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子教学法学习困难学生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小步子教学法学习困难学生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小步子教学法学习困难学生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小步子教学法学习困难学生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小步子教学法学习困难学生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NSHUN UNIVERSITY本 科 毕 业 论 文 THESIS OF BACHELOR(20092013年)题 目:小步子教学法学习困难学生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姓 名: 王师师 学 号: 200910094009 系 别: 特殊教育系 年 级:. 2009级 专 业: 特殊教育 指导教师: 勾柏频 职称:. 讲师 中国贵州2013年5月摘要安 顺 学 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本科生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安顺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小步子教学法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专业:特殊教育 学 号:200910094009姓名:王师师 指导教师:勾柏频摘 要纵所周知,在课堂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而在教学新知识时对旧知识的疑惑不解是破坏和浇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课堂上教师连续不断、没有步骤的讲解对于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来说是一头雾水、没有效果。小步子教学针对数学学习困难这一特点,采用将课堂上较大的任务划分为几个简单的,容易的小任务,在数学困难学生掌握了该小任务以后再进行下一步。因而,本研究针对在小学阶段的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拟用小步子教学法在课堂上帮助这类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问题,重拾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是有效的。关键词:数学学习困难 小步子教学法 实验设计IABSTRACT Small steps approach the study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difficulty students teaching effectivenessProfession: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 Number: 2009100094009Name: WangShishi Supervisor: GouBopinAbstractLongitudinal well-known,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 interest is the main motivation, student learning in teaching new knowledge to old knowledge is puzzled destruction and douse the main causes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difficulty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classroom teacher continuous interpretation, no steps for mathematics learning difficulty students are confused about, have no effect. Small steps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difficulties that USES the class larger task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simple, easy tasks, in mathematical difficulties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small tasks later on to the next step.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ed at i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difficulty, he found little steps teaching method in class to help such student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earning difficulties, regain confidence in mathematics study,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to mathematics learning difficulty students.Key words: mathematics learning difficulties; small steps teaching; experimental designII目录目 录摘 要IIAbstractIII一、前 言1二、研究对象与方法2(一)研究对象的选取2(二)研究方法21.文献法22.观察法23.实验法24.统计法2(三)实验方法分析2三、 实验结果4四、讨论与分析6参考文献8附 录19附 录212附 录319致 谢22- 21 -一、前 言学习困难作为学校中的普遍现象,自1963年,Kirk1首次提出这个概念以后,越来越受到教育、心理、生理等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学习困难有多种类型,如,陈云英等(1995)2按学习内容和任务上的表现将学习困难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一种是数学方面的学习困难2。数学学习困难(Mathematical learning disability)学生(以下简称数困生)是指由于数学能力的缺损或不足而导致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落后,即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或同年级儿童的水平,而这种数学能力的缺损并不是由于身体或智力上的原发性缺陷造成的2。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被学习困难学生问题所困扰,传统的补缺补差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它严重地牵制着负担已十分繁重的小学教师,影响着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小步子教学思想是一种指导课堂课堂教学的科学理念,其基本内容是:教学目标小尺寸,教学训练小卷子,教学效果小幅度,注重稳步,注重反馈,注重成功。小步子教学思想特别注重对于学生情绪的激励,将较大较难的目标分解为若干个较小较容易的目标,注重激励学生知识掌握的每一个阶段3。本研究拟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考察小步子教学法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有效性。安顺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选取安顺市土地坡小学六年级60名学生,分别采用学习困难学生筛查量表(PRS)与简易智力量表对这怀疑有学习困难的15名学生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这些同学的智力水平正常,8名学生的PRS量表测量结果分值较高。对这8名学生进行行为观察,发现他们在生活中善于交往,有自己的爱好,并且在其他科目中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与班上其他同学并无差异。但在数学成绩上却表现出努力学习,成绩却落后不前,作业错误率高等数学方面的学习表现。因而,本研究按最近期的考试成绩,将这8名同学和班上的52名同学一起随机分班。然后将六(1)班作为参照组,取名A组。六(2)班作为实验组,取名B组。SPSS11.5 T检验统计表明,实验组、对照组学生成绩无差异。(二)研究方法1.文献法 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进行文献的查阅,通过网上数字图书馆搜索相关的期刊,书籍及以及从各种途径中或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和归纳。2.观察法 通过在课堂上和课堂外观察数困生的学习表现和特点,使教师全方位了解学生,从而为教师对该生采取更为适当的教育方法。3.实验法研究中,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相同的教材,教授相同的知识点,相同的课时以及相同的老师,在A组使用普通一般的教学方法,在B组使用小步子教学方法,分别在每次月考后通过比较两组的平均分或及格率、A组4名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和B组4名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来验证该教学方法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性。4.统计法对两个班的四次考试成绩分别计算出平均分和及格率。检测此方法在教学中的有效性。所有研究得到的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三)实验方法分析 第一步:教师的备课环节。在教师备课时,将A组和B组的备课方案分开,分别对两个班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4。例如,在写六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教案时,对六年级一班的教学要求为在一节课内充分掌握分数乘法(包括知道计算步骤,计算法则,计算出正确的答案)并会处理书上的练习题和家庭作业上的联系题。而对于B组提出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为:先学会背诵整数的乘法口诀,再复习分数的概念(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分母),然后再学习新知识,即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为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第二步:上课的内容划分。对于A组,上课的步骤为:开始复习整数乘以整数,然后直接过渡到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新知识,经过同学的预习及讨论,学会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方法,经过老师演示过后,同学跟着老师的思路则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方法,解决书上的练习题。B组的上课步骤为:老师首先抽查同学背诵乘法口诀的情况。然后再抽查班上四位数困生的背诵情况。待数困生完全掌握乘法口诀后然后进入分数的学习。在教师将学习前的基本知识全部复习到位,数困生完全掌握之后,教师可开始教授新知识分数乘法。第三步:作业布置。教师在完成上课内容后布置作业。对于A组,教师上完课后布置的作业为书上课后练习题和学校统一订购的家庭作业书上练习题。而B组的作业为教师自己准备的练习题(从易到难),教师将其板书在黑板上,让同学将它们在作业本上完成。书上的练习题则在课堂上完成,并让同学到黑板上演练,现场讲评,主要对象为数困生。第四步:课后反馈。教师要及批改作业,对于A组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教师应将其提出来在课堂上讲解。对于B组,出现的错误教师要逐一在黑板上讲解,观察错误的题目,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和步骤,分析出造成数困生做错该题的原因,并通过与其交流与沟通,了解他们的做题思路,产生错误的原因,然后教师总结,在黑板上仔细讲解解决该题目的方法,讲完之后再让数困生和做错该题的其他同学上黑板计算同样类似的题目,由教师出题,同学完成,教师讲评。直至不再出现此类错误为止。安顺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3、 实验结果1、 小步子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运用小步子教学法,有利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6。从表1可以看出:(1) 实验组(A组)的成绩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考试后结果与对照组(B组)似乎没有较大差别,实验组、对照组第一次测验t检验发现,M=1.20,SD=8.20,P=0.429,根据统计学知识,当P0.05时,证明A组与B组没有出现明显差别,但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分,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平均分已经高于对照组。因而,研究假设,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性为:最开始使用小步子教学时,同学可能对此方法还未适应过来,还没能完全接受这种方法。因此,在这一阶段,两种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未体现出优劣。(2) 研究进行在一个月时,我们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距明显,从表1可以看出,第三次、第四次测验实验组在平均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t检验发现,P0.05时,证明A组与B组出现明显的差别,表1中,(p0.05),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性为:最初开始使用小步子教学时,同学可能对此方法还未适应过来,还没能完全接受这种教学方法。(2) 根据统计学知识,在上表中经过两个组的第二次考试过后,其(P0.05),说明在第二次考试过后,两个组的学习成绩出现较大差异,实验组的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3) 通过全组同学的成绩有较大幅度提高说明小步子教学法对于全组同学都是有帮助的。表2.两个组的数困生四次考试成绩对比状况平均分MSDt pDSD1 - S119.2516.50-2.006.68-.60.592D2 - S224.2524.00-3.505.45-1.26.289D3 - S323.2536.25-14.254.79-5.95.009D4 - S420.2546.00-24.254.35-11.15.002注:D1为对照组的数困生第一次考试成绩,S1为实验组数困生的第一次考试成绩,以此类推。2、小步子教学法激发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细致的学习步骤为学生的各知识点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衔接。研究发现,第一次与第二次考试过后,同其它班上的普通学生一样,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的前两次考试没有多大差异,但第三次考试过后发现,观察表2,实验组学困生亦在平均分上较对照组有所提高,说明实验组数学学困生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它表明了小步子教学法对数学学困生提高其学习成绩的帮助非常大,这有可能是小步子教学法将每一个知识点都作为一个教学点,提示并改变了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在此以前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各知识点之间衔接不上现状的薄弱,因而它改善了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对学习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四、讨论与分析(一)小步子教学使数困生的数学成绩逐步提高,真正帮助数困生改善其数学学习状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A组(对照组)的数困生,他们的数学成绩在每次考试过后都没有什么变化,都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之上,这点从表2的数困生的四次考试平均分中均可看出。而观察B组,B组的数困生平均分是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一次较一次高。说明了使用了小步子教学方法后,他们的学习得到了改善,他们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证明了小步子教学的有效性。(二)小步子教学方法缓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压力,照顾到班上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用此方法上课的过程中,研究发现,每当教师走进教室说出今天上课的内容为教授新知识时,数困生的学习情绪似乎会有些疑惑,并表现出紧张,不安,担心,焦虑等心理问题。观察后发现,因为新知识常常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而数困生的学习基础(旧知识的掌握)本来就很弱,他们担心不懂的知识会层层叠加,造成他们学习压力越来越重,他们不懂的知识越来越多,所以担心今天学习的内容会像以前一样,学完之后一头雾水。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数困生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争取使用能全班兼顾的教学方法,将每个大的教学任务设置为一个个数困生能达到的小目标,待数困生掌握这个知识点以后再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表1中的第三次,第四次考试过后,经过t检验,根据P的值证明,B组的成绩与A组的相比较有了较大的差距,表现为B组的成绩上升较快,幅度较大,结合表2数困生的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所以说小步子教学方法照顾在班上各个层次的同学。(三)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培养了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来源于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的心理倾向6。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内部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动力8。学习兴趣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情境兴趣、稳定兴趣和志向兴趣7。情境兴趣是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中对认知对象的兴趣;志向兴趣是对某一对象的专注已具有自觉和理性的成分。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稳定兴趣是在掌握了该门学科的基本内容,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了他们的应用之后而产生的8。志向兴趣是在对该门学科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它的广泛应用,并在学习中得到无穷乐趣,对之产生爱好之后而发展起来的9。一个人如果对某门学科形成了稳定兴趣,就会主动地去了解、理解、研究和探索10;如果形成了志向兴趣 就会“乐此不彼”,“好学不倦”。如何改革课堂教学,使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是迫在眉睫13。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将教学任务设置为数困生能够容易达到的目标,让数困生有成功感,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小步子教学帮助数困生培养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在小步子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将每个教学大任务转化为一个个较小,较小,较贴进数困生的知识水平的小目标,对此,数困生能够较容易地掌握每个小目标,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在教师的表扬下,更能激起他们对学习的激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习的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四)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小步子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找到了解决数困生问题的答案,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学校里,数困生是一个令教师们头痛的问题,给本来教学任务就繁重的小学教师增加了更大的压力。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容易就放弃此类学生,任其发展,这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人格发展是没有好处的。通过使用小步子教学方法后,老师看到学生的一点一点的进步,老师对该类学生有了信心,同学自己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从而一点一点克服自己的困难,提高自己的成绩。小步子教学帮助数困生培养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在小步子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将每个教学大任务转化为一个个较小,较容易,较贴进数困生的知识水平的小目标,对此,数困生能够较容易地掌握每个小目标,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在教师的表扬下,更能激起他们对学习的激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习的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 综上所述,小步子教学思想特别注重对于学生情绪的激励,将较大较难的目标分解为若干较小较容易的目标,注重激励学生的三个阶段:先让学生完成一步简单的、可看到成果的任务,从而确立信心11;再让学生完成一步难度不高、成果明显的任务,从而信心大增;既而让学生一步又一步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一次又一次看到成果,进而取得学习的成功12。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如能合理运用小步子教学可以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让学生摆脱失败者的心态,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自身内部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创设成功机会,引导学生学好数学,促使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从而帮助学生走向成功的道路13。安顺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1赵微.学习困难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35.2翟渝成.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障碍与对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08):8.3叶立群.特殊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22184刘美.中职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因素分析与个案研究D.苏州大学,2010.5张元粉.学习困难个案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6叶立军.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表现及其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7.7左志宏.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表现及其改进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6.8徐速著.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M.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06):5670.9韩龙淑.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成因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4):18.10龚宏伟.小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教育对策J.湖北教育,2005(12):23.11周永垒.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37-40.12周永垒;张奇;韩玉昌学习困难学生策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03):3-5.13王文强.小学数学学习困难诊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1992(01):25.(07):17.附 录1六年级考试成绩表:六年级(一)班学生姓名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汪洋1009810083范异92809798郭兴伦83918091黄晓玲82927570邓杨91809065范成智70806672谢永强84808987范成强74806069范科74747980郭武正87778053范雪73716458郭伍强62635074郭兴强77595263范华58504360支文行48644957刘冰雪62506058王叶45544063孙盼52726264王婷43546155范军华50505030李金来49325148李蕾43383834范敏37424034甘凯文32324050范英40464249王玉妹42403248曹旺26272423甘伟20302824丁一13212019陈芳18192115六年级(二)班范茂婷1009810098范茂佳921009898范美玲90989797范一馨88929890李军86868488陈勇勇82888990王贤79808892范茂丽77777886郭连昆70828183高洁78808084范金喜65678275李艳62648879张炜玲60656568艾文64687867范存军68786768王飞龙52747864李文先62606264胡鑫48485856李中华40585062范茂文46476453郭连友43444568杨青蕾38404248陈梦34434750熊加杰39394253卢威30303839吴如贵32384052王开恒28344851杜尔海14213235范茂杰11183047徐丹13233551附 录2PRS量表姓名 性别 年龄(周岁)父亲文化程度 父亲职业 母亲文化程度 母亲职业测试者 测试日期方法:把你认为最适合的等级的编号填入对应括号,不能漏掉某个项目,也不能多选。一听觉的理解和记忆( )对词汇意思的理解能力( )1.和同年级的儿童相比,对词汇意思的理解能力非常差。2.和同年级的儿童相比,对词汇的意思容易理解错。3.能够很好地理解同年级儿童使用的词汇意思。4.不仅能够很好地理解同年级儿童使用的词汇意思,而且还能够理解比自己年龄稍大一些的儿童使用的词汇意思。5.能够理解很多抽象语,对词汇意思理解能力优秀。对指示的服从能力( )1.不能服从指示,对指示不知所措。2.往往需要在周围人的帮助下,才能服从一般简单的指示。3.能够服从听惯了的指示和不复杂的指示。4.能够理解包含几层意思的指示,并能服从这个指示。5.理解指示的内容,并能够非常好地服从这个指示。在班级理解对话的能力( )1.不能理解。2.能够听进,但不能很好地理解。3.能够参与同年级同学之间的交流。4.能够很好地理解班级同学之间的对话。5.积极参与班级同学之间的对话,能够充分理解对话的内容。对信息的记忆能力( )1.对曾经接受过的信息,在大多数时候想不出来,记忆力贫弱。2.经过多次反复后,能够记住简单的事情及其发生的经过。3.对信息的记忆能力和同年级儿童相当,无特殊问题。4.能够记住各种各样的信息,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也能够很快地想起来。5.能够准确地记忆事情的细节及其内容。二会话用语( )词汇( )1.与同年级的儿童相比,常常使用幼稚的语言,词汇量少。2.只能使用单纯的名词,不大会使用形容词。3.具有的词汇量与同年级的儿童相当,无特殊问题。4.具有比同年级儿童更多的词汇量,能使用正确的语言,而且叙述生动。5.具有比同年级儿童更高水平的表达能力,不仅能使用正确的语言叙述事情,而且能够描述抽象的内容。语法( )1.不能明确表达概念,不会使用介词短语。2.常常使用一些语法错误很多且不完整的语言。3.一般能使用正确的语法,有时发生语法错误,能力与同年级儿童相当。4.能使用比同年级儿童更多的语言,且很少出现语法错误。5.总是能够使用正确的语法说话。回忆语言的能力( )1.不能想起过去所处情境中用过的正确语言。2.说正在思考着的事情时,往往堵塞,说不出来。3.能选择正确的语言说话,能力与同年级的儿童相当。4.叙述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很少有堵塞、说不出来的时候,回忆语言的能力超过同年级儿童。5.总是能够很好地回忆语言,能力非常强,决不会说不出来或说错。叙述经验的能力( )1.当别人问经历过的事情时,不能理解所问的问题。2.不能有条理地叙述经历过的事情。3.能够叙述经历过的事情,能力和同年级的儿童相当,无特殊问题。4.能够有条理地叙述经历过的事情,具有超过同年级儿童以上的能力。5.叙述经历过的事情时,条理很清楚,能力十分优秀。表达能力( )1.不能够说明一个个相关事实之间的联系。2.很难说清楚一个个相关事实之间的联系。3.能够说明一个个相关事实之间的联系,能力和同年级的儿童相当。4.能够叙述清楚事实之间以及事实和自己想法之间的联系,具有超过同年级儿童以上的能力。5.总是能够说清楚事实之间以及事实与自己想法之间的联系,表达能力非常优秀。三时间空间知觉( )时间的判断( )1.缺乏时间概念,上学总是迟到。2.有时间的概念,但总是慢腾腾或常常迟到。3.时间的判断能力和同年级儿童相当,无特殊问题。4.与同年级的儿童相比,能够机敏地判断时间,即使迟到时,也常常有正当的理由。5.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很好地完成计划。地面方位感觉( )1.方向感觉差,在校园里以及住所附近经常迷路。2.即使是在比较熟悉的场所,也常常迷路。3.在熟悉的场所不会迷路,能力和同年级的儿童相当。4.具有超过同年级儿童以上的能力,很少迷路、彷徨。5.能很好地适应新场所,不会迷路。关系的判断(大小,远近,重轻)( )1.总是不确切地判断。2.能够初步判断。3.能力与同年级儿童相当,无特殊问题4.遇到新的情况则不能判断。5.经常能够正确地判断,并能够在新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判断。位置感觉( )1.不知道左右、东西、南北,总是彷徨、迷路。2.不知道左右、东西、南北,常常彷徨、迷路。3.对左右、东西、南北的理解没有问题,能力和同年级的儿童相当。4.方向感觉好5.方向感觉非常好。四运动能力( )一般的运动(走、跑、跳、攀登)( )1.动作很笨拙。2.动作笨拙,不灵巧,与同年级儿童比,在平均以下。3.动作不生硬,和同年级儿童相当。4.能够很好地做动作,能力在同年级儿童以上。5.动作非常好。平衡感觉( )1.平衡感非常差,显得非常不灵巧。2.常常跌倒,平衡能力与同年级的儿童相比,在平均以下。3.能力和同年级儿童相当,无特殊问题4.在需要进行平衡的运动方面,能力超过同年级儿童。5.能非常好地实现平衡。手指的灵巧程度(使用剪刀、扣纽扣、书写、握球等)( )1.手指很笨拙。2.手指笨拙、不灵活,与同年级的儿童相比,在平均以下。3.能力和同年级儿童相当,无特殊问题。4.手指比同年级儿童灵巧。5.手指非常灵巧,即使是新动作,也能够很好地掌握要领。五社会行为( )协调性( )1.不能够抑制自己的行为和反应,总是搅乱班级纪律。2.常常有多嘴、想说的表现,引起周围人的注意。3.能力与同年级儿童相当,无特殊问题。4.能够很好地协调,能力超过同年级的儿童。5.即使没有大人的指导,也能够很好地协调,协调能力强。注意力( )1.完全不能集中注意力。2.注意力常常转移,几乎不听别人说。3.能力与同年级儿童相当,无特殊问题。4.能够集中注意力,能力超过同年级儿童。5.能够长久持续地集中注意力。安排工作程序的能力( )1.不能理解工作程序,极其散漫,安排差。2.工作程序常常不正确。3.能够安排工作程序,能力和同年级儿童相当。4.能够安排工作程序并按程序完成,能力在平均以上。5.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工作程序的安排方法优秀,如安排生日聚会、娱乐晚会、郊游等。适应新情况的能力( )1.在新情况下易兴奋,不能适应,完全不能自我控制。2.在新情况下往往有过度反应,显得不知所措。3.能力与同年级儿童相当,无特殊问题。4.自信,能了解、适应新情况。5.有独立性,能够率先行为,适应能力非常优秀。社会的接受( )1.不能得到朋友的接受。2.需要得到朋友的宽容和忍耐,才能交往。3.能被朋友接受,和同年级的儿童相当,无特殊问题。4.经常受到朋友的喜欢。5.不经被朋友接受,而且取得朋友的信赖。责任感( )1.完全不想负责任。2.接受分配任务时,总想回避责任。3.负责任,责任感和同年级儿童相当。4.责任感超过同年级儿童。5.率先努力,主动承担责任。理解任务并进行处理的能力(如作业、规定、大家所决定的事情等)( )1.给予指导也不能完成。2.给予指导,有的事不能完成。3.能完成,能力与同年级儿童相当,无特殊问题。4.即使没有人指导,也能完成任务,而且比同年级儿童完成得好。5.总是能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关心( )1.不能理解别人的心情,总是采取粗野的行为。2.往往采取无视朋友心情的行为。3.能力与同年级儿童相当,无特殊问题。4.几乎从不采取对社会不恰当的行为,比同年级儿童更会关心、体贴别人。5.完全没有对社会不恰当的行为,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别人。判定方法:将一和二领域的得分相加,若小于等于20分,为言语性可疑学习障碍儿童; 将三、四和五领域的得分相加,若小于等于40分,为非言语性可疑学习障碍儿童。 将两类的得分相加,若小于等于65分,为可疑学习障碍儿童。 附 录3小学生简易智力量表选出不同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