有(振动)。 6、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常见的物体中,受到敲击时发出的声音 (高)的是:水少的杯子、紧的橡皮筋、短的尺子、小的铁钉、细的琴弦。即它们受到敲击时振动的快。 7、用不同的力气去敲打同一个鼓,鼓皮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的声音的(强弱)会不同。用力敲鼓,鼓皮振动的幅度(大),鼓的音量(强);轻轻敲鼓,鼓皮振动的幅度(小),鼓的音量(弱)。 8、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声音就高,拉得松,声音就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试管,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低;而用嘴对着试管吹气,水越少,听到的声音越低。原因是:敲击试管时,振动的物体是玻璃和水,水越多,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吹试管时,振动的物体是空气,空气越多,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9、用不同的力气敲打同一面鼓,发出的(音量)可以有大有小,但(音高)不会发生变化。10、用同样的力去拨动吉他的琴弦,最细的弦发出的音高(最高),最粗的弦发出的音高(最低)。1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速度(越慢),发出的声音音高(越低);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音高(越高)。12、越用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音量(越强)。13、一般来说,短、细、小的物体振动时发出的音高(高),长、粗、大的物体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低)。男生和女生的声音相比,女生的音高比男生(高),因为女生的声带比男生(短),振动速度比男生(快)。14、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当声音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效果是不同的。传播效果:固体液体气体。同样是固体,铜丝木条尼龙绳棉线。1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们就只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在月球上或太空中,因为没有空气,即没有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宇航员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从听诊器中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和橡胶管传播的。我们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棉线传播的。16、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17、打土电话时,说话声音是通过(棉线)从一个纸杯传到另一个纸杯的。18、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使用无线电设备。19、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耳道将声波传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20、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应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候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2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所以,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的(耳塞)。22、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助听器)。23、人身上有一个产生振动的发声器官是声带,还有一个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是鼓膜。24、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安装双层玻璃、安装汽车消声器。二、操作: 1、将耳朵的结构和它的功能用直线连起来。 耳道 传递振动到内耳 鼓膜 传递声波到中耳 听小骨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耳蜗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2、填出耳朵各部分的结构。(听觉神经)( 耳蜗 )( 听小骨 )( 鼓膜 )( 耳道 )( 外耳 )( 内耳 )( 中耳 )3、如图,7个试管,管内装适量的水,对着管口朝水平方向吹气时,试管能发出悦耳的“哆、来、咪、发、少、啦、西”的乐声,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1)在这些试管中, A试管 发出的音是最高的, G试管 发出的音是最低的。 (2)根据声音的振动发声原理,请你将“哆、来、咪、发、少、啦、西”标注在对应的试管上。(3)写下你这样标注的理由。 A B C D E F G 答:声音音高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A试管中水最少,振动的最快,所以声音最高,B到G试管中的水逐渐增加,振动越来越慢,声音越来越低,G试管声音最低。 实验题:实验五: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我制定的研究方案:(1)、先进行预测。随着尺子伸出桌面部分长度的变化,音高可能会怎样变化。(2)、再进行实验。实验前需要确定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例如6厘米、10厘米、14厘米、18厘米等;再按照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变化顺序依次进行试验。能够听到四种不同的音高:高、较高、较低、低。实验时一定要把钢尺的另一端用一本厚的硬皮书压住,然后拨动尺子。(3)、记录看到的、听到的内容。观察记录表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我的预测我听到的我看到的音高的变化顺序音高振动的快慢音高振动快慢6高快高快音高的变化规律是:由高到较高、较低、低。10较高较快较高较快14较低较慢较低较慢18低慢低慢实验结论: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