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自动化应用案例.doc_第1页
办公自动化应用案例.doc_第2页
办公自动化应用案例.doc_第3页
办公自动化应用案例.doc_第4页
办公自动化应用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应用案例在师范专科专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与实践Microsoft Word在教育教学中的高级应用1引言1.1问题的提出计算机的出现已用到各个领域,对教育而言,再带来一系列支持与变革的同时,更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品质?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教育应该如何调整自身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又应该如何使教师具备适应发展和变革的知识能力?这是摆在整个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面前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1.1.1 信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何克抗教授指出: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材应当是,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为了能够适应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信息社会的人材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1何克抗迎接21世纪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挑战,教育技术通讯,1998年10月20日1。 信息社会的四大文化基础是读、写、算和信息,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是21世纪新型人材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2何克抗迎接21世纪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挑战,教育技术通讯,1998年10月20日2。在信息社会中,一名高素养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信息时代对教师的挑战不是教师职业的消亡,而是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角色的重新审识,重新定位,教师不应固守传统从一而终,应该理智地、勇敢地面对这个挑战3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9期653。为了让教师跟上时代的需要,现在的师范院校信息技术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是你我共同的职责。1.1.2 师范专科学校特点及学生需求师范专科类学校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在此阶段的学生,学生的逻辑思维比较成熟,喜欢做比较有挑战性的任务,有一定的自觉学习能力。学习有一定的目的性,对他们来说,学为所用是他们学习的目标。1.1.3 师范专科学校信息技术课的“高层次性”从学生受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来看,大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在中小学时期所打下的信息技术的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首先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并结合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尽量避免教育的重复、资源的浪费,使那些在中小学接受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同学,在步入大学殿堂后,能够受到更高层次的、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4黄荣怀,曹原,曾海军论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jyggzt/six/jyxxhxgllyj/ljyxx.htm4。可见,大学里的信息技术教学应不同于中小学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是高层次的。1.1.4 师范专科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师范性”在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将会直接进入基础教育领域。这些学生不仅要掌握一般基础性的信息能力,更要懂得如何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过程,并且具备一些信息化教学开发的能力,他们应能使信息技术和教学实现充分的结合。否则,在就业后,他们从受教育者的角色转变到教育者的角色,而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感到无所适从。师范教育的理念就是要致力于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未来的教师应该是带领学生创新的引路人和创新的榜样5陈帆波高师要做领跑人中国教育报2001年8月4日第3版5。“学以致用”是任何一门学科所追求的一个目标。由于信息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使信息技术在即学即用方面独具优势。作为一种工具,学习信息技术不必过分强调系统性,它的每一个应用模块都可以相对独立,学一点就可以用一点。师范专科学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应该围绕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如果不考查教学对象需求,只依据教材内容来组织教学,就达不到理想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1.1.5 师范专科学校Word教学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Word教学应用现状Word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几乎是每一个办公电脑中都装有微软的Office软件,几乎是每一个使用PC机的人都会使用Word,但也许你不会想到,即使每天使用Word的人,很可能也只是使用了其中不足20%的功能,而浪费了它们那些不同于免费软件的最有价值的特性。为了迎合人们的快餐化的倾向,书店里80%以上有关Office软件的书籍,社会上几乎全部有关办公软件的电脑培训班,学校里几乎所有开设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教学班级,都只重点介绍这20%的常用功能56晶辰工作室Word2000 VBN开发实例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封底6。即所谓的立杆见影,快速入门!可见Word教学应用现状令人担忧! 存在问题目前,在师范专科专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问题主要反应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零起点”问题严重,使教学内容出现低水平重复现象,不符合师范专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高层次性” 。第二,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不考查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教学,不符合师范专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师范性”。第三,教学方法不适合信息技术学科工具性、实践性、发展性的特点。上述三个问题不解决,师范专科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师范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师范专科学校就难以生存。从以上五个方面,作者认为研究本课题有重要价值。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我市唯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基地,作为本校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我认为有研究此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2 研究的内容1.2.1本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本论文主要是针对Word2000在教学中的高级应用进行研究,范围可涉及到Word中的宏和域,控件,VBN代码等一些高级功能。研究出来的这些内容作为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的提高性学习内容。本论文采用课堂教学的实践方式。实践研究的对象是本校即将毕业的两个计算机专业班的学生。1.2.2本论文研究内容在本论文中,着重研究以下内容:1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确定在本论文中,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情况的调研或访谈: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信息素养”为主体的目标,并围绕达到这种目标,提出了教学内容以案例形式呈现、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为教学方法来展开信息技术教学。2对Word在教学中的高级应用案例的研究这部分主要是针对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结合学生的将来从事职业教师的教学实际需求,对Word高级功能的应用案例作了研究,这些案例所设计的内容基本上都是Word中被忽略的但又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内容。3Word高级功能应用案例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案例是否真的符合“教师”需求,还有待于研究本论文通过对两个即将毕业班的学生,采用所研究的案例,对Word 的高级功能的应用是否有助于教学,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作了实践和总结。最后通过调查和访谈来分析它的不足和优势,为进一步研究其它软件提供数据材料。1.3 研究的意义本论文研究内容是Word的高级应用,通过用VBN代码来开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模板来开发现有软件的潜能,可以节省购买昂贵专用软件的开支。本论文通过文献调研和实践活动,对Word2000的应用作了深入研究,并以案例形式向学生传授了Word2000在教学中的高级应用,为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下铺垫,也为下一步的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一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论文的出发点是针对已掌握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为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技术的应用,对Word2000的高级功能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并提出了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来展开实践。在本论文中,针对目前对学生或教师的必备技能的要求标准,以发展的眼光构建了一种不仅符合当前实际,还能满足持续发展的需求的教学和培训方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为其它各科的教学和培训提供参考。在本论文的书写过程中,为了验证基于案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果性,作者开展了实践研究,实践对象是我校计算机专业两个毕业班的学生,由于实践对象的特点:即将成为人师,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所以在教学中积累了第一手的实验数据,并在实践中验证了基于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扩充和修改案例的大小和呈现方式,为以后的Office办公软件系列的高级应用提供指导。1.4 研究的方法在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行动研究等。在本论文中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主要是针对国内外对Word功能研究的现状,及应用现状的调研。为了更广泛地了解其它地区对Word功能的应用情况,作者向其导师作了访谈。通过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后,为了了解教学效果,听听学生心声,向部分学生作了访谈。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和高专在校即将毕业的学生,授前调查学生基础水平、对Word掌握和应用程度 ,授后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程度,同时结合学员的深入访谈,获取第一手数据。在验证案例如何实施教学上采用了实践研究,根据学员反应情况,适时调整案例难度。总之,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求论文的客观性和可行性2 理论依据2.1 理论基础为了达到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在研究进行过程中综合应用了混合学习理论、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协作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认知迁移理论等,建立了体现混合学习思想的灵活教学过程。2.1.1 混合学习理论日渐兴起的混合学习正被国际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看作是继 E-learning之后最有发展潜力的信息时代学习方式。混合学习是指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如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结合等等。Harvi singh 和Chris Reed认为混合学习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具体可以包括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的混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混合、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学习的混合、定制内容与非定制内容的混合及工作和学习的混合等五个维度7 Information problem-solving with technology /showarticle.php7。本研究在进行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一个理论结合实际,主动性较大和灵活性高的学习环境,根据混合学习的理论和原则,综合应用了多种学习理论,合理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贯穿了“理论学习、案例学习、实践学习与反思性学习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面授教学相结合” 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例如在案例一的这一内容的教学中,研究者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授,然后安排学生到机房进行实践,再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哪些方面可用此内容解决。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8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48。在本课题中,在对案例一的实践教学中,作者采用从简单的“任务”一步步过渡到复杂的“任务”,学生通过在完成这一个个连锁的任务的同时,也意识到了邮件合并知识的重要性,并在完成的过程中始终一直都有成就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随着任务的完成逐渐升级。在案例二的实践教学中,作者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也渗透着任务驱动教学,这也就是本文提出的“任务驱动案例教学”。2.1.3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杜威所主张的“从做中学”,就是“从经验中学”。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来源于经验的,儿童只有在做中才能求知。“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校在游戏和活动中采用与儿童、青年在校外所从事的活动类似的活动形式,” 910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4 ,1439“没有一些游戏和活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有效的学习。” 10 “从做中学”是儿童本能欲望的表现,是儿童真正的兴趣之所在。教育应给儿童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让儿童在做中进行探究性和反思性的学习,从而获取到真正的知识。本研究的进行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于Word的高级功能有深入的了解,掌握Word在教学中的应用的实际技能和方法,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身经历为基础,采用“实验+实践”的方法来实施“从做中学”,例如Word控件知识的学习,让学生首先观察“自动测试题”的界面,学生可以在机房通过亲手实验,形成对“控件”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再通过教师对所用到的新知识的讲解后进行实践,这样学生可进一步体验和认识用VBN代码开发Word的潜力。 2.1.4 协作学习理论 明尼苏达大学的约翰逊兄弟( Johnson, D.W. & Johnson, R.T.)认为:协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协作学习有五个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积极互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面对面的促进性交互作用(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个人责任(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社交技能(Social Skills)和小组自加工(Group Processing)。这是一种为了促进高效率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而开展的教学组织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个人在必要时要借助组内成员的帮助与支持,学习者间关系融洽,态度真诚。学习者以相互合作共事的态度,共享信息与资源,共同担负学习任务11 Jonassen D H, What is cognitive tools? Kommers P, Jonssen D, Mayes J, eds .Cognitive Tools for Learning . Berlin . Springer-Verlag Publications, 199211。在本研究的进行中,在实验、实践和反思学习阶段都采用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参与实践,并对根据小组的实践和理论学习进行反思,教师采用相应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共事的正确态度和有效方法,这些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作为培养下一代码的教师职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完成了用邮件合并功能制作大量通知单的实践活动后,研究者安排学生以小组协作学习方式对邮件合并中用到的“数据源”可来自于哪些数据及邮件合并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一次反思研究,并以小组的形式在全班进行讨论。学生们提出了数据的来源和各种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请柬的制作,电话费单的制作及成绩单的制作。并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亲上机实践。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学生得出的一些观点和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深度,对Word功能的研究及他们个人的专业成长有积极的意义。2.1.5 马斯洛的学习动机理论学习需要有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推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高级需要的满足,能使动机作用进一步提高。根据这一理论,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能够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满足学习需要,需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一个人对追求的目标越明确,动机就越强烈,积极性就越高,干劲就越大。目标确定,为知识、才能、经验的充分发挥提供环境和机会,激发他的积极性,一旦达到目标,得到一种满足感、成功感,就会对追求更高目标有极大的乐趣1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P125页12。在案例课题确定阶段,为了能让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者通过对教师进行调查,了解教师这种职业在教学工作中的需求。其实教师的需求也就是学生在上学阶段所需要学的知识,学以致用是任一门课的教学目标。2.1.6 罗耶的认知迁移理论认知迁移理论认为,迁移的可能性取决于在记忆搜寻过程中遇到相关信息或技能的可能性。这样教育的问题就成了如何增加学生在面临现实生活问题时提取在课堂中习得的相关材料的可能性问题。因此,在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图式时,应给学生呈现最大范围的实例和这些知识的应用背景,以使学生了解课堂中习得的知识是如何应用的。而且这些例子最好与真实的生活背景相联系,因为最终来说,几乎在校学到的每一知识的价值都要以在校外世界中的应用价值这一标准来衡量13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P113-11413。本论文中的三个案例都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频繁事务,与教师这种职业息息相关。每给学生每学完一个案例时,教师都对所学的知识作以概括总结,然后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与此相关的例子,目的就是为了让知识进行迁移。只有恰当地选择教学材料,对所学知识的进行概括总结,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2.2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定位2.2.1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及存在的几种倾向各国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目前,根据发达国家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经验来看,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是信息素养教育,即把信息技术看成是为解决问题、建立计划、进行表现交流等手段、并重视灵活运用这一手段从事分析、综合、创造、展示、交流等活动的教育,这一教育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校学习的各个阶段,以及所有学科课程之中14徐晓东. 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的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编. 改善学习. 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a.154-15814。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需要用更为具体的学习行为来展示这一目标具体内容,为此,美、英、日等国相继建立起各自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或行为准则。如,美国国家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98)在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一书中,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社会责任”三个方面提出了九项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或评价标准15张倩苇. 信息素养与信息教育. 电化教育研究.2001(97):8-141516任友群. 美国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述评. 全球教育展望. 2001.4:5616。同样,由日本文部科学省出版的新信息教育的指南(2001)中也从“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科学地理解信息”、“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三个方面提出七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17文部科学省.(日)新信息教育的指南M. 东京: 行政出版.2001.17。我国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和培训存在的几种倾向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我国中小学也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却存在着一面大谈信息素养的提升,一面却又忽略技术的应用。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部分一线教师对信息素养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另一方面,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现有状态和在职教师现有水平难免一步到位。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以一下三种形式出现:l 计算机知识普及的教学以培养信息技术知识为主l 针对某种教学平台或软件的培训-由软件开发商组织学习l 英特尔未来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以上几种教学的目标,都只是体现了信息技术教育总体目标的某一方面的要求:计算机普及的教学和针对软件的培训的侧重点仅在技术的掌握,很少关注学生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英特尔的未来教育培训中虽然提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但其是面向全世界的培训项目,在不同地区使用时,本土化问题需要解决。2.2.2 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目标的定位在信息社会里,一个新概念:信息素养(Inoformation Literaey)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信息素养的概念:在美国,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而来的。美国将图书检索技能和计算机技能集合,成为一种综合的能力、素质,即信息素养。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正式给信息素养下定义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自从信息素养的概念在美国的教育界被普遍认可以来,其定义就不断扩展和演变。1992年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它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触合以及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信息18祝智庭,顾小清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中小学信息技术18。综上所述,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术(技术层面)。 本论文“信息素养”定位伴随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变革及对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视,我国学者和一线教师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但总起来说对信息素养的描述大同小异。我们认为,要全面的认识信息素养,需对其进行多视角的综合论证:从技术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能力;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该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从文化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19张义兵 ,李艺“信息素养”新界说教育研究 2003.3 78-8119。如果在教学中,培养的目标即“信息素养”的定位不准确,贪大求全,目标则难以达到。所以在本论文中,信息素养定位在技术和心理学层面“学以致用,技术与学科整合”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能力方面。3 Word高级功能应用案例的研究3.1 Word研究背景我首先在国内外期刊网上以“word”为关键词,查阅了97年以来关于Word应用的文章,它们大都论述了word的一些基本应用技巧,其中有数十篇论及了其中的域和宏,至于域都是浅显而谈,及较多的是对EQ数学域和邮件合并域的功能及简单应用,关于宏,简单“录制宏”讲解很清楚,但怎样通过编写代码对宏进行详细设计只是简单一提,在Word2000的高级应用、顾经宇主编其实你还没懂Word、张海棠主编Word2000使用指南、郑桂水和林章波主编Word2000高级教程等书中虽然对Word中所涉及的各种域作了简单介绍,应用方面只对时间域,日期域、数学域作了讲解。利用word中的宏进行计算机自动测试,在中文期刊网上只找到四篇,其中两篇简单介绍关于计算机的只有“单选题”和“填空题”的自测试题和一篇计算机的操作题自动测试试题,它是用Word中的宏做出来的,但这四篇文章都是针对计算机的自测试题,如果试卷中有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听力题等其它科目的试题该如何制作都没有提及,更没有涉及到“以人为本”的教师试卷批改且不失自动总分功能这方面的研究。作者又以“问卷调查自动统计+Word“为关键词,没有找到此方面的文章。如何利用word中的VBN,开发出适合各科教师实现无纸化考试的自动测试和教师人文批改试卷?如何基于Word界面制作能自动统计的问卷调查表?邮件合并域作为Word中一个用途很广的域,如何使用,数据来源有哪些?等等问题,我认为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3.2 Word教学应用现状调查3.2.1调查的目的通过学生的答题,来了解学生对Word掌握情况和对以前教师在Word中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师的答题来了解作为教师这种职业的在教学工作中的需求及应用水平,从中找到对当今师范专科生如何教学的策略,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教学指导,也为教育管理者拟定师资培养和培训计划提供决策依据。3.2.2调查的具体内容l 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情况l 对Word功能的了解情况l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用Word情况l 学生对以前信息技术(Word)教学效果评价3.2.3调查方法调查采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向有关专家进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涉及以上四个方面。3.2.4调查对象本调查问卷以作者研究的“基于Word的问卷调查的自动统计”为实践对像,向在校学生和本校教师和外校教师发放登陆网址,根据网站此网页的统计显示,共有320名访问此网页,并有298名对此问卷作了选择,从统计的结果显示,身份是学生的153份,教师是145份。大专及以上的教师和学生是251名,非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学生是235名,计算机专业教师是63名。3.2.5 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程度对图1-1的数据来分析,大部分教师和学生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信息技术,经常接触到的占82%,由此可见,我校的教师和学生已经基本上达到普及的程度,并且学校硬件设施也基本到位。对图1-2的显示的数据比例可以看出,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占领教育改革制高点”的占了四分之三以上,可见我校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从以上两图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已基本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生对Word高级功能的掌握情况从图2-1对Word功能了解情况来看,“很熟悉”占了81%,其中计算机专业教师100%选“很熟悉”,“基本了解”占13%,二者共占94%,不了解的数字是“0”,从这个数据比例来看,Word作为Office系列中的一员,在学生和教师眼中,基本上已“家喻户晓”。说明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教师的全员培训也基本到位。从图2-2数据显示来看,对Word中的域、宏、控件等一些高级功能了解的人数占0.3%,,没听说的占60.7%,其中这个数字比例中也有部分计算机专业教师,听说过不太了解的占35.6%,这里面也包含计算机专业教师。从这些数据来看,大家所说的“很熟悉”,是对Word的基本知识而言,在他们眼里,Word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文字处理软件。域,宏和控件等这些高级功能基本没引起注意。可见Word高级功能应用的有待深层次的研究。 教师对Word应用于教学的情况从右图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教师对Word的应用,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应用,即所谓的一些低级操作。从此数据也说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写教案、制作试卷,写文章是教师这一职业最频繁的工作事务。如何能把教师这种职业所存在的繁索重复的劳动问题简单化,是作者研究此课题的重要意图。 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反应情况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67.3%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一般”,“差不多”占45%,20.2%的学生认为“很好”,有7%的学生则“不关心”。可见对以前的教学效果,学生不太满意。并且认为教学方法“很重要”占83%。从这一比例来看,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我校一线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访谈还发现,信息技术教学大部分都以教师讲述为主,基本流程不外乎两种:概念举例演示练习和举例归纳概念练习。这两种教学方式都难以实现教育部规定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信息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概念大部分只是听说过,还不太理解,虽然从思想上也认识到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重要性,但不知如何实施16。3.3 Word高级功能的应用案例研究3.3.1 案例的概念案例是指对现实生活中某个事件的真实记录和客观的叙述20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20。本论文中的案例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师这种职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如制作大量通知单、问卷自动统计等,它是利用Word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展现。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3.2 具体案例研究过程: 案例一:成批录取通知书的制作Word作为办公软件,不仅可以处理一般的公文、信函,也可以处理成批的通知,即使这些通知中含有一些可变的项目。例如,每年学校都会向新录取的学生发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有关被录取者的姓名、录取的院系及专业、甚至是否减免学费或收费方式等,是各不相同的。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在以前没有使用计算机时,我们经常见到油印或铅印的通知书上留下一些空白,由办公人员用钢笔或毛笔等填写有关的项目。使用Word处理这样的信函,是否仍然要留下空白、手工填写呢?完全不必。可以利用邮件合并功能轻松完成这样的任务。一个邮件合并的例子我们先来看一个复试通知的例子:某高校在研究生考试后,需要对达到分数线的考生进行复试,通知中要说明复试的时间、地点、方式及科目等。考生李新、王小文分别收到如下通知:李新同学:你报考我校信息科学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基本科目的考试已达到录取分数线。现在该专业需要对微观经济学进行复试,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复试方式:口试复试时间:5月18日上午10:30复试地点:我校经济学院小会议室请按时参加复试。如有疑问,请电话联系。联系电话:(010)67891234王小文同学:你报考我校哲学系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基本科目的考试已达到录取分数线。现在该专业需要对数理逻辑进行复试,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复试方式:笔试复试时间:5月20日下午2:00复试地点:我校1222教室请按时参加复试。如有疑问,请电话联系。联系电话:67891235利用邮件合并,可以很轻松地打印这些复试通知。具体操作如下:第一,创建主文档。启动Word后,可以在新文档上先录入信函的公共部分,具有不同内容的项目可以先不输入。这样的文档仍然是普通的文档。然后,单击“工具”菜单的“邮件合并.”命令,弹出“邮件合并帮助器”对话框。在对话框上,打开“主文档”部分的“创建”下拉列表,选择“套用信函.”;并在弹出的对话框上单击“活动窗口”。第二,获取数据源。完成第一步之后,应当确定数据源。所谓数据源,就是将来要分别插入主文档中的各个不同项目对应的数据。数据源应当是表格形式的,第一行列出每一列数据的名称,下面每一行对应一组数据;每一列对应的,是一个项目的数据。在我们这个例子中,每一行对应一位考生的信息;第一列对应考生的姓名,第二列对应报考的单位,第三列对应报考的专业,等等。如果有关信息尚未输入计算机,可以利用邮件合并帮助器建立一个Word表格,作为数据源保存有关数据。注意,不能在主文档中插入表格,数据源必须是另一个文档。具体操作如下:在“邮件合并帮助器”对话框上,单击“获取数据源”,在打开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建立数据源.”,弹出“创建数据源”对话框。在这个对话框上,Word提供了一些常用的项目的名称(称为“域名”),如“姓名”、“单位”、“邮政编码”等等,在右侧的列表中显示。这个列表中的域名,就是数据源将要包含的所有项目的名称。可以根据需要,选定不用的域名,单击“删除域名”将其删除;再键入需要而Word没有提供的域名,单击“添加域名”将其加入列表。当列表中的域名完全符合要求时,单击“确定”。此时Word要求保存文件,可以为新建的数据源指定一个文件名,将其保存。注意,这时数据源中只有域名,还没有具体的数据。Word会提示编辑数据源,可以立即开始编辑;也可以先不编辑,以后单击“邮件合并帮助器”对话框中部的“编辑”,或单击“邮件合并”工具栏上的“编辑数据源”按钮,仍可进行数据源编辑。在本例中,我们选择立即编辑数据源,则弹出“数据表单”对话框。这个对话框的主要部分,列出数据源的所有域名,并在每一个域名的右侧有一个输入框,可以输入、编辑相应项目的内容。当域名较多时,右边会出现滚动条。我们可以依次将一个考生的有关信息一项一项地键入相应的框中。如果其中有的项目没有值,就不必键入任何内容,空格键也不要键入。当一个考生的所有信息全部输入之后,单击“新增”,这个考生的信息就作为一条数据记录进入数据源表格,同时允许输入、编辑下一个考生的信息。对话框下方则显示记录号,并且有“首记录”、“上一记录”、“下一记录”和“尾记录”4个按钮,可以控制显示和编辑的是第几个记录。对话框右侧有一排按钮,执行对记录的各种操作。编辑完,可以单击“确定”关闭对话框。第三,编辑主文档,插入合并域。如果“邮件合并帮助器”仍然打开着,单击“编辑主文档”。在主文档中,将插入点置于第一个项目应在的位置,单击“邮件合并”工具栏上“插入合并域”,在下拉列表中选择相应的域名。这样,这个域名就出现在插入点位置,且用特殊的括号括着,与Word中所有的域一样有灰色的底纹。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将其余合并域依次插入。在我们这个例子中,首先我们将插入点置于主文档开头,单击“插入合并域”选择“姓名”;再将插入点移到第二行“我校”后,单击“插入合并域”选择“单位”;直到最后,插入最后一个合并域“联系电话”。要想预览合并后的文档,只要按下“邮件合并”工具栏的“查看合并数据”按钮,文档即显示为合并后的结果;还可以用“首记录”、“上一记录”、“下一记录”和“尾记录”等4个按钮,改变显示的文档中合并的记录。第四,将数据合并到主文档检查合并域没有问题了,也看到了合并之后的结果是正确的了,就可以最终进行合并,生成所需的文档。单击“邮件合并”工具栏上的“邮件合并帮助器”按钮,打开“邮件合并帮助器”;单击“合并.”,弹出“合并”对话框。对话框左上角有一个下拉列表,可以从中选择合并后输出到哪里。可以选择的有:新建文档、打印机或电子邮件三种。中间有两个单选按钮,决定要合并的记录范围:全部,或指定开始及结束的记录号。下边的另外两个单选按钮,则决定遇到空数据域时是否保留由此产生的空行。在本例中,可以选择新建文档,单击合并,即可建立一个合并了数据域后的新文档,每一条记录对应文档中一节,可以保存在磁盘上,随时打印。如果打印机已经联机,也可以选择直接输出到打印机,立即将合并的结果打印出来。前面看到的李新和王小文收到的复试通知,就是这样打印出来的。现在对数据源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使用已有的文档作为数据源如果数据源中的数据域超过63个,就不能创建Word表格作为数据源。这时可以建立电子表格、数据库或文本文档来作为数据源。可以先用相应的工具软件建立这样的数据源文档,然后再创建套用信函。对数据源的要求用“邮件合并帮助器”创建Word表格数据源时,每一步都有提示,建立的表格显然是满足要求的。而使用已有文档时,由于是用其它工具软件建立的,相应的软件并不是专门为了建立数据源用的,不会提示如何建立一个合格的数据源。这里,我们介绍建立数据源应当注意的问题。首先,无论是电子表格还是文本文档,第一行应当是数据域名行。在域名行的前面,绝对不能有其它信息,也不能有空行。而且域名不能是空的,不能在域名行的中间留有空白单元格。第二,数据列的排列次序无关,因为,在主文档中何处插入那一个数据域,是由在主文档中插入的合并域决定的。但是,每一行应当是对应一个合并后的副本的所有信息,在这里是一个考生的所有信息;每一列应当对应一个数据域。 第三,如果某一项数据没有,例如,可能在通知书中,对某些考生有关于交费的说明,而对另一些考生不必说明,就可以增加一个数据域,专门放附加的说明;在主文档中,再插入一个合并域。这样的说明,有些考生需要,有些考生不需要。不需要的考生,对应的数据域就没有值。这时,相应的单元格应当保持为空单元。第四,如果要对数据源的数据排序或筛选,有关的数据域必须是单独设置的。例如,要想按考生报考的专业排序或进行筛选,就必须将单位和专业分别作为两个不同的数据域。 案例二:学生自测和教师人文性批改试卷模板的设计与实现目前,在各类学校,特别是在中小学,教师任务繁重,考试、改卷占据着教师的绝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面临此现状,笔者结合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实际和教师的现有技术水平,开发并制作了基于Word的学生自测和教师作为考查学生知识的试卷模板,并经作者多次实践,值得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学生自测的试卷模板的设计与实现在教学中,测试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教师,每学完一个单元后,可出一份自测题,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设计的自测题有激励功能,学生做对的就给予热烈的掌声,学生练习的兴致很高,对于做错的题可及时给出正确答案,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另外,设计自测题,还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结构。基于Word开发学生能自测的试卷模板也是本论文的一个重要研究点。设计自测题试卷样式基于Word可做自测题的题型只能是答案是客观的,如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对于计算机中的操作题、填空题、简答题这些主观题目限于作者水平和一些客观原因,目前作者认为还不能做成自测题。对这些客观题目设计成试卷样式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启动Word2000,新建一空白文档,在文档中编排好考题题干的文字及格式。第二步:单击“视图”菜单下的“工具栏”子菜单“”命令,在屏幕上显示“控件工具箱”工具栏,再单击“控件工具箱”中的第一个按钮,即进入“设计模式”。第三步:进入试卷“设计模式”后,分别选择“控件工具箱”中的单选框,复选框、文字框、按钮等控件放到试卷中的相应位置作为对试卷答案的选择及填空。在下面的考试模板中是非题、单选题设及单选框,多选题设及到复选框、填空题和每题的得分及总分用到文字框,按钮用于当用户鼠标单击时开始执行宏代码。第四步:设置各个控件的属性,在此考试模板中,对每一个控件所设及的属性有名称、“Caption”,在单选题中还设计到属性“GroupName”,且记在单选题中的四个选项中的控件属性中的“GroupName”要设为相同,作为一组,否则各选题将互相排斥(即上一题选中后,再选下一题的答案时,上一题的选择则被取消)21郝晓辉.宏与VBN在Word中的巧用.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3月第24卷第2期21。第五步:创建完所有的控件的属性后,即可退出设计模式状态编写事件触发相应的事件代码。试卷样式如下:总得分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分) 得分计算机病毒是由人编制的程序。对硬盘进行分区(FDISK)或格式化(FORMAT)均可以彻底清除硬盘中感染的病毒程序。 二、单选题(每空1分,共2分) 得分1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宾夕伐利亚大学的年代 2C微机实际流行使用的最高硬盘容量已达到的数量级是 三、多选题 (每题2分,共2分) 得分 在Windows 98中,打开“打开资源管理器”的方法有:编写自动测试宏代码在“设计模式”状态下,双击“提交”按钮,显示“Visual Basic编辑器”,或用鼠标右键单击“提交”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单击“查看代码”即进入编写代码窗口,然后可在代码窗口下键入以下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Button1_Click()Dim score As Integer, answer As IntegerDim key(10) As StringDim s1, s2, s3, s4 As Integerscore = 0If o11.Value = True Thenscore = score + 1Elsekey1 = 判断题1错End IfIf o22.Value = True Thenscore = score + 1Elsekey2 = 判断题2错End Ifs1 = scoreTextBox1 = s1If ob13.Value = True Thenscore = score + 1Elsekey6 = 选择题1错 正确答案:1946年End IfIf ob23.Value = True Thenscore = score + 1Elsekey7 = 选择题2错 正确答案:百MBEnd Ifs2 = scoreTextBox2 = s2 - s1If CheckBox11.Value = True And CheckBox12.Value = True And CheckBox13.Value = True Thenscore = score + 2Elsekey8 = 多选题1错,正确答案123End IfS3 = scoreTextBox3 = s3 - s2s = scoreanswer = MsgBox(你的得分为 & s & vbCrLf & key1 & vbCrLf & key2 & vbCrLf & key3 & vbCrLf & key4 & vbCrLf & key5 & vbCrLf & key6 & vbCrLf & key7 & vbCrLf & key8 & vbCrLf , vbOKCancel, 考核结果)22庄波.试卷模板在Word中的设计与实现.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6月第18卷第2期22answer = MsgBox(你想重新再测试一次吗?, vbOKCancel + vbExclamation, 考核结果)If answer = vbOK Theno11.Value = Falseo12.Value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