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节日 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 自拟题目 结合生活经历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大作文写作注意事项 1 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我国一个民族传统节日 如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中秋 腊八等等 2 叙事感情真挚 朴实 自然 3 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4 避开真实的人名 校名和地名 5 书写4分 春节 春节 时间 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元日 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习俗祭灶 扫尘年画 守岁 年夜饭 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放爆竹迎新春 中国民间有 开门爆竹 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 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 以爆竹声除旧迎新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 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 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春联也叫门对 春贴 对联 对子 桃符等 讲求以工整 对偶 简洁 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抒发美好愿望 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 依其使用场所 可分为门心 框对 横披 春条 斗方等 贴春联 贴门神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 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 据说 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 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秦叔宝尉迟恭 年画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压岁钱 拜年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 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 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 发展为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 正月初一 一年开始 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 古人又称元日 元旦 元正 新春 新正等 而今人称春节 是在采用公历纪年后 传统习俗 舞龙舞狮 燃鞭炮 贴春联 挂年画 耍龙灯 拜年贺喜 文化内涵 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 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 五谷丰登 人畜兴旺 是阖家团圆的重要时刻 诗词链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元日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陆游 除夜雪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 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孔尚任 甲午元旦 春节对联上联 金猴留恋丰收年下联 彩凤欢啼盛世春上联 金鸡喜唱催春早下联 绿柳轻摇舞絮妍上联 万象喜回春守信下联 一元欣复始司晨 元宵节 元宵节 时间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也是一元复始 大地回春的夜晚 人们对此加以庆祝 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 上元节 即阴历正月十五日 在古书中 这一天称为 上元 其夜称 元夜 元夕 或 元宵 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由于元宵有张灯 看灯的习俗 民间又习称为 灯节 此外还有吃元宵 踩高跷 猜灯谜 舞龙 赏花灯 舞狮子等风俗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即 汤圆 以白糖 玫瑰 芝麻 豆沙 黄桂 核桃仁 果仁 枣泥等为馅 用糯米粉包成圆形 可荤可素 风味各异 可汤煮 油炸 蒸食 有团圆美满之意 猜灯谜 又叫 打灯谜 农历正月十五 又称正月半 上元节 灯节 传统习俗 吃元宵 南方吃汤圆 赏花灯 包饺子 闹年鼓 猜灯谜 放天灯等 文化内涵 张灯为戏 普天同乐 庆祝一家团圆 祭神 诗词链接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青玉案 元夕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 生查子 元夕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张祜 正月十五夜灯 元宵灯谜 谜题 元旦元宵捷报频传 打一成语 谜底 节节胜利 谜题 元宵节后捷报多 打一成语 谜底 喜出望外 谜题 高台对映月分明 打一字 谜底 昙 谜题 来信未拆 打一成语 谜底 原封不动 谜题 此方程无解 打一成语 谜底 求之不得 寒食节 时间 清明节前一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 即晋文公 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 唯独漏掉了介子推 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 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 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 寻至绵山 找不到他 便想烧山逼他出来 但介子推不愿当官 坚持不出 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 为了纪念介子推 晋文公将绵山改为 介山 立祠祭祀介子推 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全国禁动烟火 只吃冷食 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 扫墓的风俗 清明节 清明节由来与传说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 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后来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 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 渐渐的 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 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节习俗 禁火扫墓踏青插柳放风筝 传统习俗 扫墓 踏青 荡秋千 放风筝 插柳戴花等 文化内涵 以扫墓的形式祭奠祖先 怀念故人 诗词链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 清明 乌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 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 萧萧暮雨人归去 白居易 寒食野望吟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 清明 端午节 传说屈原死后 楚国百姓哀痛异常 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 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 鸡蛋等食物 扑通 扑通 地丢进江里 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 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 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 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 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 外缠彩丝 发展成粽子 端午也称端五 端阳 午日节 重五节 五月节 浴兰节 女儿节 天中节 龙日等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端午食粽 佩香囊 悬艾叶菖蒲 饮雄黄酒 佩香囊和悬艾叶 菖蒲香囊内有朱砂 雄黄 香药 外包以丝布 清香四溢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 重午 重五 传统习俗 吃粽子 赛龙舟 喝雄黄酒 挂香袋 插花和菖蒲 斗百草 驱 五毒 文化内涵 一是驱瘟避毒 防灾祛病 二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诗词链接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文秀 端午 屈氏已沉死 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 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 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 应自照千峰 梅尧臣 五月五日 当年忠血堕谗波 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 江山如此故都何 文天祥 端午感兴 七夕节 七夕 也称之为 乞巧节 或 女儿节 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 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 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 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 一年分为四季 每季又分为孟 仲 季三个部分 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 更明亮 所以又叫做 月夕 八月节 也称 团圆节 中秋节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 秋天祭月的礼制 早在 周礼 一书中 已有 中秋 一词的记载 唐代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 太宗记 记载有 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盛行于宋朝 明清时已与元旦 即春节 齐名 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嫦娥奔月的传说 吃月饼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月饼 一词 最早见于南宋的 梦梁录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 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赏月周代 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礼记 中就记载有 秋暮夕月 祭拜月神 唐宋时期 中秋赏月 玩月更为盛行 传统习俗 赏月 祭月 观潮 吃月饼等 文化内涵 期盼阖家欢乐 团圆安康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 望月怀远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 嫦娥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十五夜望月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 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 易经 中把 六 定为阴数 把 九 定为阳数 九月九日 日月并阳 两九相重 故而叫 重阳 也叫 重九 九九重阳 因为与 久久 同音 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 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 1989年 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传统习俗 登高望远 赏菊赋诗 喝菊花酒 插茱萸等 文化内涵 一是呼吁尊敬 关爱长辈及老人 二是追求健康长寿 三是追求高雅志趣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 蜀中九日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 醉花阴 冬至节 冬至 俗称 冬节 长至节 亚岁 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 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冬至过节的习俗源于汉代 盛于唐宋 在南方冬至有吃馄饨的风俗 而北方则有吃饺子的风俗 冬至 时间 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 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 曾有 冬至大如年 的说法 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 中说 冬至阳气起 君道长 故贺 人们认为 过了冬至 白昼一天比一天长 阳气回升 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 也是一个吉日 应该庆贺 晋书 上记载有 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 其仪亚于正旦 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 吃饺子 吃馄饨的习俗 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 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八节 古代称为 腊日 俗称 腊八节 始于先秦 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据说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 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 称为佛成道节 在北方也称浴佛节腊八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 除夕 时间 农历最后一天 除夕 在古时有 除夜 逐除 岁除 大除 大尽 年终 等别称 称呼虽多 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 祛病消灾的意思 大年三十 也就是 除夕 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 一般这一天 是人们吃 喝 玩 乐的日子 传统习俗 全家团聚吃 年饭 北方人风俗一致 过年包饺子 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 如做年糕 包粽子 煮汤圆 吃米饭 等等 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 水饺形似 元宝 年糕音似 年高 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守岁 人们会通宵不眠 或喝酒聊天 或猜谜下棋 嬉戏游乐 守岁 零点之时燃放烟花爆竹等 文化内涵 以新桃换旧符寄寓对新一年的期盼 蕴涵着辞旧迎新 阖家团圆的意义 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考题链接 2015 广东汕尾市 5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习俗丰富多彩 请仿照例句 在传统的元宵 清明 端午 中秋 重阳 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 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排比句 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 6分 例句 春节贴对联放鞭炮 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考点 本题考查修辞仿写能力思路点拨 前半句应点明节日及主要活动 后半句说明该节日的意义 句式可从宽 答案 清明上坟墓拜祖先 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 中秋吃月饼赏明月 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 3 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 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 被贴在了左边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被贴在了右边 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 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 有关知识 上联 末字是仄声韵 一般是第三 四声 贴在右边 下联 末字是平声韵 一般是第一 二声 贴在左边 提示 对王阿姨说话一定要注意语气 要表现出自己的礼貌 又不能直接说她的无知 同时又要让她明白对联应该怎样张贴 答案示例 王阿姨 您好 您家的这副对联真好 不过 这副对联贴反了 因为 岁 字是第四声 这句是上联 应该贴在右边 春 宇是第一声 这句是下联 应该贴在左边 我帮您换过来好吗 4 根据要求 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鸡年将至 鸡的特点是诚实可靠 瑞士就是中国诚实可靠 值得信赖的伙伴 报晓的雄鸡象征着新的开始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 中瑞友谊和合作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习近平访问瑞士发言摘录1月28日 中国人民将迎来农历丁酉新年 也就是鸡年春节 鸡年寓意光明和吉祥 金鸡一唱千门晓 我祝大家新春快乐 万事如意 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摘录 1 提取材料一中的信息 用词语概括出 鸡 的寓意 3分 诚实可靠 新的开始 光明吉祥 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共3分 材料二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 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下图的雄鸡就是剪纸艺术 2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材料二的画面 并用上一个含有 鸡 吉 的成语 3分 2 这是一幅由剪纸图案和数字组成的画面 左边是一个福字 左偏旁由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剪纸图画代替 金鸡独立煞是威风 右偏旁行体字 画面的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