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发展史及现状.doc_第1页
XX村发展史及现状.doc_第2页
XX村发展史及现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焦村发展史及现状上焦村座落在武功县长宁镇最西边,北接贞元界,西南边与南仁乡为邻。地势平坦,土地肥厚,引渭二支渠东西横穿而过,水利条件优越,民风纯朴。村民勤耕耐劳,以小手工业发展开始,跨西北数省经商,肩扛担挑,后经祖辈人才辈出至今,呈现出了一个现代化的美好家园。上焦村共有耕地1799亩,人口1584人。由三个自然村(上焦、三家庄、上岗西)组成。上焦村以地理位置属北莽山根焦上二道塬而得名,隶属兴城里治管辖,原称焦村,后区别于上下堡之分,更名为上焦村。建社以后,先后由六个生产社(队)组成上焦村大队。三家庄村故名思意由先前共同居住三姓人而得名,上岗西村是部队扩建军工厂五七0二时由岗子村部分住户迁上入驻村北而取名。如今的上焦要三个自然村,楼房林立,街道硬化,道路笔直宽敞,环境卫生整洁,房舍窗明几净。居民和谐,乡风正气,人杰地灵,人才昌旺,耕教传家,人才辈出。有北大学子应邀赴美,作为学者教授,继续深造。有在省兼职的大学教授,省厅检查官、有某大型企事业集团公司副总裁、某军区空军司令部机要秘书等等。在外学业有成,立身创业的大中专学生不下百人。特别是近年来,村民对下一代更是期望成才,教育理念增强,每年都有大本、大专学生十多名走进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村上的主导产业有棉布棉线贩运和劳务输出两大类。棉布棉线贩运由原来的每家每户集中到大户常年专业经营。劳务输出常年在外务工作数达300多人,收入可观,给全村每年增加收入600万元左右。还有以年轻一代精壮小伙80多人组成的摩的车贩运水果、蔬菜等等,一年四季不间断,形成了新的产业群体。仅这一项产业的收入占到全村年总收入的69.3%。种粮面积1730亩,年产值达260万元。养猪存栏数全年3000头以上,户均810头,年产值30万元。历史上的上焦村人主要靠种田和做手工小生意维持生活。清朝以后,老祖宗一直经营梳头的木梳和蓖子,一边制作一边买卖,由于交通不便,只能用担子挑着卖,后来发展到小手推车,再后来是自行车驮货载人,脚踏西北五省及山西、河南、四川等地。再后来又纺线织布卖布,以至于大量生产织布用的“绳、铮”等,这两种工具都是手工制作。接下来由织布变为贩棉线棉布、床单、毛毯、尼料布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上焦人各职其事,各行各业,全国各地都有。村上有固定资产100万元,学校一所,楼层式教学楼一座,新型合作医疗室一所。农家超市二家。科技培训电教育设备一套。上焦要从建社到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三自村属上焦大队,下设六个生产小队。1984年体制改革后,三村各设村支部和村委会,截止到2002年,三个自然村又合并为一个支部及村委会。上焦村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