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行性感冒病毒P 167 生物学性状1 球形 有时刚从病人标本中分离到的呈丝状 2 结构 核心 单股负链RNA 7 8段 核蛋白 螺旋对称M蛋白 基质蛋白包膜刺突 血凝素 HA 神经氨酸酶 NA HA 使人与动物的红细胞凝集 有免疫原性 其抗体可中和病毒 NA 水解宿主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末端N 乙酰神经氨酸 使病毒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分型与变异 型 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不同 流感病毒分A 甲 B 乙 C 丙 三型 亚型 按H和N的不同 分若干亚型 H1 13 N1 9 命名方法 HnNn 变异 量变 质变 新型别发生大流行 免疫 型别 变异 流行之间的关系 抗原漂移 抗原转变 病毒适应环境 感染后的人群出现此型别的抗体 基本概念 抗原漂移 病毒发生了抗原结构上的小变异 HA和NA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点突变 变异率小于1 量变 小流行 抗原转变 病毒每隔十几年发生一次抗原性大变异 HA和NA的氨基酸序列变异率大于25 出现了新亚型 质变 大流行 培养特性 鸡胚培养 致病性和免疫性1 传染源与传播途经2 特点 流感是高发病率 低死亡率 急性传染病 继发性细菌感染是主要死因 3 免疫性 病后仅有对同型别病毒的短暂免疫力1 2年 流感病毒 致病过程 诊断方法 1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鼻咽拭子2 血清学诊断 检测流感抗原抗体效价防治原则1 乳酸熏蒸2 疫苗接种3 首选药物 金刚烷胺 麻疹病毒P 168 1 球形 单股负链RNA 2 包膜 2种刺突 血凝素 HA F蛋白3 全世界的麻疹病毒一个血清型 F蛋白 细胞融合 多核巨细胞 致病性和免疫性1 传染源2 传播途经3 特点 发热 柯氏斑 koplik sspot 出疹顺序 耳后 颈部发际 面部 躯干 上肢 下肢 足部 3日出齐 患者大多数为自然康复 极少数可发展委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SSPE 4 免疫性 病后获得终生免疫 口诀 烧三天 出三天 退三天 防治原则人工主动免疫 减毒活疫苗人工被动免疫 胎盘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 诊断 一般无需实验室检查 疑难病例可取血液及鼻咽分泌物进行原代肾细胞培养 观察多核巨细胞和嗜酸性包涵体 也可以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分泌物中麻疹病毒的抗原 肝炎病毒 HepatitisVirusP 170 HepatitisAvirus HAV 1 直径27nm 球形 无包膜 2 归属小RNA病毒科 比一般病毒耐热 60 1h不被灭活 对酸 pH3 有抵抗力 3 抗原结构 HAV只有1个抗原抗体系统 1个血清型 4 培养 黑猩猩和狨猴对HAV易感 经口或静脉注射可使动物发生肝炎 并能在肝细胞中检出HAV 也可用细胞培养 但增殖非常缓慢 培养时间长 电镜下可见空心和实心两种颗粒存在 实心颗粒 成熟 完整的病毒颗粒空心颗粒 不完整的病毒颗粒 仅含衣壳蛋白 无核酸 无传染性 病毒在人体的移行过程 HAV入侵 口咽部或唾液腺 增殖 肠淋巴组织 增殖 病毒血症 肝脏 致病机理 1 病毒的直接作用 不明显2 病毒的间接作用 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在引起肝损害中起一定作用 上海甲肝大流行 海产品 毛蚶等 粪口传播 诊断 抗体检测 血液标本 抗 HAVIgM 早期诊断抗 HAVIgG 回顾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抗原检测 粪便标本 检测HAV的核酸序列 防治 一般预防主动免疫减毒活疫苗 H2株 灭活疫苗 已研制成功 被动免疫胎盘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 病例 病人近10天来有畏寒 发热 腹泻 腹痛 咽痛 关节痛等症状 接着出现厌食 特别是厌油腻 全身无力 恶心 呕吐 右上腹部的肝区 感到疼痛 眼睛和皮肤发黄 尿为浓茶色 大便颜色变浅 皮肤瘙痒 体检发现 巩膜和皮肤发黄 心肺无异常 腹软 肝肿大 实验室检查 血清ALT升高 问题 如何确诊 可以进行哪些实验室检验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BVirus 脂质双层上镶嵌蛋白质 HBsAg PreSAg 内衣壳 HBcAg HBeAg 核心 双股环形DNA 外衣壳 Dane颗粒大球形颗粒 乙肝病毒的三大抗原抗体系统 1 HBsAg 表面抗原 HBV现症感染的标志 2 抗 HBs 表面抗体 患者已经产生了保护性抗体 3 HBeAg E抗原 HBV在肝C内高度复制的标志 4 抗 HBe E抗体 HBV复制开始减慢的标志 5 HBcAg 核心抗原 一般在血标本中检测不到 6 抗 HBc 核心抗体 HBV既往感染 IgG 或现症感染 IgM HBV的三大抗原抗体系统各是什么 为什么临床上关于乙肝的免疫学检测是五项 而不是六项 三对 传染源 患者和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0 00004ml含病毒的血液足以使人感染 传播途径 1 血液 血制品传播2 母婴传播3 性接触传播4 其它方式如口腔粘膜或牙龈破损时 可能经口感染 其致病机理如何 最新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肝细胞 1 被HBV感染的肝细胞膜上表达出新抗原 引起免疫系统的攻击 自身免疫性肝细胞损伤 LSP 2 血液中出现大量免疫复合物 型超敏反应肝外沉积 肾小球肾炎 关节炎肝内沉积 大量肝细胞坏死 暴发型肝炎 3 肝癌 HBV基因组与肝细胞染色体DNA整合后 形成一段X基因 其产物X蛋白 HBxAg 可激活细胞内的原癌基因 引起肝细胞转化 乙肝的临床实验室检测 见教材172页 1 写出乙肝五项的名称2 说出主要用途与意义 172 3 何谓大三阳 小三阳 说明什么 表面抗原 HBsAg 表示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 HBs 说明体内是否产生抗体 抗原 HBeAg 说明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 抗体 抗 HBe 说明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核心抗体 抗 HBc 说明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现症或既往 乙肝五项检查怎么看 一般认为 大三阳 传染性相对较强 演变成慢性肝炎的可能性比较大 小三阳 传染性较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HIV 球形 包膜 gp120 gp41 衣壳 p24 p14 核心 2条单股正链RNA 逆转录酶 两个亚型 HIV 1全球HIV 2西非 教材175页 两个特点 CD4 高度变异性 内衣壳 外衣壳 17 介导穿入 HIV的致病机理 T4细胞 吸附 侵入 逆转录 基因组整合与表达 复制 装配 释放 三个特性和三种传播途径1 获得性 艾滋病并非先天具有 而是后天获得 2 免疫缺陷 AIDS的发病机理在于 HIV通过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 进而导致免疫系统防护功能的减低甚至丧失 对感染的易感性明显增加 易发生恶性肿瘤 3 综合征 临床症状方面 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 肿瘤而出现复杂的伴随症状群 视网膜弓形虫感染 卡波济氏肉瘤 皮肤 卡氏肺孢菌性肺炎 1 娱乐场所接受有偿性服务 2 经常更换性伴侣 3 一方患有性病时发生性行为 4 男男同性性行为 5 与注射吸毒者发生性行为 6 共用注射器吸毒 7 到非法采血 浆点 卖血 8 受感染的妇女怀孕 分娩和喂母乳 针对各种病毒蛋白的特异抗体 区分真阳性与假阳性和检测亚型 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 认真填写各类表格 最好能打印 及时上报 各筛查实验室每月10日前上报上月检测数据 狂犬病病毒P 177 1 形态和结构弹状病毒科 子弹状 ssRNA病毒2 培养特性内基氏小体 negribody 3 毒力变异野毒株 街毒株 固定毒株 疫苗制备 街毒株 从人和自然感染的动物中分离 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野毒株 固定毒株 将野毒株接种兔脑内 连续传50代以上 可获得对人和犬脑外接种不致病的毒株为固定毒株 致病性1 传染源 野生动物 家畜 狗2 传播途经动物咬伤 抓伤 舔伤等3 临床特点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阳市学法用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防钓鱼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行业管理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考试资讯与动态更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复习要点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高频考点试题及答案
- 不同类型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师考试内容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证之基金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业务规范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
- 2025年施工员之土建施工基础知识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 VDA6.3-2023版培训教材课件
- 形势与政策补考2-国开(XJ)-参考资料
- 偏心块振动式土壤夯实机的结构设计说明
-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报告(二)
- 苏州市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解释
- 主题班会《坚定信念--放飞理想》
- 煤矿机电设备春季预防性检修计划
- 2017年山东、临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 S771(一) 水力循环澄清池
- 高密度电法探测及数据处理解释--答辩
-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五章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