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doc_第1页
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doc_第2页
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doc_第3页
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doc_第4页
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采矿权评估报告山连山矿权评报字2009125号北京山连山矿业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二九年十二月三十日SLS北京山连山矿业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BEIJING SHANLIANSHAN MINING DEVELOPMENT CONSULTATION CO., LTD.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采矿权评估报告摘 要山连山矿权评报字2009125号提示:“以下内容摘自评估报告,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况,应认真阅读评估报告全文。”评估对象: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采矿权。评估委托人: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采矿权申请人: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评估机构:北京山连山矿业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评估目的:因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委托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拟出让采矿权之事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对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采矿权进行价值评估,为拟出让的该矿采矿权提供公平、合理、真实的价值参考意见。评估基准日:2009年10月31日。评估方法:折现现金流量法(三井)、收入权益法(东风井)。主要评估参数:勘查类型二类三型;评估区面积10.0625km2;参与评估的保有资源储量(截至2006年9月底)(122b+333)857.89万吨(三井770.69万吨、东风井87.20万吨),可采储量522.59万吨(三井474.36万吨、东风井48.23万吨);生产规模21万吨/年(三井15万吨/年、东风井6万吨/年);储量备用系数1.5;矿井服务年限、评估计算服务年限及评估计算年限:三井21.08年、东风井5.36年;产品方案贫煤原煤;产品不含税销售价格242.80元/吨;三井:固定资产投资1791.16万元,单位总成本费用215.20元/吨,单位经营成本197.07元/吨;东风井:采矿权权益系数3.9%;折现率8%。评估结果:经评估人员现场调查和当地市场分析,按照采矿权评估的原则和程序,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过认真计算,确定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采矿权在评估基准日所表现的评估价值为人民币人民币1612.79万元,大写壹仟陆佰壹拾贰万柒仟玖佰元整。其中,三井范围采矿权评估价值为人民币1372.28万元,东风井范围采矿权评估价值为人民币240.51万元。法定代表人:李德安北京山连山矿业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负责人:赵向辉2009年12月30日报告复核人:刘和发目 录评估报告摘要评估报告正文一、评估机构1二、评估委托人和采矿权申请人1三、评估目的2四、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2五、评估基准日3六、评估原则4七、评估依据4八、采矿权概况6九、评估实施过程21十、评估方法22十一、评估参数的确定23十二、评估假设38十三、评估结论38十四、评估基准日期后调整事项说明38十五、特别事项说明39十六、评估报告使用限制39十七、评估报告日40十八、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41评估报告附表附表一 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采矿权评估价值计算汇总表附表二 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采矿权评估可采储量估算表附表三 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范围采矿权评估销售收入计算表附表四 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范围采矿权评估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五 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范围采矿权评估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附表六 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范围采矿权评估单位成本确定依据表附表七 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范围采矿权评估经营成本计算表附表八 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范围采矿权评估税费计算表附表九 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范围采矿权评估价值计算表附表十 横峰县铺前煤矿东风井范围采矿权评估价值计算表评估报告附件附件一 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2009年12月11日评估委托书附件二 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承诺函附件三 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附件四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3600000820728号采矿许可证(副本)附件五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赣采复字20080316号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附件六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赣国土资储备字2009027号关于江西省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附件七 江西省金林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有限公司赣金林储审字2009027号江西省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附件八 江西省煤田地质勘查研究院2009年4月编制的江西省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附件九 开发利用方案评审专家组2009年9月11日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三号井(含东风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附件十 江西省煤矿设计院2009年8月编制的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改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附件十一 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出具的铺前煤矿动用储量统计表附件十二 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提供的2008年2009年10月江西增值税专用发票(部分)附件十三 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资料附件十四 矿业权评估机构承诺书及评估人员自述材料附件十五 矿业权评估机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矿业权评估资格证书(副本)附件十六 签字注册矿业权评估师资格证书评估报告附图(缩印)附图一 江西省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地形地质图及井上下对照图附图二 铺前煤矿三井A21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附图三 铺前煤矿三井A20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附图四 铺前煤矿三井A19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附图五 铺前煤矿三井A17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附图六 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A16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附图七 铺前煤矿三井A15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附图八 铺前煤矿三井A14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SLS 北京山连山矿业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BEIJING SHANLIANSHAN MINING DEVELOPMENT CONSULTATION CO., LTD.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采矿权评估报告山连山矿权评报字2009125号北京山连山矿业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接受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的委托,根据国家有关采矿权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评估方法,对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采矿权进行了价值评估。本公司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的采矿权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资料和评定估算,对委托评估采矿权在2009年1月31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做出了公允反映。现谨将评估情况报告如下:一、评估机构评估机构名称:北京山连山矿业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四羊肉胡同30号地质礼堂后楼三层法定代表人:李德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101022351402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2002024号北京山连山矿业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系根据国办发200051号文件的规定由具有资格的出资人发起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中介咨询服务机构。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培训、服务;市场调查;电脑图文设计、制作;会议服务;探矿权和采矿权评估;代为办理申请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手续;代为办理申请地质勘查资格证手续;提供申请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和地质勘查资格证的业务咨询。二、评估委托人和采矿权申请人本次评估委托人为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采矿权出让人为江西省国土资源厅。采矿权申请人为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其情况简介如下:名称: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住所:铺前镇黄圳;法定代表人:陈水松;注册资金:壹仟叁佰肆拾贰万圆整;经济性质:全民所有制;经营方式:开采、销售。经营范围:煤炭。矿区内现有二对生产井,即位于矿区西部的铺前煤矿三井(以下简称“三井”)和矿区东部的东风井(以下简称“东风井”)。三井1980年由省煤矿设计院设计,省煤炭工业局批准,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可采煤层七层即A14、A15、A16、A17、A19、A20、A21煤层,主采A16煤层,其余均为局部可采煤层。1990年10月投产。矿井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采用反斜井开拓,单一走向长壁法采煤,钻眼爆破落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东风井1996年由铺前煤矿自行设计,上饶地区煤冶局批准,设计开采矿区东翼(10线以东)A16煤层,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1998年投产。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单一走向长壁法采煤,钻眼爆破落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经询证,三井目前正常生产,设计生产能力及实际生产能力均为15万吨/年,不需要改扩建;东风井自2006年已经停产,本次改扩建按照6万吨/年设计,利用原有+106.64斜井为主井,原有+115.67m斜井为风井,并在0水平作主、副暗斜井至-300m标高,划分为-150m,-300m两个水平,-300m以下采用下山可采。截至2008年底矿山累计动用资源储量为310.97万吨,其中2006年10月1日2008年12月底累计动用资源储量32.39万吨,其中采出量27.50万吨,损失量4.89万吨,采区平均回采率为85%,资源利用率较好。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及矿井实际,变更后矿区范围仍维持三井和东风井两对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6万吨/年。矿井均采用斜井开拓,单一走向长壁法采煤,钻眼爆破落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采出贫煤原煤作为动力及民用煤就地产销。铺前煤矿属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经询证,该矿矿业权价款未进行有偿处置。三、评估目的因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委托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拟出让采矿权之事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对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采矿权进行价值评估,为拟出让的该矿采矿权提供公平、合理、真实的价值参考意见。四、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本次评估的对象为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采矿权。根据江西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12月颁发的3600000820728号采矿许可证,本矿采矿权人为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矿山名称为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地下开采煤矿,生产规模15.00万吨/年,矿区面积4.9156平方公里,矿区范围由37个拐点圈定(边界拐点坐标见下页表及下页图),开采深度由80米至-150米标高,有效期限壹年自2008年12月19日至2009年12月19日。根据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赣采复字20080316号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变更后矿区范围由16个拐点圈定(边界拐点坐标见下页表、下页图),矿区面积10.0625平方公里,开采深度由160米至-400米标高,其中三井开采标高由160米至-400米、东风井开采标高由130米至-400米,规划生产能力21万吨/年,其中三井15万吨/年、东风井6万吨/年。预留期限1年至2009年12月底。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原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点号XY点号XY13148500.0039555125.00133150665.0039555530.0023149545.0039554515.00143150455.0039555645.0033148040.0039552315.00153150495.0039555725.0043148469.0039551993.00163150700.0039555600.0053149140.0039552695.00173150810.0039555810.0063148835.0039552965.00183151118.0039555623.0073149545.0039553658.00193151225.0039556130.0083149808.0039553625.00203150826.0039556260.0093149800.0039553380.00213150972.0039556978.00103150250.0039553840.00223151375.0039556870.00K13150635.0039554560.00233151715.0039558485.00K23150940.0039554370.00243151515.0039558940.00K33151175.0039554735.00253150295.0039556030.00113150876.0039555026.00263149602.0039554637.00123150500.0039555175.00273148565.0039555250.00东风井:193151225.0039556130.00233151715.0039558485.00203150826.0039556260.00243151515.0039558940.00213150972.0039556978.00K53150438.0039556370.00223151375.0039556870.00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变更后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点 号X坐标Y坐标点 号X坐标Y坐标3148500.0039555125.003149800.0039553230.003147790.0039552500.003150940.0039554370.003148380.0039552052.003151175.0039554735.003148815.0039552965.003151200.0039555975.003149525.0039553655.003149940.0039556565.003149808.0039553645.003148565.0039555250.00东风井:A3151190.0039555970.00C3151515.0039558940.00B3151715.0039558485.00D3149940.0039556570.00根据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评估委托书,本次评估范围即为上述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赣采复字20080316号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批准的变更后矿区范围,截止评估基准日,上述范围未设置其他矿业权,无矿业权权属争议。五、评估基准日本项目评估基准日是2009年10月31日。一切取价标准均为评估基准日有效的价格标准,评估价值为2009年10月31日的时点有效价值。选取2009年10月31日作为评估基准日,一是该时点距评估委托日未超过时限;二是考虑该日期为月末且距离评估日期较近,便于评估委托人及采矿权申请人准备评估资料及注册矿业权评估师合理选择评估参数。六、评估原则1. 遵循独立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公正性原则的工作原则;2. 遵循预期收益原则、替代原则、效用原则和贡献原则等经济(技术处理)原则;3. 遵循矿业权与矿产资源相互依存原则;4. 尊重地质规律及资源经济规律原则;5. 遵守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范和会计准则原则。七、评估依据评估依据包括法规依据、行为、产权和取价依据等,具体如下:(一)法规依据1. 1996年8月29日修正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 国务院1998年第241号令发布的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3. 国务院1998年第242号令发布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4.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2000309号文印发的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5.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建2006694号文印发的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化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6.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建200822号文印发的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7. 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文件赣财建200977号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西省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8.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8174号文印发的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9.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8182号文印发的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矿业权评估报告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10. 国土资源部公告2008年第6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准则的公告;11. 国土资源部公告2008年第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的公告;12.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8年第5号发布的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CMVS00001-2008)、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范(CMVS11000-2008)、矿业权评估业务约定书规范(CMVS11100-2008)、矿业权评估报告编制规范(CMVS11400-2008)、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12100-2008)、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用指南(CMVS20100 -2008)、确定评估基准日指导意见(CMVS30200-2008);13.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8年第6号发布的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14.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15.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2007年第1号公告发布的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业权评估准则指导意见CMV13051-200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16.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17.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18.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740号通知印发的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二)行为、产权和取价依据等1. 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2009年12月11日评估委托书;2. 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承诺函;3. 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4.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3600000820728号采矿许可证(副本);5.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赣采复字20080316号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6.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赣国土资储备字2009027号关于江西省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7. 江西省金林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有限公司赣金林储审字2009027号江西省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8. 江西省煤田地质勘查研究院2009年4月编制的江西省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9. 开发利用方案评审专家组2009年9月11日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三号井(含东风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10. 江西省煤矿设计院2009年8月编制的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改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11. 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出具的铺前煤矿动用储量统计表;12. 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提供的2008年1月2009年10月江西增值税专用发票(部分);13. 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资料;14. 其他。八、采矿权概况(一)矿区位置交通及自然经济地理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位于横峰县城区324方向,直线距离约6.00km处,其行政区隶属岑阳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1731531173439,北纬 282637282828。浙赣铁路、沪昆高速公路、320国道均从煤矿之南边68km通过,矿区有简易公路与其东侧5km处的上饶德兴省级公路连接,交通便利。区内属丘陵地带,山脉大体是东西走势,中部地势高、西侧地势低。最高峰为熊岭,标高367.90m;最低处标高为53.2m。山坡北陡南缓,北坡一般为3449,南坡2025,地形较为复杂。地表水系不甚发育,东南角大灵河、西北角铺前河均从矿区边缘通过。区内溪流沟谷较为发育,小水库、小水塘分布零星。本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98mm,年最大降雨量2660.9mm,多集于5、6、7月份。年最大蒸发量1927.9mm,年最小蒸发量1275.1mm。全年平均气温18.3,日最高温度41.2,最低-7.9,无冰冻期,最低气温集中在1、2、12三个月。(二)地质工作概况铺前煤矿三井为原横峰县西山坞矿区。19351941年先后有燕春台、刘辉泗等地质专家对区内进行过地质调查及访问工作。1955年岳希新工作组进行了1:5万地质图草测及1:2千1:1万地质剖面的测制工作。19561957年3月,中南地质局430队投入一定的槽、钻探工作量,对区内地层、构造、煤层、煤质等方面都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并计算区内C1+C2级储量621.8万吨,其中C1级储量50.90万吨,提交了江西横峰铺前煤矿地质勘探工作总结报告及相关图件。1960年初1964年1月,江西省地质局赣东北大队103队进行了1/1万地质填图18.03km2,1/2.5万地质填图11.20km2,槽探3848.36m3,浅井七个计81.7m,竖井一个计18.20m,石门一个计9.5m,钻孔32个、进尺9065.64m,采集各种样品1573个,提交江西省横峰县铺前西山坞煤矿区及外围沈家垄霞坊、刘源坑煤矿区地质普查综合报告书(底稿)以及C2储量753.9万吨(煤层厚度0.50.7m)。1973年6月1978年8月,江西省煤炭工业局223地质勘探队进入西山坞矿区实施地质勘查工作,其范围为东起F6断层,西至百家、花家、31勘查线;北起东山村、上罗家、F3断层,南至泉湖塘、彭家、李家山、F1断层。走向长8.50km,倾向宽0.552.50km,勘查面积约18km2。地理坐标:东经:11731321173633,北纬: 282600282933。在区内进行了1:5000地质修测18.03km2,井巷素描1979.20m,调查访问老窑14个,槽探3582.97m,施工钻孔88个、进尺45482.19m,浅钻64个、进尺1592.98m,汽车钻10个、工程量118.26m,采集各类样品910件,提交了江西省横峰县西山坞矿区详查最终勘探报告书,对A21、A20、A19、A17、A16、A15、A14煤层储量进行了计算,平面计算范围为勘查区,深度范围:浅部以老窑采空区下界,即3122勘查线间为-50m标高;22至F6断层间为+50m标高,深部为-400m标高。共获得煤炭B+C1+C2级储量1953.60万吨,其中表内储量1393.30万吨、表外储量570.30万吨。1979年8月15日,江西省矿产储量委员会组织了“三结合”会议审查,对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含煤地层系陆相含煤建造,煤层结构复杂,煤层稳定性差,标志层有不同程度的相变,部分旋回结构不全,导致煤层对比困难。未对煤层顶底板岩样做力学性质测试。煤芯长度采取率低。全区有14个钻孔未进行封闭,403队和103队实施的42个钻孔进行了两个钻孔的透孔检查,一个合格,另一个不合格;223队施工88个钻孔未进行透孔检查,封孔质量不清。江西省矿产储量委员会以赣储决字第12号文予以审批通过。19731978年间西山坞矿区进行的地形测量、地质填图工作、施工山地工程、钻探工程,较为详细的填绘了矿区范围内的煤系地层的分布范围,通过钻探工程对区内构造形态、地层沉积层序、含煤地层的含煤性、煤层的赋存状态、可采煤层的层位、层数及煤层厚度、煤质变化情况已经基本查明,为2009年2月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铺前煤矿申请扩界,矿区平面范围不变,深度范围由原+80至-150m标高变更为+80至-300m标高。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以赣采复字20050154号文予以批复,受铺前煤矿的委托,江西省煤田地质勘察研究院承担了该矿山资源储量报告的编制工作。估算了铺前煤矿预划定矿区内保有资源储量、累计动用资源储量,共估算煤层7层次,即A21、A20、A19、A17、A16、A15、A14煤层;估算范围为采矿证平面范围,深度范围:+80至-300m标高;截止2005年底预划定矿区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111b+122b )504.45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11b+122b )734.80万吨。于2006年3月编制了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储量地质报告,该报告经江西省金林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有限公司评审通过,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以赣国土资储备字2006020号文予以备案。2008年,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编制了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2008年度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20062008年12月31日,累计动用资源储量47.30万吨,其中采出量:40.43万吨,损失量:6.87万吨,平均采区回采率为85%,该报告经上饶市国土资源局聘请上饶市地升估价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评审,上饶市国土资源局以饶资储测备字2009002号文予以备案。2009年2月,江西省煤田地质勘察研究院受托对江西省横峰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进行储量核实工作,根据以往地质勘查工作、矿井地质工作及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地质资料,测量铺前煤矿井巷工程、采空区范围、保护煤柱位置、煤层厚度;对矿山的地层、构造、煤层、井田开采技术条件等进行分析总结、评价,对可采煤层的动用资源储量和开采量进行估算、汇总及核实,并编制了江西省横峰县铺前煤矿三井(含东风井)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估算变更后矿区范围截止2008年底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825.50万吨,其中(122b)112.50万吨、(333)713.00万吨。江西省金林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有限公司、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分别以赣金林储审字2009027号、赣国土资储备字2009027号文评审通过并备案了该报告。上述评审通过并备案的保有资源储量是本次评估的资源储量依据。(三)区域地质概况1. 区域地层区域地层由老至新有: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晚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详见区域地层表。区域地层表2. 区域构造本区位于华夏构造体系怀玉山复式褶皱带之南侧。此褶皱带由青板向斜、青板铺前背斜、铺前东山向斜、铺前坑口背斜、坑口枫岭头向斜组成,其西起横峰官山,东至上饶八都一带,长5060km。3. 岩浆岩本区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种类很多,由酸性到基性,从侵入到喷出都有。侵入岩主要岩性为花岗岩、石英钠长岩、正长岩、二长岩、石英斑岩。喷出岩岩性以凝灰岩为主。(四)矿区地质概况1. 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有中元古界双桥山群、震旦系下统志棠组、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三叠系安源组、侏罗系门口山组、第四系地层。以下仅对矿区内的含煤地层及其上覆地层作叙述,其余地层已在前文简述。中元古界双桥山群(Pt2sh):主要为灰绿、灰黄、青灰等色绢云母千枚岩及板岩。震旦系志棠组(Z1z):为灰黄、灰绿色泥质板岩、凝灰质粉砂岩或砂岩。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为灰、灰色、深灰色粉砂岩、硅质粉砂岩、硅质层、钙质砂岩,中夹透镜状白云质灰岩或灰岩。三叠系上统安源组(T3a)为一套巨厚陆相含煤碎屑沉积,基底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震旦系或石炭、二叠系。自下而上分为石塘坞段和熊岭段。石塘坞段(T3a1)下亚段(T3a11):岩性为灰白、浅灰、灰褐色砾岩、砂砾岩,夹有含砾岩,厚度变化很大,由057m,平均36m左右。分布在515m之间,向深部逐渐尖灭,5线以东,23线以西均缺失,以角度不整合沉积双桥山群或震旦系之上。上亚段(T3a12):为本区主要含煤层(A煤组),按岩性、标志层及含煤特征分为上、中、下三部。下部:由石塘坞下亚段至S1砂岩底部,岩性为灰、深灰、灰黑色粉砂岩、细砂岩。中夹不稳定的灰、灰白色砂砾岩或中粗砂岩多层,含不可采煤层7层(A1A7)。地层平均厚度为106 m左右,中上部产丰富的植物化石。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五个岩相旋回即I1I5。中部:由S1砂岩底界起至S2砂砾岩底部,岩性为灰、深灰、灰黑色粉砂岩和灰、灰白色砂砾岩或细粗粒砂岩互层,间夹泥岩、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含煤层3层(A14A16),其中顶部的A16为大部可采煤层,其余两层均为局部可采煤层,地层平均厚度181m。产丰富的杆植物化石,自下而上划分为7个岩相旋回即I6I12。上部:由S2砂岩底界起至熊岭段下亚段(T3a11)底部,岩性为灰黑色粉砂岩与灰、灰白色砂砾岩,含砾砂岩或细粗粉砂岩互层,间夹泥岩、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砂砾岩或砂岩极不稳定,沿纵横方向变化大,相变为细砂岩或粉砂岩。含煤5层(A17A21),均为局部可采煤层。产植物化石,地层平均厚63m。自下而上划分为四个岩相旋回即I13I16。熊岭段(T3a2)下亚段(T3a21):为灰、暗灰色砾岩,中夹细砾岩、含砾细粗砂岩。岩性特殊,层位稳定,分布于全区。可作煤系组、段和煤组划分对比的标志。平均厚42.5m。中亚段(T3a22):为灰、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中夹含砾砂岩、砾岩、细砾岩及细砂岩,中部及底部均夹有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有时偶见含薄煤12层(B1、B2),均为不可采煤层。产植物化石。平均厚63m。上亚段(T3a23):下部:以灰、灰黑色粉砂岩、泥质细砂岩为主,间夹泥岩、炭质泥岩,含煤4层(B3B6),均不可采。上部:为灰、深灰色粉砂岩、泥质细砂岩和中细砂岩互层,间夹泥岩、炭质泥岩、炭质粉砂岩,含薄层煤4层(B7B16),均不可采。产植物化石较少。平均厚240m。在地表9线以西至19线附近出露较全,7线以东逐渐变薄,至0线附近被F1断层切割缺失。侏罗系下统门口山组(J1m)西山坞段(J1m1)下亚段(J1m11):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粗砂岩,底部含少许砾岩,间夹砂砾岩或中粗砂岩,广泛出露在15线至23线之间,向东、西方向均逐渐变薄,并由于F2断层影响,在17线至29线南端重复出现。厚度4072m。上亚段(J1m12):为灰黄、浅灰、灰色粉砂岩和灰白、灰黄色中厚层状细中砂岩互层,间夹灰、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或薄煤5层(C1C5),均不可采。大石坞段(J1m2)下亚段(J1m21):浅灰、灰白、黄褐色粗粒砂岩,中夹巨粒砂岩,含砾砂岩、细中石英砂岩,中下部偶夹粉砂岩。平均厚150m左右。上亚段(J1m22):下部:为浅灰色至灰黑色薄层粉砂岩、泥岩、泥质细砂岩互层,顶部夹灰白色中细砂岩,底部含菱铁矿结核的粉砂岩,含薄煤3层(D1D3),均不可采。产植物化石。中部:为黄白、浅黄、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砾砂岩。层位稳定,可作辅助标志(S7)。厚约3040m。上部:浅灰色薄层粉砂岩为主,中夹灰黄、灰白色中粗砂岩或含砾砂岩。顶部夹煤2层(D4D5),均不可采。本亚段出露于729线之间,向东变薄,至7线以东因F1断层切割而缺失,最厚可达450m。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第四系(Q)冲积层:亚粘土、黄土质亚砂土、红土及砂砾、流砂层等。组成近低河流冲积平地、河漫滩阶地及山间冲沟。2. 构造构造对区内煤层、煤系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本区位于构造分区的铺前东山向斜构造的西南部分,由于受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南部被巨大的走向压性断裂切割,致使原向斜南翼的煤系地层被破坏,仅保留北翼,而形成一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形态,构造线方向为北东4070。区内地质构造总的特点为:西南部及东北部构造复杂,主要由倒转褶皱和压性逆冲断层组成;中部构造较简单,沿倾斜形成缓坡状褶皱,变更后矿区范围内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倾向南东的单斜,并伴生一些断层,地层倾角在1030之间。褶皱本区东部9线以东至F6断层之间,地表煤系地层几乎全部倒转向西北倾斜,倾角一般为1030左右。到深部转为正常,倾向南东,倾角一般为3060左右。中部9线至21线,一般为南东倾斜的单斜,倾角平均为25左右,向南到F2及F1断层处可达45以上,总体上沿倾斜方向呈缓波起伏。西部21线至29线,在北部地表呈高角度倒转,向西北倾斜,到深部转为正常,向南倾斜,倾角515,呈缓波状褶曲,到F2断层处,倾角变陡为25。在西南边缘地带(F2断层以南)岩层褶曲甚为明显,这些褶曲规模很小,呈北北东方向展布,长一般为200300m,岩层的褶曲对煤层有一定的影响,造成煤层加厚变薄。断裂本区断层表现形式主要为三种:一为走向压性逆冲断层,规模大,走向一般为北东4070,多为含煤带与煤系地层基底的自然分界线;二为斜切的北北东向平推扭断层,规模较小;三为斜切的北西向平推扭断层,规模不等,斜切断层主要破坏煤系地层、煤层延展的连续性,走向断层往往被斜交平推断层所切。现将主要断层分述如下:F1:位于本区南部,西起23线南端,北东部至黄家村以北与F7断层相交(变更后矿区范围外),区内长度6.5km,呈北东(2050)向展布。断层倾向南东,倾角75左右,为一走向压性逆冲断层,垂直断距大于1000m,该断层位于煤层开采深度以下,对开采影响不大,基本查明。F2:位于1729线,向西埋于第四系之下,走向北东(6070),长约3.7km,为一走向压性逆冲断层常使两侧岩层产状相反,煤系地层重复出现,该断层垂直断距上部大、深部变小,一般为15050m左右。在2527线南侧为井田边界线,25线以东均在-400m以下,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基本查明。F3:位于本区西北部,东起17线,西至29线以西,呈北东(3050)走向,长达4km。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2565。垂直断距大于500m。该断层构成井田北部边界线,对浅部煤层开采有一定影响,且有可能穿水,应予以预防。该断层基本查明。F6:位于0线以东,构成与沈家垄矿区的自然分界线,走向280335,长达1400m,在CK33孔附近,急转为280,至石英纳长岩侵入体中消失,断层面倾向东,倾角6070,属北西向压扭断层,造成两侧不同时代的岩层相衔接,水平断距大于400m。F7:位于本区南部边缘地带,全长50余公里,区内仅4.5km,属区域性最大的走向逆冲断层。垂直断距大于1000m。该断层处于非煤地层中,对煤层无影响。F9:位于0和1线之间,走向由北西西转为北东东,至3线以西300m消失,水平移动距离140余米,垂直断距大于400m。向西对A16煤层有挤压现象。基本查明。F15:位于14线北侧,走向北东,长约220m。断层面倾向北西,水平断距30余米,属北北东向扭断层,在地表造成T3a21和S2砂岩不连续。F16:位于14线北侧,大致与F15平等,水平断距约20m,其他特征同F15。F24:位于57线,走向290,长250余米,断层面倾向北东,倾角60,属北西西向压扭性断层。F26:位于29-2孔西侧,走向近东西,长约300余米,向北没入于第四系,北盘西移,南盘东推,水平断距约30m。F29:位于矿区中部16线和17线之间,走向287330,倾向南西,倾角6080,构成区内东、西井田的分界线,水平断距60余米,垂直落差50余米,西盘下降北移,东盘上升南推。3. 岩浆岩区内岩浆岩种类简单,侵入到煤系地层的仅见二长岩和二长斑岩,北部则见有石英纳长岩侵入双桥山群变质岩系中,呈较大岩基产出。二长岩、石二长斑岩或二长斑岩在区内普遍存在,大致呈岩床沿着各煤层部位或软弱带侵入,侵入的层位绝大部分在石塘坞段上亚段A14煤层以下,其中沿A10A13煤层及A1煤层附近比较普遍,侵入最高层位为熊家岭段上亚段之底部,岩性为灰白、乳白色,具斑晶结构,矿物成份主要有石英、长石及少量黑云母和次生矿物,其中斑晶含量占510%左右,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三基呈微花岗状结构,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该类岩浆岩对煤层影响比较明显,主要是吞蚀、烘烤现象,有的煤层变成天然焦。本区煤的变质程度较高,可能与这类侵入岩有密切的关系。石英纳长石(或石英纳长斑岩)广泛出露于本区北部,侵入双桥山群或震旦系地层中,呈较大的岩基产出,岩性为肉红、黄白色,全晶质或半晶质粒状结构。斑晶以半自形的钠长石更长石为主。石基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矿物成份(%):石英1015%、黑云母23%、钠长石8085%。由于后期的热液作用,岩石中矿物发生不同程度的矽化、绿泥石化、黑云母化等蚀变。花岗岩或花岗斑岩出露于F7断层以南,呈岩脉侵入于双桥山群变质岩系中。岩性为肉红、黄灰色,矿物成份以石、长石、云母为主,局部见有斑状结构。综上所述,变更后矿区范围的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五)煤层及煤质特征1. 含煤性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安源组,含煤地层总厚359.04米,含煤22层,总厚6.65米,含煤系数为1.85%,其中可采煤层七层,平均可采厚度4.20米,可采煤层含煤系数为1.17%。本区可采煤层七层即A14、A15、A16、A17、A19、A20、A21煤层,其中A16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其余均为局部可采煤层。2. 可采煤层本区可采煤层七层,分布在安源组石塘坞段上亚段,现自下而上分述如下:可采煤层特征表A14煤层:位于I10旋回的上部,距A13煤层平均25.58m,含煤面积3.95km2。煤层厚02.18m,平均0.52m,主要赋存于2529线中深部、2023线-250m以上、1721线深部及918线浅部,其余地段多为薄煤层、炭质泥岩或尖灭。煤层含夹矸12层,少数34层,厚0.025.73m,煤层结构为较简单复杂结构。煤层顶板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岩或炭质泥岩,底板主要为泥岩、粉砂岩、炭质泥岩,有时为细砂岩。A15煤层:位于I11旋回上部,距A14煤层平均19.09m,含煤面积4.98km2。煤层厚度04.48m,平均0.57m,主要赋存于1627线、2529线之间,在1113线深部和13线亦有小块分布,其余地段多为薄煤层、炭质泥岩或尖灭。煤层含夹矸12层,少数34层,厚0.025.17m,煤层结构为较简单复杂结构。煤层顶板岩性多为粉砂岩、泥岩或炭质泥岩,底板主要为泥岩、粉砂岩、炭质泥岩,有时为细砂岩。A16煤层:位于I12旋回上部或顶部、S2标志层之下,距A15煤层平均13.72m,含煤面积4.78km2,可采含煤面积3.95km2。煤层厚度03.75m,平均1.19m。全区分布,大部分可采,仅711线深部不可采,个别点尖灭或为炭质泥岩。煤层含夹矸12层,局部34层,厚0.025.95m,煤层结构为较简单复杂结构。煤层顶板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和砂砾岩(S2标志层),底板多为泥岩、粉砂岩、炭质泥岩。A17煤层:位于I13旋回中部、S2标志层之上,距A16煤层平均20.15m,含煤面积4.52km2。煤层厚度02.26m,平均0.41m。赋存于1925线-150m以上、2125线-300m以下、1518线-100m以下、913线-150m以下,其余多为薄煤层、炭质泥岩或尖灭,变化较大,分布不连续。煤层含夹矸01层,少数23层,厚0.083.67m,煤层结构为简单较简单结构。煤层顶底板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岩和炭质泥岩,有时为细、中粒砂岩。A19煤层:位于I14旋回下部,距A17煤层平均18.63m,含煤面积4.52km2。煤层厚度02.47m,平均0.43m。主要赋存于1327线的浅部、1720线中深部、2225线深部和911线中深部,其余多为不可采或炭质泥岩及尖灭。煤层含夹矸02层,厚0.032.89m,煤层结构为较简单复杂结构。煤层顶底板岩性多为粉砂岩、泥岩和炭质泥岩,个别点为细砂岩。A20煤层:位于I14旋回上部或顶部,距A19煤层平均8.48m,含煤面积3.47km2。煤层厚度01.49m(17-1孔),平均0.49m。主要赋存于17线以西、1113线中深部和1317线深部,其余多为薄煤、炭质泥岩或尖灭。煤层含夹矸01层,少数2层,厚0.042.13m,煤层结构为简单较简单结构。煤层顶底板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岩和炭质泥岩,有时顶板为细砂岩。A21煤层:位于I15旋回上部或顶部,距A20煤层平均11.19m,含煤面积3.04km2。煤层厚度02.10m,平均0.59m。主要赋存于1921线-200m标高以上、1011线-50m以上和1721线-150m以下,其余地段多为不可采、炭质泥岩和自然尖灭。煤层含夹矸01层,少数23层,厚0.015.34m,煤层结构为简单较简单结构。煤层顶底板岩性多为粉砂岩、泥岩和炭质泥岩,有时直接为熊岭段底砾岩,底板个别为细、中粒砂岩和菱铁矿层。3. 煤质(1)煤的物理性质区内A14A21煤层原煤为灰黑黑色,小粒状、条带状、磷片状、粉砂状结构。透镜状、似层状、层状、块状构造。暗淡、玻璃、油脂、金属光泽。条痕为棕黑色。以光亮型半光亮型煤为主,次为半暗及暗淡型煤。贝壳状、阶梯状和参差状断口。其中光亮型半亮型煤质轻、性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