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基本信息.ppt_第1页
铁路基本信息.ppt_第2页
铁路基本信息.ppt_第3页
铁路基本信息.ppt_第4页
铁路基本信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知识 高铁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区别 二等 一等 一二等 区别 高铁一等座席每排有4个座位 采取 2 2 布局 个别 2 1 中间为过道 使用红色绒布沙发座椅 相比二等座席 这里座位更宽大 而且前后座椅间距更大 座椅下方脚踏是一等座的独特之处 乘客伸脚即可踩住脚踏板 半躺在座椅上格外舒服 一等座的折叠小桌板设在自己座椅扶手内 取出即可使用 高铁二等座席每排有5个座位 采取 3 2 布局 个别 2 2 中间是过道 采用的是蓝色绒布沙发座椅 二等座前方座椅后背处 设有小桌板 座椅侧部有类似手柄状按钮 可以把座椅靠背向后调节 让乘坐更加舒适 高铁和普通列车的对比 高铁的二等座就是一般的座位 一排5个座位 椅背可以后放 一等座空间更大 一排4个座位 特等座是专有隔间 商务座内部设有沙发等设施 普通列车的硬座一排5个座位 对面而坐 一节车厢定员118 一般都会有站票 车厢很挤 软座的座位全部向前 空间稍大 硬卧分上中下铺三层 一节11小间 铺位稍窄 软卧分上下铺两层 铺更宽敞 一节车厢8小间 餐车是专门为乘客提供的就餐地点 一般在列车的中部 高铁 正确打开方式 知道靠窗的普通列车座位号规律吗 卧铺 一般的软卧车厢有九个房间 也有八个房间的 每个房间有两个上铺和两个下铺 铺位的宽度要比硬卧宽一些 有推拉门 每个铺位都有个小台灯 房间门旁有调节温度 广播音量的按钮 厕所的马桶一个是坐式 一个是蹲式 备有手纸 比一般的列车豪华一些 但是躺在铺位上就寝的时候却完全感觉不出与一般硬卧有什么区别 硬卧分上 中 下三个铺 没有门 硬卧 软卧的走廊和包房内应有地毯 车窗有纱帘 遮光帘 铺位上有质地良好的纯棉布棉褥 毛毯 褥单 棉被 被罩 枕蕊 枕套 茶桌有台布 不锈钢盘 软卧还应有衣架 拖鞋 衣刷 不锈钢暖瓶 防倒架 带盖细瓷茶杯 卫生桶 客运乘务员应熟知列车沿途的风景名胜 历史文化 地方物产 风土人情等 软卧列车员至少能用英语为旅客服务 进入包房时 应先敲门 经允许后方可入内 离开时 应退出包房后转身离去 客人离开包房时应及时整理包房卫生 软卧专有的 一个最重要的区别 是到晚上熄灯的时候 硬卧车厢间可以互相走动 软卧车厢内部也可以走动 但是他们之间的门 就是锁住的 地铁和轻轨 目前 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 轻轨两种制式 对于两者的区别 有人认为 地面下的轨道交通叫地铁 反之就是轻轨 也有人认为 钢轨轻的就是轻轨 重的就是地铁 这两种划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 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 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 都可以建在地下 地面或高架桥上 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 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 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 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 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 划分两者的依据应是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 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 6万人次 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 3万人次 由此设计的地铁和轻轨 它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 而轻轨要小于13吨 其次 一般情况下 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 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 另外 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 车辆定员亦多 从运输能力 车辆设计以及建设投资等方面来看 轻轨与地铁均有所差别 其实归根结底的区别 或者说本质的区别还是运量 地铁线在高峰小时内 其单向运输能力分别达到3万至7万人次 而轻轨的运力为0 6万至2万人次 运量的大小决定了编组数 地铁列车编组可达4 10节 轻轨列车编组为2 4节 决定了车辆 决定了轴重 决定了站台长度 很重要 牵涉到预留用地 而土地对城市而言就是钱 地下车站的直接牵涉到造价 因此客流预测很重要 中国最美地铁站 高雄美丽岛捷运站 最美铁路线 青藏铁路 无人区穿越之旅 青藏铁路 被誉为 天路 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 无人区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之一 铁路沿线风景主要有高原门户和金银滩 青海湖 关角山隧道和德令哈等 有人说 去西藏的目的 不是为了终点 因为一路的风景足以让你震撼 坐上火车 一路上你可以看到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围绕在湛蓝的青海湖边 蓝白映衬 美得让人难以呼吸 翻过唐古拉山 任雪山呼啸而过 沱沱河 日落 错那湖 以及偶遇的野生动物 让人应接不暇 中华第一车 在过去 一张国际机票的价格可谓不菲 当时从北京乘火车来莫斯科的 大多是中国的商人 西伯利亚铁路线就成了当时来俄经商的 黄金线 然而在今天 北京到莫斯科的不少机票票价低于火车票 实惠已经不是选乘火车的原因了 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能将人们以 超音速 送到目的地 而不紧不慢的老式绿皮车 让小伙伴能优哉游哉的享受沿途 从北京火车站出发到莫斯科则需要6天左右的时间 K3列车 周三发车 次周一抵达 北京到莫斯科的铁路有两条 K3次列车和K19次列车 前者经过内蒙古 蒙古 俄罗斯 需要蒙古签证 后者经过东北 俄罗斯 不需要蒙古签证 多数人选择K3次 因为可以欣赏到更多的异国风情 在北京 莫斯科的车厢里 最容易看见两种人 一种是商人另一种是旅行者 由于当代商务讲求高效 乘坐火车的商人日渐减少 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旅行者 不仅是来自中国的 还有不少欧洲 南亚的游客 南亚的游客 通过这条通道到欧洲旅游 西欧的游客则顺道回家 WillardMiller一位来自美国的火车旅行者 就是 借道回家 Willard说他在北京呆了两天 到莫斯科后还要坐火车去法国和英国 再搭飞机去纽约看望孙女 最后再从纽约坐火车回西海岸的圣迭戈老家 他这样解释为什么不坐飞机 而要坐火车 坐火车环游世界可以领略不同的风景和接触不同的人 这是坐飞机所不能比拟的 像Miller这样的外国游客还很多 还有来自蒙古以及法国 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旅行者 6天行程沿途美景跨三国 一段穿越三个国度的铁路线 从北京出发纵贯蒙古国南北 经过蒙古高原 蒙俄边境的雅布洛诺夫山脉 世界上最深的内陆湖贝加尔湖 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南部 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 翻过乌拉尔山区后进入东欧平原 最后到达莫斯科 乌兰巴托的夜那么静 漂向远方的云啊 慢些走 我用奔跑告诉你 我不回头 乌兰巴托的夜啊 那么静那么静 出了中国边界就来到了蒙古国 旅行的第二天就能感受到乌兰巴托的广阔草原 列车运行在蒙古国境内 一路空旷无垠的草原 森林 溪流 湖泊等自然景观都能尽收眼底 贝加尔湖透明得让人恐高 有人说 这条线路的风景看点既不在北京也不在莫斯科 而是在西伯利亚的沿途 让人恐高的贝加尔湖 被誉为 西伯利亚的明眸 的贝加尔湖是其中之一 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 是世界上年代最久的湖泊 为世界第七大湖 中国古称 北海 该湖湖水质好 透明度深达40 5米 40 5米是什么概念 贝加尔湖到底有多清澈 据说在晴天的时候 湖里游泳的人向下看 会晕高 因为湖水一眼望下去就能看到几十米深的水下 西伯利亚是一片广袤的土地 气候严寒 这里有很多的自然资源 寒带树木和河流湖泊 曾有俄罗斯文学家说 广袤与悲凉就是西伯利亚命运无常的底色 沿线粗犷豪迈的西伯利亚的风光 移动博物馆 中没有WiFi 装潢特色 K3列车属于老式绿皮火车 这类火车在中国已经不多见了 虽然已经行走多年 但是无论是车内还是车外保养的依旧如新 和 高精尖 的高科技列车相比 它少了现代感 多了几分厚实的年代感 包厢 包厢内红白两色为主色调 卧室为2人一间 配有小沙发和淋浴间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无法加挂电车 所以车厢内是没有配置空调的 夏天降温 只能靠车厢内的风扇 冬天则是乘务员烧取暖炉 当然 如果对温度敏感的乘客可以适当的调整出行日期 避开 两极 餐食 另外路途漫漫不必担心饥肠辘辘 列车每个几个小时停靠一站 停靠时间约5到20分钟 列车进入不同的国家 会提供不同的餐食 包括中餐 蒙餐和俄罗斯菜 为了让乘客能好的感受异域风韵 车厢内播放 中国 蒙古 俄罗斯 三个国家的音乐 身处异域 品异域美食 听异域音乐 没WiFi 需要注意的是 这趟火车上没有WiFi 丢下现代城市的嘈杂 置身于这个50年历史的移动 博物馆 过上一小段 与世隔绝 的生活 读书 喝茶 照相看美景 然而这沿途的美景对 打个飞的 到国外购物的游客来说是领略不到的 5天6夜的行程 一路上经过广袤的戈壁沙漠 蒙古国的母亲河色楞格河 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 欧亚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 辽阔的西伯利亚冻土带以及拥有众多美丽传说的世界最深淡水湖 贝加尔湖 这必是一次终身难忘的旅程 最后终于到达终点站 亚罗斯拉夫火车站 开放式的车站 下了火车的路直接通向大马路 之后 将真正踏入俄罗斯的土地 开启你的俄罗斯之行 想坐绿皮车 蒙古过境签 俄罗斯签证缺一不可 对于想选择乘火车来俄罗斯的游客们 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班次 K03次国际列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