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经济学 主编唐任伍 第11章公共选择理论 11 1公共选择理论概述11 2直接民主下的公共选择11 3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学习目标 了解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了解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掌握阿罗不可能定理 投票悖论 单峰偏好 多峰偏好与中位投票人定理理解公共选择过程中各经济主体的目标和行为特征 11 1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11 1 1公共利益与公共选择11 1 2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11 1 3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 11 1 1公共利益与公共选择 与私人产品市场中 个人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讨价还价不同 在公共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 人们追求的是公共利益 但是对于什么是 公共利益 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对公共利益的不同界定 决定了人们会采取不同的公共选择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从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出发 力图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兼容 根据亚当 斯密的 经济人 假定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促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自由主义的公共利益观从根本上解决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 解决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兼容机制问题 11 1 2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 以詹姆斯 麦吉尔 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是本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 这一学派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 通过对 法律 制度 结构 这一社会框架的研究 试图弥补传统西方经济学侧重对个体在经济生活中的供求行为分析的片面性 从而解决政治学与经济学长期隔绝的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中的许多重要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则要比公共选择学派的形成早得多 18世纪80年代 法国的著名数学家博尔达和孔多塞等人就对投票问题产生了兴趣 并开始运用数学方法开始研究投票问题 而维克塞尔1896年的 公平税收新原理 ANewPrincipleofJustTaxation 和林达尔1919年的 公平税收 一个积极的方案 JustTaxation APositiveSolution 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形成打下了理论基础 维克塞尔和林达尔也因此被视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人 但系统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建立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 肯尼思 阿罗1951年的著作 社会选择和个人价值 SocialChoiceandIndividualValues 直接推动了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大批著作和文章则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开始相继涌现 11 1 3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 公共选择的主题是政治科学的主题 即国家理论 投票规则 投票者行为 党派政治学 官方政治等等 这些都是非市场决策问题 但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是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 其方法论是经济学的方法论 如经济学一样 公共选择的基本行为假定是 人是关心个人利益的 是理性的 并且是效用最大化的追逐者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要理解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首先要了解历史上对于最主要的公共部门 政府 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即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原子论 机械论 经济人假定 公共选择理论把 经济人 假设作为最基本的假设贯穿于对政府机制的分析中 11 2直接民主下的公共选择 11 2 1一致同意规则 一致性规则 11 2 2多数同意规则11 2 3投票悖论11 2 4阿罗五原则11 2 5单峰偏好11 2 6中位投票人定理 11 2 1一致同意规则 一致性规则 所谓一致同意规则 unanimityrule 又称为全体一致投票规则 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 只有在所有投票者都同意 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通过的一种表决方式 一致同意规则实际上实行的是一票否决制 只有在一致同意的前提下 集体行动才能进行 一致同意规则具有以下特点 一致同意规则下的选择结果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致投票规则下所有投票人的权利都能平等地得到保障 可以有效地避免 搭便车 行为的发生 交易成本高 一致投票规则可能会导致 一致投票悖论 11 2 2多数同意规则 多数同意规则 majorityvotingrules 规定只要一项方案获得约定多数票的赞同就能通过 而无需获得全体投票人的一致同意 根据约定的多数票不同 又可以将多数同意规则分为简单多数和比例多数 对一项方案而言 简单多数是指赞成该方案的人数超过投票人的半数 而比例多数要求赞成方案的人数比例必须超过一个相当大的比例 根据方案的重要性要求 这个比例可以是2 3 3 4 4 5 5 6 等等 与一致同意规则相比较 多数同意规则具有以下特点 非帕累托改进 多数人专政 导致参与人轻视投票权 交易成本相对较低 出现投票悖论 11 2 3投票悖论 投票悖论 又称为循环的多数 cyclicmajority 在此情况下 多数同意规则无法取得一个稳定的投票结果 假设现在某小区内张三 李四和王五三个参与人就小区内的小学建设方案进行表决 共有三个备选方案 方案A 建设一个普通小学 方案B 建设一个区重点小学 方案C建设一个市重点小学 见表11 1 表11 1投票悖论 方案 在上述情形中 由于三种方案都有胜出的可能 因此不存在一个稳定的投票结果 投票的程序在这里决定了投票的结果 坎普布尔等人运用蒙特卡尔法计算了投票悖论产生的概率 并且指出 投票者数量或选择值增加越多 产生悖论的可能性就越大 投票悖论的大量存在使得多数同意规则下的投票制度并不一定能够从个人偏好中推导出集体偏好 为了解决投票悖论 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投票规则的方案 例如实行排序投票 即所有投票人根据自己对候选方案的偏好顺序对方案进行排序 对排在第一的方案我们给其计1分 对排第二的方案计2分 将所有投票人排序后的方案得分进行加总 总分最低的方案当选 见表11 2 表11 2排序投票不能完全解决投票悖论 方案 11 2 4阿罗五原则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思 阿罗 K Arrow 研究了投票选择问题 并提出了一个理想的投票程序应该满足的五个原则 1个人理性原则 对于任何一组给定的个人偏好来说 阿罗提出投票规则必须产生一个社会秩序 这些社会秩序具有完全性和传递性 2无关方案的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是指方案之间互不干扰 3帕累托准则 帕累托准则是指如果一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认为X只要和Y一样好 即没有什么差别 但哪怕是有一人 如张三 认为X比Y好 则社会必须认为X比Y好 当然 如果一个社会中所有的人都认为X比Y好 则社会也应该认为X比Y好 4非独裁原则 阿罗认为 一个好的投票规则应该保证不存在一个将自身的偏好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的个人 也就是说 任何人都不是其他个人偏好的规定者 5偏好的非限制性原则 非限制性原则是指对一个社会可能存在的所有状态 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选择 任何逻辑上可能的个人偏好都不应当先验地被排除 也不能对个人偏好的选择顺序进行限制 由于没有一项投票规则能够同时满足阿罗五原则 所以阿罗指出 实际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集体选择规则 这就是所谓的阿罗不可能定理 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不断放宽阿罗五原则的条件 来寻找相对较优的选择规则中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邓肯 布莱克单峰偏好定理与安东尼 唐斯的中位投票人定理 11 2 5单峰偏好 所谓单峰偏好 就是指每个投票人的偏好只有一个峰值 投票人在一组按某种标准排列的备选方案中 有一个最为偏好的选择 而从这个方案向任何方面的偏离 投票人的偏好程度或效用都是递减的 而多峰偏好是指人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 如在偏离了最理想的结果后 其偏好程度或效用会出现先降后升 当某人具有两个偏好峰时 我们称其为双峰偏好 例如 在前述投票悖论的投票案例中 我们假设张三代表社区内的穷人 李四代表社区内的中产阶级而王五是社区内的富人代表 他们就社区小学的建设标准进行投票 由于经济状况不同 张三的偏好峰是普通小学方案 随着学校投入的增加 其偏好在递减 而王五的偏好峰是区重点小学方案 随着投入的增加或减少 其偏好在递减 李四的偏好随着学校投入的增加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多峰形状 图11 1单峰偏好和多峰偏好 正是由于多峰偏好的存在 才导致了前述的投票悖论 如果所有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的 那么投票悖论就不会出现 这就是所谓的单峰定理 因此 如果我们限制李四的选择域 例如将李四的偏好改变为最偏好市重点小学 其次是区重点小学 最不偏好普通小学 见表11 5 则李四的偏好变为图11 2所示 图11 2修改后的单峰偏好 表11 5限制选择域之后的偏好选择 方案 11 2 6中位投票人定理 所谓的中间投票者又称为中位投票人 指处在所有投票者最优偏好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 换言之 是有一半的人比他偏好多 一半的人比他偏好少的人 如果所有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的 那么不会出现投票悖论 而一定能产生一个均衡的投票结果 并且这个结果就是中间投票者偏好的结果 通常认为 中位投票人往往为拥有中间收入或财产的居民 也就是中间阶级或者中产阶级 在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为中产阶级的情况下 社会偏好将向中产阶级的意愿靠拢 这将可让多数规则发挥其作用 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一个社会的成员中产阶级居于多数地位 那么整个社会就越是不可能出现极端的选择 中位投票人定理可以用来说明两党制竞争的条件下 为什么两个政党的政策主张总是会趋同 中间投票者定理也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有些公共产品总是存在过度供给的问题 这是因为中位投票人的收入并不总是等于平均收入 11 3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11 3 1个人利益最大化与投票人11 3 2选票极大化与政治家 政党 11 3 3预算最大化 官僚行为目标与特点11 3 4闯进瓷器店里的强盗 特殊利益集团 间接民主常常又被称为代议制民主 间接民主制下公民通过由自己的同意所选举出来的代表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 现在几乎实行民主制的国家都是实施代议制的 间接的民主制 11 3 1个人利益最大化与投票人 投票者是否参加投票 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其参加投票的成本和可能的收益 另一是其投票行为对公共选择的影响大小 美国学者唐斯给出了投票人的投票行为函数模型R BP C DR是投票者行动 B代表投票者行动的潜在收益 P是投票者进行该项行动时这些收益产生的概率 BP就是投票者参与投票的收益期望 C是投票者行动的成本 而D是作为投票者行动补充的私人收益 决定投票人是否参加投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投票人对自己这一票重要性的认识 唐斯模型解释的是投票者是否参加投票或者是否认真的参加投票的问题 而决定投票者对某一个候选方案是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的是该方案给投票者带来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 税收份额 之差 例如就某项公共支出水平进行投票 由于所有的公共支出成本都会以税收的形式由全体投票者承担 所以如果用ti代表第i个投票者所需承担的公共产品成本 税收份额 那么一定有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而某一个投票如果其从公共支出增加中所获得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ti 则其会投赞成票 反之则会投反对票 尽管在就单个的方案进行的投票中 投票人考虑的只是该方案对投票人自身的收益与成本之比 但是有时候尽管某一方案对己不利 但为使有利于自己的其他方案获得通过 投票人可能会和其他投票人合作 互投对方所支持的方案的票 即所谓的互投赞成票 互投赞成票乃是一种投票交易行为 暗中勾结行为 其可使一项本来对多数人不利而得不到半数通过的方案获得通过 而投票人通过对自己有利的方案的收益去补偿不利方案的损失 11 3 2选票极大化与政治家 政党 政治家作为一项职业 是从选民中分化出来的 由选民投票选出的代表 是专门代行全部选民职责的人 而对于那些在一些基本的政治理念上意见一致或相近的人们 就会组成政党 在西方代议制国家 政治家的目的首先是追求最多的选票 政党从事活动是为了使政治支持最大化 这种政治支持最大化具体体现为获得选票最大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执政党在其政策决策中一般采用多数原则 它所追求的只是能给它赢得更多选票而不是失去更多选票的那些政策 11 3 3预算最大化 官僚行为目标与特点 官僚是由政治家聘任来执行和实施决策的人 他们掌握着管理技能与专业知识 并且凭借这些技能和专业知识被雇佣 他们在政府中的任期比政治家要长 大多数人是被终身雇佣 其职业生涯与政治波动无关 只对上级负责 尼斯卡宁研究了官僚利益与预算的关系 指出官僚的利益与预算最大化紧密相连 他得出结论说 官僚们的目标是追求预算的最大化 官僚之所以能成功实现预算最大化 是因为官僚具有以下特点 1官僚是公共政策的垄断供给者 2信息不对称 11 3 4闯进瓷器店里的强盗 特殊利益集团 所谓 特殊利益集团 就是一些有共同政治目的 经济利益 社会背景的团体和个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共同目的 利益而结成同盟 特殊利益集团是公共选择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他们能够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 改变收入再分配的方案 从而增加利益集团自己的收入 最著名的特殊利益集团是美国各式各样的 院外活动活动集团 特殊利益集团通过寻租行为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关键术语 公共选择投票规则经济人直接民主一致性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肾病科中医适宜技术之子午流注篇
- 2025森林资源流转合同样本
- 2025汽车租赁合同标准版范文
- 公司租赁合同范本
- 众筹公司合同范本
- 宾馆日常维护合同范本
- 单位茶叶采购合同范本
- 修水工程合同范本
- 高额房租租赁合同范本
- 工厂安装门窗合同范本
-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技术方案
- (正式版)HGT 20593-2024 钢制化工设备焊接与检验工程技术规范
- GB 1886.174-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
- 网络安全管理规范vfd样本
- 病案讨论(横纹肌溶解)课件
- 华南理工大学入学考试(英语)
-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 关于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讲座
- 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一本通
-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研训讲座-明晰目标要求优化行动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