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全球茶叶市场概况分析(图) (一) 生产总量再创新高。 2014年,全球茶叶产量502.6万吨,比2013年增长0.6%。从地区看,亚洲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84.7%,非洲占13%,与2013年基本持平。从国家看,中国茶叶产量209.2万吨,比2013年增长10.33%,占全球茶叶总产量41.6%,比2013年略有增长。茶叶产量位居前十的其他国家分别是: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越南、印度尼西亚、土耳其、阿根廷、日本和孟加拉国。2014年全球茶叶总生产量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 (二) 出口总量略有减少。 2014年,全球茶叶出口量182.5万吨,比2013年减少3.5万吨,下降2%。其中,肯尼亚茶叶出口49.9万吨,比2013年增加5033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斯里兰卡出口31.8万吨,比2013年增加8686吨,位居第二;我国出口30.1吨,比2013年减少3万吨,名列第三。排在第6-10位的茶叶出口国分别是:印度、越南、阿根廷、印度尼西亚、乌干达、马拉维、坦桑尼亚。2014年全球茶叶总出口量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三) 进口总量小幅下降。2014年,全球茶叶进口总量166.3万吨,比2013年减少4.4万吨,下降2.6%。其中俄罗斯进口15.4万吨,是最大茶叶进口国;巴基斯坦进口茶叶13.8万吨,比2013年增加1.1万吨,位居第二;美国进口茶叶12.9万吨,位居第三。世界其他主要茶叶进口国包括:英国、埃及、独联体国家(除俄)、迪拜、伊朗、阿富汗、摩洛哥。2014全球茶叶总进口量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 回顾2004-2013年的十年间,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和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全球茶叶产量以年均4.08%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茶叶消费量以年均3.81%的速度增长。但在2014年,由于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同时遭遇干旱,使国际供应出现严重不足,这一情况甚至延续到了2015年的第一季度,供不应求似乎为生产国提供了机遇;但从贸易的角度看,由于供求失衡,国际茶叶价格在去年已经上涨近35%,且2015年夏季的茶叶价格进一步上升,因此导致一些国际买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的买家)放缓购买。 中国各省茶叶市场特征贵州省茶叶市场特征分析 近几年,贵州茶产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贵州省委、省政府在今年出台了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计划”),为贵州省茶产业的下一步发展作了重要部署。全省各茶产业相关部门根据计划指示精神,迅速的对茶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并更具各自的特点进行了产业调整,为贵州省茶产业继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发展态势。 2014年,黔茶在全国乃至国外收获了大量好口碑。贵州省1093家重点品牌企业参加了境外及国内重要茶事活动285次。黔茶品牌在省内和全国媒体上出现了4828次,其中,3782次为电视、报纸和网络新闻报道,1046次为黔茶品牌宣传广告。组织开展的“黔茶提升在行动,绿宝石发现之旅”、贵州茶产业十大系列评选活动等活动,在线上和线下均赢得了好评,为贵州省茶产业、茶品牌的宣传和发展营造了良好气氛。 2014年是贵州茶产业向“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转变的一年。茶企兼并重组、市场融资、连锁加盟是茶产业发展走向集团化的标志。截止2014年12月23日,贵州先后成立了贵州黔茶控股集团、贵州智慧黔茶产销联盟、贵茶公司、梵净山茶叶集团等7家企业集团(联盟)。今年贵州新增茶叶初加工、精制加工、深加工企业267家,茶叶总产量达到18.2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达到271亿。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产茶区茶园面积(万亩)产茶区可采摘茶园面积(万亩)地区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贵州662.2611.251.08.34350.4293.257.219.51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贵州省茶叶产量干毛茶总产量(吨)地区2013年2014年增减增减(%)贵州182380.0218065.035685.019.6云南省茶叶市场特征分析 2014年,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达595万亩、总产量33.37万吨、综合产值371亿元,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二,综合产值居全国第三。其中,普洱茶产量11.43万吨,同比增加1.7万吨,普洱茶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1.3亿元。全省产值超1000万元的茶企有170多家,超亿元的茶企20多家,产品销往全国31个省(市、区)和30多个国家(地区),茶产业正从一产独优逐步迈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道路。 在多年农业部牵头组织的全国茶叶农残交叉检查中,云南茶叶检测合格率一直名列前茅。据介绍,云茶产品主要有普洱茶、红茶和绿茶三大类,还生产少量的乌龙产。普洱茶为云南特有,产量达11万吨,约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1/3,普洱茶因其良好的保健养生功效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多年来,普洱茶连续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区域公用品牌,2014年品牌价值达52.10亿元,市场竞争力第一。滇红茶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是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茶叶出口的重要产品。2014年滇红茶产量5万余吨,品牌价值11.61亿元。 目前,云茶企业中有9个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100多个获“云南省著名商标”,大益、滇红、下关沱茶、勐库戎氏4家茶企被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普洱市荣获“世界茶源”“中国茶城”称号,临沧市荣获“中国红茶之都”称号。据统计,全省有茶叶初制所(厂)8000多个、精制厂1000多个,精深加工规模居全国第二,已初步形成了勐海、凤庆、翠云木乃河三个以茶叶为主的工业园区。此外,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有2万多个云茶代理店、经销点,营销人员达34万人,同时,大益、滇红、澜沧古茶等茶企步入国际市场,在国外设立办事机构,云茶出口量稳步递增。2014年2014年全省茶叶出口(含转口)近3万吨,创汇近1亿美元。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产茶区茶园面积(万亩)产茶区可采摘茶园面积(万亩)地区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云南595.0586.09.01.54538.0510.028.05.49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云南省茶叶产量干毛茶总产量(吨)地区2013年2014年增减增减(%)云南309845.0333703.023858.07.7四川省茶叶市场特征分析 四川是茶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的产茶大省, 2014年四川省茶叶产量23.6万吨,比上年增产5.7%。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壮大,四川产茶区已经形成了川西北优绿茶区、川南优质早茶和出口红茶区、川东北优质富硒茶区和盆中优质茉莉花茶区,区域优势更加明显。据初步统计,2014年四川优势区域内茶叶产量19.6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84.4%。 目前,成都大西南茶城是四川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全国16个主要产茶省区的茶商、茶厂在这里设有门店,年交易量超过80万担,年交易额超过13亿元。但该茶城一直流于传统类型批发市场,整体缺乏统一性和专业性,整个市场显得档次不高。 为弥补营销短板,成都知名茶人为了给川茶搭建崭新的展销平台,同时给川茶一个和海内外名茶同台竞技的全新舞台,联合海峡两岸茶商,斥巨资在成都北部商城和北部高端居住区交汇处的城北三河场,开发建设“西部海峡商贸城(成都海峡茶城)”。该茶城立足中高端茶业市场,集茶叶、茶具及包装展示、销售、茶文化体验于一体,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汇集海内外茶商、茶企知名品牌,共同提升四川茶叶产业整体形象、助推四川茶产业发展。四川省茶叶种植面积产茶区茶园面积(万亩)产茶区可采摘茶园面积(万亩)地区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四川455.0426.128.96.78349.3319.230.19.43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茶叶产量干毛茶总产量(吨)地区2013年2014年增减增减(%)四川219923.0236119.016196.07.4河南省茶叶市场特征分析 河南省现有20多个县(区),150多个乡(镇),1400多个行政村有茶园种植,茶农100万人,茶业从业人员120多万,国有、集体、个体初制茶场1200多个,茶叶加工企业300多家。据业务统计,到2014年底,全省茶园面积230万亩,可采摘面积147万亩,茶叶总产量5.5万t,茶叶产值92.7亿元。茶叶品牌25个,有10个茶叶品牌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1个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通过省认定的无公害茶叶生笋产基地2.67万hm2, 5家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1家企业鑫通过有机茶生产认证,11家企业评为省级龙头企业。全省茶农年种茶人均收入1800多元,主产区信阳狮河区茶农年人均种茶收入达4600元,占当地农民收入的70%。河南省茶叶种植面积产茶区茶园面积(万亩)产茶区可采摘茶园面积(万亩)地区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河南230.0220.010.04.55147.0126.620.416.11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河南省茶叶产量干毛茶总产量(吨)地区2013年2014年增减增减(%)河南58000.054929.5-3070.5-5.3 2014年,湖北茶叶产销两旺,面积、产量、产值创历史新高。预计全省茶园面积438.6万亩左右,较上年增加24.1万亩,增长5.8%;全省采摘面积340万亩,较上年增加45.6万亩,增长15.5%,茶叶总产量18.8万吨,较上年增加1.6万吨,增长9.3%;茶叶总产值125亿元,较上年增加14.3亿元,增长12.9%。全省茶叶均价达50元/ kg,比上年均价49元/ kg提高1元/kg,增长2%。 从茶类来看,全省各地积极适应市场新变化、新需求,加大了红茶、砖茶、乌龙茶等多元化新产品开发的力度, 据初步统计,全省红茶、黑茶、乌龙茶总量6.86万吨,较上年增加2.17万吨,增长46.3%。其中,黑茶开发势头强劲,产量达3.25万吨。仅咸宁市就达1.9万吨,原料里茶价格2.5-3元/斤,面茶价格4-6元/斤,分别比上年每斤上涨0.5元和1元。红茶开发力度不减,产量达3.21万吨,较上年增加0.83万吨,增长29.3%。红茶新产品快速面向市场,备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乌龙茶持平市场渠道拓展,我省乌龙茶产量与上年持平,销售网点分布北京、武汉、福州、沈阳、上海、香港等10多个省会城市,产品畅销东南亚、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产茶季节来看,春茶产量9.6万吨,比去年9.1万吨增加5000吨,增幅5.49%,春茶产值76亿元,比去年72.8亿元增加3.2亿元,增幅4.4%。夏秋茶量价齐增。全省夏秋茶产量15.5万吨,较上年增加2.4万吨,增长18.3%,产值49亿元,较上年增加10亿元,增长25.6%。 从出口来看,据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14年湖北省茶叶出口再创历史新高。全年茶叶出口量达8372吨,比上年6505吨增加1867吨,增幅达28.7%;茶叶出口额8892万美元,比上年7644万美元增加1248万美元,增幅达16.3%,全省茶叶出口均价10.6美元/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倍以上。全省共有10多家出口茶企,产品远销欧盟、非洲、东南亚、美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湖北省茶叶种植面积产茶区茶园面积(万亩)产茶区可采摘茶园面积(万亩)地区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湖北438.6414.524.15.81340.6295.045.615.46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湖北省茶叶产量干毛茶总产量(吨)地区2013年2014年增减增减(%)湖北171915.7187864.515948.89.3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市场特征分析 广西气候高温多湿,气候与茶树生产季节同步,是实现茶叶优质高产的有利自然条件。由于春季回暖快,茶树萌发早,特早芽茶树品种可在2月中旬上市,比江浙茶区早上市30-40d,采茶期长达9-10个月,每年比长江中下游主茶区多采2-3个月。目前广西茶叶区域布局包括桂西凌云白毫茶区,桂东北名优绿茶区,桂东六堡茶区,桂东南早春名优茶和茉莉花茶区,桂南特种茶叶开发区等五大茶因。2014年广西共有13个市48个县(区)种有茶叶,茶园总面积112万亩。春茶是全年茶叶生产的亮点,早春名优绿茶“上市早,品质优”的特点在全国占据重要市场份额,主要产品有毛尖、毛峰、螺形茶、扁茶、芽茶、针形茶等;红茶是近年快速发展的茶类,昭平、凌云、灵山、三江等茶区初步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桂东茶区红茶产量已经占到产量的半数以上。近年来广西继续调整茶叶生产结构,各大茶类全面发展,产业效益明显提升。昭平、三江、凌云、乐业、西林、灵山等产茶大县,茶叶收人占农民人均收人的20%左右。茶产业已成为广西老、少、边、穷地区部分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业发展新亮点。广西省茶叶种植面积产茶区茶园面积(万亩)产茶区可采摘茶园面积(万亩)地区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广西112.0108.33.73.42104.098.65.45.48广西省茶叶产量干毛茶总产量(吨)地区2013年2014年增减增减(%)广西53900.070200.016300.030.2广东省茶叶市场特征分析 广东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历来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而推行,激发了茶叶承包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茶叶生产快速发展。2014年广东省茶叶种植面积72.36万亩,同比增长9%,产量7.39万吨,同比增长6%。其中绿茶2.93万吨、乌龙茶3.46万吨、红茶0.34万吨、黄茶9吨、 其他茶0.66万吨。当前广东省茶叶生产主要以绿茶和乌龙茶为主,占到了全省茶叶总产量的86%。 除东莞、中山、珠海外,广东省其他各市都有茶叶生产,但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山区。2014年以英德红茶为代表的红茶类产品增长迅猛,同比大幅增长将近70%,增长量占到了全省茶叶增长总量的三成以上。 此外,以云南普洱茶为代表的黑茶、以英德红茶为代表的红茶和以福鼎白茶为代表的白茶产品仍是茶叶市场的消费热点。广东省茶叶种植面积产茶区茶园面积(万亩)产茶区可采摘茶园面积(万亩)地区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广东68.066.41.62.4163.061.21.82.94广东省茶叶产量干毛茶总产量(吨)地区2013年2014年增减增减(%)广东69753.075472.05719.08.2浙江省茶叶市场特征分析 数据显示,浙江用占全国10%的茶地,做出了全国20%的茶产量、30%的茶产值。2014年,浙江全省茶叶产量达18.4万吨,产值突破70亿元大关,达到77.5亿元,同比增17.7%。全球绿茶消费日渐升温,给浙江绿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最新数据显示,浙江用占全国10%的茶地,做出了全国20%的茶产量、30%的茶产值。2009年,浙江全省茶叶产量达16.6万吨,产值突破70亿元大关,达到77.5亿元,同比增17.7%。其中,名优茶产量6.7万吨,产值68.0亿元,分别增15.5%和24.5%;茶业出口则占全国的60%。浙江省茶叶种植面积产茶区茶园面积(万亩)产茶区可采摘茶园面积(万亩)地区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浙江280.9275.05.92.15259.0248.011.04.44浙江省茶叶产量干毛茶总产量(吨)地区2013年2014年增减增减(%)浙江168600.0183570.014970.08.9江西省茶叶市场特征分析 目前江西省茶叶面积不断发展扩大,且大多茶园集中连片,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发展高科技、高标准的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当地茶农走上规范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的茶叶生产路子,促进当地茶叶生产向优质、无公害和产业化方向迈进。至2012年,江西省工商注册茶叶企业达到479家,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34家,实现茶叶年销售收人突破30亿元,茶叶出口创汇达3900万美元;有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8个,参与茶农突破23万户;全省茶饮料、茶多酚、茶色素等茶产品深加工不断延伸,茶产品效益不断提高。2009年婆源聚芳永茶业公司引进了全自动清洁化茶饮料和原料茶加工生产线,可年产精制茶4000吨和饮料茶3000吨,2010年该公司已成为康师傅、可口可乐、娃哈哈、统一等大型茶饮料企业原料茶的主要供应商。 近几年来,农业部对江西省茶叶抽检合格率都达到100%。全省拥有省级无公害茶叶基地77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茶叶企业和产品分别有43家和169个,茶产业已成为江西省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企业和产品数最多的产业。其中姿源、修水、浮梁三县被农业部咧为国家级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和出口基地县。自2008年以来,江西省坚持“以区域整合为基础、以省级整合为目标、以企业运作为主体、以政府扶持为推动”的原则,按照市场规律,持续推进“江西绿茶”品牌整合,通过近三年来的努力,“茶韵千年,绿动天下”的江西绿茶品牌宣传不断深入人心,不断产生品牌效应。另外,“浮梁茶”、“婆源绿茶”、“庐山云雾茶”、遂川狗枯脑茶,等区域品牌建设取得新发展。江西省茶叶种植面积产茶区茶园面积(万亩)产茶区可采摘茶园面积(万亩)地区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2014年2013年增减数增减 (%)江西125.8108.916.915.5290.478.611.815.01安徽省茶叶市场特征分析 根据安徽省茶叶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23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90万亩以上。实现加工产值140亿元,茶叶年总产量12万吨,其中绿茶产量8万吨,红茶产量4万吨。茶叶出口达5万吨,创汇8000万美元。有机茶面积和生产能力分别稳定在10万亩和3000吨左右。茶叶产业化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十二五”期间除继续完善黄山、六安、芜湖、安庆等市级以及黄山区、霍山县、岳西县、石台县、祁门县、南陵县等县级茶叶市场外,还应在省城合肥市重点建设好超大规模的“茶博城”,使安徽茶叶市场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力争在省内建设交易额达10亿元的茶叶批发市场10个以上,形成华东地区最大的茶叶产销集散地。 积极促进茶叶产业升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加固加长茶叶产业链上做文章。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茶业内的一、二、三产业结成多种多样的利益共同体。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建立茶叶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茶厂)+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等方式,把茶农领进市场,与大市场紧密接轨。而结成产业链的关键是培植龙头企业。二要加大扶优扶强的力度,通过龙头企业向两头加长延伸,形成市场牵动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基地联结农户,实现茶产业的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现代化。每个国家级重点产茶县都要建设1-2家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拥有一流的现代化茶叶加工设备的大中型茶叶加工、销售企业。三要加快组建茶农合作组织。加快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步伐,建立培训制度,培养一批熟悉合作社法,懂经营管理,有协调组织能力的合作组织法人。充分发挥合作社在茶园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上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 2025四川遂宁市河东新区社会事业与文体旅游商务局招募医疗卫生辅助岗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IT技能技巧培训
- 江西省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2025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外教师部分岗位任职要求调整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北唐山市直属公立医院第二次选聘7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中智(云南)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招聘财务实习生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凉山州西昌市招聘社区工作者6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江西安福县总医院引进名医名专家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昆明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种植基地考核管理办法
- 2025年辅警面试考试试题库目(答案+解析)
- 重庆市2025年中考英语真题试卷(含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卷
- 小小特种兵训练活动方案
- TCFCR 011-2025 社会文物鉴定质检服务机构执业能力认可管理体系
- 2025至2030中国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GDL)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水发集团权属一级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网络+收集版)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高考真题文档版(无答案)
- 新能源汽车技术试题库+答案(附解析)
- 2025年中国汽车用LED尾灯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