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都被你吓死了.doc_第1页
蚂蟥都被你吓死了.doc_第2页
蚂蟥都被你吓死了.doc_第3页
蚂蟥都被你吓死了.doc_第4页
蚂蟥都被你吓死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从来也没想过妈妈也会老,可在不经意间,她还是老了。虽然已成家,可在潜意识里,农村那简陋的房子,才是我真正的家。对我来说,妈妈永远都是一个温暖的家的代名词。身心疲惫之时,那儿是我歇息的地方。回家叫一声“妈妈”,好像自己年青了许多,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虽然妈妈已经成功地升级成老妈版。有时候意识到这点,非常让我感到恐惧,原来一直为我遮风僻雨的依靠也会不知不觉的虚弱下来。从我记事的印象里,妈妈就非常年青、勤劳、聪明。每天忙里忙外,在庄稼地里她的活计甚至比爸爸的还要好。她挥汗如雨地收割稻谷,干净利索的插秧,轻快地锄草、收摘棉花。而我这时要么在她旁边追赶蝴蝶,要么提个小篮割着猪草。记得大概十岁时的一天,她带我去秧田里拔草。还未下田,我已经深深地被水里翩翩起舞的蚂蟥所吸引。红的、黄的、青的、灰的、黑的,还有那被妈妈戏称作西瓜皮的花的,每一个都仪态万千,舞的美轮美奂,即使天下再婀娜的美女腰肢也抵不过它们十分之一的柔软。可这些噬血的软体家伙,活埋不成,把它们砍成几段就能长成几个,甚至喂了鸡,在鸡肚里也能繁衍生息。看着它们,能引起灵魂深处的颤抖,那时每一条蚂蟥对我来说都是一种灾难,不敢想象它们蠕动着贴在我腿上大快朵颐的恐怖场面。我甚至还发现水田里有一种鸡蛋大的蚂蟥,幸好妈妈说那是牛蚂蟥,不叮人,专门只叮在下水洗澡的牛儿肛门处,能把牛的腿肚子抽得直哆嗦,而这更加剧了我对蚂蟥的恐惧。我哆哆嗦嗦地下了田,秧草未拔几根,却时不时地关注自己的双腿。也不过过了几分钟,不幸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有一只蚂蟥偷偷地爬上了我“白嫩”的脚腕,当时我发出了一声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喊叫,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跌跌撞撞地冲上了田埂。再看脚上,蚂蟥早已被踢得不知去向,妈妈则完全被我惊呆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后妈妈便常常取笑我:你没有被蚂蟥吓着,那只蚂蟥倒是一定被你吓死了。后来妈妈鼓励我,其实这些家伙都是看着渗人,真正叮着了也喝不了多少血。她告诉我对付它们一定要有方法。以前农田里从来不撒碳铵(化肥的一种,有浓烈的气味),蚂蟥那才叫扎了堆,下田前必须先在附近放块猪血把它们招去。如果叮着了,也千万不能生拉硬拽,不然拉断了,它还是会拱进你的肉里,那可真叫麻烦了。你把它们噼哩叭啦一顿打,它们吃痛,自然就会蜷缩掉下来。其实你只要克服恐惧,它们还是很好玩的呢,在它们身上放几个粗盐粒,它们就会大口大口地狂吐鲜血而死。把它们放在太阳下暴晒,晒成蛭干还是一味活血化淤治疗癌症的中药。那时候的妈妈还用一种好像很神往的样子告诉我,她十几岁时最喜欢这么整盅蚂蟥,用一根细铁丝,从蚂蟥口捅起,一直把它们捅个里外颠倒,然后幸灾乐祸地看它奄奄一息。在妈妈的鼓励下,后来我终于又敢下田了,只是内心仍然克服不了对蚂蟥的恐惧。妈妈又说,蚂蟥是叮不着干活快的人的,这话到现在我都不知是真是假,但因为这个,我在水田里的活计从来都不慢,尤其是插秧,虽然插得乱七八糟,但速度如飞。和妈妈在一起干活的情景太多了,有时候偷个懒或抱怨几句,没听到她训斥我什么,倒常听她说:“哪碗粥都烫人”这些话,但是农活之苦、累、脏倒是给我留下了终生不灭的印像。现在想想,怎么没听见妈妈对这些的一丝抱怨?她不但下地干农活,回家还得照顾三个孩子,烧饭、洗衣、打扫卫生,哪有一刻停了。当然,妈妈有其他抱怨,小时候能听到她责怪爸爸不懂体贴人,生病了也让她干活,为人老实木讷,脾气来了却又巨倔。更可气的是生下我才个把月就让她下田干活,为这事到现在妈妈都耿耿于怀。每个家庭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何况爸爸又是一个憨厚老实最普通不过的农民,那时的家境自然非常贫穷。没人在意贫穷,除了爸爸。在我六、七岁的一个深夜,令我一辈子产生阴影的事发生了。我在睡梦中被父母的激烈争吵所惊醒,他俩甚至还有肢体上的冲突。妈妈一个劲地抗议爸爸竟然真的推她,是不是想把她摔死。现在想来,那只是和风细雨式的小矛盾,相对于过去农村那种丈夫把妻子打得满村哭跑,这倒像是另一种打情骂俏,即使相对于现在家庭冲突这也不算严重。但那时的我却恐惧到极点,一个劲地反省自己白天是不是犯了大错,以致于父母如此大动干戈,觉得自己就是多余的,吓得躲在被窝里连哭都不敢,只睁了一双恐惧的眼睛无助地望着他们。幸好这样的事只发生过一次,当然仅此一次已足够我铭记终生并引以为戒。在当时别人看来,这个家庭是村里数得着的贫困户,上有老(六十多岁的奶奶),下有小,每天忙忙碌碌,以我为首的三个小孩还常闹得鸡飞狗跳。顶梁柱爸爸老实得还常受人欺负,怎么就还能和和睦睦,甚至比别人家更显幸福呢?长大了我才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妈妈的勤劳、忍耐、善良、乐观。我就在这种贫穷但又被关爱的日子里慢慢长大。可惜一切很快就这么结束了。一九八九年十月十一日,那年我十三岁,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一个阳光惨淡的下午,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令人舒畅而又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天。爸爸用船满载稻谷回家,却不慎掉入河中,他枉自拥有一身结实的疙瘩肉,在水中却全无用武之地。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听到亲戚跑来告诉说爸爸掉水里去了,我虽然跑着回家,却也不太以为意。可未到家,先听到妈妈撕心裂肺的痛哭声,那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恐惧的哭泣。妈妈在很大声、却简直就像发不出声音一样的在向旁边围着一大堆抹眼泪的乡邻哭诉:“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送他上船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为什么这么一会儿就”过了良久,妈妈终于发现了旁边目瞪口呆的我,用嘶哑的声音说:“儿子唉,快点去看看你爸爸哎。”我茫然地来到出事地点,爸爸已经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旁边围着帮忙的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脑子里只剩下一片空白,最后只是无助地跪倒在地直到今天,我都不敢相信那一幕真实地发生过,爸爸是永远叫也叫不醒了。妈妈把这一辈子的哭泣都用在了那几天,我都不敢看她的样子。守灵的时候,亲戚们没敢让她呆在那儿,面对农村亲戚们如唱的哀悼,我和弟弟、妹妹泪流满面,却又相视而笑。那一刻我明白了,真正的悲痛是无法用戏剧化的表演来化解的,我的痛别人无法分担,所以我不必表演也不会再表现给别人看。从此,妈妈带着三个半大的子女独自挑起来了这一家的重担。肉体上的痛苦莫过于我和妈妈被肩头的扁担压得跌来倒去、呲牙咧齿。有时候又热又累,汗留满面,我真想放声大哭,可看看那个瘦俏忙碌一声不吭的身影,我又实在找不到哭泣的理由。不记得有多少个日子是这样度过的,妈妈在田里挥汗如雨,然后中午就几口干粮,晚上佝着身子蹒跚而回。她的脸色越来越惨白,笑容越来越少,身体也在那时落下了几个病根,首当其冲的就是胃病。没办法妹妹退学了,为这事妈妈一辈子都耿耿于怀,要我和弟弟永远要记得亏欠妹妹的。我和弟弟的学费却越来越贵,妈妈迅速的衰老下去,并且那个年轻活力的妈妈从此一去不复返,但即使这样,也再没让她产生过让我和弟弟再退学的念头。当牛蚂蟥都开始趴在你腿上吸血的时候,你还有什么好怕的?老妈后来用这样的话鼓励受到挫折的我和弟妹。这样的生活坚持了两年后,我的继父出现了。在出现前老妈曾问过我的意见,我虽然不情愿,但我说没意见。因为我已深刻体会到孤儿寡母生活的艰辛。正是少年逆反之际,自己的亲生父亲可能都管不住,何况还是半路来的,再说表面接受与内心接受又岂可同日而语。继父年轻时也甚是好强,庄稼地里一把好手,曾夺过乡里“插秧状元”的桂冠。我唯一喜欢听他说的就是当年他插秧时如何在小腿上一次拍下三十六只蚂蟥,跑船时如何闯荡江湖。但是极其厌烦他说我老爸当年干活如何让他看不上眼。我知道他说的是实情,可心里还是认为自己的父亲是最好的,哪怕他真的笨手笨脚,况且再怎么着也容不得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他来数落,自是和他横眉冷对。有几次就差拎着锄头铁锹就田里干起架来。老妈便又多了一层烦恼,她对继父能伸出援手来让我和弟弟继续读书很是感激,也不明白我对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仇恨,总是欲哭无泪的骂我不懂事,连我都不知道她这么辛苦是为了谁,让我无论如何要忍耐、克制。我总是当面答应,但一转身再遇继父却又是无名火起。时至今日的某一天,妈妈和我聊起此段公案,我说其实那时我就理解继父的迷茫,为这个家投入毕生的积蓄,却得不到子女发自内心的认可,以一个农民的见识又怎么能不困惑。无法在子女心目中替代父亲,所以只好说一些我接受不了的话。妈妈说那你怎么不和你继父说说呢?我说这个事对我来说就是这样,可以理解,但绝不原谅,我是绝对不会先开口来沟通的。老妈最后只好叹一口气:你和你老爸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的倔。老妈说过有插秧的人个把蚂蟥叮着都懒得管,怕耽误时间。困难的日子,也就像这样,挺挺也就过去了。可就是这么挺一挺,妈妈不知不觉就挺成了“老妈”了。很快我十七岁中考的日子到了,那时中考分“预选”和“中考”两次进行。我预选考得出乎意料的好,全校第二。这期间便得意忘形,天天钓鱼摸虾,全没把老妈的提醒当一回事。中考结束后,我虽然也考中中专,却已经泯然众人,只能上委培这种形式。所幸终于跳出农门,而且还选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专业,忍不住的得意忘形,那几天小人得志,在家横行霸道,把弟弟妹妹欺负了个遍。一天中午,又是我一个人表演地主阶级欺压贫下中农时,老妈毫无征兆的抽了根鸡蛋粗的柴禾棍,恶狠狠地把我抽趴在地。一遍抽一遍骂:“我让你能,让你显摆,不好好复习,结果就考了个委培,一下子报名费就要好几千,家里很有钱是不是?你还欺负妹妹,妹妹因为你书都没有念,她的学习成绩哪一点比你差了。你也好意思这样对你的妹妹。你这么大了,还要我打你,自以为不得了了,是不?我让你长长记性,晓得你是怎么读书的。”我当时忍气吞声,只好以屁股恭迎木棍。时至今日,我有时仍愤愤不平地责问老妈:我都那么大了,你还打?老妈有时就愧疚地说:当时也许是应该换个方式。可我内心却深深赞同那次“毒打”,那让我后来再也没有嚣张过。我上班以后,家里的生活立刻得到了改善。之后妹妹、弟弟都相继成家立业,有时老妈会非常不适应家里的安静。我回去,她便常常和我念叨起以前的一些事情,我发现,子女三人的成长经历就是老妈这辈子最美好的记忆。妹妹相继生了两个女孩之后,形像开始有点不管不顾起来。我劝过她,可她说现在跑船挣点钱以后打点麻将,日子就这样混混,难道还有什么想法。没想到老妈又苦口婆心起来:“挣钱当然要好好挣,不是要你挣多少钱,钱是永远挣不完的。而是要有发展,尽自己力就好。要你控制体形、穿着打扮,也不是要你做模特去,而是现在条件好了,有的讲究自然要讲究些,有谁不爱好呢?以前家里没条件也就算了,现在有条件了,当然要”老妈有时管的挺多,有时却又非常怕事。零七年五一长假,我刚到无锡,便接到妹妹打的电话,老妈眼睛突然肿了,半边脸都痛麻了,正要在宣城开刀。我好不容易抓住这样一个大好机会,立马回来后把老妈劈头盖脸一顿猛批。她讷讷地道:“你难不难出去玩一次,怎么好又把你叫回来?我一听这话,更是得理不饶人:“是玩重要,还是你身体重要?玩以后机会有的是,你不就近把我叫回来,却打电话给在上海跑船的妹妹,你让她怎么办?以后有事当然要先打给我,然后给偏远一点的弟弟,最后才是妹妹。知道了不?”老妈只好低头认错,以后遵照执行。老妈不知觉的显老了,老胃病也时不时地来提醒一下她到了什么年纪。可妹妹、弟弟、我的孩子相隔半年出生,又让她刚刚安宁点的生活加快了节奏。每天忙着洗尿片,烧饭,喂奶,甚至还要带着我的儿子睡觉,像机械一样转个不停。我有时候就内疚地说:“这个家里少了谁都可以,唯一不能少的就是老妈。”老妈却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做的有条有理、自得其乐。恰逢此时,外公又去世。外公在我们眼里是疼爱孩子的典范。他总是把收藏的好吃的东西拿出来送给孩子,即使我已三十几岁,有时候竟然还能受到这等礼遇。外公的去世让我非常害怕老妈会悲伤过度,何况农村里办起丧事来还带有表演的成份,要哭个天昏地暗,放个五至七天,才算做了白喜事。我远远听到老妈的哭声,自己就先吓了一跳,急忙偷偷跑过去,低低的劝:“你身体不好,可要少哭点。”老妈这次还真挺绝情,很快就止住悲声。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劝的原因,反正她后来和舅舅商量,要把原来准备办五天的丧事改成三天,并说:“人都死了,九十多岁走也很正常,还来大操大办有什么意思。在世的时候子女们已经尽到责任了,这比送葬的时候的风光不知要好多少倍。”老妈应付问题总是去繁就简,找到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我至从有了孩子,在和妻子带的时候,孩子总是感冒咳嗽不停,而交给老妈,再热再冷也不用空调,孩子却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在带孩子的方法上,我只信服老妈一人。因为孩子,我的婚姻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危机,老妈总是数落我的不是。说我和弟弟像极了老爸,不知道心痛女人,大男子主义太重。有次我忍不住问她:“那你嫁给我老爸你满意不?”“不满意。你爸那个人木里木谷的,你又不是不知道。“第一次听到这个答案,我吃了一惊:“那你后悔不?”我想了想问她,同时对这个答案感到不知觉的紧张。老妈考虑了一会,认真地答:“没有。至从有了你们以后,也就没什么后悔的了。倒是你,从小就最让我放心不下,我刚过上了几天舒心日子,指望你们过得好好的,你却又让我来为你担心。”我不敢再接话,后来和弟弟聊起各自婚姻。总结出我俩潜意识里,都把各自的妻子拿来与老妈作比较。一比之下,老妈的勤劳、聪明、善良,自然令她们相形见拙。后来我将这些话转告给老妈,老妈又批我:“现在什么年代了?怎么可能还像过去一样呢?还要媳妇看老公脸色。不能用老的眼光来看待了,你媳妇对你也算好了,你一定要珍惜啊。”其实我明白我的意思不是要妻子对我怎么样,以前怎么样我都过来了,只是我心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