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合集】.doc_第1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合集】.doc_第2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合集】.doc_第3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合集】.doc_第4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合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1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理解练习7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0苏教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班级: 姓名: 得分: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10分)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p b),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ln nn)。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sh s)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tng tn)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1. 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2分)2.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个 句,分别把 和 比作 和。(5分)3. 人们为什么称那些湖泊为“五花海”“五彩池”呢?(3分)_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1分)1.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医疗队经过冀中的杨家庄,白求恩看见有个孩子的下颏上,长个大瘤子,他走过去摸摸按按,然后抱起孩子向村里走去。这个孩子是贫农张大嫂5岁的儿子,叫猛子。张大嫂听说白求恩要给猛子割瘤子,心想:“俺就这么一个孩子,万一有个一差二错,可怎么办呢?”白求恩耐心地向猛子妈解释:“这瘤子不割掉是很危险的。”猛子妈这才放心了。白求恩顺利地给猛子做完了手术,抱着猛子亲了又亲,又把猛子送回了家。以后每隔两天,他就给猛子换一次药。医疗队转移时,白求恩又特意到猛子家,教猛子妈消毒和换药的方法,还留下一些药品。 后来,白求恩经过杨家庄时,又去看望猛子。猛子已经完全好了。猛子妈感动得热泪盈眶,不住嘴地说:“谢谢您!谢谢您!”白求恩却说:“不要感谢我,我是八路军的医生。你应该感谢八路军才对!”(1)给短文分段,在段首画,写出段意。(3+6分)(2)白求恩为什么给孩子割掉瘤子?(2分)(3)为短文加上题目 (2分)(4)续写:猛子妈在听了白求恩的话之后会说些什么?(3分) 2. _鲜花朵朵,争妍斗艳,芬芳喜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各种花儿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并不相同。凌晨三点钟左右,蛇床花开放了;接着,在4点钟,牵牛花开始吹起了浅紫色的小喇叭。这是各种花儿的祖先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生存繁殖逐步形成的结果。植物在什么时候开花,往往与外界的温度、湿度、光照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珍贵的昙花,它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太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这时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在深夜,往往气温过低,对它的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钟的气温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欣欣然徐徐张开了浅雅的苞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另外,开花的时间与花的传粉方式有关。例如牵牛花是虫媒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正好清晨三、四点钟是蜜蜂采蜜的时候,那时温度、湿度也适宜,它开花了。要是你把各种不同时间开放花朵的花儿排列在一起,只消看一看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是几点钟,那才有趣哩! (1)解释(4分) 争妍斗艳 欣欣然(2)按先找出重点段,再分段的方法,给短文分段,在段首画,并写出段意。(3+6分)(3)给短文加上题目。(2分)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59分)“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在意大利(休养 休息)时,他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盼望 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裁 载 栽)了好些花籽,不久,就回国去了。 后来,鲜花盛开了。高尔基看着(zho zhu zhe)窗前怒(l n)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 什么时候 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像鲜花啦 好的思想啦 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 那么 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那时侯,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 须)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是啊,“给”永远比“拿”愉快! 1.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音、字、词。 (6分)2.短文中“怒放”这个词的近义词是 。 (2分)3.在第3节的空处里加上标点符号。 (4分)4.“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给”的意思是 ; “拿”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5分)美丽的晚霞1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辉 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技艺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2 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3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 串),吞云吐雾,喷吐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4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叱闹海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叱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5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6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1为短文中两处词语选择正确的字,打上。(2分)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朦胧 梦幻3用“”划出表示时间的变化的句子后给短文分段,并写出段意。(3+6分)_4“我”在梦幻里看到了哪些东西?(3分)_5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3分)(1)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傻了的意思。( )(2)“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 )(3)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 )三个和尚“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得很广很广。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个够,还往菩萨手中的瓶里灌水,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两人为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了底,菩萨手中瓶里的水也没有了,柳枝又枯萎了。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一只老鼠几口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齐争先恐后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被熏出了眼泪,瘦和尚的手被火烧伤了,胖和尚的衣服烧成了几条片片。可是谁也不吭一声。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圣水解渴,菩萨手中瓶里的柳枝也发芽了。1起初,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当时 _(2分)2大火中,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当时_(2分)3大火后,三个和尚明白了_(2分)4用“”给短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3+6分)5用横线划出三个和尚奋力救火的句子。(2分)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1)争先恐后(2)争执参考答案课内阅读,完成练习。划去b,nn,sh,tn比喻;湖泊,沟谷;宝石,彩带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短文分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抗日时期,医疗队经过杨家庄。白求恩看见有个孩子下颏上长个大瘤子,抱起孩子走进村。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白求恩说服孩子的妈妈,给孩子做了手术,在医疗队转移时还留下一些药品。第三段:第四自然段。后来白求恩又去看望孩子,孩子好了,孩子的妈妈感谢白求恩。白求恩说不要谢我,应感谢八路军。(2)因为这瘤子不割掉是危险的,所以白求恩要给孩子割掉瘤子。(3)发散题。符合短文内容即可。(4)发散题,可以写猛子妈感谢党和八路军,鼓励孩子长大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等。2(1)形容花儿盛开,竞相斗美。 欢欢喜喜的样子.,形容心情好(2)第23自然段是重点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花时间并不相同。第二段:第23自然段,这是花的祖先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也与花的传粉方式有关。第三段:第4自然段,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朵排列在一起,花开了,就知道是几点钟。(3)有趣的“花钟”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给”永远比“拿”愉快1.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音、字、词。 (保留:休养、看望、栽、zhe、n、需) 2.短文中“怒放”这个词的近义词是 绽放 。 3.在第3节的 里加上标点符号。(“,!”) 4.“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给”的意思是 给予、奉献 ;“拿”的意思是 索求 。这句话的意思是: 要以奉献为乐,不要只想着自己的个人利益;要为大众谋幸福,为社会作贡献。美丽的晚霞1(1)清楚。(2)现实。2“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了余晖。”“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晚霞已经消失了。”第一段:第一节,第二段:第二节到第五节,第三段:第六节;段意:(1)太阳落山后,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2)太阳的身影消失后,“我”望着云彩,产生了幻觉。(3)当“我”回到了现实时,晚霞也已消失。3“我”在梦幻中看到了:吞云吐雾的龙;森林中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哪吒的师傅;系着红兜兜的哪吒。4(1)。(2)。(3)。三个和尚1不团结,不愿意为别人付出劳动,怕吃亏。2一心想扑灭大火,没有想到自己的得失。3只有团结友爱,多为别人着想,才能把事情做好。4第一段:第1节,流传“三个和尚”的故事。 第二段:第24节,争执的起因和转变。 第三段:第5节,三个和尚的醒悟。5第4节:第3、4句6(1)抢在前面,生怕落后 (2)争论中各持已见,不肯相让。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理解练习(一)我家楼下金大娘的院子里种了一片牵牛花( )牵牛花有紫色的花瓣( )白色的花心 开在绿色的枝蔓上( )十分美丽( )每天早晨( )太阳刚刚露头( )太久迎着太阳开放( )就像一个个小喇叭( )在向人们吹着快乐的生活晨曲/我们全家人都喜欢牵牛花。我拿了几根绳子,一头拴在牵牛花的架子上,另一头拴在我家窗前的晾衣绳上,想把牵牛花一到我们楼上来。拉上绳子的第二天,牵牛花就顺着绳子爬了上来。它一天比一天爬得快,没过几天就爬到绳中间了。它不断地向上攀登,不论刮风下雨,它全无惧色,生命力真强啊!在它爬过的地方,出现了一根绿色的带子,中间开放着一朵又一朵的牵牛花。每当我学习累了,来到平台上,看到那些可爱的牵牛花,心里舒畅极了。/我爱牵牛花那美丽的花朵,他给我们生活带来了美丽和乐趣。我更爱牵牛花那永远向上攀登的精神。它时时激励着我想着科学的高峰攀登,再攀登。1、在()里加标点符号2、文中“全无惧色”的意思是哪一种解释。(1、形容一点也不害怕;2、形容很害怕的样子;3、形容没有一点颜色。)3、文中已用符号“/”将它分为三层,请写出第二层的层意4、读了第二段话后,想一想,你能把“牵牛花”名字的由来写下来吗?(二)一天下午( )我们和甲班比赛足球( )踢得可紧张啦( )比赛后( )我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 )就脱光了上衣( )站在操场旁边乘凉( )秋风阵阵吹来( )好凉快( )正吹得舒服的时候( )有人拍了我一下( )回头一看( )原来是杨老师( )“赶快把衣服穿上!”他一边命令一边帮我把衣服披在身上。“这怎么行呢!受了凉是要生病的。”我有点别扭的穿上衣服,心想:“又是怎么行呢!会生什么病?”上晚自习时,我感到浑身沉重。头疼发烧,一点也打不起精神。我坚持着,没告诉别人。这时,杨老师发觉我有点异常,走到我身边,摸了摸我的额头,说:“好热!”不容分说,救护我到医务室去了。看完病,我头昏得支持不住了。只迷迷糊糊的知道杨老师把我背回宿舍,为我吃了药,扶我躺在床上,盖好被子以后,我就什么也不清楚了。1、在括号里加标点符号2、写出下面同义词或反义词同义词:发觉( ) 支持( )反义词:沉重( ) 清楚( )3、归纳段意第一段: 第二段: 4、读了这两段话的感受:(三)在百花中,我最爱三角梅。三角梅有紫色的、洁白的、金黄的。尤其是校园门口那一株,它爬上墙头,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在春风中欢笑着,十分惹人喜爱。气候转暖以后,三角梅的枝条上便开满了花。三角梅的花很小,苞片呈叶状,三枚苞片就像三个卫兵守护着小花。小花()不起眼,()常常引来蜜(蜂峰)和蝴(碟蝶)围着(采彩)花粉。三角梅的叶子是绿色的,有点像桃子形。当缺水时,叶子就把水让给它们,尽管自己因缺水低垂着,却让花儿依旧争相开放,多么可贵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啊!三角梅粗壮的茎是(棕综)色的。茎上、枝条上长有小刺。()谁敢欺负它,它()会毫不客气地扎你。三角梅有很强的适应性。()在苗圃、墙角或石缝中,它()能顽强地生长。在花盆里,它还可以塑造成绮丽多姿的盆景。三角梅是在40年代从南美洲的巴西引进厦门的。厦门的自然条件似乎适宜它生长。现在三角梅已(遍篇)布在世界各地,但据说很少见像我们厦门这里长得这么好的。厦门人民十分喜欢它,它(象像)征着团结和友谊。我爱我们厦门市的市花三角梅。 1. 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 在“()”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特别()伸展()仍然()代表()多姿多彩()4用“”划出一个比喻句。用“”划出一个拟人句。5短文先介绍三角梅的( ) ,再介绍三角梅( ),最后介绍三角梅( ) 。(四)有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了,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说:“我是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都是污泥。看到同伴们诧异的目光,它解释到:“身上的跳蚤太多了,用这种方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会遇到危险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吹捧()惊异()掩盖 ( ) 可能()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3请给短文加个题目: 4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语文阅读理解练习一、青铜镜最早的镜子是水面,后来人们发明了青铜镜。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著名的。估计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而且还销往日本、朝鲜等。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矣。”这里的“以铜为镜”指的便是青铜镜。在埃及,也很早就有青铜镜了。此外,欧洲人曾造过银镜,俄国人制造过钢镜。然而青铜镜毕竟太过晦暗,银镜太贵,钢镜又太容易生锈。现在人们使用的这镜子,都是又亮、又大的玻璃镜。1、上文说明的中心是。A、青铜镜B、各种镜子C、镜子的历史2、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下面镜子的特点。青铜镜银镜钢镜玻璃镜3、上文是按的顺序介绍这几种镜子,详细说明的是。二、猫猫有一对明亮的眼睛,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看清东西,再狡猾的老鼠也逃不过猫的眼睛。它的耳朵很灵活,能随意转向声音的来处。只要有声音,哪怕是极小的声响,它也能及时辨出。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这就是猫能在平地疾走如飞,还能沿壁上房、爬树跳墙、追捕老鼠的重要原因。猫的脚上还有一块软而厚的肉垫儿,因而走路时没有声音,可以悄悄地、出其不意地逮住老鼠。猫的胡须很粗,感觉灵敏,能测出各种洞口的大小。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1)疾走如飞疾:病狠快,迅速疼痛(2)出其不意其:他的,他们的那,那个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明亮狡猾灵活粗厚黑3、这篇文章是从、等方面介绍猫的。猫的这些特点有利于什么?三、追赶风筝的孩子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见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捉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1、填空。(1)“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2)“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2、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俩的科学幻想是3、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4、在科学幻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努力的?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呢?四、高明的琴师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1、在第1自然段中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给下列词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明白” 明亮 清楚 公开“苦学” 痛苦 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 有耐心地;尽力地3、将词与合适的解释用线连起来。一望无际使人害怕的大风浪扣人心弦使人心情十分激动惊涛骇浪一眼望不到边4、阅读第1自然段,然后填空。俞伯牙是时代的琴师。他曾拜为师,苦学三年,创作了一部名叫的乐曲。5、仔细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再填空。(2分)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 ),身后是( ),“高明的琴师”主要指点的两种声音是五、_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咱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给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天过去了,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石块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光呢!” 大浪一听,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也不动。(1)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短文上面的横线上)。(2)“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这是( )句,这样表达是为了 (3)这篇短文的写作顺序是_(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A辛勤( )B高兴( )C容易( )(5)用“”把短文分成二段。(6)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_(7)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你还学过哪些这样的故事,试写出两个:_ _六、 WTO的规则 上课时教授讲“WTO的规则”,大家都昏昏欲睡,教授使出看(kn k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