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装作业安全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doc_第1页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doc_第2页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doc_第3页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限公司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工程项目部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1. 编制目的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真正体现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系安全管理工作“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新型观念,最大限度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并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据本项目部施工的特点,特制定本工程施工安全预防措施和安全应急预案。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规程、规范3. 适用范围 适用于 工程项目部起重吊装作业安全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4.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 5#度假酒店公寓,本工程位于黄山市太平湖。建筑高度45.50m(面层按0.2m考虑)。建筑层数:地上13层,层高:一层为4.200m、二至十二层为3.300m、十三层层高为4.500m。建筑类别:二类公建;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总建筑面积:12054.04m;建筑占地面积:1164.05m;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054.04m。阳台(计一半)建筑面积:1099.7m。结构体系:框剪结构;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非设防区;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工程等级:二级。室内外高差:0.30m;5#楼室内地坪0.000相当于吴淞高程 127.40m。5.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措施5.1 构件吊装工程5.1.1 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5.1.2 吊装前应检查机械、索具、夹具、吊环等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试吊。5.1.3 吊装时必须有统一的指挥、统一的信号。5.1.4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生根处应做到高挂低用及安全可靠。5.1.5 高处作业人员上班前不得喝酒,在高处不得开玩笑。5.1.6 高处作业穿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底鞋和带钉的鞋。5.1.7 吊车行走道路和工作地点硬坚实平整,以防沉陷发生事故。5.1.8 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大雾天气,应暂停滞不前露天起重和高处作业。5.1.9 拆卸千斤绳时,下方不应站人。5.1.10 使用撬棍等工具,用力要均匀,要慢、支点要稳固,防止撬滑发生事故。5.1.11 构件在未经校正、焊牢或固定之前,不准松绳脱钩。5.1.12 起吊笨重物件时,不可中途长时间悬吊、停滞。5.1.13 起重吊装所用之钢丝绳,不准触及有电线路和电焊线或与坚硬物体摩擦。5.1.14 遵守有关起重吊装“十不吊”中的有关规定。5.1.15 吊装区域应设置警戒线,危险点须设专人监护。5.2 钢结构吊装工程5.2.1 在柱、梁安装后而未设置浇注楼板用的压型钢板时,为了便于柱子螺栓等施工的方便,需在钢梁上铺设适当数量的走道板。5.2.2 在钢结构吊装时,为防止人员、物料和工具坠落或飞出造成安全事故,需铺设安全网。安全平网设至梁面以上2米处,当楼层高度小于4.5米时,安全平网可隔层设置。安全平网要求在建筑平面范围内满铺。安全竖网铺设在建筑物外围,防止人和物飞出造成安全事故。竖网铺设的高度一般为两节柱的高度。5.2.3 为了便于接柱施工,在接柱处要设操作平台,平台周边应有操作人员的护身圈或护栏装置。平台固定在下节柱的顶部。5.2.4 需在刚安装的钢梁上设置存放电焊机、空压机、氧气瓶、乙炔瓶等设备用的平台。放置距离符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5.2.5 为便于施工登高,吊装柱子前要先将登高钢梯固定在钢柱上,为便于进行柱梁节点紧固高强螺栓和焊接,需在柱梁节点下方安装挂篮脚手。5.2.6 施工用的电动机械和设备均须接地或接零并实行二级漏电保护,绝对不允许使用破损的电线和电缆,严防设备漏电。施工用电器设备和机械的电缆,须集中在一起,并随楼层的施工而逐节升高,每层楼面分别设置配电箱,供每层楼面施工用电需要。5.2.7 高处施工,当风速达到15/时,所有工作均须停止。5.2.8 施工时还应该注意防火,提供必要的灭火设备和消防监护人员。6. 应急预案6.1 编制目的6.1.1 为有效防止事故的扩大,降低职工生命危险,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6.2应急预案1) 一般事故发生后,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立即报告项目经理部,并根据公司预案的要求和事故的严重程度向公司报告。2) 重大事故发生后,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由作业负责人,立即报告项目部负责人,并根据预案的要求,由项目部组织对伤员的急救,防止伤势加重。3) 尽快与当地120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4) 作业人员撤出事故现场,项目部对事故现场采取保护措施,等待事故调查组的调查。5) 现场安全人员应组织事故有关人员,配合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6) 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