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精品课件(带翻译).ppt_第1页
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精品课件(带翻译).ppt_第2页
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精品课件(带翻译).ppt_第3页
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精品课件(带翻译).ppt_第4页
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精品课件(带翻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其人其事 史记 选读之 太史公自序 从前颛顼治理天下时 任命南正重掌管天事 天文 北正黎掌管民事 地理 唐尧虞舜时代 继续任用重 黎的后代 让他们依旧掌管这种事务 一直到夏商时期 所以 重 黎氏世代主管天官和民众事务 周朝时候 程国国君休甫就是他们的后裔 周宣王在位时 程伯体甫失去掌管天地的职守而改任掌兵的大司马 后代便以 司马为氏 司马氏世代掌管周朝史事 周惠王和周襄王的时候 司马氏离开周都 前往晋国 晋国中军统帅随会逃亡秦国时 司马氏也迁居少梁 昔在颛顼 命南正重以司天 北正黎以司地 唐虞之际 绍 继承 重黎之后 使复典之 至于夏商 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其在周 程伯 休甫其后也 当周宣王时 失其守而为司马氏 司马氏世典周史 惠襄之间 司马氏去周适晋 晋中军随会奔秦 而司马氏入少梁 自从司马氏离开周都到晋国之后 族人分散各地 有些居住在卫国 有些居住在赵国 有些居住在秦国 在卫国的 做过中山国的国相 在赵国的族人 以 因 传授剑术理论而显扬于世 蒯聩就是他们的后代 在秦国的名叫司马错 曾 因是否伐蜀 与张仪发生争论 于是秦惠王派司马错率军攻打蜀国 随即攻占蜀国 因而任命他做了蜀地郡守 让他镇守蜀地 司马错的孙子司马靳 事奉武安君白起 而 这时 少梁已更名为夏阳 司马靳与武安君坑杀 活埋 了赵国长平降军 回来后与武安君一起被 秦王 赐死在杜邮 莽在华池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 分散 或在卫 或在赵 或在秦 其在卫者 相中山 在赵者 以传剑论显 蒯聩其后也 在秦者名错 与张仪争论 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 遂拔 因而守之 错孙 靳 事武安君白起 而少梁更名曰夏阳 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 葬于华池 司马靳的孙子司马昌 是秦国主管冶铸铁器的官员 生活在秦始皇时代 蒯聩玄孙司马卬 ng 是武信君武臣的部将 曾率军攻占朝歌 诸侯一并封王时 项羽封司马卬为殷王 汉王刘邦攻打项羽时 司马卬归降汉王 汉王把殷地改称为河内郡 司马昌生司马无泽 司马无泽担任汉长安掌管市场的官长 无泽生司马喜 司马喜被封爵为五大夫 死后都葬在高门 司马喜生司马谈 司马谈做了太史公 太史公掌管天官 天文 事务 不掌管民事 太史公有个儿子名叫司马迁 靳孙昌 昌为秦主铁官 当始皇之时 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 而徇 巡行 攻占 朝歌 诸侯之相 一起 王 王卬于殷 汉之伐楚 卬归汉 以其地为河内郡 昌生无泽 无泽为汉巿长 无泽生喜 喜为五大夫 卒 皆葬高门 喜生谈 谈为太史公 太史公既掌天官 不治民 有子曰迁 司马迁出生在龙门 在黄河之北 龙门山之南耕种畜牧 十岁起就诵读古文经书 二十岁南下游历长江 淮河地区 登上会稽山 访察 探寻 过禹穴 大禹坟墓 寻览九疑山 舜的遗迹 在沅水 湘水上之泛舟 北上渡过汶水 泗水 在齐 鲁的都会里研习学业 考察孔子遗留下来的风教 在邹县 峄山参加乡射之礼 在鄱 薛 彭城一带曾遭遇过一些困难 经梁 楚之地回到长安 于是司马迁出仕担任郎中 奉命 出使 西征巴蜀以南地区 往南巡视邛 笮 昆明 归来向朝廷复命 迁生龙门 耕牧河山之阳 年十岁则诵古文 二十而南游江 淮 上会稽 探禹穴 窥九疑 浮于沅 湘 北涉汶 泗 讲业齐 鲁之都 观孔子之遗风 乡射 4页 邹 峄 厄困鄱 薛 彭城 过梁 楚以归 于是迁仕为郎中 奉使西征巴 蜀以南 南略 巡行 巡视 邛qi ng 笮zu 昆明 还报命 这一年 天子首次举行汉朝的封禅大典 而太史公被滞留在周南 不能参与其事 因而愤懑将 欲 死 他的儿子司马迁恰巧出使归来 在黄河 洛水之间拜见父亲 太史公握着司马迁的手流着眼泪说 我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 远在上古虞夏 虞顺和夏朝 的时候就曾显功扬名 掌管天官事务 后世中道衰落 今天将会断绝在我手里吗 你如果能继任太史 就可以承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 现在天子继承夏商周三代以来千年一统的大业 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而我不能随行 这是命啊 是命啊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 4页文化常识 而太史公留滞周南 不得与从事 故发愤 含恨 且卒 而子迁适使反 见父于河洛之间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 余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 典天官事 后世中衰 绝于予乎 汝复为太史 则续吾祖矣 今天子接千岁之统 封泰山 而余不得从行 是命也夫 命也夫 我死之后 你一定要做太史 做了太史 不要忘记我所要撰写的著述啊 况且孝道从奉养双亲开始 继而侍奉君主 最终落到处世为人 安身立业 上 扬名于后世来光耀 显耀 父母 这是最大的孝道 天下人称颂周公 是说他能够论述歌颂文王 武王的功德 宣扬周公 召公的风尚 表达太王 王季的思虑 推及公刘的功业 这样来尊崇周始祖后稷 周幽王 周厉王以后 王道废缺 礼乐衰颓 孔子修复旧有的典籍 振兴被废弃破坏的礼乐 述论 诗经 尚书 述作 春秋 学者至今视为准则 以此为依据 余死 汝必为太史 为太史 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且夫孝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此孝之大者 夫天下称诵周公 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 宣周邵之风 达太王王季之思虑 爰及公刘 以尊后稷也 幽厉之后 王道缺 礼乐衰 孔子修旧起废 论 诗 书 作 春秋 则学者至今则之 自获麟以来四百多年 请侯相互兼并 史书散失 撰写中断 如今汉朝兴起 海内统一 明主贤君忠臣和为道义而死的志士 我作为太史却没能把他们的事迹论说记载 中断 荒废 了天下的历史文书 我十分忧惧不安 你可要记在心上啊 司马迁低着头流着眼泪说 儿子虽然驽钝 请允许我把您老人家所 编撰 编辑整理的史实掌故完整地加以编辑 全部整理好 不敢有所缺漏 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 而诸侯相兼 史记 史书 放绝 今汉兴 海内一统 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余为太史而弗论载 废天下之史文 余甚惧焉 汝其念哉 迁俯首流涕曰 小子不敏 不才 愚钝 谦辞 请悉论先人所次 编次 旧闻 弗敢阙 司马谈去世后三年 司马迁做了太史令 缀集史书记载及国家收藏的文书档案 五年后正当汉太初元年 十一月初一甲子冬至日 汉朝改创的新历法开始使用 天子在明堂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举行颁布新历法的大典 诸侯承受新历法 太史公司马迁说 我父亲说过 自周公死后 五百年孔子出世 孔子死后 到今天又有五百年了 有能继承清明盛世 辨正 整理 易传 接续 春秋 遵奉 诗 尚书 仪礼 乐经 精义的人吗 他的用意就在于此 就在于此吧 我怎么敢谦让 推让 呢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 ch u 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五年而当太初元年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 天历始改 建于明堂 诸神受纪 太史公曰 先人有言 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 有能绍明世 正 易传 继 春秋 本 以 为本 诗 书 礼 乐 之际 意在斯乎 意在斯乎 小子何敢让焉 清人吴楚材 吴调侯 何敢 自谦 值五百岁而让之也 明明以 史记 继 春秋 意 古文观止 卷五 上大夫壶遂问 从前孔子为什么要作 春秋 呢 太史公说 我听董 仲舒 先生说过 周朝王道衰败废弛 孔子担任鲁国司寇 诸侯嫉害他 卿大夫阻抑他 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会被采纳 政治主张无法实行 便褒贬评定二百四十二年间的是非 作为天下的标准 贬抑 无道的 天子 斥责 为非的 诸侯 声讨 乱政的 大夫来达成王道罢了 孔子说 我想只撰述褒贬是非的言论 不如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评判是非美恶更加深刻 明显 上大夫壶遂曰 昔孔子何为而作 春秋 哉 太史公曰 余闻董生曰 周道衰废 孔子为鲁司寇 诸侯害 妒忌 之 大夫壅 阻塞 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 道之不行也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 以为天下仪表 贬天子 退诸侯 讨大夫 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 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春秋 这部书 向上阐明夏禹 商汤 周文王的治世之道 向下辨别人与人之间的伦理纲常 辨别嫌疑 判明是非 决定犹豫不决之事 奖善惩恶 尊崇贤能 鄙夷不肖 恢复 保存 已经灭亡的国家 延续已经断绝了的世系 补救偏颇 衰敝 之事 振兴废弛之业 这是王道的精髓 周易 载述天地 阴阳 四时 五行 所以长于 擅长 说明变化 仪礼 规范人伦 所以长于指导行为 尚书 记述先王事迹 所以长于施行政事 诗经 记山川溪谷 禽兽草木 牝牡雌雄 所以长于讽喻说事 夫 春秋 上明三王之道 下辨人事之纪 别嫌疑 明是非 定犹豫 善善恶恶 贤贤贱不肖 存亡国 继绝世 补敝起废 王道之大者也 易 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 故长于变 礼 经纪 料理 安排 人伦 故长于行 书 记先王之事 故长于政 诗 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 故长于风 乐经 论述快乐所以产生的根据 所以长于调和性情 春秋 论辩是非 所以长于处理人事 因此 仪礼 是用来节制人的行为的 乐经 是用来诱发人的和乐之情的 尚书 是用来指导政事的 诗经 是用来表达情意的 周易 是用来说明变化的 春秋 是用来引导人们遵循道义的 拨正一个混乱的社会 使它回归正道 没有什么比 春秋 更切近有效 春秋 不过数万字 而它的要旨就有数千条 万物离散聚合的道理都在 春秋 之中 在 春秋 一书中 记载弑君事件三十六起 被灭亡的国家五十二个 出奔逃亡不能保有自己国家的诸侯数不胜数 乐 乐所以立 故长于和 春秋 辩是非 故长于治人 是故 礼 以节人 乐 以发和 书 以道事 诗 以达意 易 以道化 春秋 以道义 拨乱世反之正 莫近于 春秋 春秋 文成数万 其指 旨 数千 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春秋之中 弑君三十六 亡国五十二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考察他们所以会这样的原因 都是丢掉了立国立身的根本 礼义 所以 周易 说 失之毫厘 差以千里 因此说 臣弑君 子弑父 不是一朝一夕的缘故 它的发展渐进是经历一段很长时间的 因此 做国君的不可以不知道 春秋 否则面前有谗佞之徒也看不见 背后有乱臣子也不会知晓 做人臣的不可以不知道 春秋 否则处理日常事务不知怎样做才合道 遇到突发事变不知用变通的权宜之计去应对 做人君 人父若不通晓 春秋 的大义 必定会受罪魁祸首的恶名 察其所以 皆失其本已 故易曰 失之豪厘 差以千里 故曰 臣弑君 子弑父 非一旦一夕之故也 其渐久矣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 春秋 前有谗而弗见 后有贼而不知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 春秋 守经事而不知其宜 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 春秋 之义者 必蒙首恶之名 做人臣 人子如不通晓 春秋 大义 就一定会陷入篡位杀上而被诛伐 声讨 背上死罪的名声 其实 他们都认为做的是好事 去做了却不知这样做是否符合道义 受到史官的指责却不敢辩解 不明了礼义的要旨 就会做出君不像君 臣不像臣 子不像子的事 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犯 干扰侵犯 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 父不像父就会失去为父之道 子不像子就会忤逆不孝 这四种恶行 是天下最大的罪过 把天下最大的罪名加在他身上 也只得接受而不敢推卸 为人臣子而不通于 春秋 之义者 必陷篡弑之诛 死罪之名 其实皆以为善 为之不知其义 被 遭受 之空言而不敢辞 夫不通礼义之旨 至于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 夫君不君则犯 臣不臣则诛 父不父则无道 子不子则不孝 此四行者 天下之大过也 以天下之大过予之 则受而弗敢辞 所以 春秋 是礼义根本之所在 礼是在坏事发生之前加以防范 法是在坏事发生之后予以惩处 法施行的作用容易看到 而礼禁绝的作用却难以察觉 壶遂说 孔子时候 上没有圣明君主 下得不到任用 所以才撰写 春秋 留下一部用笔墨写成的著作来裁断礼义 当作一代圣王的法典 现在先生上遇圣明天子 自己又在朝廷当官供职 天下万事具备 上下都各得所宜 先生所要撰述的 究竟想阐明什么呢 故 春秋 者 礼义之大宗也 夫礼禁未然之前 法施已然之后 法之所为用者易见 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 孔子之时 上无明君 下不得任用 故作 春秋 垂空文以断礼义 当一王之法 今夫子上遇明天子 下得守职 万事既具 咸各序其宜 夫子所论 欲以何明 太史公说 是 是啊 不不 不是这样 我听先父说过 伏義极其纯朴厚重 创作了 周易 的 八卦 尧舜的盛德 尚书 作了记载 礼乐因而兴起 商汤 周武武功的兴隆 诗人已经加以歌颂 春秋 褒奖好人 贬斥恶人 推崇夏 商 周三代盛德 颂扬周王室 不只是讽刺讥斥而已 汉朝建立以来 直至当今英明天子 得见吉祥的符瑞 举行封禅大典 改订历法 更换服色 受命于上天 思泽流布无边 海外不同习俗的国家 太史公曰 唯唯 否否 不然 余闻之先人曰 伏羲至纯厚 作 易 八卦 尧舜之盛 尚书 载之 礼乐作焉 汤武之隆 诗人歌之 春秋 采善贬恶 推三代之德 褒周室 非独刺讥而已也 汉兴以来 至 明天子 获符瑞 封禅 改正朔 易服色 受命于穆清 天 泽流罔极 海外殊俗 清人吴楚材 吴调侯 叠用 唯唯 否否 不然 妙 唯唯 姑应之也 否否 略折之也 不然 特申明之也 古文观止 卷五 钱钟书 盖不欲径否其说 姑以唯先之 聊减竣拒之语气 管锥编 派造使者辗转翻译来到中国边关 请求进献朝见的不可胜数 臣下百官竭力颂扬天子的圣德 仍不能完全表达出他们的心意 况且贤能的人士不被任用 是国君的耻辱 君主明圣而功德不能广泛传扬 是有关官员的罪过 况且我曾担任太史的职务 若弃置圣明天子盛德而不去记载 埋没功臣 世家贤大夫的功业而不去传述 背弃先父的临终嘱托 没有什么罪过比这更大了 我所说的是缀述历史旧事 整理归纳世间传闻 并不是所谓创作呀 而您拿它与 春秋 相比 这就错了 重译款塞 请来献见者 不可胜道 臣下百官力诵圣德 犹不能宣尽其意 且士贤能而不用 有国者之耻 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 有司之过也 且余尝掌其官 废明圣盛德不载 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 堕 隳 先人所言 罪莫大焉 余所谓述故事 整齐其世传 非所谓作也 而君比之于春秋 谬矣 司马迁前面说要以继承孔子写 春秋 为己任 这儿又说壶遂以 史记 比 春秋 不对 看似矛盾 实际上是回避世俗的诘难 并非本心 于是开始整理编排先父的遗稿 过了七年 太史公因替李陵辩解遭遇大祸 囚禁在狱中 于是喟然叹息说 这是我的罪过啊 这是我的罪过啊 身体残毁不能为世所用了 退而深思 诗经 尚书 含义隐奥而言辞简约 是作者出于想表达他们心志的一种考虑 从前周文王被拘禁在羑里 推演出 周易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遭受困厄 作了 春秋 屈原被放逐 写了 离骚 左丘明双目失明 编撰了 国语 孙子受膑刑 而论述兵法 于是论次其文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 幽于缧绁 乃喟然而叹曰 是余之罪也夫 是余之罪也夫 身毁不用矣 退而深惟曰 夫 诗 书 隐约者 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羑里 演 周易 孔子厄陈蔡 作 春秋 屈原放逐 著 离骚 左丘失明 厥有 国语 孙子膑脚 而论兵法 吕不韦被贬迁蜀郡 世上流传 吕览 韩非被囚秦国 写有 说难 孤愤 诗经 三百篇 大多是圣人贤士发泄愤懑而创作的 这些人都是心中聚集了忧郁愤懑 不能实现自己的主张 因而追述往事 寄希望于后来人 于是最终记述了陶唐以来的历史 直到武帝获白麟铸黄金为麟趾的那一年 而从黄帝开始 我大汉继承五帝的遗业 接续三代中断的大业 周朝王道废弛 秦朝废弃古代典籍 焚毁 诗经 尚书 所以明堂石室金匮所藏 玉版所刻记的图籍散失损坏 不韦迁蜀 世传 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 孤愤 诗 三百篇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也 故述往事 思来者 于是卒述陶唐以来 至于麟止 自黄帝始 维我汉继五帝末流 接三代业 周道废 秦拨去古文 焚灭 诗 书 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 这时汉朝兴起 萧何整编法律 韩信申明军法 张苍拟立度量律历方面的章程 叔孙通制定礼仪 于是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 诗经 尚书 不断地 纷纷 被发现 自曹参举荐盖公讲述黄老之道 贾生 晁错阐明申不害 商鞅之法 公孙弘以儒术显贵 百年之间 天下已发现的遗文古事没有不汇集到太史公处的 太史公父子相继执掌这职务 太史公说 呜呼 我先人曾职掌此事 扬名于唐虞之世 到周朝 继续掌管这个职务 所以司马氏世代相继主掌天官之事 于是汉兴 萧何次律令 韩信申军法 张苍为章程 叔孙通定礼仪 则文学彬彬稍进 诗 书 往往间出矣 自曹参荐盖公言黄老 而贾生 晁错明申 商 公孙弘以儒显 百年之间 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太史公仍 沿袭 父子相续纂 缵 zu n继承 其职 曰 於戏 余维先人尝掌斯事 显于唐虞 至于周 复典之 故司马氏世主天官 现在传到我手里了 我要慎记在心 慎记在心啊 网罗搜集天下散失的旧闻 对帝王兴起的事迹 推原它的本始 考察它的终结 既看到它的兴盛 也留意它的衰亡 研讨各代所行之事 大略推记三代 详细载录秦汉 最早从轩辕黄帝记起 最晚记到现在 作十二本纪 已按类别加以排列记录 有同一时代世次相异 年代差误不明的 作十表 礼乐增减 乐律历法改易 兵法权谋 山川鬼神 天和人的关系 因其衰败适时变革 作八书 二十八宿列星环绕北极星 三十根车辐汇集于车上 运行无穷 辅弼股肱之臣与此相当 至于余乎 钦念哉 钦念哉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王迹所兴 原始察终 见盛观衰 论考之行事 略推三代 录秦汉 上记轩辕 下至于兹 著十二本纪 既科条之矣 并时异世 年差不明 作十表 礼乐损益 律历改易 兵权山川鬼神 天人之际 承敝通变 作八书 二十八宿环北辰 三十辐共一毂 运行无穷 辅拂 弼 辅助 股肱之臣配焉 他们忠信行道 以尊辅天子 作三十世家 有些人 仗义而行 倜傥不羁 不使自己失去时机 立功名于天下 作七十列传 总计一百三十篇 五十万六千五百字 称为 太史公书 序次大略 以拾遗补充六艺 成为一家之言 协合 六经 不同的传述 整治归纳百家的杂语 正本在名山 副本留在京都 期待后世圣人君子观览 第七十 此段写 史记 产生的历史条件和 史记 全书的体例规模 太史公说 我历述黄帝以来史事至太初年止 共一百三十篇 忠信行道 以奉主上 作三十世家 扶义俶傥 倜傥 不令己失时 立功名于天下 作七十列传 凡百三十篇 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为 太史公书 序略 以拾遗补艺 成一家之言 厥协六经异传 整齐百家杂语 藏之名山 副在京师 俟后世圣人君子 第七十 太史公曰 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 百三十篇 文言基础知识 1 堕先人所言 堕 同 隳 毁 2 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 纂 同 缵 继承 3 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拂 同 弼 辅助 4 扶义俶傥 不令己失时 俶傥 同 倜傥 卓越洒脱 不拘于俗 识记通假 1 其在卫者 相中山 名词用作动词 担任国相 2 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 名词用作动词 担任将军 3 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名词用作动词 坑杀 4 于是迁仕为郎中 名词用作动词 出仕 5 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名词用作动词 主管 6 乡射邹 峄 名词用作动词 参加乡射之礼 7 王卬于殷 名词的使动用法 封 为王 8 南略邛 笮 昆明 名词用作状语 向南 词类活用 9 上明三王之道 下辨人事之纪 名词用作状语 向上 向下 10 则学者至今则之 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 为准则 把 视为准则 11 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动词的为动用法 为 而死 12 孔子修旧起废 形容词用作名词 指过去被废弃破坏的礼乐 13 善善恶恶 贤贤贱不肖 形容词用作动词 奖励 惩罚 14 整齐百家杂语 形容词用作动词 整理 归纳 15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显耀 词类活用 1 无泽为汉市长古义 掌管市场的官长 今义 市的最高行政长官 2 不得与从事 故发愤且卒古义 参与其事 今义 投身到 事业中去 3 先人有言古义 父亲 今义 祖先 4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古义 到 今义 表示另提一件事 古今异义 5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古义 褒贬评定 今义 对错 6 以为天下仪表古义 标准 今义 人的外表 7 余所谓述故事古义 历史旧事 今义 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 8 夫 诗 书 隐约者古义 含义隐奥而言辞简约 今义 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 感觉不明显 古今异义 9 维我汉继五帝末流古义 遗业 今义 已经衰退的 等级或质量低的 10 小子何敢让焉古义 我 今义 男孩子 人 指男性 含轻蔑意 11 诗 书 往往间出矣 古义 不断 今义 常常 经常 古今异义 1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此孝之大者 判断句 译文 扬名于后世来光耀父母 这是最大的孝道 2 故 春秋 者 礼义之大宗也 判断句 译文 所以 春秋 是礼义根本之所在 3 韩非囚秦 被动句 译文 韩非被囚秦国 4 昔孔子何为而作 春秋 哉 宾语前置句 译文 从前孔子为什么要作 春秋 呢 5 夫子所论 欲以何明 宾语前置句 译文 先生所要撰述的 究竟想阐明什么呢 特殊句式 6 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 状语后置句 被动句 省略句 省略介词 于 译文 回来后与武安君一起被赐死在杜邮 7 夫君不君则犯 臣不臣则诛 被动句 译文 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犯 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 8 见父于河洛之间 状语后置句 译文 在黄河 洛水之间拜见父亲 9 皆葬高门 省略句 省略介词 于 译文 都葬 在 高门 特殊句式 文本探究 司马迁 约前145或前135 字子长 夏阳 陕西韩城县芝川镇 人 西汉杰出的史学家 文学家 被后人尊称为 史圣 司马迁十岁起在长安求学 受教于当时的儒学大师董仲舒 孔安国 开始学习古文典籍 二十岁离开家乡漫游各地 寻访古代遗迹 收集资料 回到长安后 入仕做了郎中 奉武帝之命随军西征巡视西南地区 元封三年 前108 父亲司马谈去世之后 司马迁继承了父亲之职当了太史令 曾经参与制定太初历 后因李陵之祸 激怒汉武帝 自请腐刑 得以保全性命 忍辱完成了 史记 的创作 千古 史圣 司马迁 处于上升时期的封建社会 要求有一部记载天子盛德 叙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业绩的史书 以总结历史经验 司马迁根据这一时代的要求 再加上父亲的遗愿 余死 汝必为太史 为太史 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准备撰写一部通史 在与他人共同完成 太初历 之后 司马迁便潜心修史 开始了 史记 的创作 背景 1 文体常识 1 史记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 包括本纪 帝王传记 12篇 世家 记诸侯本系 30篇 列传 序列人臣事迹 70篇 表10篇 书 记经济 天文 历法 礼乐等方面的情况 8篇 共50多万字 知识 1 文体常识 1 史记 无论大小人物 都坚持 不虚美 不隐恶 的 实录 精神 作者本着 读其书想见其人 的知人论世理念 着力凸显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灵魂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叙事有详有略 笔锋纵横捭阖 语言生动 个性鲜明 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鲁迅称它是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 离骚 知识 1 文体常识 2 序序 又名 序言 前言 引言 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 自序 内容多说明写书的目的及成书经过 别人代写的序叫 代序 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知识 2 文化常识 1 封禅 是中国古时候统治者举行的一种祀典 封为 祭天 禅为 祭地 封禅就是 祭天地 封与禅一般都是在泰山同时进行 2 黄老 也称黄老学说 是道教的别称之一 黄 指道教始祖黄帝 老 指道教创始人老子 黄老之术始于战国 盛于西汉 以黄帝 老子的道家思想为主 兼采阴阳 法 儒 墨等诸家观点 特点是 无为而治 知识 1 三皇 五帝 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说法不一 通常称伏羲 燧人 神农为三皇 或者称天皇 地皇 人皇为三皇 五帝通常指黄帝 颛顼 帝喾 唐尧 虞舜 2 朔 望 晦 农历每月初一称为朔日 农历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 农历每月十六日称为既望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 三皇 五帝 朔 望 晦 五经 六艺 3 五经 六艺 五经指 诗 书 礼 易 春秋 五种儒家经书 六艺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礼 礼仪 乐 音乐 射 射箭 御 驾车 书 识字 数 计算 另一种说法认为 六艺是指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六种儒家经书 三皇 五帝 朔 望 晦 五经 六艺 整体感知 太史公自序 记叙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