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教师课堂语言评价标准.doc_第1页
4教师课堂语言评价标准.doc_第2页
4教师课堂语言评价标准.doc_第3页
4教师课堂语言评价标准.doc_第4页
4教师课堂语言评价标准.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课堂语言的评价标准一、 教师课堂语言的规范性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发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晰,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其话语的接受或排斥。粗糙、尖锐或低沉不清的声音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情绪。可直接导致教学的失败。适宜的声音应是音质清晰、音量适度、语调适宜的。那种压低嗓门、拉长腔调、权威型的声调会让学生感到压抑和烦躁。但过于夸张的语调也会分散学生对语言内容的注意与理解,降低理性思考的力度。最高境界的声音应是凭借语者自身的风格传达一种怡人的气质,渲染引人人胜的氛围,提升内容的格调和听者的兴趣。教师的语言应讲究节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绪状态调节轻重缓急,时如狂风骤雨电闪雷鸣,时如山间小鸟啁啾细水潺流。讲到活泼愉快的地方,节奏轻快、跳跃;讲到哀怜悲伤的地方,节奏沉重、凝缓;讲到热情豪迈的地方,节奏高昂、奔放;讲到压抑愤懑的地方,节奏起伏、急促;讲到教学重难点时,节奏渐缓、加重语气,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提示思考;讲到有待解决的问题时。适时停顿。以示学生思考。语言的规范性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语音、语调、语法上,还体现在语言的科学性、有效性上。要求教师对各种现象的描述。对概念、原理、规律的表达,都应准确无误。不使人产生疑问和误解。所做的论证、援引事例都要严谨、确凿。再者,有效传递言语信息还取决于信息的传递是否简练、明确、有序。要求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设计说话的程序,环环相扣、条理清楚。使学生沿着教师的语言开拓思路。二、教师课堂语言的教育性教师是学生的精神领袖。诚如赫尔巴特最早提出的“教学的教育性”,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同样具有教育性,它不仅仅只传递着知识而且传递着文化,还传递着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传递着习惯,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在学生的成长中产生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展示着对生活、人生的积极态度,鼓舞着学生对不怕困难、乐观向上、迎头奋进、做自己生活的主人的精神追求。从而教师要做到像语言大师普希金曾说过的那样:“用语言去把人们的心灵点亮!”用语言去启动学生求知的心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例如,一位教师寓教于诗益志益德,勉力学生刻苦学习、坚持不懈。他引用清代大学问家王国维的首词激励学生:“古今成大事业者,必要经过三种境界:昨夜秋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梦里寻她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界。”如此古为今用,披文入理,乐于接受,甚至若干年后学生们仍记忆犹新,倍感深刻。经济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存在的负面影响给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已不仅仅是通过品德课来实现,它需要渗透到不同的课程和课堂中去。“春种千粒粟,秋收万颗籽。”教师语言体现的高尚人格与修养会给学生的心灵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让他们终身受益。三、教师课堂语言的技巧性(一)表扬表扬应真诚、具体。耳熟能详的“很好”、“很棒”、“真不错”是老师们惯例使用的表扬语言,且不说它的屡次重复,就看它的抽象性就让学生们受益有限。因为,学生们往往沉浸于表扬后的心情愉悦与满足,却不清楚究竟哪一方面是老师所倍加推崇与赞赏的,其他的学生也没有从老师的这句表扬中得到进一步的启发。所以教师的表达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指出学生的表现好在什么地方,让表扬具体化、细节化。同时,还要让表扬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习小学四年级下册七单元全神贯注一课老师问:“你们知道罗丹是谁吗?”一学生答对了,老师表扬他“回答正确”之后马上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我预习的时候查了资料的。”教师继续评价:“罗丹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但他具体的情况也许大家还不太了解,这位同学能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这种探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细致具体的表扬效果就非常好,让全体学生都受到了启发。表扬的频率应少而精。通常学生是喜欢表扬的,但是在许多时候教师的表扬并未起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这是什么原因呢?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海姆G吉诺特博士说:“要使你的表扬有建设性,那就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们的感觉,千万不要评价判断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有益表扬的基本原则在于描述而不评价,叙述而不作判断。”尤其是那些判断性的表扬、评价性的表扬和结论性的表扬常会令学生感到焦虑、恐惧和不安。表扬的措辞应有变化。根据不同的教育问题、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情境应有不同的表扬措辞。这样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个性,可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老师对他不是敷衍塞责而是在倾心关注,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例如,同样是朗读,有的学生是读音准确,有的是音质优美,有的则是感情充沛,老师应根据不同的个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表扬。(二)批评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修正。学生的言行出现偏差,教师应敏锐地寻究源,帮助学生分析,而不是粗暴、简单地批评、指责。粗暴、武断的语言只会约束学生纯真、富于创造的心灵。如,一课堂上谈论“母亲节”的主题,老师问:“如果今天和妈妈一起吃饭,你们会怎么做?”有的学生说夹菜给妈妈,有个孩子却说,“不,我要先吃!”老师想都没想就立即训斥否定他的想法,他好一会委屈地哭着说,“妈妈生病了,医生不让她吃太咸的菜,我是想帮她尝”试想教师在批评前如多给学生充分申辩的机会,多追问一个为什么,多为孩子的自尊心着想,就不会出现那样不愉快的一幕。批评要委婉,但不虚假。委婉要求教师注意说话的技巧、用建议的语气,力图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委婉却不等同于说假话、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而是把真实的评价用一种保护学生心理的方式表达出来。有的老师在批评时也用赞扬,但在赞扬之后来个大转折“但是”,有的学生一听“但是”就烦,知道后面才是重点,觉得老师的表扬言不由衷。如果说成:“你上课很爱动脑筋,叉积极发言,总能获得掌声,如果你能帮助其他同学一起进步,课问注意安全,同学们一定会更加喜欢你了。”“你是个聪明的学生,每次考试都能拿高分,如果你能在课堂上更多地大胆地说说你对问题的想法与建议,相信你能胜任学习委员的职务。”这样的句子学生就能感受到老师是在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希望与要求,能给孩子成就感和争取进步的动力。四、教师课堂语言的灵活性世界是鲜活的,学生是鲜活的,课堂是鲜活的,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应是鲜活的。“活”的语言是引发学生兴趣的钥匙,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感知敏锐、想像活跃。它以幽默、故事、寓言、笑话、歇后语等各种形式出现,活跃着课堂,启迪着心智。下面仅以幽默为例,谈谈课堂语言的灵活性给教学带来的闪光点。例如,钱梦龙先生上故乡一课时,学生为灰堆里的碗碟究竟是谁埋的发生了争论,钱先生说:“这个问题,是历史的悬案!”一句风趣的话,虽没有直接表明教师的看法,但在幽默中转移了无意义的争论,既未挫伤学生的探究热情又保证了教学的重点。赞可夫说:“如果班级里能够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