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赠诗.ppt_第1页
酬赠诗.ppt_第2页
酬赠诗.ppt_第3页
酬赠诗.ppt_第4页
酬赠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酬赠诗鉴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而在唐代 诗歌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 比如 要感谢一个人 要拒绝一个人 要请求一个人给帮忙 人们往往都愿意拿起笔来 信手写就一首诗 把自己的意思委婉曲折地表露出来 交与对方 而这一类诗歌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首 酬赠诗 比如李白的 赠汪伦 孟浩然的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等等就属此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而一贬再贬 罢官回家时在扬州与白居易等宴饮 白居易在酒席上吟诗一首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 刘禹锡回忆往事 感慨万端 写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谢白居易 诗中 句写诗人的辛酸和内心的愤懑不平 句中前句用典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 后句用典暗示贬谪时间长 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 怅惆之情 句摆脱现实处境 展望未来风光 沉舟 病树 自喻不悲观 句点明酬赠的题意对友人的关怀 与友人共慰 酬者 酬谢之意 与今人靠酒肉交友不同 古人以诗交友 以诗言志 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 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 此谓 酬唱 而有所感受 有所表达 有所思念时 也常常赠诗给亲友 以明其情志 此所谓赠诗 二者并称 酬赠诗 节妇吟 了解作者 张籍 约766 830 字文昌 原籍吴郡 今江苏苏州 生长在和州乌江 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贞元十五年进士 任国子博士 后为水部员外郎 国子司业等 有 张司业集 张籍作品多为古风和乐府 与王建齐名 其诗平易流畅 多有口语入诗 王安石 题张司业诗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节妇吟 张籍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 执戟明光 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 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何不相逢未嫁时 注 良人 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称呼 明光 汉代宫殿名 如日月 我明白你的情意 拟 打算 此诗又名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阅读本诗 说说本诗写了什么事 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 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 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矗立 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 但我已发誓侍奉丈夫 打算同生共死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 遗憾没有在我未嫁之前遇到你 粗读这首诗 你觉得这是什么诗 爱情诗网友读这首诗引起这样的感叹 在对的时间 遇见对的人 是一种幸福 在对的时间 遇见错的人 是一种悲伤 在错的时间 遇见对的人 是一种叹息 在错的时间 遇见错的人 是一种无奈 联系诗名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想想 诗人张籍为什么给司空李师道写这么一首暧昧的诗歌 李师道何许人也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 又自任司空 其势炙手可热 继兄李师古为帅拥有十二州之地 曾与成德王承宗要求朝廷停止讨伐淮西土霸吴元济 被拒 遂遣人烧河阴仓 又遣刺客刺死宰相武元衡 刺伤裴度 淮西平后 惧而表示愿听命朝廷 十三年 请献沂 密 海三州 旋又反悔 起兵反唐 后在诸镇大军围攻下 被所部都知兵马使刘悟所杀 中唐以后 藩镇割据 用各种手段 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 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 韩愈曾作 送董邵南序 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 张籍是韩门大弟子 他主张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藩镇割据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 从写作背景可知这首诗完全是个比喻 张籍已经接受了别人的聘任 而李师道又派人用厚礼来请他去参加幕府 张籍就写了这首诗辞谢他 诗中的 妾 是张籍自喻 君 是指李师道 良人 则是李唐皇帝 请联系背景分析作者写此诗的意图是什么 这首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 塑造了一位顾全名节 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 曲折表达诗人不便明说的婉拒之意 暗示了自己不攀附权贵 反对藩镇割据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志向和节操 主旨 艺术手法 1 比兴手法 2 运用暗示手法 委婉含蓄 这首诗与汉乐府 陌上桑 羽林郎 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较之汉乐府二诗则更为委婉含蓄 酬乐天频梦微之 作者 元稹 779 831 字微之 河南 今河南洛阳 人 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 元15岁以明两经擢第 21岁初仕河中府 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 并结为终生诗友 世称 元白 他主张继承杜甫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有 新题乐府 和 乐府古题 等诗 借以 讽当时之事 以贻后代之人 但讽刺力度远不及白居易诗 有 元氏长庆集 六十卷 背景 此诗作于宪宗元和十年 815 这一年王承宗 李师道等藩镇派人在京城暗杀了主张平藩的宰相武元衡 当时白居易任太子左赞善大夫 他立即上书要求追查凶手和幕后主使 被藩镇势力以 越职言事 之罪名 贬为江州司马 元稹早年触怒权贵贬谪在通州 两人皆失意落魄 元稹得知白居易遭贬后 写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给白居易 元稹得知白居易遭贬后 写了一首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给白居易 表达了作者知道好友被贬后极度震惊和心中的悲凉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白居易收到诗后 满心唏嘘 和了一首诗 梦微之 晨起临风一惆怅 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 昨夜三回梦见君 元稹收到白居易的诗之后 再回了一首 酬乐天频梦微之 酬乐天频梦微之山水万重书断绝 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 唯梦闲人不梦君 山水万重书断绝 念君怜我梦相闻 前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路途遥远 书信不通 同情我梦见我 朋友深情 后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后二句写自己疾病缠身 神情恍惚 虽颇多梦 梦中见到的都是一些不相干的人 想在梦中见到你 却偏偏就没有梦见你 元稹在通州因患严重疟疾 身体状况日下 记忆力也大不如前 而 病 除了身体疾患之外 更有沉重的精神上的苦闷 凄苦无比 我今因病魂颠倒 唯梦闲人不梦君 梦 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 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都写了梦 但写法截然不同 白诗用入梦以抒念旧之情 元诗一反其意 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 白诗用入梦写苦思 是事所常有 写人之常情 元诗用不能入梦写心境 是事所罕有 写人之至情 小结 这首诗通过写不同寻常的梦境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同时写出了自己的凄苦处境 主旨 近试上张籍水部 本诗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抓住关键词分析 停待低声入时 点放 让红烛点燃 通夜不灭 等待天明 拜见公婆 诚恳 征求意见 重视 本诗是一首干谒请托诗 干谒 是唐代举子向有权势或有名望的人投递诗文以求提拔或奖掖的行为 这首诗写得巧妙 绘声绘色 精细逼真 全诗展现了一幅洞房初晓闺意图 令人过目难忘 作者借新婚夫妇的生活 表现了什么 有何深意 比兴寄托手法 三日入厨下 携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课后练习 请分析下手诗中的比兴手法 酬赠诗的特点 定义 交际往来的应酬诗作 酬赠诗是以诗代简 表情达意的诗作 特点 1 含蓄委婉 常用暗示手法 言在此意在彼 2 常用比兴 双关 柳宗元李德裕海畔尖山似剑芒 独上高楼望帝京 秋来处处割愁肠 鸟飞犹是半年程 若为化作身千亿 青山似欲留人住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百匝千遭绕郡城 05湖南卷 登崖州城作 两诗写作之时 作者都是贬谪之身 正值牡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 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从诗中看 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 两诗都着一 望 字 李诗之 望 在首句 实写登楼 引领全篇 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 又蕴含了对 帝京 遥不可及的感伤 柳诗之 望 2 两诗都写到了 山 李诗曰 青山留人 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 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 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 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 柳诗曰 尖山似剑 柳宗元李德裕海畔尖山似剑芒 独上高楼望帝京 秋来处处割愁肠 鸟飞犹是半年程 若为化作身千亿 青山似欲留人住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百匝千遭绕郡城 05湖南卷 两诗都着一 望 字 李诗之 望 在首句 实写登楼 引领全篇 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 又蕴含了对 帝京 遥不可及的感伤 柳诗之 望 写到了 山 李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